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80后代表作家笛安重磅推荐:

一个天才程序员也许会输给满腹阴谋的小人,但是没有人能毁灭他。相信我,这是一个好故事。

歌坛大姐大田震倾情推荐

一盘老磁带,串起12年的恩怨情仇;一首《靠近我》,倾诉跨越太平洋难舍的思念。一个如摇滚般炙热动人的故事。

有时梦想就如烟花,璀璨过后只剩无尽的黑暗。我特想看这故事拍成电影,一定会非常精彩。

小说涉及当下热点话题:数据隐私、人工智能、险恶商战、泡沫经济、网红文化等。但烧脑故事更令人叹服的,是作家对人物的细腻塑造。作为一个出色的前任商业调查师,永城把他敏锐的“读人”本领无缝衔接到了小说人物塑造上。

——Violet Ho 全球*投资风险管理咨询公司Kroll高级执行董事

剧情离奇跌宕而不失真实,刻画出深刻的人性。更难得的是部小说,在这个时点,能让不同的人或回味或理解或学习一个时代。

——刘宏伟互联网连续创业者、知名品质电商平台讲究APP创始人

作家有着深厚工科教育背景、留洋学习工作历练和罕见商业调查经验永城勾勒了十二年前科技创业浪潮中的硅谷和当今网络巨头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窥伺隐私的北京,在不断插叙倒叙中,讲述了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商业故事

——韦雪松 自动控制专家,北京松敏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

书中对美国名校留学和硅谷创业进行了生动刻画,同时揭露了隐藏在名校、硅谷、创业光环背后的阴暗面作家多年人生经历的积累和对人性及世事的深邃思考,是这部优秀作品的精髓。

——秦晓丽斯坦福博士、前美国生物技术公司InterMune资深科学家、美国Qmedx公司创始人

小说让我们仿佛坐上时光机,从硅谷到北京,青春年少的留学时光和深不可测的暗网黑产,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还有创业商业调查泡沫、爱情、欺诈……永城的小说总是充满了技术的缜密,又不失情感的细腻。

——储霏曾就职硅谷,现为中国VC机构投资经理

推荐您购买永城其他精品书:

国贸版“人民的名义”《国贸三十八层》

中国商业调查小说开山之作:《秘密调查师Ⅰ黄雀》

《秘密调查师Ⅱ 卧底》

《秘密调查师Ⅲ 家族阴谋》

《秘密调查师Ⅳ 丢失的谎言》


【内容简介】

此为永城继《国贸三十八层》之后的*长篇小说,亦是秘密调查师系列的*作品。 该书是金融商战悬疑类型的小说。小说讲述一个当年在硅谷“创业”未遂的潜逃者,在如今大数据时代密不透风的天罗地网里,试图继续潜伏的故事。二十年前,美国硅谷互联网行业大爆发,大量资金涌入旧金山湾区那一小方土地,新公司井喷式增长,几个中国留学生也跃跃欲试地加入创业的大潮……书中除了对创业本身的反思外,还用小说穿针引线地对大数据、AI等高科技的商业开发、互联网文化等做了很多挖掘思考。这是一部非常具有当下时代特征和意义的作品。


【作者简介】

永城,作家、外企高管、机器人工程师、斯坦福大学全额奖学金高材生,资深商业背景调查师,国际注册反欺诈调查师。永城曾获取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等多家名校的全额奖学金。后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自动控制和人工智能专业,研究军用仿生学丛林侦查机器人的课题。毕业后曾在硅谷的公司任职机器人工程师、亚太区市场总监。回国后,2006年加盟全球*风险管理咨询公司,从事投资风险管理,商业尽职调查及反欺诈调查以及企业安全及危机管理等方面的咨询,由普通分析师晋升为副执行董事,领导中国区业务。 作家至今已出版长篇小说七八部,代表作有《秘密调查师》系列、《复苏人》等。多部小说的影视版权全部售出。作品以金融商战、商业调查等为背景的悬疑小说为主。


【目录】

【前言】

数据时代的隐形者(自序)

简单说,这是一个中国留学生在硅谷读书、创业、被迫逃亡,之后悄然回到北京,试图在数据网络的监视下藏身的故事。故事自然是虚构的,但有关旧金山和硅谷、互联网创业,还有当下所谓的大数据和智能时代,我是颇有一些体验和见闻的。

