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华文物精品宝库,藏有大量的珍贵文物。瓦当作为古代建筑的重要配件,通过其发展变化,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还可以从侧面了解陶器制作技术的发展对于瓦当的影响。瓦当的图案与文字,还可以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精神诉求,通过这种图案与文字的时代变迁,我们还可以探究当时社会文化的变迁。
【内容简介】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瓦当卷》一书选取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瓦当精品,所选文物时间从西周到清末,绵延两千七百余年。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构件,该书的编著者结合馆藏文物,查阅了大量已发表的文物考古资料,认真参考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于馆藏的瓦当按出土时代、地区、以及形状和内容进行了重新归类和深入的分析、研究。对于某些瓦当的定名和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且有一定的认识深度。
【作者简介】
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是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以收藏本国古代、近代文物资料及研究历史科学和有关学术问题的为职责,拥有一支专业的文物保护、修复队伍和国际一流的仪器设备。国家博物馆的考古研究力量拥有水下考古、田野考古和航空遥感摄影考古的专门机构。
【目录】
总序 王春法
前言 白云涛
凡例
由小见大,以微求著——论中国国家
博物馆馆藏瓦当的价值 洪梅
1
中国古代瓦当概述 游富祥 8
1 重环纹半瓦当 17
2 饕餮纹半瓦当 18
3 饕餮纹带瓦筒半瓦当 21
4 饕餮纹半瓦当 22
5 饕餮纹半瓦当 23
6 饕餮纹半瓦当 24
7 饕餮纹半瓦当 25
8 饕餮纹半瓦当 26
9 饕餮纹半瓦当 27
10 饕餮纹半瓦当 28
11 饕餮纹半瓦当 29
12 饕餮纹半瓦当 30
13 饕餮纹半瓦当 31
14 饕餮纹半瓦当 32
15 饕餮纹半瓦当 33
16 饕餮纹半瓦当 35
17 饕餮纹带瓦筒半瓦当 36
18 饕餮纹带瓦筒半瓦当 37
19 饕餮纹半瓦当 38
20 饕餮纹半瓦当 39
21 饕餮纹半瓦当 41
22 饕餮纹半瓦当 42
23 饕餮纹半瓦当 43
24 双兽纹半瓦当 44
25 双兽纹半瓦当 46
26 双兽纹半瓦当 47
27 双兽纹半瓦当 48
28 双兽纹半瓦当 49
29 双兽双螭纹半瓦当 50
30 双兽夔纹半瓦当 51
31 双兽夔纹半瓦当 52
32 山形纹半瓦当 54
33 山形纹半瓦当 55
34 山形纹半瓦当 56
35 双鸟纹半瓦当 57
36 双鸟纹半瓦当 58
37 窗棂纹半瓦当 59
38 树兽面纹半瓦当 60
39 树兽面纹半瓦当 62
40 树兽面纹半瓦当 63
41 树几何云纹半瓦当 64
42 树双兽纹半瓦当 65
43 树双兽纹半瓦当 66
目 录
44 树双兽纹半瓦当 67
45 树双兽纹半瓦当 68
46 树双兽纹半瓦当 69
47 树双马纹半瓦当 70
48 树双马纹半瓦当 71
49 树双马纹半瓦当 72
50 树双马纹半瓦当 73
51 树双马纹半瓦当 74
52 树双马纹半瓦当 75
53 树双人骑马纹半瓦当 76
54 树人双兽纹半瓦当 77
55 树骑马人物纹半瓦当 78
56 狩猎纹半瓦当 79
57 四鹤纹半瓦当 80
58 兽面纹半瓦当 81
59 菱格纹半瓦当 82
60 云纹半瓦当 84
61 云纹半瓦当 85
62 几何云纹半瓦当 86
63 云纹半瓦当 87
64 云纹半瓦当 88
65 云纹半瓦当 89
66 云纹半瓦当 90
67 兽面云纹半瓦当 91
68 兽面纹半瓦当 92
69 云纹半瓦当 93
70 云纹半瓦当 94
71 云纹半瓦当 96
72 云纹半瓦当 97
73 网纹半瓦当 99
74 夔纹大半圆瓦当 100
75 鹿纹瓦当 102
76 鹿纹瓦当 104
77 马纹瓦当 106
78 双獾纹瓦当 108
