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和你一样焦虑的人可能多到超乎想象!他们每天都被这些困惑折磨——

就是睡不着觉,该怎么办?

面对社交场合紧张焦虑,我该如何破解?

总是丧丧的,提不起精神怎么办?

为什么焦虑偏偏找上了我?我做错了什么?

孩子也会焦虑吗?如何帮助孩子应对焦虑情绪?

……

从金牌电视节目主持人到焦虑症患者,再到专业心理治疗师,安娜·威廉姆森在漫漫十年抗焦虑之路中,提炼出一套应对焦虑的宝贵实战经验。

缓解焦虑、失眠、社交障碍、恐慌等各种问题的简单实用小练习,帮助你缓解压力,放松心情。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安娜•威廉姆森本是英国知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十几年前普通的一天,正当她像往常一样,为自己如日中天的事业忙碌时,她的情绪突然崩溃了……她甚至花了六个月时间才弄明白,将人生列车突然推出正常轨道的正是大名鼎鼎的——焦虑症。从那以后,安娜的“脱轨人生”走向了新的方向。现在她不仅走出了焦虑的低谷,更取得了NLP高阶执行师的资格证书,成了一名专业的心理治疗师。

在这本书中,安娜以患者和治疗师的双重身份,记录了自己十几年间应对焦虑情绪的经验和体会。从识别焦虑的症状,到应对失眠或社交焦虑,安娜都一步一步地提供了切实和直接的指导,给出了多种处理方案,帮助焦虑型读者逐渐克服焦虑,建立自信。

每一章的*后,临床心理学家瑞塔•纽厄尔博士也为读者提供了易于操作、切实可行的专家指导,帮助大家正确看待焦虑,找回从容的生活。


【作者简介】

安娜·威廉姆森

电视节目主持人,广播电台主持人,生命导师,心理咨询师以及NLP高阶执行师,她也是心理健康慈善机构Mind,青年慈善机构“王子信托基金”(The Prince's Trust),青年多样化俱乐部(The Young Variety Club),儿童教养热线(Childline)的推广大使。她正致力于消除大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羞耻感,帮助那些被心理健康问题困扰的人们走出低谷,找回快乐的人生。

瑞塔·纽厄尔

临床心理学家,英国心理学会(BPS)成员,曾在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工作十年,也曾在位于伦敦北部的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机构(CAMHS)工作五年,现在在英国赫特福德郡开办了私人心理诊所,为儿童、成人和家庭提供心理测评、咨询和治疗方案,帮助过许多受焦虑困扰的人。

贝丝·伊万丝

美国插画师,漫画师,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拥有大量粉丝。她的作品经常出现在《赫芬顿邮报》(HuffPost)、“Buzzfeed”网站、等多家媒体。她的作品有《我真的还没想清楚》(I Really Didn't Think This Through)。


【目录】

我们住在焦虑星球

把焦虑当作正常情绪

1. 焦虑是什么—“我究竟怎么了”

2. 惊恐发作—“吓坏了”

3. 社交焦虑—“现在就让我离开这里”

4. 失眠—“就是睡不着”

5. 情绪低落—“让我一个人待着”

6. 自我麻痹—“我无力应对”

7. 身体不适 —“全身上下都不舒服”

8. 运动、饮食与焦虑 —“我做不到这样”

9. 你并非孤单一人—“感觉更棒”

附录:儿童焦虑管理工具包

致谢


【前言】

我们住在焦虑星球

十年前,我发现自己的身体因焦虑症而处于亚健康状态。当时我不知道那意味着什么,更不了解那是什么样的感觉。那时我正在制作ITV(Independent Television,英国独立电视台,于1955 年正式开台,是英国*早的商业电视台,也是英国*的综合电视台之一。——译者注)的一档儿童电视节目,叫作Toonattik——这是我深深热爱并且让我有价值感的工作。

但这份工作也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要耗费极大的精力,必须时刻都把笑容挂在脸上,而这种顶着压力的感受又无法与他人分享,于是我崩溃了,彻底地崩溃了。

