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中国心理学界、后现代整合心理治疗第 1 人

CCTV长期特邀心理专家、家庭治疗师

李子勋

遗留之作

生前亲自筹划的人生智慧之书

30年生命哲思完整收录,找回内在平衡 重塑心灵

朱建军、杨凤池、阿果、刘丹盛赞推荐


【内容简介】

这绝不是一本普通的心理学著作,而是一部兼具文学性、哲理性和实用性的治愈系心灵读本。《自在成长:所有经历,都是完成自己》中,李子勋从心理学视角、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智慧,来解读现实中人的自我成长、职场、家庭、爱情婚姻等方面遭遇的心理困惑。帮你重新打开视域,重新带着好奇的心,去看待自己。

李子勋说:”人的一辈子都在完成自己,你经历得越多越丰满。不要为经历过的东西而后悔,经历的东西就是你生命的一部分,摔了、跌了、损失了、被人抛弃了都是重要的经历,都是生命中灿烂的东西。当你把任何体验当作资源来看时,什么事都不再是大事情,你都可以用平常心去面对……

在这本书里,我期待用一种多元文化视角来解读生活中的麻烦,很多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亲情、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的冲突,因为我们认为它是问题才存在,因为在意才被深深地影响。很多问题是被我们有问题的观察方式创造出来的,改变一种观察方式或许不再是问题,甚至麻烦成为生活的滋养也不一定。那么,如何重新解读问题,如何给问题重新赋义呢?读者可跟随我慢慢去熟悉这些方式。”

在这本书中,李子勋老师从自我探索、生命中的情绪、如何理解婚姻、怎样发现自我,坚持自我等方面给读者带来不同面向的思考。希望每位阅读《自在成长:所有经历,都是完成自己》的读者都能够学会与心理困境和平共处,清醒对待每一次情绪的发生,做情绪的主人,活出自在人生。


【作者简介】

心理学界的哲学家,有思想,有温度,他的文字总能缓解你的焦虑。


他是首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学员,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医生,心理协会北京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成员,CCTV《心理访谈》长期特邀专家、著名家庭治疗师和亲子关系专家,《时尚》《心理月刊》《父母》等杂志的专栏作家。

担任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实话实说》,北京电视台《心理时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星星夜谈》《情感世界》特约心理专家,汇名家网特约讲师。

已出版作品:《你在为谁而活》《早教的秘密》《家庭成就孩子》《婚姻的烦恼》《问问李子勋》等多部作品,累计销量突破300万册。

2018年10月24日凌晨两点,因病去世。


【媒体评论】

朱建军(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心理咨询与治疗师)

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李子勋说,对感觉分析的书要用感觉去阅读,而不要用固着的理性去理解。我说,他们说得好。对生命有感觉的人写的书值得阅读,也许他能唤醒你对生命的感觉。

杨凤池(首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授 )

自我在自由在在中成长,潜能跟对心理动力发挥,李子勋老师就是对灿烂人生良好的诠释。

阿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心理访谈》主持人)

我是流着泪读完这本书的,不是因为悲伤,是喜悦!因为逝去的子勋老师在这“生前*后的一本书”中的智慧分享让我感同身受。是啊,拥有心理学知识并不等于拥有健康心态,理论和知识是武装大脑的,而心态需要的是感觉和体验。前者是术,后者开启的是生命智慧!只要人类存在,关于人类生命智慧的探索就会延续……

刘丹(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

李子勋的新书《自在成长》,在一个个生活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展示了生活技巧,同时,也呈现了李子勋老师的生活智慧:“生活法则并不存在所谓的同一性或通约性。人生这条道路上没有专家。”读书、学习、交流,实践,你将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市面上那么多心理医生和咨询师出书或写专栏,却只有在读他的文字时感受到其中饱含着怜悯和对人性的慈悲。 ——豆瓣用户

李老师对于心理咨询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主张在咨询时忘记心理学理论,用“物我两忘”的境界去跟来访者互动。在他眼里,没有病人,只有人与人的相知相映,彼此传递的善美、慈悲和关怀。 ——知乎用户

李子勋老师是中国少有的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心理咨询师,他的每本书我都看过,对处理夫妻关系、朋友关系,亲子关系都非常有帮助。 ——当当读者

以前中央台有播过李子勋老师的心理访谈,只要时间允许,一直坚持收看。李老师没有套话,从我们生活中的小事讲起,句句简明扼要,富有说服力,儒雅睿智的话语,给人一种信赖和安全感。喜欢看李老师的书。 ——当当读者