79 动物纹瓦当 110
80 葵纹瓦当 112
81 葵纹瓦当 114
82 葵纹瓦当 116
83 葵纹瓦当 118
84 涡云纹瓦当 120
85 云纹瓦当 122
86 云纹瓦当 124
87 网格云纹瓦当 126
88 云纹瓦当 128
89 云纹瓦当 129
90 四叶云纹瓦当 130
91 云纹瓦当 132
92 云纹瓦当 134
93 云纹瓦当 136
94 云纹带瓦筒瓦当 139
95 云纹瓦当 140
96 云纹瓦当 142
97 云纹瓦当 144
98 凤鸟纹瓦当 146
99 青龙瓦当 148
100 青龙瓦当 151
101 白虎瓦当 153
102 朱雀瓦当 154
103 朱雀瓦当 156
104 玄武瓦当 158
105 永受嘉福瓦当 160
106 汉并天下瓦当 162
107 汉并天下瓦当 164
108 千秋万岁瓦当 166
109 千秋万岁瓦当 168
110 千秋万岁瓦当 170
111 千秋万岁当瓦当 172
112 永奉无疆瓦当 174
113 永奉无疆瓦当 176
114 长生未央瓦当 178
115 长乐未央瓦当 180
116 长乐未央瓦当 182
117 长乐未央瓦当 184
118 长乐未央千秋万世昌字瓦当 186
119 维天降灵延元万年天下康宁瓦当 188
120 乐哉破胡瓦当 190
121 兰池宫当瓦当 192
122 鼎胡延寿宫瓦当 194
123 长陵东当瓦当 196
124 长陵西神瓦当 198
125 上林农官瓦当 200
126 上林瓦当 202
127 佐弋瓦当 204
128 殷氏冢当瓦当 206
129 冢上瓦当 209
130 冢字云纹瓦当 210
131 冢舍当瓦瓦当 212
132 便字瓦当 214
133 眉字瓦当 216
134 关字瓦当 218
135 卫字瓦当 220
136 寿成瓦当 222
137 永保国邑瓦当 224
138 单于天降瓦当 226
139 与天无极瓦当 228
140 与天无极瓦当 230
141 与华无极瓦当 232
142 与华无极瓦当 234
143 与华无极瓦当 236
144 与华无极瓦当 238
145 与华相宜瓦当 240
146 与华相宜瓦当 242
147 长生无极瓦当 244
148 长生无极瓦当 246
149 长生无极瓦当 248
150 长生无极瓦当 250
151 长生无极带瓦筒瓦当 252
152 长生无极带瓦筒瓦当 254
153 羽阳万岁瓦当 256
154 千秋万世龟纹瓦当 258
155 千秋万世龟纹瓦当 260
156 高安万世瓦当 262
157 高安万世瓦当 264
158 安世瓦当 266
159 亿年无疆瓦当 268
160 延寿长相思瓦当 270
161 长毋相忘瓦当 272
162 狼干万延瓦当 274
163 安乐富(贵)残瓦当 276
164 延年益寿瓦当 278
165 延(年)益(寿)残瓦当 280
166 新安当瓦瓦当 282
167 (君)王亘羊残瓦当 284
168 富王天下瓦当 286
169 西海安定元兴元年作当瓦当 288
170 富贵万岁瓦当 290
171 富贵万岁瓦当 292
172 万岁富贵瓦当 295
173 富贵阳遂瓦当 296
174 大秦龙兴化牟古圣瓦当 298
175 传祚无穷瓦当 300
176 兽面纹瓦当 302
177 兽面纹瓦当 304
178 兽面纹瓦当 306
179 竺主□寺莲花纹瓦当 308
180 莲花纹瓦当 310
181 莲花纹瓦当 312
182 莲花纹瓦当 314
183 莲花纹瓦当 316
184 莲花纹瓦当 318
185 忍冬纹瓦当 320
186 兽面纹瓦当 322
187 莲花纹瓦当 324
188 莲花纹瓦当 326
189 莲花纹瓦当 328
190 莲花纹瓦当 330
191 莲花纹瓦当 332
192 莲花纹瓦当 334
193 莲花纹瓦当 336
194 莲花纹瓦当 338
195 莲花纹瓦当 340
196 莲花纹瓦当 342
197 莲花纹瓦当 344
198 莲花纹瓦当 346
199 莲花纹瓦当 348
200 莲花纹瓦当 350
201 莲花纹瓦当 353
202 莲花纹瓦当 354
203 莲花纹瓦当 356
204 莲花纹瓦当 358
205 莲花纹瓦当 360
206 素面铜瓦当 362
207 仙字瓦当 363
208 仙字瓦当 364
209 兽面纹琉璃瓦当 365
210 荷花纹瓦当 366
211 太平天国瓦当 369
附录1 蝉纹筒瓦 370
附录2 绳纹方胜纹残板瓦 371
附录3“杨民居赀大教”板瓦 372
附录4“末”残瓦 373
