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真正的努力,不是拼命地跑,而是聪明地跑。

★本书专为那些努力了许久却收获甚微的人量身打造。

★畅销书作家文长长、喜马拉雅电台知名主播夏雨嫣、中旭智和商学院执行院长张浩峰、德瑞姆心理教育北京校区校长谢大林倾情推荐。

★这是一本很实用的书。作者米格格是疗愈作家,也是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了解当下年轻人的困惑,并为之提出了可行有效的方法。

★为了让抽象的概念便于理解,本书插入了相关图表加以解读,让读者一目了然,更加容易理解和实践,真正让读者学到知识。

★别人晒书籍,你晒观点;别人晒加班,你晒收入;别人晒健身,你晒身材。这,才是人生的高级玩法。


【内容简介】

你的努力真的有效吗:在图书馆泡了一天,结果什么都没记住;每天熬夜看书学习,成绩却还是一塌糊涂;天天加班一两个小时,工作还是无法保质保量的完成;不迟到不早退,规规矩矩工作两三年,能力一点长进也没有……

你真的很努力,这没有错!你的努力毫无成效,这也没有错!那么既然我们比别人花费了更多的时间,为何连别人的及格线都没有达到呢?原因很简单,你只是拼命地努力,而非聪明地努力;你只是机械的努力,而非智慧的努力。你不是不努力,只是没方法。本书从找对努力方向、发掘自身优势、有效利用时间、正向正确思考、知识变现等角度出发,提供了诸多实用简便的方法,引导读者找到努力的正确姿势,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等都有很大益处。


【作者简介】

米格格,疗愈系作家、心理咨询师,写温暖的文字,做温柔而不失力量的陪伴者,不求轰轰烈烈的人生,一直在安静中笃定前行。曾出版《不完美也可以很美好》《谁不是一边流泪一边坚强》等书。

《你永远都有时间等一个对的人》被推送至十点读书头条,《生活那么难,我为什么还是拒绝一份安稳的工作》《你给我爱情就好,面包我自己买》《催我们变优秀的,是跨在背上的自己》《为了避免结束,你拒绝了所有的开始》等文章亦被人民日报、深夜食堂、清华南都、看书有道等各大媒体平台争相转载,每篇文章阅读量均在10万以上。


【媒体评论】

忙不可怕,怕的是忙了半天,碌碌无为。米格格的这本书,里面有很多思维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努力的价值,成为真正的高效能人士。

——德瑞姆心理教育北京校区校长 谢大林

想变好的人,都懂得努力和坚持的意义,但那些*终能变好的人,却往往更懂得如何高效努力。很多时候,你没成为想成为的自己,不是因为你没有努力,而是因为你的努力并不高效。希望每一个想要变成更好自己的人,都能从米格格这本书里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 畅销书作家 文长长

努力是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会呈现出的状态,但不是每一分付出都能够换来想要的结果,原因就在于,有些努力是盲目的、重复的、无效的。美好的人生,需要清晰的目标、战略的思维以及步步提升的行动。

——中旭智和商学院执行院长 张浩峰

真正的努力,不是拼命地跑,而是聪明地跑。所谓聪明,就是知道为什么而做以及怎样去做。你要相信,上天不会亏待真正努力的人,但也不会同情假勤奋的人。

——喜马拉雅电台知名情感主播 夏雨嫣


【目录】

Part 1  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假装自己很努力

别再假装努力了,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真正的努力不需要表演 / 002

低水平的重复,注定了你的一无是处

——有效的学习是不断超越 / 007

不是所有的坚持,都会换来好结果

——有意义的坚持才有结果 / 015

别人的鸡汤,有可能是你的毒药

——成功经验不可一味照搬 / 020

全身心投入的人,没时间去矫情

——全然付出要进入“心流”状态 / 025

Part 2  有些梦想实现不了,是因为没有目标

忙来忙去,为何一无所获?

——没有目标的指引是瞎忙 / 034

不是喊一句口号就能实现梦想

——杜绝假、大、空的目标 / 040

*的谎言就是“等我……”

——任何目标都需要“deadline” / 047

目标高大上,现实矮丑矬

——目标需要具象化分级 / 052

精力很有限,且行且珍惜

——时刻瞄准核心目标 / 059

确认了目标,还得规划路线

——有计划才不会一团乱麻 / 064

Part 3  努力与短板死磕,不如尽情与优势相爱

努力很重要,找对位置更重要

——找到自己的正确定位 / 070

花 24 小时,找出你的小红点和小黑点

——复盘你的优势与劣势 / 076

与短板死磕,不如与优势相爱

——把精力放在强化优势上 / 081

你理解的天赋,可能从一开始就错了

——认清天赋与努力的关系 / 087

Part 4  战术上的勤奋,掩盖不了战略上的懒惰

付出总有回报,骗了很多人

——没有战略的战术是无效的 / 094

毕业 N 年,为什么还是那么穷

——工作经历不代表工作能力 / 099

有人适合做总统,有人适合扫地

——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 105

不贪恋眼前利益,凡事看长远

——人生择业要有长远思维 / 111

工作没有好坏,有别的只是态度

——“怎么做”比“做什么”更重要 / 118

借助平台的力量,成就自己的人生

——个人高度=自身价值+平台高度 / 123

Part 5  你不是不努力,是不会有效利用时间

有多少没时间,是真的没有时间

——不是时间少,是会用的人太少 / 130

工作时间长,不代表你很努力

——养成专注工作的习惯 / 135

跨国公司大力推广的事儿

——办公室的 5S 整理法 / 140

先做*容易的事,还是*重要的事

——遵从四象限法则来做事 / 146

做事巧排序,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根据任务情况科学排序 / 152

用“分”计算时间,而不是用“时”

