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阿尔贝·加缪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1947年他34岁,因小说《鼠疫》获法国批评奖,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10年后,瑞典文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加缪。颁奖词写道:“他作为一个艺术家和道德家,通过一个存在主义者对世界荒诞性的透视,形象地体现了现代人的道德良知,戏剧性地表现了自由、正义和死亡等有关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荒诞和反抗是贯穿加缪思想和文学中的两大主题,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和无畏的精神深刻影响了后世。
【内容简介】
加缪在他第七本手记中曾列出他钟爱的10个词:世界、沙漠、母亲、穷困、人们、荣誉、痛苦、大地、夏日、大海。这是他在关于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辨中提炼的10个主题词。这些词折射出加缪的精神质地:乐观、道义、感性和对爱的追求。本书以加缪*钟爱的10个词展开阐述,勾勒出一位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大写的“人”、一个孤独的哲学家的灵魂、一个伟大文学家跌宕的一生。
【作者简介】
朱滨华,女,1973年出生,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马鞍山市作协会员。多年来坚持文学创作,在省内外多家报刊杂志发表过古体诗词、散文、文学评论。已出版作品《张幼仪传》。
【媒体评论】
作为一个艺术家和道德家,通过一个存在主义者对世界荒诞性的透视,形象地体现了现代人的道德良知,戏剧性地表现了自由、正义和死亡等有关人类存在的*基本的问题。——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他在一个把现实主义当作金牛膜拜的时代里,肯定了精神世界的存在。——著名哲学家萨特
在无数人久久迷途难返的地方,他却走对了。——著名历史学家托尼·朱特

【目录】

*章  穷困

1.金边相框里的十字勋章 / 003

2.牛筋皮鞭 / 007

第二章  沙漠

1.民族的学生 / 015

2.形而上学 / 022

3.大学时期的习作 / 026

第三章  痛苦

1.肺结核病 / 033

2.他的“S” / 038

3.到底谁更痛苦 / 046

第四章  世界

1.不合格的法共党员 / 055

2.野性的新闻记者 / 061

3.戏剧生涯 / 075

4.避居奥兰 / 090

5.声名鹊起 / 097

6.到纽约去 / 105

第五章  人们

1.反抗者 / 115

2.萨特和加缪 / 123

3.巴黎的人们 / 133

4.心灵呼应 / 138

5.女性*诚挚的友谊 / 146

第六章  荣誉

1.文学之激情 / 157

2.荒诞的觉醒 / 164

3.反抗系列 / 173

4.名满天下 / 182

第七章  母亲

1.阿尔及利亚 / 191

2.母亲 / 200

第八章  大地、夏日、大海

1.魂归鲁尔马兰 / 207

2.阳光与阴影 / 212

附 录

1.加缪的继承者 / 219

2.加缪年表 / 224


【前言】

在法国维尔布勒万市政厅对面的喷泉中央, 阿尔贝·加缪头像浮雕石头上,镌刻着这样一行碑文:“通往*的奋进足以充实人类心灵”,这是对加缪*确切的评价了。加缪的名字,在思想界充满了魅力,在文学界绽放着光辉。他的生命虽然短暂,却得到了充分的燃烧,他对世界的认识和对正义的追求,给我们留下了一笔珍贵的精神遗产。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年)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他也是有史以来*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之一。1947年他就因小说《鼠疫》获法国批评奖,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那一年他只有34岁。10年后,1957年,瑞典文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加缪。颁奖词这样写道:“他作为一个艺术家和道德家,通过一个存在主义者对世界荒诞性的透视,形象地体现了现代人的道德良知,戏剧性地表现了自由、正义和死亡等有关人类存在的*基本的问题。”

贯穿加缪的思想和文学中两个*的主题是——荒诞和反抗。“荒诞”这个概念是20世纪文学和哲学中非常重要的关键词之一。在加缪的全部文学作品和哲学随笔当中,“荒诞”是他强调的*重要的一个概念。但值得我们为之振奋的是,加缪没有像其他发现世界问题的思想家们颓废成为一个虚无主义者。对待世界的荒诞,加缪主张坚持奋斗,努力抗争。人们不仅能清醒地发现荒诞,还要对荒诞进行反抗,“我们反抗,所以我们存在。”(加缪《尼采与虚无主义》)他把世界荒诞性作为前提,去思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在加缪的作品中,渗透着他的这一系列的观念。在他同一时期创作的“荒诞三部曲”《局外人》《卡利古拉》《西西弗神话》中,对人们的荒诞处境给予了揭示。后来的“反抗系列”作品《鼠疫》《正义者》《反抗者》,宣扬了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的伟大的自由人道主义精神。

