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孩子不是无法集中注意力,而是他没有找到方法!

为什么我的孩子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为什么我的孩子做事情总是三分钟热度?这些都是孩子缺失专注力的表现!缺乏专注力的孩子不仅在学习上无法集中精力,甚至会影响正常生活!作者从真实场景出发,指引从提升孩子的兴趣开始,帮助孩子认识专注力,拥有专注力,并提升专注力,*终学会高效做事。

直指提升专注力关键步骤,扫除影响孩子注意力的种种障碍

想要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家长应帮助孩子认识到专注力。本书从兴趣、时间管理能力、注意力集中方式等6大关键步骤入手,深入分析孩子的孩子专注力缺失的原因,帮助孩子突破22个影响专注力的障碍,轻松解决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的一切专注力难题,重塑孩子的专注力思维,让孩子轻松应对学习!

43堂超人气专注力训练课,培养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专注力

孩子是否能够集中注意力,直接决定孩子的做事效率。而孩子是否能够专注学习,直接决定孩子的学习状态。《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中提供43堂超人气专注力训练课,详细剖析45个提升专注力的实用性技巧,让孩子集中注意力、爱上学习,并引导孩子通过提升专注力,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打造受益一生的专注力。

更多亲子家教好书点击进入>>>


【内容简介】

孩子的专注力不强,是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其实,孩子的专注力,完全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为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家长应从孩子缺乏专注力的原因入手,通过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开始,使孩子集中注意力、提高记忆力,从而更好地提高专注力,提高学习能力。帮助孩子更专注于生活与学习,拓展多样化思维,学会高效做事。


【作者简介】

张小雪,知名育儿专家,执业临床心理学家,畅销书作者,从事心理学研究近十年。她在儿童教育和儿童心理研究方面拥有专业知识和长期经验,对现代幼儿心理与家庭教育中常见问题有较深了解。在儿童发展及教学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和看法。


