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带领我们一探来访者生命的幽谷,优雅并勇敢地迎接邪恶的挑战,可以不再是可怜的受害者,而是能够为自己挺身而出的主角。除了优美的案例,书中也阐述了治疗的心法,从佛洛伊德与艾瑞克森如何看待潜意识与治疗,到运用故事为治疗增添活力。这不仅是学习催眠治疗不可多得的好书,同时也能为身受邪恶苦难的生命带来一道亮光。

----- 蔡东杰·中国台湾地区华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疗学会创会理事长

灵动而理性的操作,独特而突出的效果,见证奇迹的催眠治疗。

----- 傅安球 ·催眠治疗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展卷总有益,更何况是一本实用、经典、震撼,翻译精致流畅、传神的专业书。

----- 李晓驷·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


【内容简介】

催眠暗示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教育、医学、犯罪侦破和运动等方面。而在心理治疗方面,催眠可以用于治疗或改善多种心理症状,消除压力、痛苦、忧郁、焦虑等。本书由美国著名临床心理学博士、资深催眠治疗师格林利夫博士著,通过叙述梦境和治疗的生动过程,运用酣畅优雅的文字来诠释对症下药之功,勾画了治疗师如何帮助来访者了解他们的内心深处或*超现实的梦想的可治愈潜力,并告诉人们,治愈是一个以积极的方式重新排列患者记忆中的画面,重塑故事,来引导情绪、经验和关系的变化,从而唤醒他们健康的心理,影响人类的心灵。


【作者简介】

Eric Greenleaf:纽约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临床心理学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湾区米尔顿·H·艾瑞克森学院创始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拉阿图MRI心智研究所督导;米尔顿·H·艾瑞克森亲自选择的*位艾瑞克森催眠写作卓越奖获得者(1970年)

金毅: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NGH美国催眠师协会授证讲师

MHEF美国艾瑞克森基金会高阶催眠师

APA美国心理学会(D30心理催眠分会)会员

上海市催眠师联合会首届常务理事

中国社工联心康委催眠疗法学部副主任委员

杨丽萍:

华师大应用心理学硕士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美国催眠协会 NGH注册催眠师

带领催眠团体及个人体验人数超出2000人次


【目录】

1 梦境和治疗 / 001
■ 邪恶的声音 / 004
与梦一起工作 / 014
梦中的行动和梦的意义 / 015
人的能力 / 018
梦境中的现实主义 / 022
■ 坏女巫的故事 / 023
体验的不同形式 / 039
潜意识的隐喻 / 043
■ 事故 / 048
■ 复苏 / 050
■ 像催眠师一样思考 / 051
■ 皮尔逊的砖块,伍德的骨折,格林利夫的车祸 / 052
潜意识的社会属性 / 055
■ 辗转反侧的睡眠 / 056
催眠传递 / 062
■ 直面人性的问题 / 066
2 举步维艰的疗法 / 077
活用和想象 / 077
治疗师其人 / 083
治疗师作为替身 / 084
争斗与合作 / 094
源点,结构和意义 / 097
错位的源点和关系解决方案 / 099
■ 对孩子们的威胁 / 103
■ 你以为我是白痴吗 / 105
3 来自邪恶的影响 / 131
■ 心中的刀 / 131
■ 一个乱伦的案例 / 136
■ 在心碎之前—鲁斯·达特 / 138
■ 注定要死的宿命—苏珊·肯尼迪·斯塔福德 / 160
同情 / 186
潜意识的心镜 / 194
4 意象叙事 / 201
走向户外的心理学 / 201
语言和意象 / 202
故事的隐喻 / 205
解读人类行为 / 210
史瑞伯案例 / 212
叙事的转向 / 216
叙事疗法 / 221
无知治疗 / 229
■ 美丽的棕色眼睛 / 230
行动得真知 / 235
■ 我想要那张桌子 / 237
解决未知的问题 / 241
■ 湖心女神 / 241
通过意象发展替代性知识 / 261
■ 张拉整体 / 263
■ 残酷的现实 / 265
■ 想要发出光芒 / 267
■ 把自我写成存在 / 268
5 疗愈的构图 / 273
原型与意象 / 278
意象与思维结构 / 281
视觉思维 / 285
无意识表征 / 290
结构的提炼 / 293
终章小记 / 298
■ 潘多拉的好奇心 / 299
附录 一个乱伦案例的实录 / 301
引用文献 / 315


【前言】

一直在学习和探索的路上

在学习艾瑞克森催眠治疗的过程中,金毅找到杨丽萍,想共同翻译绿叶博士的这本书,杨丽萍欣然答应了。一直没有当面就翻译的意图展开过沟通,但是曾经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Tracy(杨丽萍):

King(金毅),绿叶博士是谁?为什么要翻译绿叶博士的书?