不仅他的文学作品和观念中处处体现了荒诞性,他的生命也是在荒诞中进行的。

他的一生几乎都在贫穷中度过,但他却认为:“对我来说,贫困从来不是一种不幸:光明在那里散播着瑰宝。连我的反叛也被照耀得光辉灿烂。我想我可以理直气壮地指出,这反叛几乎始终是为了大家而进行的,是为了使大家的生活能够升向光明。”(加缪《反与正》序言)他喜欢回忆童年贫穷但却快乐的那段时光,他说过:“呵护着我整个童年的那份怡心的温暖,使我甩掉了所有的怨尤。尽管那时我几乎一无所有,但却也生活得欢天喜地,觉着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当时我*想做的一切,就是要找寻一条能够把这浑身气力使唤出去的门路。拦住我的去路的,并不是贫穷:在非洲,太阳和大海不要我分文。”

他的作品里,都有他生活的轨迹,只是讲述得很谨慎。他总是在作品中避免使用*人称而让人联想到传记,或者是用隐晦的语言巧妙地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感情。尽管他曾断言:“以为凡作家必定会写与自己有关的事情并在书中描写自己,那是浪漫主义遗留给我们的一种幼稚想法。一个人的作品常常讲述他的渴望或欲念,几乎从来不是他自己的真实故事。”其实只要熟读他作品的人都能看出,他的作品带有很强的传记性质。这些作品,为我们了解加缪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乃至提供了进入他内心的途径。

他生命的终结,也是对荒诞的*好诠释,加缪曾说:“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比死于车祸更荒诞的了。”可命运之神偏偏上演了一出荒诞剧。1960年1月4日,加缪搭乘好友便车去巴黎,途中发生车祸,加缪当场死亡。

加缪短暂的一生与他所传世的文学作品所承担的盛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缔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个传奇。作为西方荒诞哲学的重要人物,加缪从未尝试去写大部头晦涩难懂的哲学巨著,高屋建瓴地阐述那些深奥的哲学命题。他是在他的小说、戏剧、哲学随笔中,用幽默的语调,优美的辞藻,轻松地驾驭了看起来很复杂很矛盾的主题,并让人们喜欢上他的表达形式。

加缪在他第七本手记中曾列出他心爱的10个词:世界、沙漠、母亲、穷困、人们、荣誉、痛苦、大地、夏日、大海。这是他在关于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辨中提炼的10个主题词,这些词折射出加缪的精神质地:乐观、道义、感性和对爱的追求。这种精神在他的处女作《幸福的死亡》里初露端倪,其后,始终贯穿在他的人生经历中,并且,贯穿在他对人生思考的表述里。这为我们研究加缪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本书以加缪*心爱的10个词展开阐述,勾勒出一位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大写的“人”、一个孤独的哲学家的灵魂、一个伟大文学家跌宕的一生。


【免费在线读】

1.金边相框里的十字勋章

加缪每每谈到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总是以充满怀念的语调,向人们讲述那些曾经的欢快和自在。他的快乐记忆,并非仅仅是北非的风光和人文习俗,尽管他经常在作品中极尽妙笔去描写阿尔及尔,但那里显然不值得他那么的自豪。更大成分上,那是对自由的眷恋、对母亲的爱和对养育他的土地的感恩。而且,这份情感,终生影响着他,影响着他对所有事物的认识、理解和判断。

像所有人一样,加缪的成长与他早期生活、学习的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加缪作为一个伟大的人物,则显然会引发我们更大的兴趣,去关注他青少年时代颇多的传奇。其实,加缪在阿尔及利亚的生活,一直是在极度贫困中度过的。正因为此,也使我们知道了贫困之于加缪同样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贫困也影响着他——加缪是以童年的苦难及在苦难中的挣扎而磨炼出来的。

阿尔贝·加缪,1913年11月7日出生于法国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一个平民家庭。

