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每个人都会成长,问题是成为更好的自己还是更差的自己。

  深谙学习之道的人,总是能轻松胜出。

  本书助你发现、优化自我,不断变化和提升行动力、学习力、创新力。学会自我管理,打破思维定式,实现人生进阶与蜕变。

  凡是购买图书的读者都可以加入蔗糖读书社群,分享更多好书,与更多原创作者交流。扫码添加蔗糖派助理微信,或搜索weimingdushu2019,加入读书社群。

  

  多重福利:

  · 原创作者曹涛老师的讲书精讲(音频)

  · 分享未铭图书旗下的优秀作品

  · 未铭图书主编讲解新书精华内容

  · 基于读书内容的课程开发

  · 以专题形式解读市场畅销书

  · 写作训练营

  · 不定期赠书活动


【内容简介】
  终身成长指的是在工作态度、质量和时间上追求持续提高。本书作者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实际的工作经验,详尽分享了一些可以更高效工作、极速成长的方法。例如,怎样去提升工作效率和状态,实现充分的时间利用;如何把时间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分享项目管理和质量把控的工具方法等。从而帮助读者实现高效工作,极大限度收获自己想要的东西,实现生活和工作的平衡与幸福。案例和方法实用性强,图文并茂,叙述方式生动,具有较强的阅读性和出版价值。

【作者简介】

曹涛

  *集团高级产品经理,起点学院产品导师,“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认证作家,互联网追随者,一个地道的跨界产品人。从传统央企进入互联网行业,参与项目涉及智慧城市、互联网教育、公共文化、云计算、电商等领域。历任中国石油集团高级经理、超星集团产品经理。有着丰富的行业分析、项目咨询、数据分析和和团队管理经验。


【目录】

*章 所有失败的人生都败在思维模式上

向死而生的活法/ 003

用“五维思维”来看当下的生活/ 009

使成功者走向失败的逻辑陷阱——路径依赖/ 013

大脑的黑匣子模式/ 018

在改变世界前,你意识到周期律了吗?/ 022

财富是一种思维/ 028

第二章 深谙学习之道的人,总是能轻松胜出

从罗永浩的“得到”专栏停掉,看知识生产者服务的动机 / 039

知识产品的正确打开方式:如何免掉不必要的智商税 / 042

知识增量时代,和5倍速赛跑,你会赢吗?/ 047

为什么要开始持续更新文章?/ 052

不要熬夜赶稿了,快逃出输出低效的泥潭/ 058

依赖工具不可耻,可耻的是没想到使用工具/ 064

面对知识过剩和营养过剩,我开出的独家处方/ 068

别把输入式学习当信条,你需要换一种思路了/ 073

周末时光,你想做消费者还是生产者?/ 076

第三章 重新定义职场,人生需要蜕变

职业理想,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一场较量/ 081

职场转行的想和做:安于现状而不自知?/ 088

以战略视角观察不同的行业维度/ 092

改变刻意追求晋升的认知习惯/ 097

关于人脉资源变现,你是否陷入狭隘的思维误区?/ 101

第四章 向上管理的技巧,决定了你在职场的舒适度

老板的信任你承受不起/ 109

面对老板增压问题,要从重视自己的时间颗粒度开始/ 112

领导骂你,可能是因为无能/ 117

你的领导会容许你犯错吗?/ 120

人才政策要向基础人才倾斜/ 123

关于人才管理,可以从这些问题开始思考/ 126

第五章 每个人都会成长,问题是成为更好的自己还是更差的自己

不选择会不会是*好的安排?/ 151

你离焦点人物只差一个“冲突”的距离/ 156

思考是一种能力,哪怕被嘲笑和质疑/ 161

候机的时间里,你在做什么?/ 165

这个时代的工作,其实早已不再仅仅靠自律/ 169

用时间循环的视角来促进自我成长/ 173

第六章 全民创业时代,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你真的决定抛弃一切吗?/ 179

我如此焦虑,只为了赶上风口/ 182

开始好好谈股权,不要掉进这样的坑/ 187

你需要的合伙人绝不是你身边的人/ 191

退出,散伙,别永别/ 195

有一种快乐的成功,需要提前设定边界/ 198


【前言】

  一个周末的下午,朋友坐在我身边,谈起他和一位职场咨询师交流的事。那是一次按分钟计算的付费咨询,谈话中他仿佛感觉到金钱在哗哗地流失。他决定结束谈话时,并不确定是因为自己真的得到了答案,还是舍不得继续为每分钟付费的时间砸钱了。他说,对一个处于迷茫中的工薪小白来说,这种付费咨询还是很奢侈的。

