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暗示》是一部具有创新意义的作品。韩少功力求突破文体的束缚,用一种别致有趣的方式表达抽象的思考和难以言说的概念。读《暗示》仿佛是和一个推心置腹的朋友海阔天空无拘无束地交谈,他在你无意之中把简单的话题引向深处,它会给你一种新鲜的感受:休闲节目成为主课,抽象概念被逐出课堂,“就像一群胡作非为的学生,在下课铃响起时上课,在上课铃响起时下课。”

这是一本非常独特、非常有分量的书。在形式上,它与作者的旧著《马桥词典》相似,内容却丰富得多,内涵也更为深刻。

本书的文字简约而极富质量。它的描写议论均娓娓道来,时有神来之笔;言人之未言,韵味自在其中,耐人咀嚼,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


【作者简介】

韩少功,生于湖南,现居海南。1974年开始文学写作,著有短篇小说《西望茅草地》《归去来》等,中篇小说《爸爸爸》《鞋癖》等,散文《世界》《完美的假定》等,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暗示》《日夜书》,散文专著《山南水北》《革命后记》,译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惶然录》,等等。有的作品有英、法、荷、意、韩、西等多种外文译本在境外出版。


【媒体评论】
韩少功是一位高度自觉,创造不止的作家。他始终保持着清醒、沉静的写作姿态、洞幽烛微的探索精神和一种思想的张力,使其文学写作具有他人所无的、不可效仿的特质。在当代文坛和思想界,韩少功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评论界对他有极高的评价。钱理群非常概括地说出了韩少功的与众不同之处:他“一直在关注并紧张地思考中国这块土地上发生的许多事情,而不像鲁迅批评的某些作家,总是‘咀嚼着身边的小小悲欢,而且就看这小悲欢为全世界’。”

韩少功的《暗示》以几个知识青年在“文化革命”和改革开放时期的不同人生故事为载体,剖视日常生活中常被忽视的感觉细节,探寻语言之外各种具象符号的隐秘力量,从符号学的角度对社会与人生展开独特的观察,对权力社会和资本社会展开尖锐的反思与针砭。其人文理想的高扬,以及内容与形式上的原创性,都令人欣喜和兴奋。它从某种意义上恢复了中国传统的文史哲三位一体的跨文体写作,有叙有议,借人说事、因事言理,写人、叙事、状物、说理兼而有之,给人一种新鲜有趣的阅读感受。《暗示》的文字简约而极富质量,它的描写议论均娓娓道来,时有神来之笔;言人之未言,韵味自在其中,耐人咀嚼,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

《暗示》引入了具体的世态万象,揭示某些语言文字难以明示的生活信息,是韩少功写作上一次成功的再突破。作品中表现出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见解,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广博的知识,加上简洁优美的文笔,读起来让人沉浸其中,审美思维不会有片刻的寂寞。它是小说,却又蕴涵着深刻的文化批评;它有文论的因素和对社会人生、时代、经济的独到思索,却又暗含着小说叙事技巧的本质。作者在《暗示》中将时代观察、人生悲悯、社会关爱、大众话题融为一体,就像一个推心置腹的朋友,在你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把看似简单的话题引向深处,感性而有深度,理性又决不空疏。在《暗示》中,思想、博识与小说家的创造力酿造出一种和谐的共振,使它成为当代文学中的佳作。《暗示》出版后,得到广泛的关注。媒体争相采访报道,约写评论文章,先后有等十余家重要报纸做了大幅的作者专访,有的还辟出专版发表访谈和评论文章,一度形成韩少功的访谈热。访谈过后,对《暗示》的关注向深入发展,汪政、南帆、孔见、徐葆耕、董之林、洪治纲、范美忠、邹平、邵双平等评论家发表了颇有深度的评论文章,还有不少网友在网上发表言论,谈对《暗示》的理解和感想。


【前言】

前 言

一个眼神,一顶帽子,一个老车站,一段叫卖的吆喝,如此等等使我们的记忆成了一个博物馆,也构成了真正的生活。我一直想解读一下生活中这些具象细节,读解这些散乱旧物,就像要在字典中找出它们的定义。

这些细节常常在人们的言说之外,是生活分泌出来的隐秘信息,泄露出生活的隐秘原因,不大为人们所感知——我没有这样的字典。而且这些东西中既有事物自然的原象,也有传媒文化的造象,几乎无处不在,杂乱无序,缤纷万千,似乎远远超出了我的清理和解读能力。更重要的是,像大部分的人一样,我长期以来习惯于用语言来思考,习惯于语言对心智的囚禁,对于“非言说”的信息可能已缺乏感受机能。一旦离开语言,我并不比一条狗或一个小孩更具有智能优势。

我眼下仍处言说之中,但一直没法遏止自己尝试的冲动,让自己能够闯入言说之外的意识暗区。我必须与自己作一次较量,用语言来挑战语言,用语言来揭破语言所掩蔽的更多生活真相。

我在写完《马桥词典》一书后说过:“人只能生活在语言之中”,这有点模仿维特根斯坦或者海德格尔的口吻。其实我刚说完这句话就心存自疑,而且从那时候起,就开始想写一本书来推翻这个结论,来看看那些言词未曾抵达的地方,生活到底是否存在,或者说生活会怎样的存在。

《马桥词典》是一本关于词语的书,需要剖示这些词语的生活内蕴,写着写着就成了小说。而眼下是一本关于具象的书,需要提取这些具象的意义成分,建构这些具象的读解框架,写着写着就有点像理论了——虽然我无意于理论,只是要编录一些体会的碎片。在这本书的*部分,我将陈述一些隐秘信息的常例,包括场景、表情、面容、服装、仪式等等事物怎样对我们说话。接下去,我愿意与读者共同考察一下具象符号在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它是怎样介入了我们的记忆、感觉、情感、性格以及命运;我们还可以考察一下具象符号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它是怎样介入了我们的教育、政治、经济、暴力、都市化以及文明传统。*后,作为一个必不可少也*难完成的部分,我将回过头来探讨一下语言与具象怎样相互生成和相互控制,并从这一角度来理解现代知识的危机。

在我看来,知识危机是基础性的危机之一,战争、贫困、冷漠、仇恨、极权等等都只是这个危机外显的症状。这些灾难如果从来不可能被彻底根除,至少不应在人们的心智活动中失控,不应在一种知识危机中被可悲地放大。

还是在我看来,克服危机将也许需要偶尔打破某种文体习惯——比方总是将具象感觉当作文艺素材,把它们做成图画、音乐、小说、诗歌以及电视连续剧,做成某种爽口的娱乐饮品顺溜溜地喝入口腹。这也许正是意识形态危险驯化的一部分。一个个意识隐疾就是在这种文体统治里形成。因此,如果说我以前也一直是这样处置和运用具象,那么我现在更愿意把娱乐饮品呕吐出来,放到显微镜下细细测试,分解成不那么爽口的药剂。如果说我以前也一直习惯于把声象万态当作消遣休闲节目,当作天经地义的课外活动,那么我现在则要尝试着把它们请入课堂,当作一门主课,以此展开思考和争辩,反而把很多原来占有课时的抽象概念体系逐出门外,权当作野炊、足球、玩泥巴、斗蝈蝈一类游戏,权当感觉的对象。这就是说,我们有时需要来一点文体置换:把文学写成理论,把理论写成文学。这就像一群胡作非为的学生,在下课铃响起时上课,在上课铃响起时下课。

对于这一种文体破坏,我请师生们暂时谅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