附录5“保德”残瓦 374
附录6“富”残板瓦 375
附录7“ 仏”残板瓦 376
附录8“宽顺”残板瓦 377
附录9 白瓷板瓦 378
附录10 山字形脊饰 379
附录11 瓦钉 380
附录12 瓦钉 381
附录13 瓦钉 382
附录14 瓦钉 383
附录15 瓦钉 384
“与华无极”、“与华相宜”瓦当与汉代
集灵宫、华阴故城 游富祥…………385
先秦时期瓦当中的兽面纹与人面纹 洪梅
394
后记 403
【前言】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是在对馆藏文物进行全面清点、分类整理并系统研究之后编辑出版的一套系列丛书,它凝聚了几代国博学人和专家的辛劳与智慧,是多年整理和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为了把这些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藏品和学术成果公之于众,中国国家博物馆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从140万余件藏品中精选其中*重要的文物1万余件,它们基本代表了各个时期、各种品类馆藏文物精华。全书按照青铜器、玉器、瓷器、陶器、金银器、甲骨、碑帖、绘画、书法、墓志、陶砖瓦文、陶俑、铜镜、玺印、钱币、古籍善本、明清档案、杂项和历史图片等分为19卷,40余册。每卷图文并茂,形象地揭示了各类文物的形貌特征以及文化内涵。
  本丛书的各卷内容基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图版和图释文字。图版作为主体,包括文物的整体图片及必要的细部、纹饰、铭文、款识、题跋和拓片、线图,图释文字包括品名、时代、出土时间和地点、流传、著录等基本情况,还有对形制特征、艺术特点以及研究情况等简要的描述和说明,有些并附有释文和简洁的考释文字。二是研究论文,系对该卷(册)馆藏文物涉及到的有关学术问题所作的专题研究,或以所录文物为线索,对该类文物进行综合性、通论性的论述。因此,从学术的角度而言,全书展现了文物分类、断代、定名等诸多学术研究成果,每件文物图释文字的撰写,都试图从多维的角度还原文物历史信息,阐述与之相关连的问题。从资料性方面而言,所有图版均与文物比对核实,*程度地还原历史文物的真实现状,文物有多角度的图片或细部图像,使公众和学界能够充分认识和了解这些具有丰富历史和艺术信息的文物。我们希望以丰富和详实的学术成果,区别于以往出版的文物图录。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瓦当卷》所收瓦当的时代从西周到清末,绵延两千七百余年。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构件,该书的编著者结合馆藏文物,查阅了大量已发表的文物考古资料,认真参考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于馆藏的瓦当按出土时代、地区以及形状和内容进行了重新归类和深入的分析、研究,对于某些瓦当的定名和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且有一定的认识深度。
  该书作者认为,西周和春秋时期是瓦当发展的重要时期,战国时瓦当开始繁荣起来,各地特色凸显,汉代是瓦当大发展时期,也是文字瓦当*繁盛的时期,魏晋南北朝和唐代是莲花纹瓦当及兽面纹瓦当*为繁盛的时期,及至宋元明清时期瓦当逐渐不受重视而整体走向衰退,兽面纹作为瓦当图案延续时间较长,而花卉纹、龙纹也逐渐成为瓦当图案的主题之一。
  瓦当虽小,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瓦当的发展变化,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还可以从侧面了解陶器制作技术的发展对于瓦当的影响。瓦当的图案与文字,还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精神诉求,通过这种图案与文字的时代变化,我们还可以探究当时社会文化的变迁。文字瓦当是瓦当中*闪亮的部分,它可以用*抽象的语言反映*飘渺的愿望,也可以用*纪实的文字准确表达所在建筑的功能、用途以及使用时间,而且瓦当文字的书体变化,还可以用于研究文字的变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