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每个小孩的脑袋里,都装着十万个为什么。他们可以不停地向身边的人,发出各种疑问。

“花是怎么开出来的?”

“房子是怎么建筑的?”

“车为什么会开动?”

……

有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给孩子一个相对满意的答案。

但是,不可忽略的一点,我们的孩子们还都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脑袋里冒出的哲学问题,可不是每个家长都能轻易回答得上的。

书中的小男孩威廉,就向身边的人提出了疑问“我是谁?”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相信很多人,也暗自思考过。但是如何回答呢?尤其是一个小孩向自己征求答案时。

作者巧妙地借助威廉的妈妈、爸爸、爷爷、太爷爷、太奶奶……以及偶遇的女孩等人的不同身份,向威廉提供了不同的答案,引发威廉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究。


【内容简介】

小男孩威廉,有时候喜欢一个人躲起来。这样,他就可以不受任何人打扰,静静地思考自己喜欢的问题。

“我是谁?”他抬头看着天空飘过的云朵,又在细细地思考着这个问题。他也拿着这个问题,去问了身边的很多人,可是每个人给的答案都不一样。妈妈说,你是我一个成真的美梦;爸爸说,你就是你;外公说,你是我的好朋友……可是所有的答案,威廉都不太满意。

当奶奶爬上他躲起来思考的小木屋时,他再次问奶奶。

……

奶奶是如何回答的呢?

奶奶的答案,会让威廉满意吗?


【作者简介】

康坦斯·厄尔斯巴克·尼尔森,1954年出生,她拥有作家、记者和教师三重身份。她经常用哲学的方法写作,以能够用儿童角度来看问题而著称。

阿金·度匝亭,生于1961年5月,挪威有名的图画书和儿童书作家。从1987年开始在挪威主修插画和设计工艺学,他拥有出色的视觉表达能力以及一流的绘画技术。他的《孪生兄弟》得到了“1995年布莱格奖”等挪威语言文学类的奖项。他还获得过 “1998年乌尼金沙图画书奖”。


【媒体评论】

我在故我思

——读《我是谁?》

文/虎虎昇威

每个孩子都会有一段时期,不明白你、我、他有什么区别,我们也似乎无法解释什么是我,什么是你,什么是他,但随着孩子的成长和语境的熏染,3岁以后的孩子会自然地体会和理解你我他的用法。当昇昇知道“我”就是昇昇的时候,他把名字与自己联系在一起,上幼儿园的时候,明白了大名和小名都是指的“我”,完成了“我是谁”形式上的认定。

看到绘本《我是谁?》,觉得这个作者实在是太有功力了,他能把一个哲学层面的问题通过绘本故事讲述出来,传达给读者的远远超过了字面的故事。小男孩威廉一直在思考“我是谁?”为了寻求答案,他不断向身边的人询问,而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妈妈说他是一个成功的美梦;爸爸说,每个人都应该工作,挣钱买食物和衣服。你就是你,我就是我;爷爷说,威廉给了他生命的意义;姥姥说,如果你都不知道自己是谁,我怎么会知道;姥爷说,你是我*好的朋友;太爷爷说,不知道;太奶奶说,他是一件珍贵的礼物;三个男孩嘲笑他是小不点儿、胆小鬼;在桥上遇到的女孩启发他,所有的名字都有它的含义;奶奶爬上树屋给他送饭时说,你是提出问题的男孩。威廉并没有停留在别人的答案上,而是一直执着于自己的思考。

我们的家长和孩子思考过这个问题吗?也许有人会说:“思考谁不会?思考又有什么用呢?”实际上,一些家长也未必真正思考过“我是谁?”但经常会命令孩子“你必须干什么,你必须怎么干,你就是这个样子……”等等,我们以为孩子很小不会思考,殊不知这样的教养方式剥夺了孩子思考的能力,孩子依赖我们做决策,*终成为一个懒得思考、不会思考的人。

威廉身边的人是怎样做的呢?无论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太爷爷太奶奶,耻笑他的男孩,偶遇的女孩,他们的答案并不是直接的告诉,而是赋予了自己对人生的体悟与理解,妈妈的答案有“仰望星空”的情怀,爸爸的答案有“脚踏实地”的现实,爷爷回答的“意义”虽然抽象却通过感受心跳让威廉有所思考,与姥姥姥爷的交流让威廉明白人生要有追求和爱好,三个男孩的耻笑让威廉有了辨别的能力,“如果别人说是什么我们就是什么,会怎样?”女孩的话语中透露了自己的坚定并让威廉思考如何成为自己……而一直陪伴威廉的奶奶,小心呵护着他的思考状态,并给予物质上的及时补充,在威廉陷入思考困局的时候,奶奶以年迈之躯艰难爬上树屋指点迷津,“你是指对于所有认识你的人来说那些*特别的东西,也许你是你所想到的一切,你是那个提出问题的男孩,如果你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找到答案……”威廉终于在奶奶的陪伴下安静入睡,或许他已经明白了“我在故我思”的意义了。

“我在故我思”,小男孩威廉的自主思考让我想到了这句话,它显然不同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别以为孩子小就没有思考,家长作为孩子身边的人,需要通过启迪和行动告诉孩子如何思考,思考什么,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这就是思考的力量。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内事不决百度一下,外事不解谷歌一番”,似乎加速着我们远离思考,然而“把文凭装进口袋的是菜鸟,把知识装进脑袋的是信鸽,而能把思考融进血液的才是雄鹰”,不要等孩子长大了才责怪他们不是雄鹰,而要从小就让孩子知道“我是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