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以中国历史学研究重镇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为依托,齐聚国内外明清史研究领域的*学者,*研究成果、*前沿学术动态尽汇于斯,相关领域的从业者不可不读,普通读者亦可一窥明清广阔的历史天地。


【内容简介】

《明清史评论》(*辑)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所编,以书代刊,预计今后半年一辑。本辑共收录文章15篇,包括发刊词1篇、专题论文8篇、读史札记1篇、书评2篇、博士论文摘要2篇、会议综述1篇。作者均为当今明清史研究领域国内外的名家、专家,文章既聚焦于热点论题,也有新的发现与开拓,代表了当今学界有关这一领域特别是以江南为中心的明清史研究的前沿水平。


【作者简介】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成立于1925年,为复旦大学成立*早的院系之一,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该系师资力量雄厚,研究专业方向齐全,科研成果卓著,在国内历史学科中名列前茅。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谭其骧、周予同、蔡尚思、杨宽、耿淡如、田汝康、金冲及、朱维铮等长期在该系任教。该系为国内有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的单位之一。近年来,该系在明清史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史学理论与中外史学史研究、世界古典文明研究等领域颇有学术建树。


【目录】

樊树志 发刊词

专题论文

林丽月 无发何冠:明清之际网巾的蔽隐与流移

陈宝良 兴讹造言:明清时期的谣传与民间信息传播

冯玉荣 医儒互济:明代江南袁黄家族的谋生与立命

王振忠 清代讼师秘本所见徽州木商的经营活动

——以《控词汇纂》抄本为中心

张瑞威 十八世纪华中及华南地区的粮食消费模式

余同元 清宫苏宴形成与江南饮食业技术经济近代转型

松浦章 清末袭击江南航船的匪船与盗船

戴鞍钢 近代沪甬航运往来述论

读史札记

巴兆祥 《咸淳重修毗陵志》流传考

书 评

邹振环 利玛窦世界地图中明清序跋文及其史料价值

——兼评《利玛窦明清中文文献资料汇释》及《补遗》

王 兴 《关羽:一个失败英雄的宗教后世》 与明清宗教史研究中的新问题

博论撷英

何沛东 清代浙闽粤三省方志海图的整理与研究

林炫羽 东亚视野下中日关系研究(1368—1419)

学术动态

巫能昌 “明清以来江南社会与物质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明清史评论》征稿启事


【前言】

发 刊 词

樊树志

大约二十年前,复旦大学历史系举办以江南为中心的明清史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以《复旦史学集刊》形式出版。在海内外学者的热心支持下,一直延续至今,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机制,在史学界有了相当的影响。朋友们呼吁,可以华丽转身,变成定期刊物,扩大声势,锻炼学术,培养人才。

孔夫子教导我们,“正名”很重要。关于刊物名称,颇费斟酌。有人建议《明清史研究》,有人建议《明清研究》,都很好。一查,已经有人用过,重复别人的刊名,似乎不太好。左思右想,还是《明清史评论》比较好,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明清史研究,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都是很热门的领域,名家辈出,硕果累累。前辈们开疆拓土,为我们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我们理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得益于现代科技的进步,许多珍本、善本古籍,都可以在电脑网络上检索,和几十年前在图书馆查书抄书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一位前辈形容搜集史料的辛苦:“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真是一言难尽。相比较而言,现在的研究条件太优越、太便利了。

国门大开,我们和世界各国的同行交流,互相借鉴,眼界更加开阔,思路更加活跃。2000年,美国历史学家彭慕兰在普林斯顿大学出版了《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引起国际学术界轰动,2001年获得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世界历史学会年度奖。2003年,此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中译本,使我们得以领教他的宏论—直到工业化得到充分发展前,欧洲并不比东亚好多少;工业革命前夜,欧洲并没有领先于东亚,但其制度促使工业化必然发生,东亚则不然。

他的创造性在于,把中国与欧洲比较,把江南与英格兰比较,作出细致的分析。当然对于他的结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赞同,有的非议,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为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新的思路。

争论延续至今。2018年10月,加州学派的另两位学者王国斌、罗森塔尔的新著《大分流之外:中国和欧洲经济变迁的政治》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被《中华读书报》推举为2018年度十大好书。该书把大分流理论引向新的高度,李伯重教授为此书所写的序言对此有一个概括:“通过对以往‘大分流’理论的修正,本书为欧洲和中国不同的经济变迁模式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本书作者指出,欧洲和亚洲在1000—1500年间的一个重大差别,是欧洲存在众多相互竞争的国家,而亚洲则只存在中国这样一个超级大国,其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力在本地区都无与伦比。这种状况,对于欧洲和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的演变都具有巨大的作用。尽管在中国和欧洲的历史上,统一与分裂都曾交替地出现,但是中国始终沿袭着统一帝国的模式,而欧洲却经历了更多的分裂。旷日持久的战争使欧洲陷于贫穷,但这些冲突与竞争却在无意之中催生了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方式。相反,中国在长期的和平和统一中孕育了一个大规模的市场,并从劳动分工中获益。欧洲直到1750年之后,资本密集型的机器生产才显露出一些优势。在此之前,清代朝廷的经济发展理念乃是全世界各个地区的共识,即重农、薄赋、不干预国内贸易。因此,在以往的中西比较史方面,许多传统的观点或者缺乏充分的历史依据。”加州学派的新成果,犹如冬天里的一把火,为明清史研究加温助推,预示着今年有一个好兆头。

