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北宋是一个文化相当成熟的时代,作为这个时代的上层土大夫阶层,“为了得到政治权力、社会影响力和文化上的领导权,还必须熟练地掌握文化传统,并能参与和分享时代思潮及其格调”。而“宋代理想的上层阶级的妻子不仅简单地献身于丈夫的家庭,她还要有管理方面的能力及文学天才和人际关系中高超的技巧,使她可以保持家庭的繁荣昌盛”([美]伊沛霞《内闱——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
【目录】

导读(吴惠娟)
李清照词集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点绛唇(寂寞深闺)
点绛唇(蹴罢秋千)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诉衷情枕畔闻梅香(夜来沉醉卸妆迟)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清平乐(年年雪里)
忆秦娥(临高阁)
忆少年(疏疏整整)
山花子(揉破黄金万点明)
山花子(病起萧萧两鬓华)
春光好(看看腊尽春回)
添字丑奴儿芭蕉(窗前谁种芭蕉树)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醉花阴(薄雾浓雾愁永昼)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忆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怨王孙(帝里春晚)
怨王孙(梦断漏悄)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鹧鸪天桂(暗淡轻黄体性柔)
木兰花令(沉水香消入悄悄)
玉楼春红梅(红酥肯放琼瑶碎)
玉楼春(腊前先报东君信)
河传梅影(香苞素质)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七娘子(清香浮动到黄昏)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浪淘沙(帘外五更风)
蝶恋花(暖雨和风初破冻)
蝶恋花昌乐馆寄姊妹(泪揾征衣脂粉暖)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永夜恹恹欢意少)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青玉案用黄山谷韵(征鞍不见邯郸路)
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歹帶>人娇后庭梅花开有感(玉瘦香浓)
行香子(草际鸣蛩)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满庭芳残梅(小阁藏春)
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声声慢(寻寻觅觅)
庆清朝(禁幄低张)
念奴娇(萧条庭院)
永遇乐元宵(落日熔金)
多丽咏白菊(小楼寒)
新荷叶(薄露初零)
长寿乐南昌生日(微寒应候)
存疑词作
生查子(年年玉镜台)
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
丑奴儿夏意(晚来一阵风兼雨)
浪淘沙(素约小腰身)
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瑞鹧鸪双银杏(风韵雍容未甚都)
品令(零落残红)
附录
总评
词论(李清照)


【书摘与插画】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此词作于南渡前,写惜春之情,其中化用韩偓《懒起》(一作“闺意”)诗意。韩诗下半云:“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情景差相似。姑系于崇宁初。(徐培均《李清照词笺注》)
  近时妇人能文词如李易安,颇多佳句。小词云:“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此语甚新。又九日词云:“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此语亦妇人所难到。易安再适张汝舟,未几反目,有启事与綦处厚云:“猥以桑榆之暮景,配兹驵侩之下才”,传者莫不笑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十)
  《如梦令》云:“应是绿肥红瘦”,语甚新。(瞿佑《香台集》卷下《易安乐府》)
  此句较周词更婉媚。(杨慎批《草堂诗馀》卷一)
  韩偓诗云:“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此词盖用其语点缀,结句尤为委曲精工,含蓄无穷之意焉,可谓女流之藻思者矣。(张綖《草堂诗馀别录》)
  语新意隽,更有丰情。(吴从先《草堂诗馀隽》卷二)
  “知否”二字,叠得可味。“绿肥红瘦”创获自妇人,大奇。(沈际飞《草堂诗馀正集》卷一)
  《花间集》云:此词安顿二叠语*难。“知否、知否”,口气宛然。若他“人静、人静”“无寐、无寐”,便不浑成。(卓人月《古今词统》卷四)
  按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澹,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黄苏《蓼园词选》)
  只数语中层次曲折有味。世徒称其“绿肥红瘦”一语,犹是皮相。(陈廷焯《云韶集》卷十)
  全篇淡描,结句着色,更觉浓艳醒豁。(俞平伯《唐宋词选释》)
  “绿肥红瘦”与孟浩然诗同妙……此词与诗所写,一样浓睡初醒,一样回忆夜来风雨,一样关心小园花朵。二人时代虽不同,诗与词体格虽不同,朴素与凝练之表现手法虽不同,但二人爱花心灵之美则完全一致。宜乎并垂不朽云。(唐圭璋《词学论丛·读李清照词札记》)
  这大概都是少时所作,虽无深意,而婉美灵秀之致,非用力者所能及。(缪钺《灵谿词说·论李清照词》)
  点绛唇
  寂寞深闺,
  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
  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
  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
  连天芳树,
  望断归来路。
  西北春时,率多大风而少雨,有亦霏微……韩持国亦有‘轻云薄雾,散作催花雨’之句。(宋庄绰《鸡肋编》卷中)
  独上小楼春欲暮,望断玉关芳草路。(五代韦庄《木兰花》)
  草满长途,情人不归,空搅寸肠耳。(钱允治《类编笺释续选草堂诗馀》卷上)
  简当。(长湖外史《草堂诗馀续集》卷上)
  泪尽个中。(陆云龙《词菁》卷一)
  情词并胜,神韵悠然。(陈廷焯《云韶集》卷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