二十年前,美国硅谷互联网行业大爆发,大量资金涌入旧金山湾区那一小方土地,新公司井喷式增长,湾区的生活水平也突飞猛进。每逢周末,南湾圣何塞机场的停车场都满得溢出来,打“飞的”去夏威夷或者墨西哥度周末的白领们就把车停在101号高速公路边上,自发举办着近一公里的露天豪车展览。

我正是在那“欣欣向荣”的时代到斯坦福大学学习自动控制和机器人专业的。每年虽有近两万美元的奖学金入手,却仍负担不起昂贵的房租,要几个同学合租一套公寓。不过,比起在密歇根一边读书一边打工的拮据日子,生活还是大有改善,比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幸运很多,因此就有更多的时间,和朋友们爬山、打牌、烧烤,在不少“圈子”之间打转。但不论哪个专业或者哪种爱好的“圈子”,有关创业的话题总是不断的。创业,在斯坦福和硅谷几乎成了一种信仰。可我偏偏是个缺乏“信仰”的人,也就成了那许多“圈子”的边缘人,被许多未来的精英所不屑。

然而硅谷的IT创业热潮毕竟又在多年后找上了我——在从事商业调查的那些年,我遇上过好几个类似的案例:当年有人在硅谷注册了空壳公司,利用虚假的网站和技术把投资骗到手,然后连人带钱从地球上“蒸发”。上当的投资人苦苦寻找了若干年,起先并没什么头绪,但随着数据时代的降临,深度隐藏也变得越来越困难。有些成功隐藏了多年的“骨灰级”潜逃者,竟也渐渐露了马脚。曾有一位美国私家侦探写了一本教人如何“消失”的书,主要讲述如何避免在生活中暴露自己的身份。然而还不到十年,那本书几乎已没有实用性了。现在处处实名制,处处数字化,不向网络暴露自己,基本是寸步难
行的。

特别是在当下的中国,大概算得上全世界互联网技术应用*发达的地方。在旧金山的街头停车,还要拿着硬币或者信用卡研究咪表上的说明;在北京大街上根本就没有咪表,只需事后用手机直接缴费,街边的摄像头自动检索车辆信息,向车主发出缴费通知。不仅仅是停车,还有吃饭、看病、购物、看电影,也许不久就连“呼吸”都要产生数据,被记录到网络上了。互联网早已密不透风,把每个人的每个动作都网罗了。这部小说*早的创作灵感也正源自于此——我想写一个在密不透风的“天罗地网”里试图“隐形”的人。

我记得祖母曾有一只无比笨重的红木箱子,用来收藏她*珍贵的家当。她把那木箱用一把大铁锁锁住,藏在自己床下,每晚睡在上面。那里装着她所有的秘密。

然而三十年后的我们,谁也没办法用一把锁锁住自己所有的秘密。我们都为手机和电脑设置了许多密码,然而我们并不清楚,我们的秘密到底都藏在哪里。天上的卫星、头顶的摄像头、附近的信号基站,还有许许多多的Wi-Fi、蓝牙、不知属于谁的服务器……秘密就像是藏在肺里的空气,不知不觉逃出躯体,赤裸裸地飘荡在空中了。祖母的红木箱子是不会自动把藏在里面的东西运输到别人家的。你的手机和电脑可就说不准了。它们不仅出卖你的行踪,你的对话,你的各种密码,说不定还会出卖你的习惯,你的喜好,和你深藏的思想呢。就像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一位曾经的IT编程高手,每天谨小慎微,对互联网加倍提防,可还是暴露了行踪,而且不知不觉成为别人手中的棋子了。

记得二十年前,我就曾经和同实验室的好几位肤色不同信仰不同但同样不知天高地厚的研究生们喋喋不休地争论过一个问题:科技在给人类提供便利的同时,终将把我们带向何方?