——*限度利用碎片化时间 / 158

Part 6  碾压努力的不是现实,而是错误的思维方式

工作≠痛苦,生活≠享乐

——累的时候放慢脚步,状态好时多去创造 / 166

做不好一件事,别总让性格背锅

——扬性格的正效应,补性格的负效应 / 172

独立思考的能力,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你要独立,且能思考 / 178

生活中 99% 的悲剧,都来自错误的思考方式

——摆脱不合理信念的束缚 / 184

信息是死的,思维是活的

——用结构性思维解决问题 / 190

自证预言,看见未来的自己

——给自己一个正向的预言 / 199

Part 7  提升学习力,成为有价值的知识变现者

笔记做了一堆,还是什么都不会

——记忆= 90% 的理解+ 10% 的背诵 / 206

信息塞满脑袋,却无法解决问题

——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 211

靠意志力的坚持,完全是在自虐

——依靠科学的方法,培养新的习惯 / 218

有愉悦感的学习,才容易持久

——建立行为与快乐的反射 / 225

什么样的人,*容易被社会淘汰

——成功跨界需要迁移能力 / 232

Part 8  就算一个人,也要活得像一支队伍

成为自由职业者,就真的自由了吗

——自由职业者的 N 个真相 / 240

每个人都是演员,身兼 N 种角色

——掌握平衡,让每个身份势均力敌 / 247

人生有你更好,没有也没关系

——过得好的人,都具备单身力 / 253

没人鼓舞时,如何保持斗志

——如何成为自燃型的达人 / 258

“斜杠青年”的路,该怎么走

——“斜杠青年”的养成路径 / 265

该做事做事,该休息休息

——身体也是核心竞争力 / 271


【免费在线读】

全身心投入的人,没时间去矫情

——全然付出要进入“心流”状态

Alan 似乎有一点儿表演型人格的特质,每天的生活都要分享在朋友圈里。

05:30—“早起运动了,美丽需要用自律换得。”

07:30—“今日份早餐,生活要有仪式感(配图)。”

10:00—“忙到现在,连一口水还没有喝。”

14:00—“一大堆的文件要处理,估计又不能按时下班了。”

19:00—“饿得不行了,把资料带回家,继续夜战吧!”

几乎每天都会在 Alan 的朋友圈里看到类似的表述。每次跟朋友见面,她都忍不住要吐槽自己的忙碌状态,称自己就像陀螺。朋友一面劝说她要学会自我调节;另一面又夸赞她的人生过得充实。

Alan 挺享受这样的评价,她认为这就是对自我付出—“努力成为更好的人、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的见证,她也希望别人眼里的自己是一个有追求、有想法、很自律的人。

然而,努力与否不只要看过程,还要看结果。Alan 自认为的努力,实际上并没有让她拥有理想的身材,也没有让她薪资翻倍或晋升。她每天的“改变”,就是在朋友圈里所发的动态,而现实中的她,和一年前、两年前,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为什么看似每分每秒都在付出,却没有迎来脱胎换骨的蜕变呢?说到底,这种努力依旧掺杂了太多“假”的成分,真正全身心投入一件事的话,无暇在做事的过程中发朋友圈,告诉别人自己做了什么,因为整个人都沉浸其中,进入到了“心流”状态。

所谓“心流”,是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的一个经典心理学概念,指的是我们在做某件事情时,那种投入忘我的状态。仔细回忆一下,你有没有体验过米哈赖描述的状态:

“你感觉自己完完全全在为这件事情本身而努力,就连自身也都因此而显得很遥远。时光飞逝,你觉得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想法都如行云流水一般发生、发展。你觉得自己全神贯注,所有的能力被发挥到极致。”

如果你有过这样的体验,你就会理解,为什么说 Alan 那样的努力根本不是在全然付出,而只是一种作秀。要让个人的生活质量、工作效率达到*化和*化,我们必须尽可能多地让自己全身心沉迷于自己所做的事情,并连贯顺畅地持续下去。

米哈赖在 2004 年的 TED 演讲《心流,幸福的秘诀》中,把人们对于“心流”的感受做了一个归纳,指出 7 个明显的特征。

特征 1:完全沉浸,全神贯注于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中。

特征 2:感到喜悦,脱离日常现实,感受到喜悦的状态。

特征 3:内心清晰,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怎样把它做得更好。

特征 4:力所能及,自己的技术和能力跟所做的事情完全匹配。

特征 5:宁静安详,没有任何私心杂念,进入到忘我的境地。

特征 6:时光飞逝,感受不到时间的存在,任它不知不觉地流逝。

特征 7:内在动力,沉浸在对所做之事的喜爱中,不追问结果。

如果一个人每天有大量时间发朋友圈展示自己的状态,可想而知,她有多长时间是真的沉浸在自己所做的事情中。对于这一点,我自己也是深有体会的。

当我无法全神贯注地去写稿时,或是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时,我会不自觉地去翻看手机、刷微博,大脑处于游离的状态。偶尔,我也会发一张深夜加班的图片在朋友圈,但我知道那不过是在安慰自己,因为现实中的我正在拖延和焦虑中,烦躁不安。

当我认真地去琢磨一个选题,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一篇稿子上时,我会进入到“心流”的状态中,感觉时间已经不存在了,周围也安静极了,眼睛紧紧地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舞蹈,*看到的就是跃然在文档上的一行行字迹。整个过程是很流畅的,不会走神、不会停顿,完全是一气呵成。等整件事情完成后,深呼一口气,内心满满的成就感。

