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将学问消融于美,著名学者胡晓明“文化江南”美学随笔开山之作。
六十余篇随笔,带你重回明清之际的江南。
岁月的新痕和历史的旧迹不期而遇,触碰与现代人遥远相隔的心灵存在。

王阳明、张岱、徐谓、李贽、金圣叹、黄宗羲、袁枚、王国维
凤凰台、明孝陵、秦淮河、西湖、断桥、横塘、虞山、寒山寺

岁月的新痕和历史的旧迹不期而遇,触碰与现代人遥远相隔的心灵存在。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杜荀鹤《送人游吴》

明清之际的江南文化,出了不少人物,有许多豪侠义士、高人大儒、才子佳人、名姝国士,从历史人物的角度看,恰恰同时显示了中国文化中尽心尽性尽理、尽才尽情尽气的丰富多姿。——胡晓明


【内容简介】

《文化江南札记》收录胡晓明教授关于江南文化的散文共计六十余篇。作者以重读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为契机,记下了读书的心得和真实的感受,对明末清初的江南文化、江南士人反清复明的斗争、江南女子的命运等主题进行了阐释和介绍。
江南文化,总是让人联想起桨声灯影的秦淮河,无边风月的二十四桥明月夜,总是春花秋月、香消玉残、男欢女爱,散发着脂粉气、肤泛的伤感和廉价平庸的诗意。但江南并不全是文弱的美,本书便阐述了文化江南的另一种美,另一种深意、原意,即明清之际生于江南的民族思想是现代中华文化的真正发源处,书中所写的那些明遗民都是现代文化的播种人。本书还通过文化江南极广的意涵,探讨了雅和俗能不能融合在一起的问题。江南极深的文化内涵,值得现代人去发掘。


【作者简介】
胡晓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从事中国诗学及近现代学术思想的研究。已出版有巜中国诗学之精神》《诗与文化心灵》《江南女性别集(全四编)》《灵根与情种:先秦文学思想研究》《丽娃河畔札记》《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文化的认同》等。
【媒体评论】

【目录】

001 小引
金陵史迹
009 凤凰台
013 莫愁湖
019 新亭
022 燕子矶
026 明孝陵
028 秦淮河
034 千山剩人可和尚
037 网角巾
041 杨龙友
044 葛嫩
048 李香君
051 董小宛之一
055 董小宛之二
059 马湘兰
063 杜于皇
068 顾与治
071 阎古古
074 陈名夏
武林诗笺
081 西泠的杨柳
087 桃花得气美人中
091 西湖的鹃声雨梦
095 不系园
100 西湖的女画史
105 陌上花开
109 冯小青
116 王修微
123 黄皆令
127 恽南田
132 黄梨洲
136 毛稚黄
139 陆丽京
142 魏白衣
145 陈老莲
149 张煌言
152 岳王庙
157 白娘子
161 谁庵
164 断桥
167 桂香
170 老龙井
姑苏文心
179 “记得那人同坐”
182 吴歌
185 横塘古渡
189 春在堂
195 钮非石
202 要离冢
207 天平山
210 邓尉山
215 山塘
219 徐而庵
222 虎丘的花露
225 朱鹤龄
230 潘圣木
234 万年少
237 董说
240 梅花楼
244 吴汉槎
249 杨廷枢
253 卞玉京
259 寒山寺
263 虞山行
277 我看江南文化—在浙江人文大讲堂的演讲(2006.4.6)
288 如何讲好江南故事?——重印后记