李老师写的文章通俗易懂,观点新颖,给人带来看待问题和困境的新的视角,引发读者的思考,很有价值。读者更希望看到老师的新作。 ——当当读者


【目录】

PART 1   我们生来孤独

对躯壳的不满是心灵*痛苦的事 / 003

什么是生命深层的孤独感 / 008

如何让自己快乐 / 012

给早晨醒来不开心的你 / 017

PART 2   自我探索与做自己

人的自我是由关系决定的 / 023

女人什么年龄开始做自己 / 028

追不追求完美应依年龄而定 / 033

自我探索的意义和方法 / 038

气场从哪里来 / 042

『多面性』思维带来的改变 / 047

安全感来源于你选定的文化 / 051

PART 3   生命中的情绪

童年创伤:记忆并不可靠 / 057

生命也需要害怕来滋养 / 065

我们是否需要后悔 / 069

需要因为性格而苦恼吗 / 076

PART 4   爱上爱情

婚姻该有的味道 / 083

体验与经历的更新会让爱变得聪明 / 086

获得包容和共鸣兼具的交流 / 092

PART 5   别让爱情败给细节

跟老公更适合做朋友吗 / 101

如何鼓励你的另一半 / 105

性与爱的饥渴与挫败 / 109

爱情的不信任危机 / 114

爱上谁不难,难在为什么会爱 / 117

如何理解婚姻 / 120

婚姻中要不要AA制 / 125

PART 6   温柔地坚持,成熟的婚姻就会到来

温柔地坚持,成熟的婚姻就会到来 / 131

亲密感的边界 / 134

请对生命充满敬畏 / 138

生命的滋养和动力 / 142

PART 7   取悦他人不如坚持自我

遇到偏心的上司 / 149

总是与领导意见不一致 / 154

现代职场生存法则 / 159

做一个决策果敢、行事谨慎的管理者 / 164

内向者的职场之道 / 167

在职场,做个有影响力的人 / 171

PART 8   生活,才是真实的自我

怎样做不焦虑的好妈妈 / 177

生存靠技术,生活靠艺术 / 183

经常『换个频道』生活 / 190

敏感的人要这样面对社交 / 194

潜意识里的敌意 / 199

识别好友主要看行动 / 205

我爱你因为我们彼此相似 / 208


【前言】

心理学提供给我们的到底是什么

我也要算非常迷恋精神分析的了,因为迷恋才会对它不满,渴望创造出一些东西来让它完美。我削弱精神分析中的理性、归因、决定、因果色彩,把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宗教信仰、灵性、复杂的动态纳入精神分析,就是希望精神分析这棵大树更加蓬勃生长。

我讲课的时候很坦承自己内心是分析性的。我会常常陷入一种困惑,就是试图用理性来解读感觉。感觉不是通约模型,却要经由通约的理解去解释,这的确很精神分析。精神分析的核心就是关注人的感觉,*常做的训练就是感觉分析。对感觉的分析只能通过言语、事例、一些关系模型和分类来解读与理解。可惜人们却把注意力放在言语、事例、模型和分类上,把解释当作真理,忘掉了我们解释的目的,忘掉了精神分析的目的是要提高我们感觉的能力,而不是解释的能力。这是壳与核、法与道的关系。所有感觉都是不可描述的,道不可言传,感觉只能经由感觉去捕捉,捕捉到的感觉还是不知道其来源是自己还是对方,抑或两人共有。

在咨询环境中,所有的感觉都来自共同创造,在我们修正自己的感觉时,来访者的感觉也在改变。

客观地说,没有精神分析就没有心理学。在弗洛伊德之前,心理学一直沿用哲学的言语,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言语系统让心理学完全与哲学剥离,成为一个自在的学问。

不管你属于何门何派,只要讨论心理学,你就不得不使用精神分析的言语系统。精神分析产生于科学主义盛行的维多利亚时期,所以在它的理论中蕴涵着归因论、决定论这样的物理学的线性思维逻辑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只有如此,精神分析才能生存下来。由于精神分析是归因的,问题取向也是当然的。但讨论问题并不是导向问题的解决,而是导向对问题的感觉的松懈,感觉变了,问题也就不成其为问题。讨论问题的方式其实只是达成我们内心成长的工具或路径,不是目的。精神分析为了理论的系统,多少会出现一些刻板分类与模型化,不然就不成其为系统。面对来访者,咨询会以“当下关系”的特征,让自己灵动地发展出千变万化的策略来对应。心理学给人带来的是一种不用依靠他人,不依靠环境,不依靠物质也能获得的自在之乐。对自己全然接纳,对外部世界全然接纳。有时候,心理学家似乎更显得孤独或者怪异,人们可能以为他不健康,但他却在生命自然呈现的状态中快乐并享受着生命。

心理健康是什么?内心的接纳度,现实的适应度,人际关系的宽容度,再加上让自己快乐的能力。这就是我理解的心理健康。

如果读心理学的书,反倒更不接纳自己,那么*好就不读这些书。不过,你也不能把自己的经验看成人类普遍的经验。对感觉分析的书要用感觉去阅读,而不要用固着的理性去理解。同样,宣传心理健康不是宣传心理知识,而是传播一种心态,以善意的、自在的方式完成自我生命的升华并获得豁达的生活观。

