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增量40% ,已翻译成14国文字,艺术设计、美学相关学科指定参考用书。
【内容简介】
看起来,艺术似乎正面临着被大肆泛滥的空头理论扼杀的危险,近年来,真正堪称为艺术的作品已不多见了。它们似乎在大量书籍、文章、学术演讲、报告会、发言和指导等组成的洪流中淹没了。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只有被肢解的艺术尸体。这些人总是喜欢用思考和推理的方式去谈论艺术,让人感觉艺术是一种使人无法捉摸的东西。本书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就是对视觉的效能进行系统地分析,以便指导人们的视觉,并使它的机能得到恢复。
【作者简介】
作者:鲁道夫•阿恩海姆,原籍德国,1946年定居美国。曾先后就任于纽约社会研究院和劳伦斯学院,1968年后担任哈佛大学艺术心理学教授,1974年退休后担任密西根大学艺术史系访问教授,1976年获“全美艺术教育协会突出贡献奖”。 译者:滕守尧,北京大学学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南师大特聘教授。

【目录】

目录

导言……001

*章平衡

1·在一个正方形中隐藏的结构……00

2·何谓“知觉力”?……0

3·当同一个正方形中有两个圆面出现的时候……0

4·心理平衡与物理平衡……0

5·为什么需要平衡?……0

6·重力……0

7·方向……0

8·各种不同的平衡模式……0

9·上与下……0

10·左与右……0

11·平衡与人类心灵……0

12·坐在黄色椅子上的塞尚夫人……0

第二章形状

1·作为一种积极探索工具的视觉……0

2·捕捉事物的本质……0

3·知觉概念……0

4·什么是形状?……0

5·“以往经验”的作用……0

6·对形状的观看……0

7·简化……0

8·简化的证明……0

9·矫平与增锐……0

10·整体的自我维护……0

11·细分……0

12·为什么眼睛能看清真相?……0

13·艺术中的分离……0

14·什么是“部分”?……0

15·区别与相似……0

16·艺术中的实例……0

17·结构骨架……0

第三章形式

1·空间方向……

2·投影……

3·在再现立体物时选其哪个方面为*好?……

4·埃及人采用的方法……

5·透视缩短……

6·重叠……

7·重叠的好处何在?……

8·平面与深度的相互作用……

9·相互竞争的诸方面……

10·写实主义与真实……

11·什么样的形象看上去逼真?……

12·作为发明的形式……

13·抽象的不同层次……

14·对《泉》的分析……

15·视觉信息……

第四章发展

1·儿童们为什么要这样画……

2·理智说……

3·儿童们画的是他们看见的东西……

4·再现概念……

5·绘画作为活动……

6·原始圆圈……

8·区别律……

8·垂直与水平……

9·倾斜……

10·各部分之间的融合……

11·大小……

12·被误称的蝌蚪纹……

13·向两度形式的转化……

14·教育的影响……

15·雕塑中形式的诞生……

16·棒状形式和厚板片形式……

17·立方体与圆柱体……

第五章空间

1·线与轮廓……

2·轮廓线竞争……

3·图与底……

4·深度上的各个层面……

5·深度层面的区分在绘画中的应用……

6·框架与窗口……

7·凹进部分在雕塑中的作用……

8·为什么能看到深度?……

9·由遮挡产生的深度……

10·透明……

11·由变形产生的空间效果……

12·三维盒子……

13·从物理空间得到的帮助……

14·是简化的而不是真实的……

15·由梯度创造的深度……

16·走向集聚的空间……

17·中心透视的两个根源……

18·并非是一种忠实的投影……

19·金字塔空间……

20、聚焦世界的象征性……

21·中心与无限……

22.与规则游戏……

第六章光

1·光的经验……

2.相对亮度……

3·照明……

4·由光线创造的空间……

5·阴影……

6·没有光线的画……

7·光线的象征性……

第七章色彩

1·从光到色……

2·形与色……

3·色彩是怎样产生的……

4·生殖性原色……

5·加与减……

6·生殖性补色……

7·随意性的媒介……

8·对和谐的追求……

9·构成层次的元素……

10·色彩混合的“句法”……

11·基本补色……