【前言】

《文化江南札记》小引

胡晓明

澶漫江淮万里春,九黎才格又苗民。
即今魋髻穷山里,此是江南旧主人。
——王国维《读史二十首》之四

王静安先生的这首绝句,分明是一个发现。他将今人洋洋数十万字的科研论文,仅以寥寥几行诗语,富于情韵地咏唱而出。
尽管我并不是苗民,却正是从“魋髻穷山”的深谷老林中走出,来到这湿润多情、温柔富贵的江南水乡。于是就像《红楼梦》第三回贾宝玉看罢了林妹妹,便说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读者诸君倘如贾母哂我“可又是胡说”,我也不辩。春天的陌上花开,秋日的斜阳流水,长亭短亭的等了好久,心里只如宝玉说的“今日只作远别重逢”,“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了”。
有一种属于诗的神秘经验,即“一见此地名,诗味便油然而生”。英哲詹姆斯说:“每有一单字而能使人悠然若冥接神明者。”他举Philadelphia 一地名之于一德国老妇,Chalacedony 一地名之于神学家福斯托(Foster)为例,皆证明一种类似于宗教心理的神秘体验。英国有一条谚语,叫“赐福之语美索不达米亚”(that blessed word Mesopotamia),说古代有一老妪,虔敬事天,偶闻Mesopotamia 一地名,遂惊为奇字,奉持念诵,于是得极乐之境。文章大家史梯芬生曾回忆儿时闻Jehovah Tsidkenu 一名,不解何义,却神驰心悦(均见钱锺书《谈艺录》第八十九则)。奇怪的是,“江南”一名,对于我正有这样的神秘经验,长久如此。我想可能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拥有极少数这样的片语只字,珍之若神明,念之悠然若冥接天地之美,尤其是对于有文字恋物癖的书生。真正的书生拥有的并不是整座的图书馆,说到底也只是吉光片羽的几个词。而真正的书生好比炼丹的老道士,一生九转灵砂的功夫,也不过就是成就几粒金丹,然而在其中凝炼了他的身心性命。靠着这一点灵丹,然后虚若无物,可以升天,可以转世,其实并不是玄虚荒诞的事情。所以这册札记,并不像古人的笔记那样纯知识的取向,并不专注于纯客观的记录钩沉,只是随意自由地俯拾,不拘体例,文体与心情相呼应,岁月的新痕与历史的旧迹不期然而然地相遇,在情在义地勾画一个地名背后的巨大天地,永远视这样的勾画俯拾为旅程,为长亭短亭的漫漫长路,没有封闭停止,就像是古诗里所说的“皋兰被径路,青骊逝骎骎”——有那么好的一个地方,与我的精神有着永远的交流感应,而我又确信她不仅“在”历史里,而且“在”我的生存背景中,便觉得生命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了。
这一小册子的写作背景,重读陈寅恪先生《柳如是别传》是一个重要机缘。只要你是认真读书,那么,每一本好书都是一种观照、一种接引、一种敞开、山长水远的一种深意。如果没有陈先生这本书,我对于“文化江南”的勾画可能会是另外的样子了;没有这本书,我或许只有想象,而无法观照。《别传》确实是深不可测,但它首先教你懂得如何观照。
观照要求屏息静气。既是细看,也是整个地看。细者,洞幽烛微;大者,观水观澜。就大处而言,有几个想法可以在这里提一提。
现代人往往将江南文化描写成特具女性情调的杏花春雨、旖旎香梦。不错,正像古诗所写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文化江南”的这样一种美,无疑有着常新常存的 魅力,然而我总感到这样说着江南的雨、江南的梦、江南的人与事,说得多了,似乎有着某种重要的遮蔽。比如,这本书就写了许多明遗民,有的是大家都知道的,有的却鲜为人知。他们存在的意义,对于现代人来说,正是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其实在三百多年前,明遗民就为今天播下了文化精神的种子。