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了弗洛伊德、罗洛·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亚伯拉罕·马斯洛和维克多·弗兰克尔五位不同学派的著名心理学家,在其代表作中挑选出与自我相关的、思辨性和可读性相对较强的作品进行导读,内容涉及心理学人格研究中自我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影响自我发展的诸种因素等。

本书所述话题,如大时代下人的孤独与焦虑、站在人性的三岔路口、“熊孩子”背后的问题父母、对卓越的追求永无止境、驱动人类前行的力量、走在生命意义的十字路口等,皆是跨越时空而熠熠生辉的、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


【作者简介】
王雨函,女,博士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期间曾在德国弗莱堡大学联培。博士毕业后一直从事心理学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先后工作于汕头大学和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项,曾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以及*和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目录】
大时代下人的孤独与焦虑

—从罗洛·梅的《人的自我寻求》出发

站在人性的三岔路口

—通过《自我与本我》了解弗洛伊德

“熊孩子”背后的问题父母

—阿德勒《儿童人格教育》解读

对卓越的追求永无止境

—阿德勒《这样和世界相处》解读

驱动人类前行的力量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解读

走在生命意义的十字路口

—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解读

后记


【书摘与插画】
“熊孩子”背后的问题父母(节选)

正如阿德勒所认为的,儿童有自己的敏感和聪明,“一个孩子对自己在某个环境中所处的位置有自己无意识的理解”。因此,对于不同家庭的儿童,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去教育和干预他们,即使是同一个家庭的儿童也是一样。

在本章中,阿德勒用了大量的例子来证明正确的教养方式对于儿童的重要意义,这一点不论在其他研究者的研究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证明其重大影响。

这里举一个中国家庭*常见的问题——隔代抚养和教育。这个是当前中国*热门的教育问题之一,也是当前中国无法避免的现实问题,无论是在北上广深还是广大农村,为了给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夫妻共同外出打拼而将更多的照顾子女的职责留给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日益成为一种常态的抚养模式。

有人在知乎网上发起了“隔代教养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有多大?”的讨论,这个讨论引发了近万的讨论和30多万的关注,讨论者的焦点集中在一个问题,即隔代教养结果的事实上取决于祖父母们采用的抚养方法,而不是隔代抚养本身。

这一点出乎笔者*初点开这个帖子的预料,这一结果比起广泛的号召父母更多的关注儿童教育,不要将教养的职责丢给祖父母而言更加理智,也更有助于面对现实并解决问题。

当然与父母在一起对于儿童的人格发展来说是更好的方式,但在实际情况不允许的时候,祖父母们采用溺爱、放任、严苛还是民主的教养方式则直接导致了儿童不同的行为结果。因此,讨论的结果一方面落在隔代抚养是否对儿童发展有益,另一方面就落在什么样的教养方式对儿童*为有益这一点上。

这一问题的探讨事实上切合了心理学研究中关于儿童研究的一个热点,也就是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不论是隔代抚养还是由父母亲照顾,影响儿童发展的*直接也是*重要的因素就是抚养者所采取的教养方式。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令特(DianaBaumrind)依据父母教养方式的两个重要维度:要求性(命令/控制,指父母对子女的管束、监控程度)和反应性(接纳/反应,指父母所表现出的关爱程度),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四个类型—专制型、权威型(也称民主型)、放任型(即溺爱型)、冷漠型(也称忽视型)。

我们可以用下图表来更加清晰的了解他的观点,见下表。(选文表格从略)

事实上,这里的父母可以泛化为一切的抚养者,而不同教养方式也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见下表。(选文表格从略)

我们可以对这四种教养方式及其给孩子造成的影响略加解读。

*种,权威型教养方式:这里的权威并不是指汉语中的权威,如果用民主型可能更符合中文的词语使用习惯。这种父母更倾向于对孩子高要求,高反应,对孩子有较强的控制但并不死板。父母会对孩子提出明确的、合理的要求,并会向孩子解释限制的原因,而不是粗暴的要求孩子必须遵守这些理由。他们会为孩子设立合理的行为目标,并在孩子达到目标的过程中给予帮助。同时,他们对孩子充满爱心和耐心,会认真聆听孩子的想法,也积极接纳孩子的观点,遇到问题的时候征求孩子的意见,与孩子合适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会形成更好的自信心、具有更强的合作意识,并且具有独立、乐观、善于交流等良好的人格品质。

第二种,专制型教养方式:这种方式指对孩子高要求,低反应。父母会为孩子设立各种规则并要求孩子严格遵守,但很少向孩子解释为什么要遵从这些规则。当孩子违反由父母所制定的规则时,他们依靠惩罚和强制性策略来进行教育。他们的专制还体现在不接受孩子的反馈上,当孩子有不同观点时,不是给以引导和与他们共同讨论,而是粗暴的要求孩子必须听话。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儿童依赖性强,性格懦弱,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更容易产生焦虑、自卑、退缩等不良的人格品质。在中国的家庭中,这种教养方式极为普遍,很多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问题都与这类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第三种,放任型教养方式:也可以成为溺爱型,父母对孩子低要求,高反应。这类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盲目溺爱,但缺少对儿童行为的有效引导和限制。在中国,早期的独生子女家庭和隔代抚养家庭中这种现象较为常见。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会形成任性、冲

动、依赖性强、缺少恒心和毅力、不能体谅别人、过度自我中心、人际交往能力差等不良的人格品质。这种教养方式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关于“熊孩子”的讨论,曾经一度成为独生子女一代的中国孩子的标签。2017年《辽沈晚报》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一对中国夫妻带着自己6岁的儿子前往美国洛杉矶度假,在飞机上,孩子一直骚扰坐在邻座的人,但父母没有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任何干预。邻座在要求父母制止这个孩子的行为无果后,与这对父母产生了纠纷,这对父母向邻座大打出手。结果,飞机落地后,美国海关以故意伤害罪拒绝“熊孩子”一家入境,并于次日凌晨遣返一家三口。笔者并不赞同给人贴标签的所谓独生子女或者是“熊孩子”的说法,并不是所有的独生子女或者是由祖父母照顾的孩子就一定是“熊孩子”,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不具备这样的特征,但非常认同父母过度溺爱的教养方式会给儿童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的观点。

第四种,冷漠型教养方式:对孩子低要求,低反应。这类父母往往由于自己工作繁忙而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和陪伴,对孩子的需要不予理睬或者不敏感,他们对孩子投入极少的时间和精力,或者直接将孩子教养的工作丢给各种早教班、辅导班、特长班。由于缺少与孩子的共处和互动,与孩子的情感与前三种比起来也相对较为淡漠。这种教养方式可能导致的问题是*严重的,在这种模式下长大的儿童缺乏社会情感,自控能力差,对生活会采取消极的态度。不论在儿童期还是在成年期都会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孩子有可能成为充满敌意、自私、叛逆的青少年,他们缺少远大的目标,易出现如酗酒、逃学等反社会行为,甚至多种犯罪行为,这一点可以在大量研究中找到例证。

因此,正如第十四章的标题那样,要想很好的了解一个儿童行为原因,并且引导他更好的发展自己的社会情感和自我意识,*重要的一条就是抚养者能够采取一个正确而恰当的方式去应对儿童的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