来自俄罗斯的同学认为科技将使人类更加强大,*终战胜自然,主宰宇宙。一位美国女生则认为,人类对科技的痴迷不仅会毁掉人类,还将毁掉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甚至毁掉地球本身。而曾经为了高考认真学习过社会发展史的我则认为,科技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冥冥中存在的巨大力量。并非是人掌握了科技,而是科技掌握了人。不管科技将把人类引向何方,人类总归是躲不开的。

那场辩论旷日持久,从厄尔尼诺肆虐的1997年冬天,一直持续到互联网大爆发的1999年夏天,我们谁也不能说服谁,直到我毕业,开启自动化工程师的职业生涯。

然而只过了四五年,我就厌倦了一行行的程序代码,各种力学和声光传感器,还有那些被电机和齿轮拉扯着的机器躯体。胡乱消磨了几年,我改行做起了商业调查和投资风险管理。我关注的不再是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而是活生生的、形形色色的、陷在事业名利人情圈子里的人们。我终于意识到自己当年的幼稚,人类的智慧和情感,哪是任何人工智能所能企及的?

人的欲望、嫉妒、快乐、满足、愤怒、恐惧、思念,还有爱情……

科技掌握不了人类,也并不想要掌握人类。永远掌握着人类命运的,是那些好的坏的永不磨灭的人性。这部小说写的正是这样一些活生生的人,在硅谷的创业热潮里,在当下中国的大数据之网里,更是在人类本能和命运编织而成的巨网里,挣扎着,浮沉着,悲喜着,爱恨着。

2019年3月10日,于旧金山


【免费在线读】

A面1 别问我是谁

别问我是谁

请与我相恋

我的真心没人能够体会

1

老陈小心翼翼地走在街心公园的小径上。深秋的斜阳把他的影子拖得细细长长,在铺满银杏树叶的石子路上忸忸怩怩,好像一只垂死挣扎的虫子,着实让他惴惴不安。

老陈抬起头,看见不远处巨大的交通路况显示屏。纵横交错的红线,编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三环、四环、联络线,看上去血红一片。还不到下午四点,晚高峰已经来了。这张红网是由大街上许许多多挣扎爬行的车辆组成的——车载GPS定位、司机和乘客的手机,还有各种行车记录仪,正悄然把许许多多的数据发送给天上的人造卫星、地上的电信信号基站,还有许多身份不明的无线路由器……无数的位置数据不停地被抓取,源源不绝地输送到一台台服务器里。每一部车辆、每一部手机、每一台电脑,只要在这城市里出现,就被时刻跟踪着,也同时跟踪着别人,谁都逃不开,也藏不住。

老陈隔着裤子摸了摸手机。三星旧款,就是曾经因为自燃而被禁止带上飞机的那一款。老陈并不担心手机自燃。他担心的是手机“智能”。尤其是别人开发的“智能”。依赖别人的大脑,就等于把自己变成囚徒。他极少下载APP,从不轻易开启定位功能。可他心里很清楚,即便如此,手机还是会时刻记录他的位置,不经他的许可,偷偷发给四周的接收设备,还有天上的卫星。现在的GPS定位比当年精确得多。当年他曾亲耳听全球*的GPS专家霍夫曼教授说过,误差精确到五十米,他就要开香槟庆祝的。如今的误差是两三米,如果是军用的,误差也就几十厘米。

也就是说,只要老陈带着手机,他的行踪就时刻被抓取,精度在数米之内,足以让任何人找到他。老陈心里很清楚,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人想要找到他。

老陈惶惶地把视线从路况显示屏上移开,却突然又看见另一张网,一张由许许多多各种年龄、肤色的人头所组成的网,每一颗头颅都被密密交织的白线连接,仿佛许多粘在巨大蛛网上的虫子。老陈心中狠狠一颤,这才发现“蛛网”上方的巨大标语:

亿闻网,把世界连在一起!

老陈知道这只是超级网络公司的广告,好歹安心了些,想起自己跟这家亿闻网曾有些渊源,心中五味杂陈,脚下一绊,竟然差点儿跌一跤,低头去看时,只是一块微微翘起的砖。老陈才又想起来,自己正尽可能低调地走在街心公园里,也不知刚才这一绊,会不会太惹人注目了。他赶忙偷偷往四下里看。不远处有个遛狗的老太太,再远一些还有几个老人在下象棋。他们似乎都并没注意他。