《明清史评论》为海内外同行提供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平台,论文、书评、札记、随笔,兼容并蓄,不拘一格。欢迎朋友们慷慨提供稿件,共同培育好这片园地,齐心协力把明清史研究推向新的境界。有道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书摘与插画】

兴讹造言:明清时期的谣传与民间信息传播

陈宝良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摘要:明清两代,民间舆论以多样化的形式得以呈现。民间舆论在有效制约国家及地方政治的同时,不免带有许多谣传的因子,并由此造成社会的恐慌和混乱。在这些谣传中,尤以“造言”“讹言”“妖言”三者为甚。信谣、传谣者并非仅仅限于下层的愚民百姓,有时知识人、官宦同样是讹言谣传的信从者与传播者,甚至是推波助澜者。讹言谣传的兴起,实则源于一种心理恐慌,尤其是久藏于内心深处对“宫怨”与动乱时期颠沛流离生活的这种恐慌性心理记忆。当言路不通、官民信息交流不畅,甚至民意难以上达天听之时,民间百姓不得不依赖于讹言谣传,以此作为一种表达群情的舆论。

关键词:明清 讹言 谣传 信息传播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

明清两代是社会变迁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里,出现了诸多社会转型的新动向,民间舆论的勃盛则是其明显的标志之一。在明清两代,民间舆论以多样化的形式得以呈现,诸如谣谚、口号、对联、戏曲、小说、八股文,无不成为民间士民表达自己意见的重要方式,进而对国家及地方政治形成有效的制约。然而吊诡的是,当民间舆论兴起之时,就已呈一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之势。换言之,民间舆论在有效制约国家及地方政治的同时,不免带有许多谣传的因子,由此则一度造成社会的恐慌和混乱。在这些谣传中,尤以“造言”“讹言”“妖言”三者为甚。

造言、讹言、妖言,自古即已有之,只是在平治之世较少出现。如《周礼》中的“八刑”,“造言”即居其中之一。周末之诗云:“民之讹言,曾莫之惩。”后世虽已不知当时所讹的是何事,但足以证明周末时已有“讹言”的存在。至秦汉,更是出现了“妖言者死”的律条,可见当时的“妖言”颇为兴盛。汉、晋以后,造言、讹言、妖言更是屡见于史籍记载。如汉建始三年(前30),京师百姓传言大水将至,人们奔走相告,互相蹂躏,老弱号呼,以致长安大乱;汉、晋之时,开始传言“东公王”行筹的说法;唐开成初年,京师妄言大兵将至,致使百姓四处奔逃,奔走尘起,甚至百官“袜而骑”,台省官吏亦稍稍遁去;唐代,民间流传讹言,称官府派遣枨枨杀人取心肝,借此以祭天狗,又有讹言,称毛人要食人心,甚至说有.母鬼夜入人家;宋太宗时,益州百姓传有讹言,称有白头翁午后要食人儿女,导致一郡嚣然,晚上路无行人;又宋、元时,多传讹言,称取童男童女制药。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究造言、讹言、妖言之关系,正如清人惠仲孺所言:“三者起于妖,成于造,传于讹也。”既然“传于讹”,亦即以讹传讹,那么何谓“讹言”?元人曾作如下阐释:“事传而虚,谓之讹言,谓流言惑众者。”关于讹言,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尚有进一步的考述。根据他的考述,可知讹言的“讹”字,古作“譌”,“伪”字古亦音“讹”。如《诗 · 小雅》:民之讹言。《笺》云:伪也。小人好诈伪,为交易之言。所谓“交易之言”,《正义》作如下解释:谓以善言为恶,以恶言为善,交而换易其辞。又《尔雅注》云:世以妖言为讹。显然,妖言亦可归于讹言之列。

讹言的本质在于虚伪而不实,而其功能绝不可小觑,足以“流传而惑众”。正如明人谢肇淛所言,对这些一时勃兴的谣言,却亦不可一概斥之为虚伪不实,尚有待于细加辨析。譬如有些讹言,“似讹而实有怪”;有些“妖言”“童谣”,看似无意矢言,事后确实多有应验,如“檿弧箕服”之类,则又不可简单地视为讹言。尽管如此,造言、讹言、妖言,无不具有一些共通的特性:一方面,明清时期的讹言,无不是一种假借灵异的不根传言,通过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途径,而在民间引发骚动。正如清人惠仲孺所言:“凭诸物,假诸灵,一夫说,万夫腾,无翼而飞,无趾而行,疑鬼疑神,使民无故而相惊。”另一方面,当时的讹言并非仅仅限于“乌头白,马生角”之类的以讹传讹,而是关乎朝野议论,实属一种民间舆论,一如明人谢肇淛所云:“今朝野中忽有一番议论,一人倡之,千万人和之,举国之人奔走若狂,翻覆天地,变乱白黑。”由此可见,有时朝野议论同样借助于讹言而得以表达与传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