我很享受这种“心流”体验,但它总是可遇不可求。如果某一天,我非要强迫自己进入到“心流”状态,刻意去寻找,反而更不容易进入专注的状态,甚至还会惹得自己焦虑不安,产生挫败感。后来,我特意针对这方面的问题去学习,发现要进入“心流”状态,是需要前提条件的。

条件 1:目标清晰

我们先得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有一个具体而明确的目标。这样的话,才不会胡子眉毛一把抓,让思想处于游离状态。以撰稿来说,

我今天给自己设定的任务是,完成一本书的选题策划,撰写 2 篇和时间管理有关的文章。有了这个目标之后,我更容易撇开那些与目标无关的信息,清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要做的事情上。

条件 2:即时反馈

在玩游戏时,人很容易进入“心流”状态,这是因为得到了即时反馈。每完成一局游戏,系统都会给你反馈,让你知道自己是输是赢、得到怎样的奖励,而这也是很多人选择继续玩下去的重要动力。

如果把这种模式转移到学习和工作中,也能收获莫大的驱动力,让自己更好地坚持下去。

几年前,刚刚入驻简书平台时,我几乎每周都会在平台上发表1 ~ 2 篇文章。那些文章,大部分都是一气呵成的,甚至有的文章就是在快餐店、咖啡厅等朋友的时候写出来的。周围嘈杂的环境并未影响到我,整个人都沉浸其中,忘乎所以。

那段时间,在简书发文的动力,远超我对本职工作的青睐。虽然两者都是写文,但在简书发文能够得到即时的反馈,如签约作者的文章可以直接出现在首页,网友们的评论、点赞和打赏,对我都是一种莫大的支持和鼓励。

条件 3:挑战与技能匹配

当我们的能力不足以完成一项任务时,就会感到焦虑;当我们的能力远超于任务所需时,就会感到无聊;当我们的能力与任务难度刚好匹配时,就有可能产生“心流”。

结合自己的经历,我总结出的规律是:在自身的能力和接到的任务挑战都处于中高水平时,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如果一个选题充满挑战,而我自身能力不足,为了打败焦虑感,我会努力去

学习和了解这个领域的内容,提高能力应对挑战;如果一个选题比较简单,为了让自己重视起来,我会给自己设定新的高度,用更好的结构和写法来诠释。

优质的生活,不总是物质的享受;高效的产出,不总是延长工作时间。我们真正要去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幸福体验。比如,工作的时候,全身心地投入,而不是用发朋友圈的方式去粉饰浪费时间的空虚感;休息的时候,尽可能找到自己能专注沉浸的爱好,享受真正的愉悦。在探索各种不同可能性的过程中,去发现更多面的自己,掌握更多的技能,在必须要做的事情中获得“心流”体验,让它们*终汇聚成一种掌控感。有了掌控感,才不会被生活推着走。

目标高大上,现实矮丑矬

—目标需要具象化分级

2018 年,我实现了一个“疯狂”的目标挑战:每天早晨 5:00起床,ZZ 完成天数> 270 天。

也许,对很多需要早起搭乘头班车的人来说,这是习以为常的事。可对于不需要坐班的我来说,却并不太容易达成。之前,我都是早上 7:30 左右起床,收拾整理加上吃早饭,一个小时左右,8:30 正式开始工作。

一下子要把起床的时间提前 2 个半小时,就如多数人一样,我也上演了一场自我的内战。

闹铃响起时,负责道德律和自我理想的“超我”说:“你该起床了,要运动和听书,不能睡懒觉。这样不自律,什么事也做不成!”

只愿享乐而厌恶痛苦的“本我”,在心里默念:“真的好困,还想再睡一会儿,明天再开始早起计划得了!”这样的情况,在*初的一周里,反反复复上演。算了一下,在那一周里,我顺利早起了 3 次,有 4 次都被趋乐避苦的本能打败了。我意识到,靠这样的方式来完成目标,不太现实。为了调节“超我”和“本我”的内战,现实中的我,调整了一下计划。

我不再强迫自己从一开始就 5:00 钟起床,而是允许自己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Day1—Day3:7:20 起床

Day4—Day6:7:00 起床

Day7—Day10:6:40 起床

Day11—Day13:6:20 起床

Day14—Day16:6:00 起床

Day17—Day20:5:40 起床

Day21—Day23:5:20 起床

Day24—Day26:5:00 起床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逐渐发生的变化,不容易被人感觉到;突然的巨大变化,则很容易让人受不了。调整了计划之后,我花费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顺利地适应了早起的节奏,也没有感到特别痛苦。毕竟,每一次调整都有 3 天的适应期,且每次提前的时间也只有 20 分钟,执行起来难度不大。

调整早起时间这件事,也给了我一些启迪:很多时候,我们觉得目标太遥远,是因为把它看得太大了。如果把它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做起来一点儿也不难。等小目标都做完了,大目标也就实现了。就如歌德所言:“向着某一天终要达到的那个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看成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

悠悠和 L 都是我的大学同学,不同的是,一个超文艺,一个超理性。那会儿,大家谈起各自的理想时,悠悠就说:“如果有机会的话,将来我想开一间咖啡馆。”L 却说:“我现在的想法,就是4 年后到美国读心理学。”

L 曾经问她:“开一间咖啡馆大概需要多少钱?要开在什么地方?”这些问题,悠悠从来没有真正思考过,她有的只是一个美丽的梦。L 喜欢心理学,在大学 4 年里,他攻读了第二学位(心理学),每周末都到新东方上课,努力攻读英语,为考托福和 GRE 做准备。