我还清晰地记得那一天发生的一切。可能因为持续几个月的睡眠不佳,我感觉自己头脑混乱,完全无法思考,仿佛变成了一辆任由自动驾驶仪驱动前行的汽车,所有行动都不受身体或大脑控制。我做出的所有举动都让自己惊讶,甚至面对“喝无糖可乐还是含糖可乐”的选择时,都像是面对一道天大的难题。那时的我生活在一团迷雾里,没有任何脚踏实地的存在感。

当时我还完全不了解“焦虑症”或“惊恐发作”这些术语,但对一些症状还是有所察觉的。我能感到自己很奇怪、不正常,仿佛疯了一样。我花了大约六个月时间才知道,那天就是我的“崩溃日”。虽然现在我已经能这样亲切地提到它了,但在当时那种走投无路的灰暗日子里,每一天我都在熟悉的、有动物用利爪爬向我胸膛的感觉中醒来,无比担忧、恐惧和孤独。我就是无法摆脱这种感觉。

每当我面对沉重的、充满毫无原因的恐慌情绪的一天时,我都期盼着这样的日子尽快结束。我的情绪和体能几乎都被耗尽,这反而成某一刻我甚至幻想自己出一次车祸,这样就能住进医院这个圣洁的世界,外面的世界都离我远去。

那段日子到底多让人难过?在25 岁的美好年华里,我拥有一份理想的工作,一个可爱的家庭和众多朋友,但我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却一团糟。没有人知道这一切,说实话,我甚至都不太清楚自己怎么了。对于自己还没有弄清楚问题根源在哪的事情,我又怎么能敞开心扉,去寻求别人的帮助呢?

我发现,“不知道自己究竟怎么了”正是心理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让人*有挫败感的一点,这也正是我在这本书中所要讨论的内容——焦虑的背后究竟是什么,以及我们长久以来对焦虑有哪些刻板印象。

人们都说,在转机出现之前要先跌至谷底,在我看来的确如此。当时的我用尽了全部心力来应对焦虑,但是直到情绪完全崩溃,我才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帮助。

对我来说,或许没有比在公众场合失声痛哭、暴露自己的情绪更令人羞愧的事了,简直太尴尬了!我们大多都有这种心理,不愿意当众展露情绪,因为担心被贴上“弱者”的标签,或者觉得很丢人……而且,当我们在别人面前哭泣,对方却迟疑着跑开时,情绪外露也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说实话,我的哭相并不好看——那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狼狈,和一个突然发脾气的孩子也没什么差别。

那一天,我失眠,焦虑,心口剧痛,脑子一片混乱,整个人疲惫不堪。当我打起精神来到电视台工作室,准备录制一集全新的节目时,突然感觉身体内部被什么东西撕咬着,强忍了许久的泪水突然奔涌而出,似乎永远流不完。而让我的情绪有所缓和的,是路过的同事一句简单的关切——“安娜,你还好吗”,这句话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一直压抑着的担忧、沮丧、自我怀疑和焦虑。啊,把情绪释放出来可真好!

这还不算完,我被同事塞进了出租车的后座,送回家休息:“没完全恢复就不许回来上班!”那时的我还觉得这一切都古怪而不真实,可接下来的三周休假和之后的谈话治疗,再加上一些短期的抗抑郁药物,*终帮助我恢复了睡眠,也让我的生活得到了改变。

在之后的十年里,我的恢复多亏了一位高明的治疗师——令我受益匪浅的罗伯特 · 夏皮罗博士,他是我见过*有才华的精神病专家和导师之一,也多亏了爱着我的家人、一直支持我的朋友,还有我做过的大量关于自我接纳和其他方面的训练,我不仅学会了如何处理自身的焦虑和恐慌,也了解到如何把它们抛在脑后,不再让它们影响我的生活和未来。


【免费在线读】

社恐人士的急救小练习

如何对社交活动做出权衡

在进入社交场合之前,先尽可能掌握周围的情况,多了解一些关于你要参加的活动的信息。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在决定是否参加活动之前,先问自己这几个问题,留意自己是如何回答的:

●○如果我参加××活动,会发生什么?

●○如果我不参加××活动,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我参加××活动,不会发生什么?

●○如果我没参加××活动,不会发生什么?

