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中国*个天文学史专业博士,国内著名科学史学者、跨界学术名人江晓原代表作——将科学从人们盲目崇拜的神坛上请下来,还其应有面目,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的关联与互动,以学术眼光分析逸闻趣事,阐述耳目一新之论点。
★国内“新”科普著作佼佼者,“轻阅读”与“深思考”的完美结合,在“手倦抛书”式的休闲中揭开科学的重重面纱,颠覆“唯科学”神话——这是人人都可看懂的通俗科学史,也是好玩易读的科普故事小说,更是提倡人文精神、破除唯科学主义的现代科技反思录。 3册129篇短文涵盖天文地理、宇宙太空、科技科幻,不仅细数科坛史上种种趣事,也考量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类的关系:“今天的科学技术,已经是脱缰的野马,人们对于科学技术,早已不是担心它发展得太慢,而是担心它发展得太快,担心它会失控”。
★“中国好书”系列,刘慈欣赞誉 “在有趣、新奇的知识背后一以贯之的是对科学和人性的严肃思考”——《科学外史》自出版后好评如潮,荣获中央电视台、中国图书评论协会“中国好书”,上海图书奖一等奖,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科普类风云图书等多项荣誉。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等众多科坛名人倾情推荐。
★精装版系列隆重问世,更臻美善,值得珍藏。图文细致修订,阅读体验极佳。


【内容简介】

《科学外史》系国内著名科学史学者江晓原为法国科学杂志《新发现》之中文版所撰写的专栏文章结集。本书为该系列的第三本,延续了通俗好读的行文风格,同时与当下科坛热点时事结合更紧密。全书分为“剥开影响因子的画皮”、“‘互联网 ’与人工智能”、“科学社会学”、 “科学与幻想”、“科学与性爱”、“中国天学史” 6个主题,为普通读者深入浅出地解读了熟悉但又陌生的科学问题。


【作者简介】

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中国*个天文学史专业博士。1994年中国科学院破格晋升教授。199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中国*个科学史系。已在国内外出版著作约百种,发表大量书评、影评及文化评论。学术思想在国内外受到高度评价并引起广泛反响,新华社曾三次为他播发全球通稿。


【媒体评论】

晓原老师潇洒地穿梭于多个学科,多个时空,深入浅出地解读孔子诞辰、费米佯谬等种种谜题。在有趣、新奇的知识背后一以贯之的是对科学和人性的严肃思考。刘慈欣︱著名科幻作家
在那种类似于传统文人“手倦抛书”式的休闲阅读中才可以体会的阅读意境,或许在对这本书的阅读中也是可以得到的。可以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读者以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对于科学及其历史的新的理解。刘兵︱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科学外史》讨论的据说是很枯燥的科学、科学史问题,但是晓原的文章写得有声有色,思想与文采俱佳,阅读起来完全是一种享受,全然不觉晦涩难懂。刘华杰︱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教授
这是一部打通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解读奇人妙事、重审科学真意的佳作!姬十三︱果壳网创始人、科学松鼠会创始人


【目录】

剥开影响因子的画皮

影响因子:学术江湖的《葵花宝典》

影响因子:谁在用它挣大钱?

SCI能预测诺贝尔奖吗?

打造“*科学期刊”的两栖秘诀

“*科学期刊”上非学术文本对影响因子的贡献

大众文本对杂志影响因子的隐性贡献

中国学者和媒体对“影响因子”计算公式普遍误解

减小分母!操弄影响因子的捷径之一

从韩春雨事件看影响因子迷信之误人

“互联网 ”与人工智能

图灵测试能作为人工智能的标杆吗?

大学是对抗互联网+的*后堡垒吗?

在数字城堡遇见戈尔和斯诺登

人工智能:“勿以恶小而为之”

《基地》:依赖机器人的文明都已灭亡

科学社会学

引力波和它的社会学及不确定性

火星殖民计划:商业骗局和科学梦想

地球2.0?又一堂令人沮丧的算术课

“科学圣徒”贝尔纳和他对中国的意义

美国的儿童人体医学实验!

