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美味"并不简单。

  关西的昆布在关东熬不出好喝的高汤。几片屋瓦的更换,就能令家传的酱油风味消失不见。一场海啸后,几代人经营的渔场便付诸东流。然而,生产者的执着能让失传五十年的技艺重见天日。客人一个欣喜的表情,同业者一句善意的呵斥,就能激发新的美味传说。

  日本料理风行世界的背后,是一群人对美味一丝不苟的坚守。


【内容简介】

"什么样的鸡蛋算'好吃'?"

  "我真的了解日本的食物吗?"

  "如今我们的餐桌是更丰富还是更贫乏了?"

  在这些疑惑的困扰下,樋口直哉踏上了探寻"美味的理由"的旅途:走访全国各地的食品生产现场,见证纳豆、酱油、鲣鱼干、海苔、鸡肉等日本引以为傲的食品的诞生过程,聆听食品生产者和加工商们的故事。在这一过程中,他渐渐加深了对日本饮食文化的认识,发现了塑造日本之味的力量。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樋口直哉|NaoyaHiguchi

  作家、厨师,1981年生于东京,毕业于服部营养专门学校。2005年以《再见美国》获得第48届群像新人文学奖,并入围芥川奖候选作品,由此开启作家生涯。其他作品有《大人不及格》(2014年被改编为电影)、《汤之国的公主》和《厨房战争》等。


【目录】

  1 前言

  6 日本的美味--〈鸡蛋〉茨城县 鱼住农园

  章 以大豆联结的味道

  29 师父和徒弟-- 〈纳豆〉群马县 下仁田纳豆

  55 烟囱的味道--〈酱油〉群马县 有田屋

  75 守护木桶--〈酱油〉小豆岛 山六酱油

  第二章 高汤--日本人究竟从哪里来?

  91 将一千三百年前的味道带到现代--〈潮鲣〉西伊豆 Kanesa鲣鱼干商店

  101 从日本到世界--〈鲣鱼干〉烧津 新丸正

  112 昆布与日本人--〈昆布〉福井县 奥井海生堂

  第三章 海与日本人

  123 在东北吃牡蛎--〈牡蛎〉宫城县 奥松岛水产

  131 再度出海--〈海苔〉宫城县 相泽水产

  141 江户风格的佃煮--〈佃煮〉东京都 远忠食品

  第四章 山与畜牧业

  153 牛是家人--〈短角牛〉岩手县 柿木畜产

  161 漂亮就美味--〈鸡肉〉宫崎县 黑岩牧场

  170 白色奇迹--〈牛奶〉岩手县 中洞牧场

  第五章 两种调料

  185 日本的辣酱油--〈辣酱油〉滨松 鸟居食品

  199 有蛋黄酱的人生--〈蛋黄酱〉埼玉县 七草乡

  221 结语

  239 后记


【免费在线读】

  师父和徒弟

  ……

  "我本来没想过要继承祖业,看到卖纳豆的父亲时,想的也是'这是小生意'。"

  南都从中专毕业后,成了一名制造窗框的技术人员。1993年正月回家探亲的时候,他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

  家人围坐在桌子边喝茶,父亲突然说:"我想是时候不做了。"养育了四个孩子的父亲那时六十二岁。町内的人口减少了,纳豆的销量也下降了。

  "等等啊,"南都说,"爸爸,可以的话,能让我继续做吗?"

  南都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说。虽然他觉得这里只不过是乡下,但也许在城市生活的时候已渐渐对故乡产生了怀恋之情。

  父亲当然不同意。南都说:"您不继续做和我做失败了,结果都是一样的。"于是父亲同意了。

  "明白了,"父亲说,"那在制作的时候让我帮你吧。"

  南都就这样继承了祖业,但是销量没有起色。他试着像父亲一样用车载着纳豆四处卖,可过了三天就放弃了。流动贩售的豆腐和纳豆只在早上卖得出去,而且只有天天蒸米饭、全家聚在一起吃饭的家庭才会买,不过这样的家庭已经越来越少了。

  那么就在超市卖吧。可是,销量也不好。

  "纳豆不应该买水户的么?下仁田的有些……"

  "你做纳豆真的行么?早点像以前一样去当白领吧。"

  有些超市进货商担心南都,甚至提出了这样的建议。起初每月的销售额是70万日元,除去原材料费和器材费,还能剩下20万日元左右。平均分给父母和自己,每人只有7万日元。南都当白领的时候一个月能赚30多万日元,这么下去根本没法维持生活。

  南都开始暗中摸索解决方式。为了对抗大生产商,要制作低成本的纳豆还要降价,但销售额并没有因此好转。

  烦恼的南都四处拜访其他纳豆制作者。他在拜访时以问候为由,其实是想去看看其他公司如何维持经营。南都对他们说自己在制作纳豆,得到的回复和超市进货商的说法类似,有好几个人劝他:"别干了,为你好。"