【目录】

1章 提高孩子专注力关键步骤1: 找出注意力缺失原因

没有兴趣,就没有专注力 / 2

“讨厌老师”,真的只是借口吗 / 6

毫无纪律意识,影响自己与他人 / 13

错误的态度无法养成正确的习惯 / 17

为什么外面的世界那么有吸引力 / 22

别让负面情绪毁了孩子的专注力 / 27

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 31

2章 提高孩子专注力关键步骤2:从兴趣开始

引导孩子爱上学习,不断加强专注力 / 38

诱发求知欲,让孩子对学习充满热情 / 41

让孩子自主制订目标,他会更具能动性 / 48

营造*环境,陪孩子一起学习 / 55

不吝啬赞扬,帮助孩子找回自信 / 58

转变观念,训练孩子的多样化思维 / 61

教会孩子专注于课堂,有效训练专注力 / 67

3章 提高孩子专注力关键步骤3: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

珍惜时间之前,首先要明白时间的宝贵 / 76

适当放手,给孩子自主计划的机会 / 82

碎片化时间有时候更有效率 / 85

好好休息,也是提升专注力的有效渠道 / 88

教会孩子分清轻重缓急,有效提升时间管理能力 / 92

帮助孩子戒掉拖延症 / 96

一心二用,才是专注力的杀手 / 102

和孩子一起培养遵循时间的习惯 / 107

4章 打开专注力开关,提升孩子学习力

课后练习更重要,引导孩子专注练习 / 112

让阅读成为孩子成长的一部分 / 117

鼓励孩子大声朗读,更能提升专注力 / 123

陪孩子一起运动,共同增加专注力 / 126

通过听力锻炼,他会更加集中注意力 / 131

教会孩子认真观察,从内而外提升专注力 / 136

小游戏也能改善孩子的专注力 / 140

5章 掌握了课堂专注力就是掌握了学习力

重塑孩子学习观念,掌握课堂时间 / 146

掌握专注力的重点:抓住课堂前五分钟 / 150

孩子无法专注时,跟随老师才是正确的思路 / 153

教孩子勇敢表达意见,更能提升专注力 / 157

改变思考模式,教孩子适当跳过 / 160

专注力提升有效途径:学会记录课堂笔记 / 163

鼓励孩子积极预习,全面提升课堂专注力 / 168

6章 掌握课后练习技巧,全面提升孩子学习专注力

让孩子学会做准备工作,事半功倍 / 174

在分享中学习,学习更高效 / 177

动笔之前先动脑,成就高效学习效率 / 180

设定小目标,让孩子每段时间都专注 / 184

劳逸结合,效率翻倍 / 188

给予适当奖励,调动孩子积极性 / 191

和孩子紧密沟通,了解他为什么拒绝学习 / 195


【前言】

从事教育行业的十余年来,我经常和家长讨论的就是如何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多数家长都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典型的表现就是,付出一切精力与财力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但哪怕家长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金钱试图让孩子掌握一项新的技能,孩子却常常不为所动。无论是在上课,还是在读书,他们的注意力也只能维持10分钟左右,超过这个时间段,他们就开始“东摸摸,西碰碰”,半个小时就可以完成的作业,孩子却能写两个小时。这样的行为让家长恨铁不成钢,于是使用更强硬的手段逼迫孩子。但家长越是这样,孩子的心里就越是抗拒改变,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很多家长向我反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越来越严重,长期下去,不仅影响了学习成绩,还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家长想了很多办法去改正孩子的这个毛病,但不论是与孩子谈心还是使用“糖衣炮弹”都根本不起作用;有些家长甚至开始对孩子进行无休止的抱怨与责骂,一度使家庭氛围骤然紧张。

其实,家长们应该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做到集中注意力,都可以做到在某一时间段内专注于某件事。他们之所以不愿意专注,可能是没有时间意识,可能是负面情绪缠身,也可能只是对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而已。家长要想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就要弄清楚孩子为什么无法专注,并对症下药,从而帮助孩子打开专注力的开关,提升学习力。

比如有的家长就曾说:“我的小孩做什么都懒洋洋的,每天上学都要磨蹭半天才出门,回家先吃水果,再看一会电视,就是不写作业。终于催他去写了吧,没过10分钟,他又要去厕所或者要洗澡。我说他说得也够多了,但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面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很多家长*反应都是去修正,去阻止。但家长们可曾深层次地想过,孩子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行为?他们是不是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那你是不是可以给他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氛围,来帮助他重新集中注意力?

再比如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对什么都很感兴趣,现在要写作业,可他过了5分钟就想画画,再过5分钟他又想先把手工作业做完……他经常这样,总是什么都做,但什么都做不好,他为什么就不能把一件事做到底呢?”其实,孩子对于学习有兴趣是好事,问题是,他是否能学会如何利用时间,分配时间。真正专注的孩子,永远懂得合理利用时间,一分钟都不浪费。只有当他专注了,他才能有充分的时间来一项一项完成他有兴趣的事。

由此可见,时间管理能力也是影响孩子专注力的一大因素。有些孩子不论做什么事,都无法集中注意力,经常习惯性拖延时间,其他孩子花一个小时能完成的事情他却要多花费两个小时。虽然家长努力帮孩子改正这个坏习惯,但却收效甚微。其实,拖延不是孩子的天性,而是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时间的宝贵。而要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首要任务是让孩子正确认识时间,认识到时间的不可再生性、不可回溯性,并教会他如何珍惜时间,抓住每一分每一秒钟。

当家长们经过深层次地分析,找到孩子专注力不强的原因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训练孩子,帮助孩子逐渐改正现有的缺点,一点一点找回专注力。而当孩子的专注力提升后,家长便可以训练他的课堂注意力,从而帮助孩子充分理解课堂知识,让孩子真正爱上学习,提高学习力,轻松地应对学习。


【书摘与插画】

没有兴趣,就没有专注力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和爱好是*好的老师。”的确,再也没有比兴趣更好的老师了。当一个人兴趣盎然的时候,会产生良好的情绪,产生无限的专注力,这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它引领着人们不断探索、前进。

几乎每位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于是,孩子的学习自然就成了家长*关注的问题,而利于孩子学习的专注力,也是家长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但是,有些孩子偏偏对学习不感兴趣,而没有兴趣,孩子也就没有专注力。

在一次家长会上,一位家长谈起自己的孩子直叹气,他说:“谈起我的小孩,那可真叫人心急。都三年级了,做什么都懒洋洋的,不爱去学校,每天上学都磨蹭半天才出门,上课也不认真听课,作业要么不写,要么写得一塌糊涂,考起试来总比别家的小孩差。说也说过了,骂也骂过了,我拿他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另一位家长也苦恼地说:“我儿子对什么都感兴趣,今天要学钢琴、明天要学画画,但就是对上课不感兴趣,不想去学校。现在的孩子真是让人琢磨不透,为什么不喜欢上课呢?”