▲King:

本书的作者绿叶博士即艾瑞克·格林利夫,他和目前凤凰城艾瑞克森基金会会长杰弗瑞·萨德博士同为米尔顿·H·艾瑞克森博士的学生,也曾是萨德博士的催眠启蒙老师。而我也是因为去美国跟随萨德博士学习催眠,间接认识了艾瑞克·格林利夫博士(同学们昵称他为“绿叶博士”)。后来得知他已经70多岁了,身患多种疾病包括癌症,还坚持每天早晨六点与来访者面对面做催眠治疗工作,而且还有很多的教学和活动。得知绿叶博士的这本书在美国广受心理学界好评和欢迎之后,我同绿叶博士商量是否可以翻译此书,他欣然同意了。

▲Tracy:

哦,原来这样,我虽然没有见过绿叶博士,但是上次在微信中听到绿叶博士向我温暖问候的声音,我也非常非常感动。*初的确不太了解书的内容,异想天开地以为专业案例的书很容易翻译,上手以后发觉,大部分内容在翻译过程中远远超出我的想象,非常多的是跨专业的内容,就一些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建筑等学科的贯穿,迫使我针对个别的疑难问题特意咨询了大学数学系的同学。

▲King:

是的,绿叶博士在书中多个真实的案例中,不单是运用催眠技术,而且结合了音乐、戏剧、诗歌、建筑、物理、数学等多种学科和领域,向读者展示了催眠治疗的艺术,也体现了在心理治疗中所涉及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Tracy:

在翻译过程中,给予了我们*为深刻的印象:一是关于催眠治疗的目标是改变而非理解,这两者间的巨大差异,似乎也表征着同源出身的经典精神分析和艾瑞克森催眠疗法之间的区别;二是催眠治疗中将潜意识形象化、视觉化处理的方式,特别是绿叶博士与同事在工作中所发展出的催眠传递方式,为复杂难以形容的内心问题,提供了一种将现有资源活用起来的良好解决方案。

▲King:

要感谢你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凭着敬业的精神、专业的态度,以及深厚的文学修养,在翻译此书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十分负责和认真的精神,哪怕你平时工作很忙,但仍然在我们约定的日期交付任务,哪怕很多时候已是深夜甚至凌晨,我亦深为之感动。更加可贵的是,你也为本书原创了手绘的插图,为理论和案例增添了跃然纸上的生动形象。

▲Tracy:

在这里也非常感谢出版社老师一直的鼓励,还要感谢熊老师、刘杰同学、盛松同学、嘟嘟小朋友,非专业的涂鸦在你们的鼓励和帮助下前后画了近200幅,*终选用了近20幅插图,更生动地展现了来访者的内心世界。更加要感谢你能够找到我,并且共同完成这部专业作品。在翻译的过程中,你的细致、耐心、执着的专业探索,以及孜孜不倦的学术态度,让我备受启发和感动,我们经常一起翻译校稿到凌晨,有时候为了一个不确定的词,你会纠结几天,反反复复通过邮件咨询绿叶博士。我为有这样一位好搭档而感到欣慰和骄傲。

▲King:

翻译本书的目标,不仅希冀专业的读者可以通过学习这本书中提到的技法与案例而达到*专业催眠师的地位,而且希望包括专业和非专业的读者和对催眠治疗尤其是艾瑞克森催眠治疗感兴趣的伙伴们,可以从绿叶博士生动的案例和娓娓道来的叙事中,得到一些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性的理解。如若在此方面能够有所帮助,那我们也觉得值得了。

▲Tracy:

我们也一直在学习和探索的道路上……

我们在本书的前勒口设置了一个二维码,读者只需用手机微信扫码即可在“艾瑞克森学堂”沟通交流。

真正的翻译和出版工作比起原先设想的流程还要复杂得多,这些既在我们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由于时间仓促,在翻译的过程中很多内容还是无法做到十分精准,谨此期望在我们的后续版本中继续完善,也请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感谢以下各位老师和同辈的帮助和提携(排名不分先后):

Angela Wu吴哲(美国MRI研究院)、施琪嘉、王浩威(中国台湾地区)、蔡东杰(中国台湾地区)、李晓驷、傅安球、于收、徐明,以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诸位老师们,还有未能一一提及姓名的众多提供帮助的朋友们,以及来自我们家人的支持。

金 毅 杨丽萍

2019年2月于上海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