12·色彩间的相互作用……

13·马蒂斯(Matisse)与艾尔·格雷柯(El Greco)……

14·对色彩的反应……

15·冷与暖……

第八章运动

1·事件与时间……

2·同时性与顺序性……

3·何时才能看见运动?……

4·方向……

5·速度的展现……

6·频闪运动……

7·影片剪辑中的种种问题……

8·看得见的动力……

9·复杂性的等级……

10·作为工具的躯体……

11·动态的身体形象……

第九章力

1·仅有简化是不够的……

2·力及其传统解释……

3·力的图式……

4·有关方向性张力的试验……

5·不动之动……

6·由倾斜造成的动感……

7·由变形造成的张力……

8·具有动感的构图……

9·由频闪产生的动感效果……

10·“力”从何而来?……

10·来自艺术的实例……

第十章表现

1·传统理论……

2·结构固有的表现性……

3·表现性的优先地位……

4·艺术中的象征……


【前言】

导言

看起来,艺术似乎正面临着被大肆泛滥的空头理论扼杀的危险,近年来,真正堪称为艺术的作品已不多见了。它们似乎存在于大量的书籍、文章、学术演讲、报告会、发言和指导等上面——这一切都是想要帮助我们弄清楚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艺术;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创造了什么作品,他为什么或为了谁才创造了这些作品,等等——组成的洪流中淹没了。在我们眼前出现的是一具被大批急于求成的外科医生和外行的化验员们合力解剖开的小小的尸体。这一切促使我们去假想,在我们这个时代,艺术是一种不确定的东西。原因在于,我们对艺术的大量谈论和思考。

上述诊断或许是很肤浅的,但人们对艺术现状的不满,却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如果我们认真追查原因的话,就会发现,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继承下来的文化现状不仅特别不适宜于艺术生产,而且还反过来促使那些错误的艺术理论滋生和蔓延。我们的经验和概念往往显得通俗而不深刻,当它们深刻的时候,又显得不通俗。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忽视了通过感觉到的经验去理解事物的天赋。我们的概念脱离了知觉,我们的思维只是在抽象的世界中运动,我们的眼睛正在退化为纯粹是度量和辨别的工具。结果,可以用形象来表达的观念就大大减少了,从所见的事物外观中发现意义的能力也丧失了。这样一来,在那些一眼便能看出其意义的事物面前,我们倒显得迟钝了,而不得不去求助于我们更加熟悉的另一种媒介——语言。

由于不能凭借自己的视觉去理解大师们的杰作,就使得许多人尽管经常出入画廓,并收集了大量有关绘画艺术的资料,到头来还是不能欣赏艺术。他们天生具有的通过眼睛来理解艺术的能力沉睡了,因此很有必要设法唤醒它。而唤醒这种潜在的能力的*好办法,就是拿起铅笔、画笔、凿刀,甚至相机。然而即使这样去做,那些长期养成的坏习惯和错觉,仍然会阻断那些无助者前进的道路,除非他们能从别的地方求到保护和帮助。通常,他们会从某些展示于眼前的视觉样品中获得帮助。例如,向其展示这些样品的缺陷或优秀之处。但这些帮助往往不是以哑剧的形式出现的。人类有充足的理由相互交谈,我相信,对于他们面对的艺术,情况同样如此。

但此处我们必须听取那些反对在画室或艺术工作间使用语言的艺术家和艺术教师的意见。在他们看来,视觉事物是决然不能通过语言描述出来的。这样的见解,当然有其合理的成分。一幅伦勃朗绘画所产生出来的那种特殊的经验,用描述性和解释性的语言只能将它部分地表达出来,而这种局限性在我们欣赏艺术时也并非是一种个别的事例。事实上,这一见解同样也适合其他任何一种经验对象,没有一种描述或解释——即使是*熟悉老板的秘书对老板的特征的描述,或是外科医生对他熟悉的病人的腺体组织的描述那样,能够把自己对于对象的经验完全表达出来。这种描述或解释充其量也不过是运用几个一般的范畴,把这些经验的大体轮廓呈现出来。科学家们可以建立起概括性很强的模型,如果他幸运的话,这种模型还能够为他提供理解某些特定现象的本质所必需的东西。然而,所有的科学家都很清楚,对于某一个别事物来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另外一个可能把它完完全全地再现出来的个别事物,而且也没有必要去对这个现存的个别事物进行全面的复制。

