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十二五”规划项目、国家出版规划项目

本书是《科技知识创造与传播研究丛书》中的一种,蕴含着众多科研人员多年研究成果,体现了作者多年的学术功底与文字表述能力,同时体现了以中国古代科技史为论述出发点的研究范式的转变,具有一定社会价值与学术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以医学史、社会史和传播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以中国文献、域外文献、出土材料和学界研究成果为基础,系统地探讨了与“仁政”思想和国家统治密切相关的医学方书,在宋代皇帝、政府官吏、医学家、士人、道士、僧人等社会各阶级的重视与支持下形成与传播应用的过程。解决和攻克了官、私医学方书的知识来源、知识构成、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知识创新及其方书内容、方书体裁的变化等史实与机制。剖析了影响宋代医学方书形成与传播应用的政治基础、医学基础、文化基础和思想基础。指出宋代医学方书的大量出现,不仅丰富了临证医学大方脉科(内科)、小方脉科(儿科)、针灸科、风科、产科、眼科、耳科、疮肿科、口齿科、咽喉科、伤折科、金镞科、书禁科等内容,而且也拓展了中国古代方剂学发展史、医学思想史和医学传播史的研究视野,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韩毅,男,1974年生,甘肃临洮人,博士/博士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医学史研究。任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室副主任、科学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十二五”“十三五”重大突破项目、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等。著有《政府治理与医学发展:宋代医事诏令研究》《宋代瘟疫的流行与防治》《瘟疫来了:宋朝如何应对流行病》,在《ESTAM》《中国中药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华医史杂志》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目录】

*章 绪论

第二章 太平圣惠方的编撰内容与传播应用

*节 《太平圣惠方》的编撰过程与编修作者

第二节 《太平圣惠方》的知识来源与编辑特点

第三节 《太平圣惠方》的主要内容与知识创新

第四节 《太平圣惠方》的刊刻颁行与版本流变

第五节 《太平圣惠方》的推广传播与临证应用

第六节 《太平圣惠方》的历史地位与影响因素

第七节 小结

第三章 神医普救方》《庆历善救方》《简要济众方的编撰内容与传播应用

*节 《神医普救方》的编撰、内容与传播应用

第二节 《庆历善救方》的编撰、内容与传播应用

第三节 《简要济众方》的编撰、内容与传播应用

第四节 三部官修医学方书形成和传播的特点及散佚原因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编撰内容与传播应用

*节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编撰背景与编撰目的

第二节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编撰过程与编修作者

第三节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知识来源与编辑特点

第四节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主要内容与知识创新

第五节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刊刻情况与版本流传

第六节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推广传播与临证应用

第七节 小结

第五章 政和圣济总录的编撰内容与传播应用

*节 《政和圣济总录》的编撰背景与编撰目的

第二节 《政和圣济总录》的编撰过程与编修作者

第三节 《政和圣济总录》的知识来源与编辑特点

第四节 《政和圣济总录》的主要内容与知识创新

第五节 《政和圣济总录》的刊刻情况与版本流变

第六节 《政和圣济总录》的推广传播与临证应用

第七节 小结

第六章 宋代医家方书的编撰内容与传播应用

*节 宋代医家方书的编撰过程与编撰作者

第二节 宋代医家方书的知识来源、主要内容与知识创新

第三节 宋代医家方书的版本流变与传播应用情况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宋代医学方书形成与传播的机制特征和影响因素

*节 宋代医学方书形成与传播的机制

第二节 宋代医学方书的传播者、传播载体、传播途径、传播地域与传

播成效

第三节 宋代医学方书形成与传播应用的主要特征、学术思想与传播体

裁的变化

第四节 影响宋代医学方书形成与传播的医学因素和社会因素

第五节 小结

第八章 宋代医学方书的地位作用与历史借鉴

*节 宋代医学方书的成就、作用、影响及其局限

第二节 宋代医学方书编撰与传播应用的历史借鉴

第三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免费在线读】

方书,即方剂学著作,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各科。医学在中国古代作为“仁政”之学和加强统治的有力工具,受到宋朝皇帝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宋朝君臣普遍认为“治病良法,仁政先务”、“救恤之术,莫先方书”。因此,大规模组织编撰新医学方书著作,是宋政府发展医学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在中国医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极大地促进了宋代官、私医学方书的出现和方剂学知识的发展。

