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窦桂梅——清华附小校长,教育学博士,基础教育成果奖获得者,带领全国语文教研团队共同打造让孩子学好语文的核心方法;

◎本书的编审团队阵容强大,由窦桂梅校长牵头,来自北京、广东、四川、吉林、内蒙古等全国多省市近十所学校优秀语文教学团队共同参与编审;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为本系列撰写语;

◎选文整合38大主题、精选275篇好文,同比上一版增长30%;

◎精选世界文学大奖作品,帮助孩子打下坚实的阅读基础——选文囊括诺贝尔文学奖、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国际安徒生奖等世界文学奖项获奖作品,逾百位中外文学大师著作,让孩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培养文学审美,提高文学素养,塑造完整人格;

◎培养文学审美、提高文学素养、塑造完整人格、打破学科分立、构建阅读体系;

◎牢固阅读基础,为孩子所有的学科学习启动内驱力,构建阅读体系,帮助孩子提升阅读速度、积累阅读量、拓展理解力;

◎字词句重点积累、篇目分步讲读、阅读难度逐步升级。


【内容简介】

系列共六册,由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带领全国多省市近十所学校的优秀语文教学团队编审。第二季延续上一套《窦桂梅:影响孩子一生的主题阅读》的理念,依据语文学习大纲标准全新选文,选文同比增量30%,难度逐步升级,有效解决语文学习的难点,为孩子打下坚实的阅读基础,让孩子爱上阅读。

本书为四年级专用分册,致力于为小学四年级学生提供优良的阅读体验,精选了泰戈尔、格林兄弟、郑振铎、巴金、刘慈欣等名家名篇,挑选《三国演义》《天窗》《五峰游记》等有思想深度的优秀作品,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构建阅读体系。


【作者简介】

窦桂梅,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教育学博士,基础教育成果奖获得者。教材审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特聘专家。曾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三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作为更新观念报告团成员之一,在人民大会堂作《为生命奠基——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专题报告,被评为“建国六十年来从课堂里走出来的教育专家”。

编委会成员来自北京、广东、四川、吉林、内蒙古等全国多省市近十所学校优秀语文教学团队。


【目录】

PART1 你好, 故乡

主题导读 2

除夜作_ 高适 4

祖父 _ 萧红 6

绵绵土_ 牛汉 10

古老的花园_ 胡安·拉蒙·希梅内斯 13

故乡(节选)_ 鲁迅 17

人日思归_ 薛道衡 22

故乡的野菜_ 周作人 24

我是扬州人_ 朱自清 27

乐读单 32

PART2 神奇物种在哪里

主题导读 36

夏天的昆虫_ 汪曾祺 38

罗歇尔的种马_ 阿纳托尔·法朗士 41

黄鹂_ 徐志摩 43

苍蝇_ 周作人 45

蝌蚪(节选)_ 丰子恺 49

秋天走近了_ 维·比安基 54

自然素描(节选)_ 儒勒·列那尔 58

乐读单 63

PART3 世界不一样

主题导读 68

透明人(节选)_ 杨鹏 70

这是什么_ 儒勒·凡尔纳 75

造竹纸(节选)_ 宋应星 79

减字木兰花·近阅天文研究云(略) _ 张珍怀 83

田田下决心要给小扇子找到风_ 孙幼军 85

活板_ 沈括 91

乐读单 94

PART4 旅行的意义

主题导读 100

在乡村 _ 卡雷尔·恰佩克 101

喜马拉雅山之旅

_ 丹·戈帕尔·慕克吉 105

从阿尔卑斯山归来_ 阿尔丰斯·都德 108

泰山日出_ 徐志摩 111

听潮_ 鲁彦 114

微雨中的山游_ 王统照 117

五月的北平_ 张恨水 120

饮酒·其五_ 陶渊明 125

乐读单 127

PART5 梦想开花了

主题导读 132

落花生_ 许地山 133

班超弃笔从戎_ 范晔 135

偶成_ 戴望舒 138

摆渡_ 高晓声 140

偷钱_ 吴祖光 142

相信未来_ 食指 144

幼时记趣_ 沈复 147

乐读单 150

PART6 听岁月唱首歌

主题导读 154

大风歌_ 刘邦 156

季札重诺_ 刘向 158

内蒙访古·一段古的长城_ 翦伯赞 161

我用残损的手掌_ 戴望舒 165

五子之歌 168

陶俑_ 贾平凹 172

多言有益乎 177

乐读单 179

乐读单参考答案182


【免费在线读】

祖父

文/萧红

认识作者: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吃果子就种了果园。祖母又喜欢养羊,羊就把果树给啃了。果树于是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是并不存在的。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

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后园里边。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的,西一脚的瞎闹。有的把菜种不单没被土盖上,反而把菜子踢飞了。

小白菜长得非常之快,没有几天就冒了芽了,一转眼就可以拔下来吃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做野草一起地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等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满留着狗尾草的一片,他就问我:

“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

“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

“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了。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

狗尾草则没有,只是毛嘟嘟的真像狗尾巴。

祖父虽然教我,我看了也并不细看,也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了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去了。

黄瓜也许没有吃完,又看见了一个大蜻蜓从旁飞过,于是丢了黄瓜又去追蜻蜓去了。蜻蜓飞得多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一开初也没有存心一定追上,所以站起来,跟了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去了。

采一个倭瓜花心,捉一个大绿豆青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也许把蚂蚱腿就绑掉,线头上只拴了一只腿,而不见蚂蚱了。

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奇怪的就是并不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

“下雨了,下雨了。”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个黄花,就开一个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的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可是白云一来了的时候,那大团的白云,好像洒了花的白银似的,从祖父的头上经过,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那么低。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就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节选自《呼兰河传》

阅读小助手:

在孩子的世界里,后院就像是一座乐园,充满无尽的乐趣与浪漫的想象。祖父的园子在作者的眼里就是这样一个存在,园子里的一切都是新鲜有趣的,驱使着“我”去探索。文章重点描写了作者幼时和祖父阅读小助手:在园子里劳作的自在快乐的生活场景, “我”在园中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十分自由、快乐和幸福,祖父呵护着“我”的天真与烂漫,给我思想和心灵的自由,我在这样的环境里健康地成长。看完这篇文章,你是不是也羡慕这样自由自在的生活,也想拥有这样一位慈爱的祖父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