  有一次,南都在高崎的超市中看到了售价360日元的豆腐。

  "这么贵的豆腐卖不出去吧?"南都问进货的人。

  "不,这是我们这里卖得好的豆腐。"这豆腐就是茂木豆腐店出的"三之助豆腐"。

  为什么这么贵的豆腐能卖出去?南都感到不可思议。

  不久后,当他开车走在17号国道上的时候,三之助豆腐的招牌出现在他的视野之中。

  "啊,原来就是这里。"

  南都想拜访一下他们,他停下车,走进了位于埼玉县本庄的茂木豆腐店的大门。虽然他是突然来访,但社长茂木稔先生仍笑着招待了他。

  茂木看上去很潇洒,左手戴着手表,右手戴着手链。他的表不便宜,虽然没扎领带,但是白色衬衫十分合身。他与身心俱疲的南都形成了鲜明对比。

  后来南都得知茂木喜欢高级品,出门吃饭时只选高档餐厅。这不是单纯的浪费钱,因为茂木的信念是如果自己不接触一流的店铺,就不能创造出真正一流的产品。

  在事务所里,南都在位于社长办公桌旁边的接待处向茂木进行了自我介绍,茂木说:"继承祖业的年轻人真厉害。"

  南都为他讲述了至今为止的经历。他对都市生活存疑,意识到自己喜欢乡下,所以继承祖业……茂木在听完这番讲述之后,问南都:"那么,你从今往后打算怎么卖纳豆?"

  南都不知如何回答。他被询问过无数次价格的问题,却从没被这么问过。

  "我现在卖的是90日元的纳豆。以后为了对抗大生产商,我认为生产又便宜又好吃的纳豆十分重要。所以我在努力寻找又便宜又好的材料。"

  南都如此回答。茂木的脸色立刻变了。

  "回去!"

  茂木大喝,将手中盛着茶的茶杯扔到了南都的脸上。南都愣住了,他完全无法理解发生了什么,便从口袋中掏出手帕,开始擦桌子。

  他不知道为什么要道歉,但仍不假思索地说了"对不起"。人在遇到超出预料的状况时,会不由自主地道歉。南都问:"我说了什么失礼的话吗?"

  "你是为了不让自家的纳豆店倒闭,才继承了祖业吧。在商业中重要的是自己定价格。所以你为什么要做这么没有自尊的事情?要是对自己的买卖没有自信,赶紧别干了。"

  茂木严肃地说。虽然有很多人劝过南都,让他放弃,但是南都次遇到这么严肃的训斥。

  "你的方法肯定会让公司完蛋。现在的销售额是多少?"

  "70万日元。"

  "那么原材料费大概20万日元,自己能拿到7万日元吧。"

  南都没想到茂木说得如此准确,十分惊讶。茂木站起身,从桌子里拿出公司的账本和流水单,为他讲解所有的数字。

  "我们的月销售额是5000万日元。成本价是销售额的30%,1500万日元左右。也就是说,我们为材料就出了1500万日元。"

  材料费不是"花",是"出"。从茂木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对材料的自信。

  "南都先生,酱油是用什么做的?"

  "大豆、小麦和盐。"

  "那豆腐呢?"

  "……大豆和卤水。"

  "是啊。要是用了好卤水,就可以让豆腐有甜味。那么纳豆是用什么做的?"

  "大豆。"

  "是啊。纳豆的原材料只有大豆,只有它重要。你父亲肯定很厉害吧,但是技艺只占三成,味道有七成靠材料决定。无论是人还是食物,本性重要,想要蒙混过关不会有好处。我把我们用的大豆分给你,你用它来做纳豆吧。"

  茂木边说边在便条上写下大豆的品种、数量和原价等。南都试着在脑海中计算大豆的价格,但一点都没有这样就能卖出好价钱的自信。

  "这么做的话,价格就得是200日元了。"南都不安地说。

  茂木却毫不在意:"我们的豆腐,贵的一种售价每盒500日元,但是仍然有很多客人买。"

  茂木豆腐店的"只管豆腐"在当时卖500日元,这是破天荒的价格。他们使用好的大豆,点天然卤水凝固它,成品口感十分柔滑,简直就像高级布丁一样能融化在口中。就像"只管"(注:日文意近"心无旁骛")这个名字一样,这是茂木全心投入工作带来的产品。

  即便如此,南都仍没有下定决心。于是茂木说:"那我帮你卖,每天做好之后送过来。"

  南都点点头。他心想,既然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就试试看吧,要是失败了也没办法。从今以后就认这个人当师父吧。

  南都用从茂木那里分到的大豆做出的纳豆十分棒。他将商品送到茂木那里,在每个月的结算日可以收到货钱。原本一个月70万日元左右的销售额一下子变成了300万日元。茂木会买下南都送去的所有纳豆,销售额不可思议地顺利增长,经营情况开始稳定。

  某天,茂木给南都打了个电话。

  "你的工厂里有老鼠。快去灭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