大学的日子很快结束了。毕业之后,悠悠去了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开咖啡馆的想法在日复一日的文案打磨中渐渐淡了。L 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拿到了 offer,到美国一所知名大学攻读 PHD。梦想没有贵贱之分,也无法比较,可通往梦想的路,却是依靠着一个又一个目标堆砌起来的。我曾经听到很多人说起过开咖啡馆的梦想,后来我读到一篇文章,名字就叫《你真的是想要一间咖啡馆吗》,读后深有感触。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话—

如果你问他: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咖啡馆?你打算在哪里开你的咖啡馆?你*想去的地方是哪里?这些都是没有明晰答案的。我们总是相信生活在别处,将来梦想中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可是其实我们什么都没有做过。

如果咖啡馆是你想要的生活,那么你就需要勇气把一间咖啡馆做到从无到有,有勇气面对一开始的惨淡流水,有勇气面对每天的房租、水电、员工管理,直到*终这间咖啡馆散发着你精心维护的独特气质,吸引着与你趣味相投的一群人,但这一点都不简单。

…… ……

咖啡馆就像一个释放人生理想的平台,美丽着、温暖着,令人向往,向往着要开咖啡馆的人生往往拐了很多弯,却始终没有到达这一站。人生啊,去向了别的地方。

我的大学同学悠悠,俨然已经去了别的方向,从开咖啡馆走到了广告公司,很可能还要一直走下去。现在看来,当初她说的“开一间咖啡馆”根本不是目标,只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憧憬。如果真的打算将此列为今生的一大目标,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得像 L 一样,把实现目标的过程分解,切实完成每一步的小目标。

至于如何分解目标,*常用的就是“剥洋葱法”和“多叉树法”。

·剥洋葱法

剥洋葱法,就相当于把目标视为一个完整的洋葱,一层一层地剥下去,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再把这些小目标分解成更小的目标,直到具体到此时此刻做什么。实现目标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从低级到高级,从现在到将来,从小到大。

我在调整早起时间时所用的方法,就是剥洋葱法。把提前 2 个半小时起床的大目标,分解成了 8 个阶段性目标—每个小目标是提前 20 分钟起床,执行天数是 3 天。事实证明,顺利完成这些小目标并不太困难,而这种达成目标的喜悦感又给我增添了动力,让我看到自己在朝着目标靠近,信心越来越足。

·多叉树法

多叉树法,从字面意思理解便知,就是一棵大树有若干个分枝,每个分枝上还有更小的树枝,树枝上还会有更小的树枝,一直到叶子。我们的大目标就如同树干,每一级小的目标就相当于每个树枝,

我们此时要做的事,就是树上的叶子。

我们可以先写下自己的大目标,思考一下实现这个目标的条件是什么?接着,把实现目标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都列出来。这些条件,就是达成大目标之前先要完成的小目标。然后,再思考实现这些小目标的条件是什么?继续列出达成每一个小目标的充要条件。如此类推,直到画出所有的树叶,就算完成了这个目标的多叉树分解。

从叶子到树枝,再到树干,不断地问自己:如果这些小目标都能实现,大目标一定会实现吗?当你能够从容自信地回答“是”的时候,表示这个分解已经完成。如果回答是“不一定”,那就证明所列出的条件还不够充分,需要继续补充。一棵完整的目标多叉树,就是一套完整的达成该目标的行动计划。所以,目标多叉树,也被人称之为“计划多叉树”。

努力很重要,找对位置更重要

—找到自己的正确定位

行走在职场中,人好比是“脚”,位置好比是“鞋”,虽然漫长的职场路要靠“脚”来走,可选择什么样的路、在路上能走多远、走路时的心情好坏,都与“鞋”息息相关。选对“鞋”,找准位置,才能自信从容,健步如飞,越走越远。

YOYO去年在校园招聘会上被一家私企录用,在客户部做职员。与她一同入职的,还有同系的一个校友。进入公司后,YOYO很努力,不管分配给她什么任务,她都竭尽全力去做。她一直觉得,只要自己认真做,肯定会得到领导的认可。

和 YOYO 一同入职的校友,做事也很认真,但这个女孩子性格外向,擅长与人打交道,一心想在营销方面有所发展。就这样,两个同龄、同起点的女孩,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着。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起初没什么大的不同,可 2 年之后,彼此间的差距就拉开了。

做事认真的 YOYO,依旧是客户部的普通职员,只是连续 2 年都被评上了优秀员工,多拿了点奖金。她没有想过调职,也没有考虑过自己的职业路径,依旧像*初那样,秉持着靠认真的态度博得领导的赏识的原则,服从公司的安排。而她的那位校友,却已经成了营销部的精英,先后给公司拿到了三笔大订单,领导正准备晋升她为营销一组的主管。

人的嫉妒心很奇妙,换成是不相干的人,做出不错的业绩,总能大度地给予一些称赞。若是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原来的起点都一样,忽然之间赶超了自己很多,心里往往会不舒服。YOYO 心里很不服气,甚至还有点儿委屈,认为校友完全就是靠圆滑世故的一张嘴爬上去的。

后来,YOYO把自己的不甘跟同部门一位即将离职的姐姐说了。对方有能力、有经验,离职之后准备自主创业,YOYO 想从她这里得到一些安慰和建议。那位姐姐诚恳地跟 YOYO 说:“我知道你是一个要强的女孩,但你没有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做了很多无用功。她(校友)跟你*的不同就在于,她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在哪儿努力更容易出成绩。所以,她才走在了你前面。你得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让领导看到你的价值,他才能给你想要的东西。”

没有任何一个错误定位自己的人能够逃脱平庸的命运,也没有任何一个清晰定位自己的人会成为平庸之辈。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每个人都在尽情地演绎着自己的角色,不是非要演主角才能被人记住,把那个适合自己的角色演绎到极致,就是成功。

