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2009年小说《狼厅》获得了英国文学的布克奖,并被改编成同名剧集风靡一时。作家希拉里·曼特尔推翻了之前关于托马斯·克伦威尔的刻板形象,把克伦威尔塑造成既有过人智慧又有非凡定力的人。他身上不仅集中了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所必需的过人之处,而且还是一个好父亲。本书对主人公克伦威尔的定位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作者通过克伦威尔一生中的关键事件及其关联人物——亨利八世、红衣主教沃尔西、安妮·博林等,串起了16世纪的英国历史。


【内容简介】

托马斯·克伦威尔作为一位不择手段的阴谋家,不惜一切代价攫取权力而一直以来广受唾骂。作为英王亨利八世的左膀右臂,他是英国宗教改革的设计师;他确保了亨利与其首任王后凯萨琳的离婚并策划了亨利第二任妻子安娜·波莲的倒台;他本人也被指控试图篡夺王位而差点送命。但在这本引人入胜的新的传记中,著名英国历史学家特蕾西·博尔曼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展现了这位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之一:一个充满爱心的丈夫和父亲,一个极度忠诚的仆人和朋友,以及一个在中世纪的英国转型为现代国家扮演着关键角色的改革者。


【作者简介】

特蕾西·博尔曼(Tracy Borman),赫尔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英国历史皇家宫殿的联席馆长、遗产教育信托基金会的首席执行官。著有《玛蒂尔达:征服者的妻子,英格兰的首位王后》(Matilda, Wife of the Conqueror, First Queen of England)、《女巫:一个关于巫术、丑闻和诱惑的传说》(Witches:A Tale of Sorcery, Scandal and Seduction)等书,还有备受称赞的《伊丽莎白身边的女人们:朋友、对手和塑造了童贞女王的敌人》(Elizabeth's Women: Friends, Rivals, and Foes Who Shaped the Virgin Queen)。

译者

郭玉红,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硕士,英文译者,曾为《国际儒学研究通讯》《或问》《国际汉学》等刊物翻译多篇学术论文。


【媒体评论】

细致入微的考证,扣人心弦的文笔。

——《独立报》(英国)

这是一部有见地的、让人感同身受的、调研翔实的传记。

——《华尔街日报》

钟爱希拉里·曼特尔关于克伦威尔的畅销书《狼厅》的粉丝会喜欢这本书。

——《今日美国》

英国历史学家特蕾西·博尔曼发掘了一些尚未公开的证据,让人能够更多地了解英国历史上冷酷的一位权谋政治家。

——《卫报》(英国)

一部关于一位饱受非议的人物的颇有见地的传记。

——书目杂志

一部与众不同且引人入胜的传记……她将克伦威尔刻画得栩栩如生,并对他的性格和事业进行了公正合理的评价。

——《玫瑰战争》作者艾莉森·威尔


【目录】

前言

*章 “一位伟大的旅行者”

第二章 枢机主教

第三章 “并非没有懊悔”

第四章 “孤注一掷”

第五章 “人事的弱点”

第六章 国王的“大事”

第七章 “某些人的突然崛起”

第八章 “严词和骇人的威胁”

第九章 “良善的秘书大人”

第十章 解散

第十一章 “一位更仁慈的情妇”

第十二章 “塔里的女人”

第十三章 叛乱

第十四章 “一些适当的处罚”

第十五章 “那些操纵国王的奸人”

第十六章 佛兰德斯的梦魇

第十七章 “克伦威尔摇摇欲坠”

第十八章 “饶命饶命饶命”

第十九章 “很多人哀叹,更多人狂喜”

尾声 “一个出身低微但品格高尚的人”

致谢/参考文献/注释/索引


【前言】

前言(部分)

悬挂在纽约弗里克收藏馆的一幅肖像画近年来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这幅画像是都铎王朝时期颇负盛名的画家汉斯·荷尔拜因(Hans Holbein)的作品。无论是后来史学家还是同时代的人都对画中的人物褒贬不一。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位马基雅维利式的权谋家,指责他毁坏了英格兰很多修道院,协助废黜了一位王后并促使另一位王后被处决,指责他为了权力不择手段。但是近来人们评价的视角有所转变,开始把他看作一个博学、尽责、忠心耿耿的皇室仆人,一个因为聪明、睿智、热情好客而广受朋友喜爱并令对手敬佩的人。他就是托马斯·克伦威尔。