生活类似一种禅修,开始我们各自以为着参禅的目的,经过一番历练、渐修与顿悟,才知道生命是以自在的形式存在于当下,没有明天,只有今天。以当下的方式活着就不再有价值的判断,没有什么是好的,没有什么是坏的,就像土壤内含有的物质对于树木来说,只有需要的与不那么需要的。即便是不需要的成分也在坚实自己的根系,支撑着自己抵御着风寒雨露、地动山摇的侵蚀。

在这本书里,我期待用一种多元文化视角来解读生活中的麻烦,很多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亲情、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的冲突,因为我们认为它是问题才存在,因为在意才被深深地影响。很多问题是被我们有问题的观察方式创造出来的,改变一种观察方式或许不再是问题,甚至麻烦成为生活的滋养也不一定。那么,如何重新解读问题,如何给问题重新赋义呢?读者可跟随我慢慢去熟悉这些方式。

读书,读什么书,用什么方式读,是读者自我观照的奇妙的过程。

我想通过这本书传输一个心态:生活需要的是智慧而不是技巧。

任何生活的经历都是生命的构成,没有多余的,也没有不恰当的。生命的价值正是人在生命历程中集结的全部体验,体验过就活过,生命结束的时候,人不曾后悔做过什么,也许会后悔自己有什么该做的却没有做。

如果本书对读者有一星半点的帮助,能够引发读者以灵动创意的心态去应对各自的生活情景,我会感觉欣慰。我坚信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大多来自于我们没有意识到个体阅历与他人阅历间存在着差异,生活法则并不存在所谓的同一性或通约性。人生这条道路上没有专家,能够与读者进行些许分享,吾心足矣。


【书摘与插画】

给早晨醒来不开心的你

近日有个好朋友跟我诉苦,说不知道为什么*近每天清晨刚刚醒来时总是不开心。脑子里总是浮现出感情、生活、工作中一些不开心的事,一些负面的情绪如失恋的痛苦、工作的不如意、对亲人身体健康的担忧等无法控制地就飘了出来,弄得心里特难受。但只要起床后,让自己忙起来,或是自我主观上调节一下,就会过去。想起来以前讲课的时候,也有学生曾问到这个问题,不如我们就来谈谈这种情绪吧。

习惯早起运动的人,如果一天不运动全身都会不舒服,习惯自谦的人一日不“三省吾身”就不那么自在。习惯关注自己负面情绪的人,总是能感受到这些情绪在内心出现,问题在于:“是谁让你去想这些不开心的事的呢?”不要告诉我是抑郁让你这样干的,如果我们给自己的烦恼找到一个外部的理由,那么要摆脱它就会变得异常困难。一个学生问他的哲学老师:“为什么我总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老师回答说:“是谁在感觉呢?”

记忆中的不快是与我们躯体的不快相连的,因此,我们可以给早上的不良情绪找到一个看起来好一些的理由。

晚上睡眠不那么好的人,早上起来心情要差一些。睡不好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打鼾鼻塞造成的肌体缺氧,不正确的睡姿让身体某些部分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尤其是枕头不合适。晚睡或睡前进食太多、宿醉、磨牙、做噩梦等都会造成睡眠质量不好。换一个床,换一个房间,换一种睡姿,或者换一种入睡方式,等等,看看情况会不会好一点。如果不行,就换一种思维,问问自己:“早起的情绪对我有现实的影响吗?我的生活会因此而改变吗?会有什么样的改变呢?哪些改变自己不喜欢,哪些改变又是自己求之不得的呢?如果这种情况注定一辈子都会存在,我还需要在意它吗?我能坚持我喜欢的生活吗?如果不能坚持,是谁让我不要坚持的呢?”问完自己这些问题你应该会好受一点。但前提就是不要认为自己是病了,或是自己心理素质不好才这样,因为这样想就会失去改变自己的能力。

失恋、工作不稳定、亲人身体不佳,正是因为这些情况的出现,内心能量才变得涣散、难以聚集,所以早上才如此沮丧。

在哲学意义上想,人类正是逃避不愉快,逃避孤独,逃避痛苦,逃避无意义感,才努力去工作、创造、恋爱、社交,并创造出如今美好的世界。晨间的不愉快是在你投入工作、生活、人际交往时才离开你,这对你不是个启示吗?你是否需要设立一个较大的兴趣或追求的目标,让内心的能量有一个指向?

当我们真正把心智投注在一件我们喜欢的事情上,那么,只要还有一丝意识,我们就会沉醉于斯。当你把眼光投注得远一些的时候,每天一醒就给自己一个祝福,为自己放一曲轻快的音乐,为自己做一份可口的早餐,对着镜子对自己说:“无论沧海桑田,我都会喜欢你!”如果做到这样,晨起的时候,就不会再有任何不快进入你的意识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