我们知道,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是辛亥革命的成功,我们也知道,辛亥革命的渊源是吾国固有之民族思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也很少有人认真想一想,这个思想的真正播种地,是明清之际的江南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明清之际的民族思想,是现代文化的真正发源处。如果将民族文化作一个大生命 来观照,顾亭林、黄梨洲等文化遗民,都是现代文化的播种人, 这正是“文化江南”的深意、远意。牟宗三先生曾深刻指出:“中国文化亡于明亡之时。”但从流转意义说,又何尝不是它的再生之时?三百年间事,其间伏流奔莽,隐显无定,知识人少 有不被五光十色的现象所迷惑。但孟子说的“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依然是大智慧。
民族思想的追寻,当然不是本书想表达的*主题。“文化江南”意涵极广。比如,中国文化一直试图去解决的另一难题是:究竟雅与俗二者能不能融合在一起?中国文化长期以来确有一种努力方向,即试图将精致、优雅、高深的文化旨趣,与日常人生的平实、普通、自然的文化趣味融合起来,不在日常人生之外去企求一种超越与孤绝的神境,而就在日常人生与平实自然之中,涵具精神的润泽与人生的远意。这固然是中国文化的优势;但是,其代价往往是牺牲优雅文化的细腻、秀异、精深,以及超绝孤诣的品质,拉平了高妙与平庸的界限,而变得丧失了刻意创新的生气活力、一往不返的献身精神。有些人过于强调了它的优势,而有些人又只看到它的弊病,其实都是不公正的。这一问题,在“文化江南”中有着丰富多样的实践, 有不少文化经验、人文遗产值得去发掘,值得现代人借鉴反省。
一个人在遭逢困境时,*能激发出他的天赋优质,也*能表现出他的人格中的文化程量,发挥出他固有的文化积累中优秀的方面,同时也显露出某些不适应的地方;而天赋优质与文化陶养往往是统一的。我并不试图将这个探索当作一项科研课题来做,但是在断断续续的札记中,多多少少触及这个问题。牟宗三先生在《历史哲学》一书中说,文化生命有两个层面: 一是尽才、尽情、尽气;一是尽心、尽性、尽理。往往历史上的某一阶段,文化生命偏于尽才尽情尽气的创造活动,如六朝与唐代;而另一些阶段,则偏于尽心尽性尽理的文化创造活动。明清之际的中国文化,出了不少人物,有许多豪侠义士、高人大儒, 许多才子佳人、名姝国士,从历史人物的角度看,恰恰同时显示了中国文化中尽心尽性尽理、尽才尽情尽气的丰富多姿。哪些是尽心尽性尽理,哪些是尽才尽情尽气,而心、性、理与才、情、气可不可以同时存在?同样受到尊重?本书以随笔的方式,记下一些读书心得和感受,更系统的研究则有待于他日。
其实,也很难断定将来的系统研究成果就一定比现在的随意勾画更有价值。也许更重要的不是结论,而是书写活动本身; 更重要的也许不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是通过在情在义的真正书写活动进入历史传统之中。认真的书写过程正是对于传统*的体认方式之一,而不仅仅是对于历史的分类编排与整理剖析。对于历史文化世界,其实有多种进入方式:你可以带着研究的眼光细考详察这里的人事与故物;你可以怀着作家的热情、想象,运用灵巧的技术,去构作完整、大幅、气韵深长的大文章;你当然也可以怀着一份简单的游子的心情,去追忆这里曾发生的一切。于是你可以写得意随景到、笔借目传、如数家珍、如写家书。我的文体宁取后者。研究的眼光,有时太过于厚重、胶执、客而不主;而作家的做法又太过于制作味、过于铺张、主而不客。我这里才是中国笔记文的散淡自在的老路数:予受一体、人我兼摄、忙闲有节。张宗子曾说:“木坚而焰透,铁实而声宏。”这是一种很高的笔记散文境界,我虽不能至,心向往焉。所以,在我看来,也许更重要的并不是去隆重地发掘一座湮灭尘封的古迹,也不是将历史作为我自由想象创造的材料,而应是真实的感应。通过我的这支笔,去触摸、亲近那越来越与现代人遥远相隔的心灵的存在。当年苏东坡在凤翔寺里困眠,看着眼前那王摩诘壁上画僧,残灯耿耿,踽踽欲动。余目盱盱,能无梦想?


