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
近形字、近义字、反义字、组词等栏目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识一字而连带着了解与这个字相关联的知识及其应用;对汉字源流的讲解可以增加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介绍汉字演变的过程;成语故事和百科知识的知识窗以及语汇中的歇后语、谚语、名言、警句等,可以扩大知识面,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积累。
【内容简介】
严格按照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编写,内容科学规范。全书共收单字6500个,能满足中小学生使用的需要。设置了近形字、近义字、反义字、组词、语汇、源流、知识窗和故事会等栏目。
【作者简介】
语言学家许嘉璐是本词典的首席顾问,其领衔的顾问团队由柳斌、曹先擢、朱新均、傅永和、仲哲明等专家组成。本词典的主编为语言学家李行健,其领衔的编纂团队中既有语言学专家,也有具备丰富的辞书编纂经验的学者,还有具有长期语文教学工作实践的学者,他们的合作是辞书质量的保证。
【目录】

目录

前言3

凡例5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7

部首检字表15

一、部首目录17

二、检字表20

字典正文1-722

附录

一、汉语拼音方案723

二、汉字笔顺规则726

三、我国历代纪元简表727
【前言】

前言

我们词典编写组成立于1992年,当时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为了促进语文规范化,在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指导下,专门成立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编写组,由许嘉璐教授(时任语委主任)任编写组组长。编写组先后编纂出版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受到广大群众,特别是门师生的欢迎,他们希望我们能给学生编一些规范性的字、词典。我们认识到这是一项光荣的任务。于是编写出版了学生用的不同规模的字、词典。这本字典是我们根据现实语文生活发展的新情况,新编的一本引导学生规范使用语言的工具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为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语文规范的目的是促进社会语文生活的健康发展,促进全民语文应用能力的提高。这也是我们编写本字典的宗旨。

本字典有几个主要特点:

一、根据《通用规范汉字表》收现代社会的通用字共6500个,也就是《通用规范汉字表》中的一级字3500个、二级字3000个,可以充分满足一般用字需要。本字典收字完全落实了《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全部内容和分级的精神,严格执行了《通用规范汉字表》的有关规定。

2011年重新发布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本阶段识字3500个,也就是《通用规范汉字表》中的一级字,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我们认为,这些要求对于学习《通用规范汉字表》收列的字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在本字典的每个字头后都注出了该字的笔画数、部首和结构等基本知识,可满足教学的需要。

二、认真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语文规范标准。为了更好地发扬本字典“规范”的特色,根据近年来新发布的语文规范标准和原有语文规范标准的调整认真加以贯彻。比如:根据2009年发布实施的《汉字部首表》和《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根据《通用规范汉字表》将某些异体字调整为规范字,我们对这些新的规范一一加以落实。

三、本字典对释义和例句进行了仔细审读,使之能与时俱进、更加符合学生的语用实际。与此同时,增加了帮助读者辨析、正确使用语文的“提示”。内容包括字的形、音、义的必要辨析以及某些容易出现错误或不合规范的语文现象。考虑到《通用规范汉字表》对一些字的用法以及字际的关系作了调整,为了帮助读者了解这些变化增加了不少“提示”。鉴于有的规范字和繁体字、异体字的对应关系比较复杂,不少字并非全部音项、义项都一对一地对应,对这种情况的字,我们也以“提示”的方法指出它们之间的具体对应关系。

四、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内容、加深认识,使阅读变得生动有趣,本字典选配了许多插图。

如何把学生使用的语文字典编得更好、更实用,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本字典是我们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教育分社合作的成果,他们给了我们不少帮助,谨向有关同志表示谢忱。我们希望读者和同行、专家对本书批评指正,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修订。

前言

编者

2018年10月31日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