同科学家一样,艺术家也运用类似于形和彩等要素,在个别事物之中猎取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他们并不打算去猎获这些个别事物的全部,因为即使想这样做,也不可能做到。因此,理解或解释一件艺术品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提出和制造某些指导性的原则。对艺术的理解和解释,并不比理解和解释其他复杂的事物(如生物的身心构造)更困难多少,艺术是由有机体创造出来的,因此它不可能比有机体本身更为复杂,当然也不一定会比有机体本身简单。

如果我们看到了或感到了艺术品的某些特性,然而又不能用语言把它们描写或表述出来,其失败的原因又在哪里呢?可以肯定,这种失败不是因为我们运用了语言,而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和思维机器不能成功地发现那些能够描写或表达这些特征的概念。当然,语言并不是我们的感觉同现实接触的通路——它仅仅是给那些看到、听到或想到的事物赋以名称。但对于描述和解释视觉对象来说,语言却并不是一个生疏的或不合适的媒介。相反,它不是指向别的,而是我们的知觉经验,这样一些经验,必须经由知觉分析,才能被命名。所幸的是,知觉分析十分奇妙。它能强化我们的视觉——通过穿透一件艺术品,直到再也不能穿透的极限。

持另一种偏见的人认为:语言分析会麻痹人们的直觉创造能力和悟解能力。这种见解同样包含着某些真理的内核。以往的历史和现在的经验都向我们表明,仅仅依赖固定的公式和处方,会给人们造成多大的危害。但我们能不能就由此得出结论说,在艺术这一领域里,当心灵的一种能力发挥作用的时候,另一种能力就必定要失去效用呢?事实不是已经证明,乱子恰恰就发生在心灵的一种能力发挥作用而心灵的其他功能都受到抑制的时候吗?不仅理智干扰直觉时会破坏各种心理的平衡(只有这种平衡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愉快),当情感压倒理智时也会破坏这种平衡。过分地沉溺于自我表现并不比盲目地服从规矩好多少。对自我进行毫不节制的分析固然是有害的,但拒绝认识自己为什么要创作以及怎样创作的原始主义行为同样也是有害的。现代的人能够而且必须在崭新的自我意识状态下生活,生活的任务或许是更困难了,然而却没有任何捷径可循。

这本书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就是对视觉的效能进行系统的分析,以便指导人们的视觉,并使它的机能得到恢复。就我的记忆所及,我的一生从未间断过对艺术的关注——研究它的本质和它的历史,欣赏它甚至亲手创造它,与艺术家、艺术理论家和艺术教育家接触和讨论等。我对艺术的兴趣随着我对心理学的深入研究而变得更加浓厚了(我所说的心理学当然并不局限于“情绪”范畴,而是指研究所有心理表现的科学)。某些艺术理论家承认,自己从心理学著作中大受启发,而另外一批艺术理论家则没有意识到或者不愿意承认,他们正在从心理学中受益。但不管承认不承认,实际上他们自始至终都在运用心理学,——不是家传的,便是其他人留传下来的,只不过大部分都低于我们目前所掌握的知识水平罢了。正是出于这样一个原因,我才试图把现代心理学的新发现和新成就运用到艺术研究之中。

另一方面,许多心理学家亦对艺术产生了专门的兴趣。但凭良心说,他们对艺术的研究尚流于表面,其对艺术的理解仅仅是九牛一毛,因而对读者少有帮助。之所以这样说,首先是因为心理学家仅仅是把艺术活动视为一种与罗莎克墨点或问卷调查毫无区别的东西。他们局限于接触那些可以度量和计算的东西,或是那些从心理实验、医学或精神病学实践中获得的概念。我想,我的这样一种警告或许是必要的,因为艺术也同其他研究对象一样,需要的是一种同研究对象的亲密无间的关系和认识,而这只能从长期的热爱和耐心的投入中获得。一种好的艺术理论必定透出画室或艺术工作室的气味,虽然其语言有别于画家和雕塑家的日常谈论。

不可否认,我个人所作的研究亦有多方面的局限性。首先,我所涉猎的仅仅是某些视觉媒介,而这些视觉媒介中多半又是彩色绘画、雕塑、素描等。可以肯定,这样一些选择或强调并不是随意的。这些传统艺术门类积累了大量的例证,这些例证中包含了质量*、品类*多的作品。它们准确地例证了唯有来自心灵的作品所具有的形式的方方面面特征。这样一些特征同样适合摄影和表演艺术,虽然在这些艺术中稍欠明显。事实上,本书的研究是从我二三十年代对电影的美学和心理学分析中发展而来。