【免费在线读】

凤凰台

胡晓明

从前读李太白“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以为金陵的凤凰台真的高得可以“回顾江山,下窥井邑”。偶阅陈作霖的《金陵琐记》,其中有一幅《凤凰台山图》,发现凤凰台下不过一小山冈而已。图上有亭有树,有几间茅屋,亦有一段小山墙,像是一隐士的山庄。陈作霖清光绪初年举人,曾馆于凤凰山下。这幅图只是真实表现了晚清的凤凰山气象,也许不能与盛唐时的凤凰山相比了,时间上千年之悠久,真是“山犹如此,人何以堪”!不过,《登金陵凤凰台》诗中“晋代衣冠成古丘”一句,历代注家似未能了解其中典故。据《金陵琐记》,至少有三处“晋代衣冠”的古丘遗迹可考,即阮籍、戴逵、谢玄墓。兹录有关阮籍的一则如下:

凤凰台山之巅为花盝冈,一名仓山。旁有阮步兵墓(明万历间李昭掘得石碣有“晋贤阮”三字,已又得半段曰“籍之墓”,因以为步兵葬此。顾文溪《瓦官寺古迹考》名其地为阮生里)。

乾隆时的《江南通志》,有“二贤祠在凤凰台旁”一条,也提到清雍正初年在凤凰台建祠专祀李白,于台址掘得断碑,有“晋贤阮步兵墓”六字,因合祀阮籍于此。这两条材料,都不会是空穴来风。如果确有此石碣断碑,那么,它透露了晋室南渡之后,玄风畅炽的士人生活中阮籍的影响。从前我只知道阮籍死后,曾在山阳有七贤祠,在他的故乡有阮嗣宗庙,那都是在北方;而南方的金陵竟然有聚族而居的阮生里(类似孔子死后,其徒弟门生聚居的阙里),而且东晋士人为他在凤凰台上筑衣冠冢,可见阮籍与南北朝玄风关系之深。人文地理的残碑断碣,可以复活历史文化的真实图像,这正是一个证明。
凤凰台山的另一晋代衣冠人物,是“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戴逵。戴逵是一个名士、画家,曾在凤凰台山旁的瓦官寺作画,可是他的人物画却被庾道季批评为“神明太俗,由卿世情未尽”。这可能是中国古代艺术批评中*不讲情面的批评。戴逵的回答也十分耐人寻味:“惟务光当免卿此语。”务光是与许由齐名的古之高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画出一幅真正不俗的画,实在是跟登天一样难的事情。戴逵承认自己修炼不成,跟李太白感叹三山缥缈难寻一样无奈。
凤凰台山之东,是谢玄墓。谢玄(字幼度)是谢家子弟中*出色的人物。时人说“清风朗月,则思幼度”;又说“玄识局贞正,有经国之才略”。谢玄其人,既有清天朗月、和风细雨的幽美,又有疾风迅雷、见龙在天的壮美。他亲率大军,以少敌众,大破苻坚于淝水,正是生命强度的表现。当谢安问他《诗经》中哪一句*好,他脱口答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又是情思丰茂的才子口气。有壮采,有风姿,李白*欣赏的晋代衣冠人物,正是谢玄一流。如此读来,《登金陵凤凰台》诗末的二句“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才有真正的着落。
不过,太白诗不可及处,是发端两句的诗兴:“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说出了一切天真的理想主义者的感慨。《论语•微子》云: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谪仙的感叹,比楚狂接舆更深。功名不可求,理想不可为,仙山又远隔人间,此心没有个安顿处,生命的风姿、壮采,都将如流水落花、荒丘宿草而已。
凤凰台一经李白题咏,遂成为胜迹。历代故事不少,如《娱书堂诗话》记,宋人郭祥正曾与王安石同登金陵凤凰台,追次李太白韵,援笔立成,一座尽倾。诗开端即悲感淋漓:

高台不见凤凰游,
浩浩长江入海流。
……

明代有个天真而深情的监生,名姚奎(字子东),见凤凰台东有老栝一株,于是购其地,营一小园,名为候风堂,自号栝园居士,在其中聚集法帖名画,鉴玩终日。有一天,忽然唱了一支歌,歌辞云:

高台巍巍兮,蔓草生。凤凰不来兮,栝且倾。

唱完,便死于树下。
凤凰台正东,即杏花村。(传)杜牧《清明》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在江南文化版图上,是一个空间的关系,也是一个诗性的逻辑。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