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反映了作者多年来在汉语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的思考。不同时期的文章各有特色,语料丰富,描写细致,在理论上有所突破。


【内容简介】
本书汇聚刘丹青1982至2018年间在汉语句法语义领域所发表的论文,包括海外期刊的一篇英文论文和一篇英文书评。论文以语言事实描写为主,注重基于汉语事实的语法理论探究。很多论文以跨语言的类型学成果为背景来探究汉语的特色。根据汉语句法独立性偏弱的特点,特别注重探讨句法、语义、语用(包括信息结构)、语音(韵律)诸层面的互动关系。本卷涉及较多的领域有词类研究(包括实词和虚词),词语配价及论元结构研究,句法成分研究,特定语法格式研究及构式语法研究,重叠和附缀等语法形式研究,特定词语类别(亲属关系名词、颜色词)的语义研究,指称量化成分的语义研究,语法理论研究等。本卷论文既善于用普遍性概念来重新描写和解释汉语的一些事实,如“标句词、附缀化”,也善于根据汉语的一些特殊现象锻造一些反映这些现象的新概念,如“唯补词、语用优先、原生重叠和次生重叠。拟声化重叠”,这两类概念都在汉语研究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作者简介】
刘丹青,1958年生,江苏无锡人。江苏师范学院(现苏州大学)学士、南京师范大学硕士,香港城市大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中国语文》主编,二级研究员,研究生院语言学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辞书编纂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语委委员,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会长(2018-2019),《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语言文字学科主编。主要研究汉语语法学、方言学、语言类型学。出版专著、合作专著、主编文集10余种,多种著作有国外外译版,发表中英文语言学论文180余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