我的著作的另一个局限是心理学方面的。可以说,心灵的各个层面方面都与艺术有关,不管是认知层面的,还是社会、动机方面的。艺术家在社群中的位置、其职业对于他自己与其他人之关系的影响、创造性活动对心灵之自我完满和智慧的追求等,都不是本书所要探讨的东西。同样,此书的研究也不涉及消费心理学。我仅希望读者能从此书展示的大量图像和解释中获得好处或满足。这些图像涉及事物之形状、色彩和动态等诸方面。为这片丰茂多样的“荒地”理出头绪,为之设计出形态,从中推衍出原理等,已经够使我忙得不亦乐乎了。

我的*个任务是:去描述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东西,又是什么样的视觉机制在解释这些东西。如果仅仅停留在表面,我们整个的努力将会受到阉割,变得毫无意义。眼睛看到的形状如果离开了这些形状传达的意义,这些形状就变得毫无意义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不断地从眼睛看到的形状走向其传达的意义的原因所在。一旦我们深入到这一层面,就会期望去重新把握那些我们有意地将我们的视野变得狭窄时失去的更深层的东西。

我的心理学思考基于的原理以及本书引用的心理学试验,都是来自格式塔理论——一种心理学原理。必须指出,这种理论与那些以格式塔命名的各种心理治疗无关。“格式塔”一词是一个普通的德语名词,意指“形状”或“形式”。但从20世纪初开始,它就被用来指一种科学原理,而这一科学原理又是从感知觉试验中得出的。多数人承认,当今所有有关视知觉的认识的基础,都是在格式塔心理学试验中奠定的。而我提出的新的见解,亦是在钻研这一学派之理论和实践后形成的。

更特别的是,格式塔心理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同艺术有着天然的关系。格式塔心理学的奠基人——韦太默、柯勒和卡夫卡的著作,也大都涉及了艺术问题。但还有另一个需要提及的重要事实:这些理论所遵循的*重要的指导原则,一向都使广大艺术工作者听起来十分顺耳。事实上,那种类似艺术家对现实观看的视觉过程,越来越使科学家们认识到,对自然界的大多数现象的描述,仅仅通过对其局部进行个别分析的方法是无法完成的。对于大多数艺术家来说,“整体不能通过各部分相加的和来达到”的思想,并不算什么新奇的东西了。多少世纪以来,科学家们就能通过那些无须复杂的组织活动和相互作用活动的简单推理,对现实作出极其有价值的分析。然而,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假如不能把握事物的整体或统一结构,就永远也不能创造和欣赏艺术品。

冯·艾伦费尔斯(Christian von Ehrenfels)在他那篇首次提到格式塔这个名词的论文中指出,如果让12名听众同时倾听一首由12个乐音组成的曲子,每一个人规定只听取其中的一个乐音,这12个人的经验相加的和就绝不会等同于同一个人听了整首曲子之后的经验。后期格式塔学派所作的一系列试验都是旨在证明,在一个整体式样中,各个不同要素的表象看上去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主要是取决于这一要素在整体中所处的位置和起的作用。在阅读这些试验报告的时候,任何一个有头脑的人,都会对眼睛在观看一幅简单的线条画之类的简单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追求统一和秩序的积极倾向赞叹不已。所有这些试验都证明了,视觉形象永远不是对于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把握,它把握到的形象是含有丰富的想象性、创造性、敏锐性的美的形象。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那些赋予思想家和艺术家的行为以高贵性的东西只能是心灵。心理学家们已经发现,这一事实实际上并不是一种偶然的和个别的现象,它不仅在视觉中存在着,在其他的心理能力中同样存在着。在人的各种心理能力中,差不多都有心灵的作用,因为人的诸心理能力在任何时候都是作为一个整体活动着,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

用这种观点去解释艺术中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我们再也不能把艺术活动看作是一种超然的、受到上苍神灵秘密资助的活动,更不能把它看作一种与人们在其他生活领域中的所作所为毫不相关的活动。那些导致了伟大的艺术品的崇高的观看活动,看起来只不过是从那些*普通和*谦卑的日常观看活动中生发出来的。正如那些毫无诗意的寻取信息的活动也应该算作艺术的活动一样(因为这种活动中同样也涉及赋予现实以形状和意义的成分),艺术家的想象和表现,反过来也应该被看作一种生活的工具,这就是说,是用来理解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和住在什么地方的一种高雅的方式。