老陈还是不太放心,不由得低头看看自己。他穿着臃肿的羽绒服,围着半旧的驼色围巾,还戴着一顶灰色的老式鸭舌帽子,看上去几乎像个老年人。冬天还没到就打扮成这样,未老先衰似的,很不值得注意。北京生活着两千多万人,从来不缺少落魄的,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老陈看重的也正是这一条。在这里,他能够安心做个不起眼儿的“外地人”。尽管他并不是“外地人”。他生在北京,长到十九岁,满载着别人的羡慕远走高飞。可十八年后,他又悄悄回来了。有时*危险的地方,反而比较安全。

可今天有点儿不对劲。*近这两周都不太对劲,自从老陈的电子邮箱里突然出现了一封广告邮件。不是推销,不是中奖,也不是贷款;而是推荐一个网站: “www.findhim.com”——找人网。找人网的英文宣传语是这样写的: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那个人,他去哪儿了?没关系!我们帮你找到他!

老陈可不需要找人,他是不想被找到的人。可为什么,偏偏把这样的广告推送到他的电子邮箱里?

老陈已经多年不干互联网,但对于IT行业*时髦的噱头仍略知一二,比如被捧上天的“大数据”,无非是海量数据加上并不复杂的统计学算法,老陈十几年前就在用这种算法编程了,那时候还没有“大数据”这个词呢。“大数据”不停地从众人身上收集着“标签”,再根据这些“标签”把相关的广告推送出去。比如你在网上搜“旅游”,就会收到航空公司的广告;你搜“流感”,又会收到口罩和洗手液的
广告。

然而老陈从来不在互联网上搜索类似“调查”“失踪”这种关键词。他从不在网上搜索任何东西。因为他很清楚大数据算法背后的逻辑——其实就是不讲逻辑,只求关联,不放过任何细枝末节。所以,他从来不向网络贡献任何“细枝末节”。可他居然还是被“大数据”选中了?

老陈狐疑了两天,也不知“找人网”的广告推送到底是不是使用了大数据算法,更不清楚“找人网”到底能不能找到些什么。第三天,老陈终于还是上“找人网”试了试。当然不是在家里试,而是在咖啡馆里。张三李四地瞎试了几个名字,果然找到不少信息:地址、电话、旅行记录、互联网上的行踪。这让他更不踏实,左思右想,终于还是试了一个名字——一个他这辈子希望任何人都不再记得的名字。那名字并不算太常见,他暗暗祈祷着搜不到任何结果,他也就安心了。然而,居然就搜到了好几条结果——他十几年前的住址、手机、打过工的中餐馆的电话。从那一刻开始,老陈就一直忐忑着,总感觉有双眼睛在暗中盯
着他。

就像今天,老陈总觉得有人在跟踪他。老陈平时也总“觉得”一些事,实际上却并没发生。可今天,他倒有七八成的把握。老陈掏出手机看了一眼,忙又把手机塞回衣兜里。证据更加确凿,他也更加忐忑。到底是谁在跟着他?

老陈又往左右瞥了几眼。遛狗的大妈在打电话,下棋的老人在吵吵什么。看上去并不可疑,但*不可疑的,往往就是*可疑的。老陈悄悄把手伸进另一只衣兜里,把“随身听”的音量拧小了。耳机里立刻一阵“刺刺啦啦”——接触不良。“随身听”年头儿太久,里面那盘录音带也一样,都快二十年了,竟然还能听,大概也算得上是奇迹了。然而老陈就是爱用有年头儿的东西,安全,不会偷偷摸摸地收集、泄露他的秘密。现如今,任何带有通信功能的东西——不,应该说任何装了CPU芯片的东西——都是不安全的。

老陈竖起耳朵听着,大妈在抱怨医改,下棋的老头儿因为悔棋在吵架,并没什么异常。老陈却还是不放心,后背隐隐发凉。小径在树间扭扭转转,金黄的落叶铺天盖地,远处好像没了去路。但老陈担心的并不是这个。路是肯定有的。老陈对这个狭长的街心公园了如指掌,闭着眼睛也能穿过去。可他不敢闭上眼睛。他恨不得脑后再多长出两只眼
睛来。

老陈不敢直接转身往回看,所以蹲下身子假装系鞋带。借着这一蹲,他看见身后十几米处有个精瘦的小伙子,正低着头看手机。老陈记得很清楚,这小伙子十几分钟前就在他背后了。在这十几分钟里,老陈穿过了三个十字路口,还拐过两个弯儿。这么巧就同路了?难道真的是在跟踪他?