汉斯·荷尔拜因笔下的托马斯·克伦威尔

希拉里·曼特尔(Hilary Mantel)于2009年、2012年先后出版的小说《狼厅》(Wolf Hall)及其续集《提堂》(Bring up the Bodies)风靡全球。这两部小说给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带来了火热的档期,为作者先后两次赢得布克奖,并被改编成一部大型电视剧的剧本。曼特尔的成就在于把托马斯·克伦威尔这个历史上看似*不可能被当作英雄的人物塑造成了一个富于同情心且极具感染力的角色。她的两部小说透过克伦威尔臭名昭著的公众形象,为我们揭示了他不为人知的一面。但是关于克伦威尔,还有哪些是我们真正可以了解的呢?很多年来,历史学家们一直认为克伦威尔的众多书信只能用来推断他的公众生活,其中关于他个人生活、性格、信仰和人生观的信息充其量也只能说是零散的。在为写作克伦威尔传记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这种观点具有误导性,是不准确的。我翻阅了克伦威尔被捕时被查封的很多书信、单据和账目,将其中的很多细节拼凑起来之后,这位亨利八世首席大臣极为有趣的私密一面才渐渐浮出水面。

希拉里·曼特尔的小说《狼厅》、《提堂》

荷尔拜因的这幅画作没有捕捉到画中人物的所有上述特征。1532年为克伦威尔绘制肖像的时候,这位艺术家已经以他既能绘出画中人物的状态又能体现其性格特征的技巧闻名于世。他*有名的作品之一是亨利八世的等身肖像。但是他为克伦威尔绘制的肖像画与众不同。这幅画是都铎王朝时期*表现力的肖像画之一,不带一丝谄媚、不留任何情面地、真实地再现了画中人。画中的克伦威尔给人的*印象是一个陷入沉思、性格乖戾的官僚。他身宽体胖,身高看似中等,但是因为坐着所以很难确定。视线稍稍右移就可以看到:他小而呈灰色的眼睛盯着不远的前方,像是在窥探着什么;他的眉毛微微上挑,似在询问,隐约有点愤世嫉俗的姿态;他那稍大的、薄薄的嘴唇抿成一条线;硕大的蒜头鼻和双下巴都在无意中透露了他的年龄和肥胖。

热门英剧《狼厅》海报,图为主角托马斯·克伦威尔的形象

画中克伦威尔的帽子和外衣都是暗黑色的,镶着棕色的毛边,虽然质量上乘,却不像是上层社会廷臣的穿着,这或许是因为克伦威尔不喜张扬,又或许是他的一个务实的选择。亨利八世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规定来管理宫廷的着装,使其与每个人的地位紧密相关。只有王室可以穿着紫色;公爵和侯爵可以用金丝线装饰外衣的袖子;伯爵可以穿着黑色貂皮;男爵可以穿着用尼德兰布料制成的、用猩红或者蓝色天鹅绒装饰的衣物;骑士可以穿着锦缎面料的上衣,配以金色薄绢装饰的衣领。尽管这个时候克伦威尔在宫廷位高权重,但是他出身卑微,没有任何头衔,因此没有权利穿戴色彩艳丽的衣饰或者使用相应的面料。在绘制肖像的时候,他其实不用像平时那样穿戴朴素,不过由他严谨务实的性格可以推断他是主动选择如此着装的。

荷尔拜因的肖像画极为逼真地展示了克伦威尔的聪明睿智和杰出的实干能力,就好像是画家偶然走进书房,刚巧撞见正在思考某件严肃的事情、表情坚决的克伦威尔。他坐在椅背嵌入墙面的长椅上,背后是装饰精致的墙面,身前的书桌上有一本装订精美的书,书的一侧是一些书信和一支羽毛笔。他的左手上戴着硕大的戒指,手里握着一封信,看来这位大臣刚刚收到一个急件,需要仔细思量如何妥善回复书信的内容。他不是一个超凡脱俗的学者,而是一个实干家,一个精明果断的、凡事力求成功的务实主义者。

如果说荷尔拜因刻画的是一个虽然并不宽宏大量但是令人信服的、极为活跃并且颇具野心的廷臣,那么他并没能描绘出克伦威尔那些较为令人喜爱的性格特征。透过他的个人信件以及别人对他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机智和善辩,他的不羁和温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他的统治疆域包括德国、尼德兰、西班牙以及意大利部分领土——派驻英格兰的大使尤斯塔斯·夏普伊(Eustace Chapuys)说,一旦克伦威尔参与自己感兴趣的讨论,他那不协调的姿态、沉闷的气场会瞬间改变。他容光焕发,神色不停变换,从睿智、愉悦到狡黠、若有所思。这种情境下的克伦威尔极具魅力,他会用他的机敏、温暖和幽默给在场的每一个人带来快乐。当他口出尖刻、不羁的言语时,他会戏谑地瞥一眼那些跟他交谈的人。他能像变色龙一样适应听众和情境的变化,时而用恰当的言辞恭维同伴,时而又用尖锐的言语奚落他们。16世纪历史学家约翰·福克斯(John Foxe)称他“有着英格兰人少有的机敏”。甚至克伦威尔的对手们也承认他的社交能力、个人魅力和热情好客无人能及。夏普伊还说,饱经历练的廷臣们面对克伦威尔令人愉悦的举止时会不由得放下戒备,说出令自己后来懊悔的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