人们发现,当原始经验材料被看作一团无规则排列的刺激物时,观看者就能够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意地对它进行排列和处理,这说明,观看完全是一种强行给现实赋予形状和意义的主观性行为。事实上,没有一个从事艺术的人能够否认,个人和文化是按照它们自己的“图式”来塑造世界的。然而格式塔学派的研究却向人们宣称,人们面对着的世界和情景是有着自身的特征的,而且只有以正确的方式去感知,才能够把握这些特征,观看世界的活动被证明是外部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与观看主体的本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既然经验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客观因素,在形成关于现实的概念时,究竟包括没包括这一客观因素,就成了区别完整的现实概念和非完整的现实概念的关键所在。进一步说来,一切完整的概念都应该包含着某种共同的(或普遍的)真理内核。这一内核使得一切不同时代和地区的艺术能够对一切的人发生作用——这也是对于那种毫无节制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弊端的一副十分必要和十分急需的解毒剂。

*后,我们从“视觉不是对元素的机械复制,而是对有意义的整体结构式样的把握”这一发现中,同样也汲取了有益于健康的营养。如果这一发现适合于感知一件事物的简单行为的话,那它就更应该便于艺术家对现实的把握。很明显,无论是艺术家的视觉组织,还是艺术家的整个心灵,都不是某种机械复制现实的装置,更不能把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再现,看作对这些客观事物偶然性表象所进行的照相式录制(或抄写);换言之,这些科学发现使人们愈加坚信,虽然艺术形象远远不是“酷似现实的形象”,它们仍然能使人感到是真实的。

由于艺术教育领域也在自己独立的研究中得出了与上述结论相同的见解,我的观点和信念就更加牢固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沙夫尔西莫恩在古斯塔夫·布雷提什理论的鼓舞下对艺术问题所作的那些脚踏实地的研究。这些研究进一步地证明了,在心灵为获取一个有秩序的现实概念的斗争中,总是以一种法定的和合乎逻辑的方式,从把握*简单的知觉式样开始,逐渐过渡到把握*复杂的式样。各种迹象都向我们说明,在格式塔心理学试验中所揭示出来的各种知觉法则,同样也适合对发生学的研究。在本书的第四章中,我已经对这种理论的某些基本方面,从心理学角度作了论述。这些论述,还即将在沙夫尔西莫恩先生编著的另一本书中以更详细的形式出现。西莫恩先生还在他已经出版的那本《论艺术活动》中阐述了他那令人十分信服的观点。他的基本观点就是:用艺术的方式把握生活的能力,并不是少数几个天才的艺术专家特有的,而是属于每一个心智健全的人的,因为大自然给每一个健全的人都赋予了一双眼睛。对于心理学家们来说,这就意味着,对艺术的研究,是对人本身研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

由于我在探讨和阐述自己信奉的真理时有着一股不顾一切的片面性,这就必然会使得我的某些同行感到不快或不满。当然,这种不满,部分还来自我在自己的结构中为保险起见所设置的那些类似烟气排放装置、旁门出口、太平间、等待室等附加设备的东西。这些东西使得整个结构过于庞大,从而使人眼花缭乱,判不准方向。但导致这种片面性的*主要原因却在于,我总是觉得,在某些情况下,采用一种先是粗略地提出某种观点、然后让后来的信奉者和反对者在争辩中去补充它的方式,是十分有用的。此外,我还必须向那些在本书中引用过他们的材料的艺术专家们道歉,因为我本应该而且可以做到更加充分地对这些材料加以利用的。在目前阶段,要想凭一个人的力量,全面地和令人满意地把视觉艺术理论和视觉艺术之间的关系描述出来,是不太可能的。因为要想把两种事物作一番比较,就必须预先对它们作出许多的矫正、安置,甚至还要对它们之间的裂缝进行弥补。*重要的是,我必须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哪些是我无力证明的,哪些应该由我自己亲眼观察而不是靠别人提供证据;我还必须勇于承认,哪些还有待于后来的人进一步进行系统地证明和探索。当这一切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都做了之后,我仍然体验到了某种类似海尔曼·麦克维莱曾经表达过的那种心情,“我完成的这本书仅仅不过是一幅粗略的草图而已,——不!它*多不过是为制作草图而画的草图。啊!我多么需要时间、力量、现金和耐力啊!”