在美国留学的 L,跟我讲过这样一件事。

去年圣诞节前夕,他打车到朋友家参加聚会,司机长着一头金色的头发,衣着也不起眼,可给人的感觉却很精神。为了消除路途中的烦闷,朋友跟司机聊了起来,没想到司机很健谈,竟讲起了自己的人生经历。

司机年轻时热爱篮球运动,甚至想过进 NBA,后来他发现,自己根本不是打篮球的料。随后,他就进入一家大公司上班,虽然工作中的表现不错,可因为性格自由散漫,难以忍受公司里条条框框的制度约束,就辞职了。再后来,他在朋友的鼓动下开始投资餐饮业,散漫的他在管理上大大咧咧,*后导致餐馆失火,所有努力都化成了灰烬。不甘心的他,在家人的帮助下又开始经商,可商场里的尔虞我诈他根本应付不来,折腾了一圈后,他把那些产业交给有从商经验的亲人打理,自己又开起了出租车。

朋友本来替司机感到惋惜,可司机却耸耸肩,说:“经过这么多事,我才知道,*适合我的位置,可能就是司机。我性格散漫,喜欢开车四处乱跑,这种自由是任何人都无法体会的。”就是这番话,让朋友大受启发。事后,他跟我说:“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很多时候,不是位置越高越好,而是适合自己的才*好。”

明确自身的定位,认清自己适合什么位置,不仅是一种理性的思考,更是一种规划的能力。对个人来说,就如同给自己圈定了一个范围,精准而有效地去提升自我,而不至于不知所向,跌跌撞撞。

当然,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并不容易,环境的限制、变数的捉弄,都可能阻碍我们走向这个位置。那么,如何确定一个位置是否适合自己呢?它至少应当符合 3个条件:

条件 1:有强烈的兴趣,即便没有薪水也愿意去做。

读高中的时候,我就很喜欢写作,这个兴趣爱好一直陪伴着我。后来择业时,摆在眼前的有离家近、工资稍高的其他工作,但我还是因为个人兴趣,选择了现在的职业。与薪资相比,对所做之事的热爱,更让人有动力。

条件 2:有明晰的意义感,确信自己在其中实现了生命的价值。

写作对我来说,已经不单是一份工作了,它还有很多其他意义。心情好或不好,都可以用写作来释放;有好的想法和创意,都可以融入稿子中,这件事带给了我莫大的成就感,让我切实感受到了自我价值。

条件 3:有实际的经济收获,能够依靠它维持生活。

做撰稿工作 10 年,自由撰稿人 6 年,写作一直是我维持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在这些年里,我不断地扩大写作领域,承接的业务也变得越来越广,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让我有勇气继续坚定地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上述 3 个条件,我应该是完全满足的,所以我确定,这个职业、这个位置是适合我的。如果你对现下的工作状况不太满意,甚至对工作提不起兴致,那你有必要认真地想想:这个职位到底适不适合你?你是否有必要重新给自己定位?

在扭转现状的过程中,不要焦急慌忙,也不要妄自菲薄,一定要记住:

“每个人在努力而未成功之前,都是在寻找适合自己的种子。如同一块块土地,肥沃也好,贫瘠也好,总会有属于这块土地的种子。你不能期望沙漠中有绽放的百合,你也不能奢求水塘里有孑然的绿竹,但你可以在黑土地上播种五谷,在泥沼里撒下莲子,只要你有信心,等待你的,将会是稻色灿灿、莲香幽幽。”

与短板死磕,不如与优势相爱

—把精力放在强化优势上

高中的时候,我读的是理科班。

我有偏科的毛病,语文、英语、生物是我的强项,化学和数学其次,*差的是物理。刚升入高三时,我遭遇了一段特别难熬的日子,几乎每天晚上都失眠,白天去上课也是焦虑不安。其原因就是,我*次物理月考,100 分的题目,我只得了 40 分。我没办法面对这样的成绩,甚至一度认为自己“完了”,觉得自己不可能考上大学。

我每天都在翻看物理书,做物理题,生怕自己栽在这门课上。然而,到了期中考试时,我的物理成绩还是没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更让我无法接受的是,原本能够拿到高分的语文和英语,也落到了刚过及格线的状态。

我哭了一整晚,可我知道,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能暂时性地释放一下情绪,高考的压力仍然存在,我还得收拾好心情继续迎战。

那次考试过后,我做了一个决定:不跟物理较劲了,能学到什么程度就学到什么程度,还是要努力让自己的优势科目保持稳步提升的状态。有了这样的心态和计划后,我觉得自己如释重负。在优势科目上,我的水平还可以,每天坚持复习做题,能够感受到点滴的进步;在中等水平的科目上,我主要是攻克不会的难点;至于成绩差劲的物理,上课认真听,保证接触过的题目都能理解,也就没有再做过高的要求。

在高三下半学期的一模考试时,我的优势科目英语和语文都在130 分左右,数学稍差也在 90 分左右,理科综合成绩虽被物理拉了一些分值,但整体能够保证过 180 分及格线。这样一来,整体分值并不低,相比*学期时要好很多。

18 岁时的自己,不懂得什么优势、劣势,当初会做出那样的决定,完全是被逼无奈,不想再折磨自己。现在回顾那段经历,却能够总结出一些心得,甚至可以说是做事的方法与智慧。其实,放弃跟物理较真,努力维系自己的优势科目,就是在“扬长避短”。