这个伟大的文学家、哲学家并非出身于书香门第,甚至先辈们都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他的祖父是位目不识丁的法国穷人,在家乡从事农业,兼做铁匠。在法国实行殖民统治时期,他们移民到了法属阿尔及利亚。父亲名叫吕西安·奥古斯特·加缪,1885年出生在阿尔及尔省的乌莱德-法耶。在吕西安刚满周岁时,他的父母相继离世,同哥哥和姐姐一起被送到了一家孤儿院。虽然孤儿院里的生活异常艰苦,但吕西安还是成长为一个有着蓝色眼睛、褐色须发的英俊青年。

吕西安·加缪于1907年至1908年在朱阿夫军团服过两年兵役后,在君士坦丁地区的波纳,一个叫李科姆的葡萄酒出口公司工作。这是个规模很大的公司,在全国进行葡萄酒收购,并提供出口。他凭借着开朗的性格、精明的头脑而得到一个好的工种,是一名负责任的酒窖管理员,这是个收入比较高的工作。当时一个铁匠每天挣6法郎,像吕西安·加缪这样经验丰富的酿酒工每天能挣到20法郎。

1910年11月,吕西安·加缪娶了比他大三岁的卡特琳娜·埃莱娜·桑德斯,三个月后,他们的大儿子吕西安·让·艾蒂安出生。对从小就是一个孤儿的吕西安来说,生活安定、家庭温馨使他非常满意自己的现状。他更加起劲地忙碌在起伏延伸的绿色、橙黄色或是裸色的葡萄园。在工作岗位上,吕西安不仅学会了阅读和书写,还学会了用修饰语点缀自己写下的句子,宣泄一下情感;学会了在对话中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努力地使自己显得有文化。

1913年的秋天,再次怀孕的卡特琳娜带着大儿子,长途跋涉从阿尔及尔来到了波纳。1913年11月7日,一个有着一双美丽蓝眼睛的男孩诞生了,父亲给他取名叫阿尔贝,年轻的父亲显然没有足够慎重,因为这个名字太过普通,甚至每40个法国人当中就有一个同名者。

加缪一家四口生活在波纳的蒙多维市。波纳今天被称为安纳巴,是个飘荡着茉莉花和桃花香气的城市,它位于阿尔及利亚的东北部,是阿尔及利亚*重要的一个港口。法国政府在此设立了必需的基本公共设施,而当地的居民则建起了咖啡馆、影院、狩猎协会等,是个富裕的适合生活的地方。

*次世界大战的烟火席卷了欧洲的上空,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加缪一家平静安逸的生活。吕西安·加缪再次被朱阿夫*团征召服一个兵役期,回到了驻扎在君士坦丁省的部队。因为形势不好,妻子卡特琳娜不得不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从波纳回到阿尔及尔。

1914年8月4日,两艘在地中海游弋的德国巡洋舰炮轰波纳,侵犯了法国的东北部。法国迅速应战。首先出征的是朱阿夫军团这支精良的部队。在激情万丈的出征仪式上,吕西安·加缪穿着朱阿夫军团颇具北非风格的制服,上身坎肩,下面是红色的灯笼裤,头戴小圆帽,意气风发。法国人固有的乐天精神,认为打退德国的进攻不过是一场战役的问题,甚至喊出的口号是:打到柏林去!要割掉的不仅仅是威廉二世的胡子!但德国人用他们精良的武器和冷静的作战风格狠狠地打击了法国人的狂热,朱阿夫军团第1营54连神射手吕西安·加缪是首批伤员中的一个。在视线开阔的战场上,穿着漂亮的红蓝彩条军服和耀眼的红灯笼裤的朱阿夫军团,在战火中像蜡娃娃一样很快就熔化了。

因战征召入伍后,有两张明信片以吕西安·加缪的名义寄给他的妻子,*张正在艰苦的战斗中,为了不让妻子担心,吕西安善意地欺骗了妻子:“深情地吻你和孩子们。代问朋友们好。告诉我你的近况。我的身体和近况都很好,不用担心。”几天之后,卡特琳娜又收到一张明信片,是从圣-布里厄的一个临时战地医院寄出的,署名是“你的丈夫”。格式很奇怪,上面歪歪斜斜地写着“我受伤了,不要紧”。实际上,写这张明信片的时候,吕西安因头部受伤已经看不见了。不久后的1914年10月11日,吕西安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过了一段时间,战地医院的一位护士寄来了打中吕西安头部的弹片,并附了一张明信片安慰他的家人:“这样好些。不然他会成为瞎子或会发疯。他很勇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