【免费在线读】

*章平衡

1.在一个正方形中隐藏的结构

取一块黑色纸卡片,把它剪成一个圆面,并依图1所示的样子把它粘贴在一个白色的正方形中心。

这个黑色圆面的位置是可以被确定和度量出来的。也就是说,只要用尺子量一量,我们就能测定出这一黑圆面离正方形各条边线是多少英寸。通过这些数字,我们就能判定:黑色圆面并不位于正方形的中心。

通过测量而得出这样的结果,是不足为奇的。事实上,即使不用测量我们亦能得到上述结果:只要对这一图形扫上一眼,我们就能看出,这个黑色的圆面偏离了正方形的中心。那么,我们眼睛的“观看”是怎样进行的呢?是不是我们的眼睛在观看时像尺子一样,一下子就能量出黑圆面与正方形左边之间的距离,然后用这一距离与黑圆面右边的距离做出比较呢?这肯定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不是一种*有效的观看步骤。

在把图1作为一个整体观看时,我们或许会注意到,黑圆点对中心位置的偏离,乃是这个图的一个视觉性质。我们并非分别地或孤立地去观看这个黑圆点和正方形,而是一下子就把握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对关系的知觉,亦是视觉感知以外的其他许多感知领域中经常发生的事情,如“我的右手比左手大”,“这根旗杆与地面不垂直”,“这架钢琴走调了”,“这种可可粉比我们以前买的那种甜一些”。如此等等,都属此列。

当一件事物出现时,我们立即能感知到它的大小,这种感知也是通过关系对比而完成的。举例说,这个事物的大小处于一粒盐和一座山之间的某个位置上。在判断亮度值时,我们也是把上图中看到的正方形与黑色圆面相比较之后而作出的。也就是说,只有在比较之后,我们才能判断出:正方形的亮度值高一些,圆面的亮度值低一些。另外,每一件事物,看上去都位于一个特定的位置上。比如说,你正在读的这本书,就有一个特定的位置。这个位置是通过与你所在的房间中拥有的诸物件相比较而确定的——这些物件当中当然也包括你自己。例如,你看到的正方形是位于你所读的书的边页的某位置上,黑色的圆面位于离正方形中心稍偏的位置上,等等。总之,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或单独存在的。看到一件事物,就意味着给这件事物在整体中分配一个位置,包括它在空间的位置,它在那些用来度量大小、亮度、距离的仪器的刻度盘上的位置,等等。

这意味着,每一次这样的观看都是一次“视觉判断”。“判断”有时候被人们误以为是只有理智才有的活动,然而“视觉判断”却完全不是如此。这种判断并不是在眼睛观看完毕之后由理智能力作出来的,它是与“观看”同时发生的,而且是观看活动本身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就是说,看出黑色圆面偏离了正方形中心这个判断,是这一观看活动的一个固有的组成部分。

视觉判断与尺子量度的*区别就是,我们一次性看到了事物的大小、距离、方向,但不是依次看到其中一个性质,然后将它们一一比较,而是把它们看作整体视域的不可分割的性质。

但是,二者还有另一个重大区别。那就是,视觉图像的上述各种性质(大小、距离、方向等),都不是静态的。图1中的看到的那个黑色圆面,并不仅仅是离开了正方形中心,它还具有一种不安定性。它看上去曾经位于正方形中心,现在想回到中心,或想继续远离中心。至于黑色圆面与正方形边线的关系,看上去同样是一种吸引与排斥关系。

视觉经验是动态的!这一论断将反复出现在本书中。一个人或一个动物看到的,不仅仅是那种事物,亦不仅仅是它的色彩、形状、动作和大小,而首先是方向性张力间的相互作用。这些张力作用并不是观看者自己加入到这些静态图像中的。相反,它是任何知觉物以及它所拥有的大小、形状、位置或色彩等特征的内在性质。由于这一性质具有量级和方向,所以被描述为心理“力”。