很多时候,我们会陷入一个怪圈,试图弥补自己的缺陷,希冀得到一个圆满。但越是努力,却越是受挫,*后距离圆满越来越远。

这种跟短板“死磕”的做法,实在是太得不偿失了,会让我们筋疲力尽。天才永远是少数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短板和弱点,如果非要跟这些不足较劲,就是在为难自己。

成功在于*限度地发挥优势,而不是克服弱点。损控可以防止失败,但永远不可能将我们提升至卓越。对于那些不足之处,只要加以控制,让它不至于影响优势发挥就可以了。就像我当初的物理科目,我后来选择的处置方式就是“控制”,只要不让它差得太离谱,或是放任自流就行,根本不必在它身上花费太大的精力,就算我能从 40 分提升到 60 分,也难以弥补我的语文和英语成绩每科降落 30 分,真的是得不偿失。

学习是这样,工作也是一样。每一次被问及成功秘诀的时候,百度 CEO 李彦宏都会这样说:“做自己*喜欢的,做自己*擅长的。”选择了*喜欢的,才会越工作越开心,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不沮丧、不颓废,全身心地去享受整个过程;选择了*擅长的,才会在*有优势的领域,打造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我的大学同学 Q,当初报考汉语言文学专业,也是因为兴趣使 然。她从小就爱看书,也希望将来能出版自己的小说,*好能发展 成编剧。临近大学毕业时,周围的同学都开始找工作,Q 却埋头在网络平台写小说。她也尝试过向出版社投稿,但都被退了回来。

Q 觉得,那些作品没有被接受,是因为自己的视野太狭窄、阅历不够,写出的东西不够有深度。为此,她向父母借了一大笔钱,到各地去旅行。每次旅行归来后,她都会写下大量的散文和札记寄给出版社。可结果跟从前一样,被采用的稿件很少。

长时间的入不敷出,久耕耘未收获的现状,让家人和朋友对 Q 的选择产生了质疑。大家都劝她,不如就把写作当成一种爱好,再去好好找份工作做。Q 明白艺术源于生活的道理,想着工作还能获取生活经验,也就同意了。

身在曹营心在汉,Q 上班后一直是这样的状态。她时时刻刻都想着创作,对本职工作很不用心,领导对她的态度很是不满,没过多久就把她辞退了。接下来的那两年,Q 屡遭失业,情绪也一落千丈,作品质量更是每况愈下。

现实的打击,让 Q 清醒了许多。她终于明白,要成为作家除了努力,还要有机会、阅历、思想等诸多条件,*重要的是擅长。

她顶多算是热爱写作,但并不具备写作的优势。就这样,她放弃了作家梦,选择做广告文案。

依仗着扎实的文学功底,Q 很快就在工作上崭露头角,成为公司广告策划部的骨干。10 年后的今天,提及年轻时走的那段弯路,Q 感慨地说:“人都有擅长和不擅长的东西,跟短板死磕是一种消耗,把擅长的事做到锦上添花,更容易成为赢家。”

那么,到底该如何建立我们的优势人生呢?

*,要识别自己的主导才干,然后有针对性地去获得相应的技能,并将其转化为优势。

很多人总是不断地学习各方面的技能,但却没有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效应,问题就出在缺乏针对性上,没有发现自己的主导才干。

打个比方,你对绘画很感兴趣,且具备这方面的才干,那你可以学习与绘画相关的技能,如平面设计、绘本插画等,这样就很容易打造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要识别自己的才干,留意自己学习新事物时的反应。

我们有时无法认清自己是否真的具备某方面的才干,这就需要在平日里多观察。特别是在接触和学习新事物时,一定要关注三点:渴望、学得快、满足。

许多时候,我们对某一件事很感兴趣,对某一个职业很青睐,很可能是因为好奇。遇到此类情况,*好的方法是深入、全面、具体地了解这个新事物,如果发现自己并不如一开始那么喜欢了,就表示你对这个事物只是一时好奇。如果全面了解后,依然很渴望,那就值得一试,说明你对这个东西是真的有兴趣。带着这种兴趣,你可以学得更快,也更容易获得满足感。

第三,持续观察自己的行为和情感,聆听内心真实的声音。

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是一件很幸运的事。然而,在找到之后能够坚持多久,又是另一个问题。你要观察自己,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有多少成效?进步如何?做起来有多难?做的时候是否愉快?是否有成就感?如果没有外在的回报,你还愿意做下去吗?如果你的回答都是积极的、肯定的,那么这条路就是适合你的,能让你发挥出才干和潜能的。

选择不只是一种抉择,更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对自己清晰的认知,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擅长做什么、不擅长做什么,喜欢做什么、不喜欢做什么。这种能力,是对直觉的判断,知道自己在哪方面*容易脱颖而出,在哪个领域*容易成为专才。

毕业 N 年,为什么还是那么穷

—工作经历不代表工作能力

凌子经常调侃,说自己命不好,得到的和想要的对不上号。

读高中的时候,她不迟到、不早退,听课认真,做题专注,起得早、睡得晚,周末假期不疯玩,就是每次考试得不到高分,前 10名里永远没有她的名字。苦读了 3 年,熬出了熊猫眼,瘦成了闪电,*后却只考到一个专科院校。

凌子安慰自己说:“尽力了,不后悔。”

离开校园,凌子加入了浩浩荡荡的求职大军,投了上百份简历,总算是谋求到了一份勉强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大学的悠闲时光并没有磨掉凌子身上的韧劲,她还是跟当年一样,做事特别认真,一板一眼的,从不偷懒敷衍。她爱读鸡汤文,签名上赫然写着:我始终相信努力奋斗的意义。