方书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治法与方剂的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种著作。其内容包括方剂的基本理论与沿革、方剂的分类与治法、方剂的组成与变化、方剂的剂型与用法等,是中医学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方剂古称“汤液”,方剂之名始见于《梁书》卷二七《陆襄传》其组成原则和配伍是按《黄帝内经》提出的“君臣佐使” 理论,选择合适的药物配制而成,并按药味、药量和剂型增减变化。方剂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中*重大和*重要的发明创造之一,具有系统性、独立性和临床实用性的特点,受到历代政府和医学家的重视。宋代是中国古代方剂学发展的辉煌时期,不仅官、私医学方书的数量大为增加,而且在方书种类、方剂分类、临证主治和处方用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宋代医学方书在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诊断方法、疾病证候分类和临证处方用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发展、创新和成就。其中政府组织编撰的官修医学方书有《太平圣惠方》《神医普救方》《庆历善救方》《简要济众方》《熙宁太医局方》《校正和剂局方》《政和圣济总录》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其中《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先后进行了8 次重修。在国家医事诏令的运作下,这些方书先后被雕版印刷,颁赐到诸路州县,广泛应用于疾病治疗、药物生产、医学教育、医学考试和打击巫术等方面,并传播到西夏、辽朝、金朝、蒙古、朝鲜、日本等地。医学家、政府官吏、士人、僧人和道士等个人撰写的医学方书,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涵盖了当时医学发展的所有门类,不仅包含医家搜集的有名验方、效方和秘方,而且也包含医家临证疾病诊疗的丰富医案和处方用药情况。因此,探讨宋代医学史上方书知识是如何产生的?官、私医学方书形成的史实和机制是什么?以及方书是如何在宋、辽、夏、金、元、明、清时期及朝鲜、日本等地传播的?宋代医学方书应用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些?政府官吏、医学家和士人等社会知识阶层扮演了何种角色?影响宋代医学方书形成和传播应用的机制与因素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些正面的问题,宋代医学方书作为全面探究和剖析“科技知识的创造与传播”这一重大学术问题的切入点和新视角,提供了绝佳的选择。无论是政府采取的医学政策和措施,还是官、私医学方书所反映的医学问题,均值得重新加以检讨和评价。过去学术界对宋代医学方书的研究,多侧重于版本文献方面的考证,对医学方书如何形成及其在宋、辽、夏、金、元、明、清时期的传播应__用情况则关注较少。

宋代医学方书的形成,在纵向上既有其经验积累与继承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突破性发展与创新的阶段;在横向上既与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同时也具有医学知识自身形成与传播演进的轨迹。通过构建、复原宋代社会组织编辑官、私方书的经过,全面系统地梳理医学方书的知识来源、主要内容、学术体系和知识创新,“方剂验试”在医学方书形成中的关键性作用,医学方书与药物剂型标准化生产之间的关系,医学方书在中国和域外地区的传播、接受与应用,以及南宋时期方书编撰内容的变化、学术争鸣和医家思想等。因此,将更多的中国资料与域外资料纳入研究视野,加强研究领域的全球化视角,揭示医学知识创造与传播的特征及其背后的驱动力和互动关系,填补医史研究的此类空白,具有较强的学术意义和现实借鉴意义。

本书关注的问题是:与国家“仁政”思想和正统政治密切相关的医学方书,在宋代不同社会阶级的重视与支持下是如何形成与传播的?通过对此问题的研究与回答,尽快解决和攻克宋代官、私医学方书产生、传播与应用的史实和机制,准确地描述宋代医学方书形成的社会背景、政府措施、编撰过程、知识来源、主要内容和传播应用情况,揭示宋代在方剂学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和创新,以期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史料上取得突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