我们还进一步注意到,如果我们看到黑色圆面似乎正在向正方形中心运动,就意味着它正在受到某种实际上不存在于图像中心的某种东西的吸引。因为在图1中,眼睛看不到任何一个标志这个中心点的事物,就像地球北极或赤道是见不到的一样。然而,这一事物并不仅仅是一种幻觉或观念,而是很明显地被感知为眼前式样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这种看不见的力的中心点,并且好像是在离正方形边界线等距离的位置上。因此我们不妨把这个中心点看作是“感应”出来的(就像感应生电一样)。

这说明,在视野之内所存在的事物,并不仅仅是那些落到视网膜上的事物。类似这种“感应性结构”的事例是不胜枚举的。举例说,一个未画完整的圆圈,看上去就像是缺了一段的完整圆圈。在一幅以中心透视法作出来的绘画中,由集聚的各线条形成的透视中心点是看不见的,然而这个中心点的位置是可以被感知到的,即使在各条集聚线相交的地方不存在任何可见事物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同理,在一部乐曲中,我们也可以单凭“感应”而“听”到某一音节偏离了规则的节拍,就像我们看见黑色圆面偏离了正方形中心一样。

这种知觉感应不同于逻辑推导。推导是一种思维活动。是在已有的视觉事物或性质中增加某种东西。这种增加是在解释已有事物或性质之后作出的。有时候,知觉感应是基于预先积累的知识的一种插补。更准确地说,它们是在知觉过程中从一个图像已有形态中自动诱导出来的一种插补。

我们所看到的上述正方形,其内部是空白的,但同时又不是空白的。因为它的中心点是隐藏在这个正方形之中的那个复杂的式样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在其中粘贴上一个黑色圆面的方式,将这个隐藏的中心点探测出来,就像用铁屑把一个磁场的磁力线显示出来一样。如果我们把这一黑色圆面分别放置在正方形的不同位置上,就会看到,它在某些位置上是静止不动的,在另一些位置上似乎要向某个固定的方向运动,而在那些更特殊的位置上,又似乎在左右摇摆,举棋不定。

图2

当黑色圆面的中心与正方形的中心重合时,它就显得*为稳定。而在图2中,它看上去就好像被正方形的右边线吸引过去一样。

随着黑色圆面向右边线的靠近,这一效果(吸引作用)就逐渐变得不太明显,但在黑色圆面移动到一定的位置时,它又好像被正方形左边的边线所吸引。举例说,当黑色圆面移动到离正方形边线极近的位置时,就产生一股要从边线退却的力,因为这时黑色圆面与边线之间的空白处好像被压缩起来似的,它似乎挣扎着去获取更多的“喘息”空间。

图3

进一步的研究还可以揭示出,黑色圆面还要受到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以及由垂直中心轴和水平中心轴相交而成的十字的影响(见图3)。这一图形的中心点,是由上述四条主要轴线相交而得到的。这些轴线上,其他点的力量都不如这个中心点的力量大,然而它们同样也能产生吸引作用。

不管黑色圆面处于哪个位置上,那些构成这个隐蔽结构的所有要素所具有的力,都会同时作用于它。每一要素的相对力量和这一要素与圆面的距离,双双决定了它在整个力的式样中所起的作用。在中心点,所有的力都是相互平衡的,因此,在中心位置上就比较稳定。另一个比较稳定的位置,可以通过把黑圆面沿着其中的一条对角线移动而找到。实验表明,这个平衡(或稳定)点,位于正方形中心点与正方形顶角之间的那一部分对角线之间,然而它离角的距离要比离正方形中心的距离近一些。这说明,正方形中心点的吸引力要比角的顶点的吸引力大一些。中心点所具有的这一力量优势,只能通过增加它与平衡点之间的距离而削弱,就像使两块磁力不相等的磁铁吸引力达到平衡时采用的办法一样。总之,凡是与图3中所示的“力的结构图”中任何一个稳定点重合的位置,都具有一种稳定的因素。当然,这种因素也有可能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反作用。

如果从某一个特定方向来的吸引力占*优势,向这个方向上的运动感就产生了。举例说,如果把黑色圆面置于正方形中心与正方形某一角的顶点之间的连线的中心点上,大部分观察者都会看到,这个黑色圆面具有一股向正方形中心运动的趋势。