  过了几个月,我再问他,那次咨询对你的职业有什么改变吗?他说:“没有,生活节奏还是一样的。但是那一次的咨询体验还是值得的,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认知,活得不再那么糊里糊涂了。”

  我刚要为他这样的心态感到欣慰时,他补充说:“我依然不确定我刚才这么说是否存在认知偏差,是否在为浪费的钱做有价值感的辩护。”

  自我认知真是一个矛盾的过程。

  我没有他的好运气,还没有找到那种理所当然的生活状态。我从传统行业出来进入互联网行业,经历了一段跨界转型的痛苦探索期。传统行业的能力积累在跨界后似乎忽然清零了,不知道自己到底有什么核心竞争力。投身创业的热潮后,我也很快知道了市场的残酷。纵然有某一方面的专长,但是创业之路是全能选手的战场,缺乏任何一个领域的知识,都无法撑起一块独立的市场。后来还是选择从产品经理做起,慢慢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意识到产品主义和自己内心的诉求不谋而合。

  进入一片新领域,渴望和这个领域产生更多连接,便开始写写文章,尤其是与产品相关的文章,慢慢在产品圈也得到了一些关注,出了一些产品课程,逐渐找到自我认同。后来发现还可以把这些年的经历以及对跨界和职场的思考写出来。我会边写边思考,因为写作会帮助我整理自己的思维结构。

  写了一年多的时间,忽然发现积累了这么多零散的素材。这期间我换了一份工作,从互联网某垂直领域公司转到一家互联网巨头公司,思维也因为看到了更多维度而更具全局性。然而,新的工作节奏加快,让写作频次放缓了。

  这么多素材堆在那儿,也没想要去整理出书。偶然的机会,出版商联系到我,问是否有出书的意向,我说可以,于是就按节奏整理了一下素材。整理后发现,这一年来,我记录了太多关于跨界的思考,当年转型期的痛苦过程历历在目。这些体会或许对大家有些帮助,可以从中得到一些跨界时从头来过的勇气。

  为了获得那种“理所当然”的生活状态,这个转型是成长所需要的。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走着走着,就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这一路,写作是陪伴我成长的好工具。我建议每个人都多写一写文章,多记录一下自己的新认识,或许你也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我觉得这本书是一本自我管理的书,更是一个跨界职场青年的心路记录。感谢那些出现在我身边的人,和他们交流启发了我太多的思考,让我忍不住将这些思考都记录下来。或许你们会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祝好!

曹涛


【书摘与插画】

向死而生的活法

  如果将我出生的那一刻定义为拥有全部时间的话,时光确实从我手中流逝了;但如果将我死去的那一刻定义为我拥有了自己全部时间的话,那么,我一直都未曾失去过时间,而是一直在获取时间。

——宁波华天小学602班学生邵梓淇

  这段话出自一篇小学生作文,这段关于时间的思考被班主任发到网上后,迅速走红。一时间从线上到线下,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人们纷纷感叹小孩子对时间的认识。不久后,冯导的《芳华》上映,又投下了一剂“感叹药方”,使得我们对时间的追忆变得深沉起来。

  人们不由得想,芳华易逝,该如何过完一生?

  《奇特的一生》是一本奇书,作者以一位老人逝世后留下的一本日记开始,还原了这位老人如何珍视自己的时间,如何过完了一生。老人将自己每一天的行程都一笔笔地记录在笔记本上,在笔记本上可以看到他过去每一天每一分钟发生的事情。这种记录持续了56年,直到他82岁去世。这位老人就是时间管理领域的大师柳比歇夫。

  他在苛责自己的光阴。

  为何会有人如此苛责时间呢?

  因为他们看待时间的维度不同。

  时间的流逝感

  抛开时间在物理学上的解释,它在大众眼中的概念其实一直只是一个抽象的名词。是为了生活的方便,人为设定的某种具有共识的记录方法。后来有了钟表,我们通过观察指针从一个刻度到另一个刻度,好似感到时间正在流逝。

  然而,用这种钟表的刻度来量化时间,所感受到的流逝感过于抽象。若和个人的连接性不强,就很难被人感受到。如果换一种量化方式,让人深感息息相关,会让人对时间的流逝更在乎。

  量化方式有很多。*可怕的一种大概就是一个人的死亡时间。

  假设世界上出现一种死亡时间手表,每个人买到后,只要戴上,死亡时间表就会开始计时。它计时方式是倒数的。它通过分析你的日常行为、心情状态、身体指标,动态显示你离死亡的天数。那么这块表上的数字就成为与你息息相关的时间量化值。因为你会在吃下一个汉堡或抽一支烟后,忍不住去看表上的数字,这是你的死亡时间,它将持续地影响你接下来的心境和行为。

  如果有一块这样的时间手表,或许是灾难性的,它会让你天天活在确定性的对死亡的惶恐中。值得庆幸的是,死亡手表并不存在,你永远也无法获得确定性的死亡时间手表。

  还有什么方法可以量化时间流逝感呢?