这一系列问题可以帮你看清内心对将要经历的事情有怎样的感觉,进而权衡利弊,做出选择。

写下问题的答案,这样你就能更清晰地理解自己要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

扮演社交高手

即使对*害羞的人来说,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活动,可以充分发掘你内在的“演技”。活动要领就是“假装他,感觉他,成为他”。

找一个你钦佩的人,想想他在社交场合中是如何行事的。他可以是某个你认识的人,也可以是大家都很喜爱的明星。

●○视觉化。注意他行为的所有层面,他的身体语言,发动你所有的感官去理解他——他听起来、看起来、感觉起来是怎样的。看看他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视频和图文信息也会帮助你强化印象。

●○从他身上借鉴那些你特别欣赏的特质,尤其在社交方面。

●○想象一下他在社交场合中会如何思考,如何做到准备充分。

●○演出时间到!把从他身上借鉴来的技巧利用起来,出席社交活动时,就让自己“扮演”那个人。

●○不断练习、调整这些借鉴来的技能,也可以在模仿中糅合多个人的特质,总之要让自己更加强大和自信。

●○经过一段时间,当通过这个方法建立了自信时,你就可以更自如地社交了。当你熟练了各种社交技巧后,就可以让借鉴来的特质逐渐减退了。

表扬一下自己,也从心底感谢你的扮演对象,你们做得很棒!

其他有用的小建议

从我的经验来看,把自己将要面临的情形事先在脑子里过一过,对缓解社交焦虑是有一点帮助的,但要记住不要思虑过多,否则会起反作用。事先掌握尽可能多的相关信息并做好准备,可以帮助我们化解*后一刻侵袭而来的焦虑感。

提前准备几段可以说的话、可以问的问题和关于自己的一些趣事,将这些内容储存在你的“谈话素材库”里,需要的时候可以立刻拿出来活跃气氛。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与某个重要人物交谈时突然卡壳,无法继续这个话题或开始新话题。有了谈话素材库后,我们就可以避免傻站着干瞪眼无话可说的尴尬场面了。

社交焦虑*常见的表现之一就是口干舌燥,大脑一片空白,这种窘迫又会进一步加强焦虑。你可以准备三个*的聊天开场白,储存在大脑中作为聊天的“安全保障”,准备随时脱口而出。注意不要提只需要简单回答“是”或“否”的封闭性问题,别把话题聊死了。这里列了一些需要对方详细回答的问题,也就是开放性问题,希望可以为你提供思路:

●○今天过得怎么样?旅途/ 家人怎么样?

●○你对天气/ 工作/ 政治/ 新闻……怎么看?

●○你能否再讲讲关于某项目/ 刚才提到的某件事……?

●○你是如何实现工作目标/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婚礼预算控制……的?

这些问题虽然很简短,但互动对象却很难只给出只言片语的回应,这样就可以避免无话可聊的尴尬,缓解可能会出现的焦虑,也能展开更多的对话,让你能够享受其中。

逃离计划

希望阅读完本章后,你对如何应对社交焦虑已经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一些积极的想法。但如果你已经尝试了所有的建议和技巧,依然无法摆脱社交焦虑,还是会担心做不好,这时就可以尝试一下逃离计划了!

虽然*理想的情况是按照我们刚刚所说的方法来应对紧张和焦虑,但是如果真的觉得要做的事情太多,即使有“马上逃离”的情绪也不必内疚,我自己也时不时地用这个方法,这样做是完全可以的,只要我们想出来,也出得来,就完全没必要留在原地忍受折磨。

在会议室或拥挤的酒吧里,留意门和应急出口的位置,提前计划好你想要站在或者坐在哪里,以便在想走开的时候,能够快速接近出口并离开。

你也可以用尽可能让自己舒服的方式,坦诚地告诉在场者你此时的感受。通常,在演讲或与陌生人谈话前,这么说能起到事先声明和缓和情绪(主要是你的情绪)的作用,比如说“我感到非常紧张,请大家多多理解”,或者告诉同伴自己稍微有点焦虑,你会发现大部分人还是很有同情心的。记住我在这一章开头说的话,许多人都有过社交焦虑,因此他们完全懂你的感受,也会对你的处境表示宽容和理解。

把这些计划付诸行动,大部分焦虑情绪通常就会一扫而光了,你很有可能会发现自己再也用不着逃离计划了——知道有这个计划存在就足以让你感到欣慰和安全了。

希望你能愉快地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享受它们带来的力量感,你会发现自己并不孤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