4 年过去了,凌子想要的,岁月依然没有给她。和她一同入职的女孩莉,从销售助理做起,现在已经成了精英业务员,底薪涨到了 4000 元,月提成*的时候拿过 1 万 。相比之下,凌子却始终没有发出璀璨的光。她当初应聘的是出纳,在这个岗位上做了整整 4 年,也算是有点资历了。可是,在真正接手公司的账目后,情况还是跟她预想的有很大差距。

从经济方面来说,周围已有同学混到了中层,拿着丰厚的年薪,按揭买了车子、房子。凌子还住在三环外的一个合租房里,每月工资的一半都要缴纳房租、水电、网费,剩下的那点钱,也就够日常吃饭,以及添置两件价格实惠的衣服了

凌子很心酸,曾经还以为,熬过了职场的蘑菇期,从新人熬成老人,有了一定的资历,就可以摆脱捉襟见肘的境遇。没想到,毕业 N 年,依旧是那么穷,被身旁的人逐一赶超。多少个被黑暗笼罩的夜晚,凌子独自走在城市的街头,带着满心的疲惫轻哼着那一句:“是不是只有我的明天没有变得更好……”

太多年轻人被浮躁、焦虑缠绕着,没有耐性去等待,在职场里进进出出,频繁地挑选着自己的位置。在这一点上,凌子做得还算不错,她认准了这份职业,就决意好好耕耘,也相信有了一定的工作年限和经验积累,必然能够熬出头。然而,这都是她一厢情愿的想法,现实一直冷冷地对她报以嘲笑。

公司的财务主管离职了,论资历和对公司的熟悉程度,凌子理应接任。谁知,老板却从外部搬来了一个“空降兵”,年龄看上去跟凌子也差不多。平生*次,凌子开始怀疑自己,萌生了想要转行的念头。就在凌子欲辞职时,新来的主管用行动给她展示出了一面镜子,让她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工作经历、工作年限,不等于工作能力!

按照过去的工作习惯,凌子是付款后再做凭证,而新主管却是在款项支付之前就把记账凭证做好了,这样能提早发现异常,避免资金损失,还能极大地节省时间;新主管从不在月末做账,而是把工作分散,提前到月初和月中,不再集中突击,月末用不着火急火燎地加班;同时,她还把整块的工作拆分,把零散的工作整合,极具条理性。

凌子混沌了这么多年,在那一刻豁然开朗。她曾经以为,只要努力了就一定能有回报,只要在一个岗位上坚持做下去,就会有晋升的希望。直到新主管的空降,看到和自己同龄的人在处理业务上的利落劲儿和条理性,她才知道:工作经历是一回事,工作能力是另一回事;前者只代表时间,后者则代表做事的效率。想起自己这些年,就知道一脑袋扎下去做事,没想过什么归类、总结,也没在意过方式、方法,每天起早贪黑地疲于奔命,努力得让自己都感动,本以为劳苦功劳终有回报,谁知得到的全是挫败、打击。

没有功劳,再多的苦劳也是零。老板付工资时,看的不是谁熬的夜多、加的班久,而是看谁的能力强、给公司创造的价值大。即便许多公司在招聘员工时,会强调有工作经验者优先,可如果你的“经验”只是工作年限的堆砌,也并不比初出茅庐的新人更“值钱”。

Z 从事销售工作已有 8 年,做过笔记本经销公司的业务员,推销过医疗设备和酒水,每份工作至多做 2 年就忍不住跳槽了。他之前一直认为,是那些公司不够规范,提供的平台也不太理想,但*后的这一次跳槽,却让他看到了事情的另外一面。

Z 现在工作的这家公司,规模中等,做的是亲子教育课程培训。对他来说,这算是一个全新的挑战。Z 这两年刚晋升做了爸爸,心态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也认为亲子教育是很有市场前景、关系到家庭幸福乃至整个社会的产业。所以,他很想在这个领域内深耕,也暗下决心,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极力克服,促使自己成长。

从态度上讲,Z 确实比以前工作时更用心,与客户沟通时也不那么急躁了。他所在的小组有 7 个人,大部分是 90 后,Z 认为自己年龄稍长,又有多年的销售经验,理应各方面都有优势。所以,他还是蛮有信心的。

然而,半年之后,在看到业绩榜时,Z 却有了一种失落感。他所在的小组,有一个 1992 年的姑娘,半年积累业绩总额是全公司*。更让 Z 不解的是,这个姑娘原来没有做过销售,而是在一家心理服务机构做行政,属于转行过来的。可当她熟悉了公司的产品、工作的流程之后,与客户沟通交流得非常顺畅,甚至很多客户指定要找她谈业务。她跟 Z 入职的时间差不多,却碾压了全公司的新老业务员,实在是不容小觑。

这一次,Z 没有像从前那样拍拍屁股走人,而是慢慢放平了心态,决意向优秀者看齐。在跟那位同事细聊,并跟踪她的销售过程后,Z 突然意识到,这个姑娘从前是在心理服务机构工作的,也系统学习过心理学,而这些东西放在销售中,就成了她的优势。她和其他业务员的分水岭不在于经验和技巧,而在于思维以及对人心的把握。

多数业务员包括 Z 自己在内,都是以传统思维去做销售的,特别重视“技术”,认为有耐性、会说话,就能做出好业绩。可这个姑娘不同,她没有用“技术思维”去做销售,而是用“营销思维”去做销售。当她本着“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进入客户的内心,了解客户的痛苦和需求,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的目标去做事时,无论是赞美、激将还是投其所好,那些都不过是为“战略”服务的“战术”。从业近 10 年,这是 Z 在销售领域学到的*重要的一课,也是他过去多年一直欠缺的东西。