  时间的量化标准

  既然时间只有和个人产生强相关性,才能使人更强烈地感受到它的流逝,那么就需要换一种方式更好地量化它。这个量化方式有很多,如死亡时间、时间颗粒度和衰老速度。

  上节提到的死亡时间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存在,但是对于患绝症的人来说,它却是存在的。对绝症病人,医生总会在征求患者家人意见后,选择性地告知病人可能死亡的时间。确定的死亡时间表是一种灾难也是一种解脱。

  时间颗粒度是指一个人安排时间的基本单位。据说王健林的时间颗粒度很细,大约是15分钟,见一个客户*多给15分钟。英国资深记者玛丽·里德尔(Mary Riddell)说,盖茨的行程表和美国总统类似,5分钟是基本时间颗粒度,而一些短会乃至与人握手,则被按秒数安排。对普通人来说,职业化程度越高,颗粒度越细;时间被切分得越细,时间流逝感就会越强烈。

  衰老速度也是一个不错的量化标准。英国理论物理学家杰弗里·韦斯特(Geoffrey West)在《规模》一书中表达了对人类寿命的思考。他认为,人类寿命的上限从未真的得到提高。让人死亡的终极力量不是疾病,而是衰老。而衰老是可以用数学算出来的,其根本原因是细胞受到损伤。损伤有各种情况,其中之一就是终端毛细血管和细胞之间的磨损,而这种磨损是不可逆的。

  根据他的猜想,用数学公式就能计算出人类的寿命。新陈代谢率与体重的3/4次方成正比,损伤率也与体重的3/4次方成正比,而生物的寿命则跟体重的1/4次方成正比。

  如此烧脑的一本书,值得学理派死磕一番。不过,这个公式至少给了我们两个具象化的长寿要求:少吃和多锻炼。

  向死而生的活法

  从物理学上来说,所谓的时间流逝其实并不存在。然而对一个人有限的人生阶段来说,时间流逝确实是真切的,一去不复返的。时间只能留下回忆,永远没有重来的可能。

  比如,一个刚结婚的年轻人不久前拍了结婚照,那一刻的时间便永远定格成了回忆。等他将来儿孙满堂时,指着这幅照片,只能借景生情,回忆当年的时光。

  那么,精彩地活着是不是*终就是让回忆活得精彩?

  向死而生的活法,就是在死亡是既定事实的前提下,思考死亡之前的日子该怎么活。这种在回忆中度过的体验是奇特的。

  例如,看当年的照片时,我们总会感叹自己的年轻和美好。多么渴望在年轻时多做点什么,多抓住一些什么,害怕错过我们本该拥有的*好年华。若从人生终点看当下,向死而生地看待现在的生活,便会庆幸现在依然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去过好自己的一生。

  你需要预设未来,提前设计自己的终局,剩下的每一天都是在向那个终局前行。

  记得8年前,我的*次滑雪过于冒险。当时签完人身安全免责申明书,就坐着缆绳到达山顶。我不顾一切地从山顶冲下去,在危险的速度下,差点翻过防护栏冲下悬崖,被摔得差点休克。在病床上休养时,感叹自己盲目冒险,差点赌上一条命。无畏的举动让我诧异自己冒险的冲动,我真的不要命了吗?

  我设定了很多冒险的路,这些路都可能通往终局。

  常听说人生苦短,可是总是没感觉到苦短时就躺在病床上了,病床上的每一分钟都想念健康时的自己,然而健康时却总是欲求不满地想拥有更多。

  我们希望日子能过得更加有温度和质量,于是一直在追逐着,为不确定的未来盲目地一路狂奔。其实,我们可以提前预知终局,假想某个终点时刻存在,在通往终局的路上微笑地看着每一个阶段要做的事情。如同那个经典的问题:如果还有一天生命,你该怎么过?

  预设终局,才能向死而生。

  你会做什么样的预设呢?

  苛责光阴,只因为你看到的时间维度不同。岁月不饶人,我们又何曾饶过岁月?

  *后

  向死而生,其实早已是一种死亡哲学概念。

  1927年,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面用理性的推理详细地讨论了死的概念,并对人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一个终极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