如果黑色圆面所处的位置上各个方向上的拉力摇摆不定,模糊不清,从而使眼睛看不出它是在向某一个特定的方向运动,不愉快的感觉便产生了。这种踌躇不定,使得视觉信息极不清楚,这就干扰了观看时的知觉判断。在这种模糊的情势下,外部视觉式样对观看者的视觉便不再起作用了,起作用的是观看者的主观因素,包括他注意的焦点、他对某一特定方向的偏爱等。除非一个艺术家对这种模糊具有特殊的偏爱,否则它就会诱导他去寻求更为稳定的结构。

我们的发现曾得到一个著名心理学试验的检验。这个试验是由G.古德和因格·姚兹堡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心理学实验室完成的。在试验中,将一个周长为4厘米的黑色圆面吸附在一个46×46的正方形平面上。当这一黑色圆面在正方形内部向各个方向移动而落到某个位置时,要求被试者指出:它是否会展示出一种向某个方向运动的趋势?如果有这种趋势,它又是在八个方向中的哪个方向上?

图4

读者在图4中看到的,就是这一试验的结果。每个位置上的8个矢量展示出受试者观察到的运动趋势。很显然,这一试验不是要证明,视觉力是被自动经验到的,它*要展示的是,当向某一方向运动的趋势暗示给受试者时,他们所感受到的方向不是随意分布的,而是沿着这个结构框架的主要轴线进行的。另一明显的事实是黑色圆面向正方形边线运动的趋势。我们几乎看不到它向正方形中心的运动趋势。相反,中心周围的一大块区域,是相对稳定的。

当眼睛不能确定黑色圆面的真实位置时,那个在主要方向上展示的视觉力就有可能产生出真正的位移,而不再仅仅是一种具有矢量的张力。例如,当我们将图1放到眼前并一闪而过时,图中的黑色圆面是否会比当同一图形在眼前放置较长时间的情况下看上去离正方形中心点更近一些呢?韦太默曾经指出,一个93°的角不会被看成93°,而是被视为一个不完美的直角。当这个93°的角放在眼前暴露极短的时间时,它看上去就是一个直角,虽然它有一种不确定的感觉。

通过对这一“游动”的黑色圆面的分析,我们看到,一个视觉式样所包含的东西并不仅仅是落到视网膜上的那些成分。视网膜接受到的东西,不外是图中展示的四条黑色边线和其中的黑色圆面。在知觉经验中,这一落到视网膜上的式样,却创造出一种类似图3那样的结构框架。这一框架有助于确定任何一个绘画成分在整个平衡系统中的作用或角色,它是一种参照性的框架,正如音乐的音阶框架可以确定乐曲中的每一乐音的音高值一样。

不管怎样,我们必须超越那个画在纸上的黑白图样,这个图样加上它诱导出来的隐藏框架,完全大于纸上画的那个线条式样。正如图3所示,它实际上是一个力场。在这个力的“风景图”中,线条就好像是真正的山脊,能量顺着山脊向两个方向依次减弱。这些山脊实际上成了吸引力和排斥力的中心,它们所产生的影响力遍布图形内部各个部分,并超越边线,向图形外部延伸。

在这个图形中,没有一个地方不受到这个力场的影响。就算其中有被称为“死点”的安静的地方,也不意味着这个地方不存在积极运动的动力。所谓“死点”并不真正是死的,而是说在这一点上感受不到任何一个方向上的拉力,因为在这一点上,来自各个方向上的力都达到了平衡。对于那些敏锐的眼睛来说,这个平衡的中心点上充满着活的张力。这种静止,就像是拔河比赛中由于双方的力量势均力敌而使绳子产生的静止一样,它虽然静止不动,但却负载着能量。

正如对一个活的有机体不可以用描述一个死的解剖体的方法去描述一样,视觉经验的本质也不能仅仅通过距离、大小、角度、尺寸、色彩的波长等去描述。这样一些静止的尺度,只能去界定外部“刺激物”(即外部物理世界送到眼睛中的信息),至于我们眼睛看到的东西(知觉物),是一种有生命的东西,是一种活物。它的生命,以及它的情感表现和意义,却完全是通过我们所描述过的这种力的活动来确定的。在视觉感受中,任何一条划在纸上的线条,抑或是用一块泥巴捏成的一种*简单的形式,都像是抛入池塘中的石头,它打乱了平静,使空间运动起来。因此,所谓观看,就是对于活动力的知觉。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