工作年限和工作经历只能说明自己过去做过什么,并不能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一定很强,更不代表就能配得上高薪的待遇。不要自欺欺人地把工作年限当成资本,结合实际的工作性质和内容,树立起战略思维和战略方向,站在这个基础上去完善工作的技能,才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值钱”。

生活中 99%的悲剧,都来自错误的思考方式

——摆脱不合理信念的束缚

媒体曾报道过这样一件事:一位中国留学生在多伦多跳桥自杀,留下一双未成年的儿女和无助的妻子。这位留学生曾是高考状元,在国内一所著名高校取得硕士学位,被破格提升为该校*年轻的副教授。后来,他到美国进修,并获得了核物理博士学位。

怀揣着博士学位的他,移居到了加拿大。本以为美好的生活即将拉开帷幕,不料却迟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他认为可能是学历资格不够,于是就在多伦多攻读了第二个博士学位。学成后的他,开始四处寻找工作,但依然无果。沮丧的他,认为人生已无路可走,于是选择了自尽。

拥有双博士学位、在国外生活多年、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他的条件比起那些没有任何技能、不懂英文的人要强百倍,多少后者都在国外找到了立足之地,而他却把自己逼到了死角,选择用死亡来摆脱现实的痛苦。

这样的悲剧在现实中并不少见,很多人难以承受生活的打击,患上了严重的心理问题。这期间,又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来开解,心结越凝越大,*后无力承担,只好走向*。在学习心理咨询师的过程中,听过、见过大量的现实个案,虽然每个人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不一,但基本上都存在一个共性,就是被不合理信念缠绕,难以自拔,让自己饱受精神折磨。

什么是不合理信念呢?这是一个心理学领域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以扭曲、消极的方式进行思考,主要特征是:*化要求、过分概括、糟糕至极。

毫不避讳地说,这三种不合理的信念,曾经在我的脑海里驻扎过多年,让我沦陷在痛苦和纠结中许多年,现在把它们分享出来,也是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够意识到,很多时候,阻碍、折磨我们的,并不是某件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那件事的错误看法。

·*化要求

曾经的我,不懂也不敢拒绝他人,怕自己的回绝会让对方难堪,更怕别人对自己有意见。如果对方有一些不愉悦,我会感到不安和难过,担心是自己造成的。我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特别是领导、同事、朋友、伴侣,哪怕是一点点略带否定性质的评价,都会困扰我。我希望所有人都喜欢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所有人的喜欢,不接受别人的否定,也不允许自己被否定。你能想象得到,每天小心翼翼地活着,甚至还要刻意去迎合他人,是什么样的体验吗?毫不夸张地说,别人的一个眼神、一句略带质问的话,都可能让我彻夜无眠。

·过分概括化

我的原生家庭并不太好,算是一个有创伤的家庭,所以成长的环境并不理想。这种影响在我学习心理学之前,一直困扰着我。我会把自己的一些错误行为归咎于过去的经历,甚至认为这种影响是不可能改变的;也认为自己的不开心、不自信、不乐观,全都是因为过去的成长经历,我无力控制自己的痛苦与困惑,只能逆来顺受。

你能想象得到,带着这样的心态去生活,内心会有多么压抑、自卑和怯懦。就算有很多不错的机会摆在眼前,也不敢去争取,总觉得自己做不来;就算有很优秀的人追求你,也不敢接受,总觉得自己配不上。

·糟糕至极

遇到问题的时候,我总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正确且完美的解决办法。如果找不到完美的解决办法,我会感到心烦、沮丧,甚至觉得整件事都没有意义了。我对自己的要求也很苛刻,希望自己各方面都是优秀的。如果有一项任务摆在我面前,哪怕它不适合我,我也非要强迫自己去做。否则的话,我就会觉得自己太失败,没有价值。

你能想象得到,一个类似强迫症的人,经常把自己逼到死角的那种难受和压抑吗?开篇时我谈到的那个自杀事件的主人公,也是把当下的感受和境遇当成了全局,把自己引向了*的、负面的情绪状态中,难以自控。

经常被不合理的信念包裹,是一种无谓的消耗。那些年,我经常陷入消极的情绪中,对自己缺乏全面的、正确的了解,对很多事情的见解也是片面的,无端地浪费了很多时间。后来,我系统地学习了心理学,也认识到从前束缚自己的那些想法,都属于不合理的信念,是我看待事物的错误方式引发了大量的苦恼,而不是事物本身。

如果我们产生了不合理信念,并受其困扰,该怎么处理呢?针对这个问题,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了一个 ABCDE 模式,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从改变信念入手去改变行为。

A:诱发事件  B:信念  C:结果  D:驳斥  E:交换

Step1:梳理诱发事件(A),即任何引起紧张的情形。

Step2:整理出由该事件带来的信念(B),即如何评价诱发事件。

Step3:评估结果(C),即消极信念导致的消极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Step4:驳斥(D),积极驳斥那些非理性信念。

Step5:交换(E),由理性信念带来的积极的新行为结果。还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为例,阐述一下我是怎么利用它来改变那些不合理信念的。

·A—诱发事件:合作方对我的新方案提出了修改意见。

·B—信念:可能是我的能力有限。

·C—结果:我觉得自己不够好,思维不够灵活,可能也不太符合他们的要求。也许,我应该提出取消这次合作,以免太被动。

·D—驳斥:在整个沟通的过程中,他的态度是很诚恳的,也认可了我的一些想法,他应该是不太喜欢这种表述方式,而不是质疑我的能力。

·E—交换:我要打破现在的风格,重新找一些切入点,重做一份方案。

事情本身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是改变了看待它的方式,就能对我们产生不一样的影响。但愿,我对自身经历和调整情绪方法的分享,能给你带来一些切实的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