老陈心中一阵乱跳。他深吸了一口气,佯装无事地去系鞋带。这才发现今天穿的皮鞋并没有鞋带。老陈心里更慌,像是被当场揭穿,又像是当场揭穿了别人。那小伙子猛转身,和身后的什么人撞了个满怀。这让老陈更慌,满心的狐疑:那人显然也正慌张,不然怎会撞到别人?老陈立刻决定,放弃回家的路线,换一条路,往不相干的地方走。如果“上班”的地方已经暴露了,“家”就万万不能再暴露了。

“上班”是带引号的。其实老陈并没真的在咖啡馆里上班,他只不过是去闲坐着,看看书,顺便听别人聊天。每天总得有个去处,一个中年男人,总是不出门,就会显得很可疑。不用上班也可疑,老陈不能让房东和邻居们觉得他可疑。所以,他按着常人上下班的规律,一周五天,每天朝九晚五,轮流到两三公里以外的几家咖啡馆坐着。两三公里刚刚好。太近了不保险,太远了又辛苦。老陈本就贪图安逸,若非如此,或许不至于有今天。

然而老陈今天并没等到五点。三点刚过,他就心神不宁地离开咖啡馆。因为他受了惊吓:他原本正在读书,上了一趟洗手间,再回到座位时,书还在桌子上,看上去却似乎有点儿不对劲儿。老陈拿不准,以为又是直觉。老陈的直觉并不怎么灵,常常喊着“狼来了”。

老陈怔怔地看了那书一阵子,又抬眼看一圈咖啡厅。半下午的,咖啡厅里人不少,大桌小桌热火朝天地聊着。*近的一桌有三个人,聊的是投资一部电影。咖啡馆里常有人宣布要投资些什么,或者要融资搞些什么,动辄三五个亿。就像当年的硅谷,人人都在谈论着创业,A轮B轮上市发财,年纪轻轻就可以退休了。老陈苦苦一笑,想起自己的当年,悻悻地拿起书,翻到书签的那一页。这本《大数据时代的网红文化》原本并不是他想买的,而是买别的书时附送的。可既然到手了,不读也是可惜。然而读起来确实无聊,强忍着读了两三天,也只读了小半本。

然而,老陈眼前出现了陌生的一页。在第七章。他清楚地记得,书签原是夹在第六章的。老陈犹如被惊雷轰顶:有人动过他的书!直觉竟然是对的?老陈慌忙打开背包,把里面的东西一样一样拿出来。钱包和手机是随身带着的,背包里只有护照、电脑、一个笔记本,和一沓纸巾。电脑关着机。这电脑过于古老因此非常缓慢,几分钟不够启动再关机的。笔记本看不出有没有被翻过。既然翻了他的书,没道理不翻笔记本的。里面的确记着很重要的东西——密码。老陈根本信不过一切需要密码的机制,尤其是网络上的。可在这个时代,密码是躲不开的。老陈已经把和自己有关的密码减到了*少,但手机银行、网络银行、电子邮箱这三样是少不了的。还有那些他自己发明的APP。他还不到四十岁,按说记三五个密码也并不困难。但密码是需要常常变换的。这就得用本子记录了。他当然不会把密码写全,只一两个字母或数字足矣。但他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没写全的字符串会不会也被破解。如今的技术有多强大?能不能只通过那几个字符就猜出整条密码?不是说大数据无所不能吗?老陈不太了解密码破译技术,但他曾经很了解互联网,一直关注技术的发展,能找到的书他都看,可还是保不齐又有什么他并不知道的。他心里很清楚,能让普通大众知道的技术,早就不算新了。

想到此处,老陈不寒而栗,只觉心脏突突直跳。年轻的胖服务员笑盈盈地走过来,像是要问些什么,也许已经开口问了,但老陈并没听见,也顾不上听见。他朝她仓皇一笑,却并没把目光聚焦在她脸上,急匆匆站起身,把电脑、笔记本一股脑塞进书包,胡乱穿起羽绒服,一阵风似的走出咖啡店去,留下那圆头圆脸的女孩站着发怔,额角金黄的发丝被那阵风撩得乱舞。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