其实,许多家长谈起自己的孩子都有类似看法,在教育成长的过程中,家长是否发现孩子常会有如下的问题:

  孩子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家长;

  孩子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一拿起书本就开始烦躁不安;

  孩子花了很多时间学习,但总是无法取得进步;

  孩子必须要家长不断提醒,成绩才会稍微有点起色。

如果孩子经常出现这些情况,那就说明他对学习的兴趣不大,专注力自然无法提升。  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兴趣会使人对某一领域的钻研、探索达到痴迷的程度,使人坚持不懈、废寝忘食。一个专注力强,兴趣强烈的人,总是用好奇的目光注视着世界的一切事物,从中捕捉自己需要的奇妙猎物、获取新的知识。孩子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自然觉得上课索然无味,不喜欢去学校,写作业也会慢慢悠悠、心不在焉。因此,家长希望孩子专注力强、好好学习、专心听课、认真作业,就要激发他对学习的兴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大家都很明白。其实,知识就是鱼,兴趣就是网,兴趣的培养要远远胜过知识的传授。

孩子对学习没兴趣是有原因的

  孩子并不是天生不爱上课,不愿好好学习,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态度不正确、对孩子的学习指导不当、孩子本身养成的不良学习态度和习惯都是造成孩子不爱学习的原因。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家长的期望值过高

  为了孩子,家长可以放弃自己的事业,双休日可以不休息,为孩子辅导,陪孩子练琴、学画,而这使孩子的心理、身体上的压力大大增加,反而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2.家长对孩子学习知识的目的定位有偏差

  家长常将学习知识的目的定在明天而不是今天。常对孩子说:“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得去扫大街。”功利性过于强烈。这样,孩子体验不到获取知识本身的快乐,而只注重别人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评价。孩子对知识本身不感兴趣,自然将学习看作是苦差事。

  3.孩子不会学习

  不会学习的孩子学得苦,学得累,学得烦。这类孩子往往学习时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学习;不能选择重要的内容而抛开不重要的内容;无法将学到的知识正确、合理地表达出来。孩子不会学习,面对日益繁重的课业自然头大,更别提产生兴趣了。

  4.孩子缺乏自信心

  有些孩子学习基础比较差,自信心经常受打击,这些打击可能来自家长的责怪,也可能来自老师的批评,或者来自同学的嘲笑。不管来自哪里,总之这些打击都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反抗心理:“反正别人说我笨,学什么都学不好,我努力不努力的也没什么差别。”于是孩子学起来有一搭没一搭的,对学习没什么兴趣。

  5.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早年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对孩子学习的影响非常大,比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下课不完成作业等,这将直接关系他后天的学习态度。一般而言,磨蹭、依赖、侥幸和缺乏毅力等都是不良的习惯,家长应加以关注,别让孩子染上这些恶习。

让孩子专注力强,爱上学习这样做

1.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指想要了解事物的心理。由于好奇心不仅是对某一事物感到疑惑,还包括继续思索,以求明白事情的真相,所以好奇心是兴趣的出发点、动机、推动力,也是孩子产生无穷毅力和耐心的源泉。

好奇心会促进孩子的探索行为。因为好奇,孩子去玩弄冰雪,知道了冰雪是冷的;因为好奇,孩子会去寻找马路上喇叭声的来源,知道了汽车是什么样的;因为好奇,孩子常去观察小蝌蚪,知道了小蝌蚪原来是青蛙妈妈的孩子。所以好奇心是激发孩子兴趣,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并加以正确引导,就能培养孩子强烈的求知欲,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

2.经常赞扬孩子

  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认为,孩子有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喜欢被称赞、嘉许、鼓励,而不喜欢被禁止、抑阻。

  孩子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他是按照别人的评价去认识自己的,如果别人说他笨,他就会认为自己笨,一个总是被批评的孩子怎么可能会有昂扬的斗志。所以孩子不爱学习,家长千万不要将原因归为孩子不聪明,继续给孩子消极评价,这样会让孩子更加自暴自弃。

而赞扬是培养孩子兴趣的营养剂,只要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并且经常赞扬孩子,便可使丧失信心的孩子恢复自信,使厌学的孩子爱上学习,使表现不错的孩子更加积极上进。所以,对于孩子的每一点进步,不管多细小,家长都应表现出自豪、欣慰的感情,多去赞美他、肯定他、鼓励他,让他对学习产生乐趣,爱上学习。

3.鼓励孩子自我激励

很多孩子不爱学习是因为怕学习失败而对学生产生恐惧,如果孩子能够经常自我激励、自我鞭策,他便有可能避免学业上的失败,从而喜欢上学习。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自我激励的目标,让孩子学会自我暗示,经常对自己说一句激励的话,如“我一定能成功”,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摆脱消极情绪,消除对学习的畏惧心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