“帝国科学”的原罪

科学与幻想

菲利普•迪克:科幻江湖的悲歌

侏罗纪公园和迈克尔•克莱顿的反科学主义

《火星救援》能告诉我们什么?

好莱坞安排给爱因斯坦的科学游戏

百年科幻:中国与西方接轨,刘慈欣却反潮流

科学与性爱

说说图灵的同性恋罪案

牛顿、伏尔泰和他的情人

西方性典:另一门大学问的经典

中国天学史

周武王伐纣时见过哈雷彗星吗?

六朝隋唐:中国历史上*次西方天学输入浪潮

元蒙帝国带来的第二次西方天学输入浪潮

明清之际:第三次西方天学输入浪潮(上)

明清之际:第三次西方天学输入浪潮(下)

勾股定理的荣誉到底应该归谁?

古代中国到底有没有地圆学说?

古代中国宁宙有希腊影子吗?


【前言】

自序
法国的科学杂志《新发现》月刊,是欧洲*著名的杂志之一,以我在巴黎街头所见,报刊亭无不陈列。我从2006年开始应邀给它的中文版写专栏,专栏名称就叫“科学外史”,至今已经持续到第十三年。十三年来,我的专栏已经换过好几任责任编辑,但我和这家杂志的合作一直很愉快。多次有媒体朋友问我:你怎么可能将一个专栏写那么久?通常情况下,作者写个一年半载,就会有被“榨干”之虞,每月要定期交出一篇文章,能够持续到十年以上,确实比较罕见。我想这除了我做事比较能坚持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和《新发现》杂志的良好合作:杂志充分尊重和信任我,随便我天马行空写什么都行——只要和“科学”沾上边就行。杂志还主动增加我专栏的篇幅,两次主动提高我专栏的稿费。这些当然都有助于维系我对杂志的“忠诚”。此外,顺便说一句,目前我正在写着的专栏中,有一个已经持续了十六年,“科学外史”还不是冠军呢。前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现任商务印书馆上海公司总经理的贺圣遂兄,是我“科学外史”专栏的垂青者之一,2013年,在他的提议下,我将“科学外史”专栏的文章结集成书。那时我的专栏已经写到第七年,考虑到书籍的篇幅,我预先在电脑上编好了两册,但和出版社约定,先出*册,过一年再出第二册。2013年9月《科学外史》*册问世。我们原先的图书定位是供小众把玩,所以书做得比较精致,精装,设计风格走典雅路线。不料书出版之后,居然迭邀虚誉,在没有任何“操作”的情况下,在官方渠道它入选了首届“中国好书”25种之一,又获得了上海图书奖一等奖,在商业渠道它也获得了不少荣誉,进入了许多榜单。不久它又入选国家机关干部读书活动推荐的13种书目之一,享受了一点“政府采购”,俨然成为出版社的“双效益”品种。在此情况下,出版社乘势推出了《科学外史•II》,它也获得了不少荣誉,这或许和《科学外史》的带动效应有关,但实际上,第二册中的文章战斗性更强,论战色彩也更浓。当初编这两册时,我不受专栏文章发表顺序的约束,有意将战斗性更强论战色彩更浓的一些文章留给了第二册。以“科学外史”专栏每年12篇的速度,我大约需要三年才能产生编一册的文章,现在编第三册的文章已经绰绰有余,所以这次我选了36篇编成《科学外史•III》。仍然不受发表顺序约束,而是根据主题将文章分成六组。只不过,“为报西游减离恨,阮郎才去嫁刘郎”,垂青《科学外史•III》的出版社不止一家,*终“花”却落到了上海人民出版社,因为上海人民出版社决定将三册《科学外史》成套出版,这当然对各方面都更有吸引力。 江晓原2018年7月8日于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