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结合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相关理论和自身教学实践,笔者对近些年聋生汉语习得与教学研究的思考进行了梳理,以“语言一习得教学”为整体思路,构建本书的研究框架,设计了五章内容。*章为绪论,围绕“聋生学汉语具有二语习得性质”这一基本问题展开讨论,介绍了研究背景、相关概念以及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手语与作为聋生第二语言的汉语习得”,从手语本体研究出发,阐述在视觉主导的空问认知策略下,手语和汉语转译中凸显出的“省略”“倒装”“重复”三种句法变换关系及其对聋生汉语学习的影响。第三章“认知视角下聋生汉语习得研究”,介绍了国内外聋生汉语习得研究的新进展,运用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从汉字、词汇、句子等不同层面探讨聋生汉语学习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汉语认知与习得研究的*终目的应该是服务于教学,因此在第四章、第五章,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提出将认知成果应用于课程改革的设想与思路,给出具体的教学案例,开展基于聋生汉语学习特点的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

张帆,1978年生,硕士,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一线聋人汉语教学,采用多种策略提高聋人汉语学习效率,提高聋人汉语书面语交际能力。致力于聋人汉语教学与手语文化研究,呼吁社会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构建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人文氛围。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市厅级项目8项,在《语文建设》《中国特殊教育》《残疾人研究》《教育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背景
一、手语的语言地位
二、聋生学汉语具有二语习得性质
三、“手口之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语言与第二语言
二、二语习得与汉语习得
三、认知与语言认知
四、认知与语言习得
五、语言认知研究与认知语言学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手语与作为聋生第二语言的汉语习得
*节 手语本体研究进展述要
一、结构主义范式下手语本体研究
二、实证主义范式下手语本体研究
第二节 手语与汉语本体对比研究
一、手语中的“省略
二、手语中的“倒装
三、手语中的“重复
第三节 手语在聋生汉语习得中的作用
一、手语有助于聋儿早期的认知发展
二、手语有助于聋生汉语习得
三、正确看待手语在聋生汉语习得中的迁移效应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认知视角下聋生汉语习得研究
*节 聋生汉语习得研究进展述要
一、语音编码
二、字词识别与加工
三、概念联系
四、语篇意识
五、书面语写作
第二节 聋生汉字习得情况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二、调查结果与讨论
三、聋生汉字书写偏误现象分析
第三节 聋生分类学联系上位概念词的识别
一、问题的提出
二、实验1a
三、实验1b
四、实验2a
五、实验2b
六、总讨论
第四节 聋生句子阅读中对程度副词的信息加工
一、问题的提出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第五节 聋生“是……的”句的句法意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认知视角下聋生汉语教学研究
*节 聋教育汉语课程的属性与定位
一、聋教育汉语课程的属性
二、聋教育汉语课程的定位
第二节 聋教育汉语课程内容的重构
一、聋教育语文课程现状
二、聋教育汉语课程内容的建构策略
三、高等教育阶段聋教育汉语课程重构
第三节 基于认知规律的聋生汉语教学
一、加大汉字教学力度,构建聋生汉字心理词典
二、发挥聋生手语思维优势,积极开展双语词汇教学
三、运用句法加工策略指导面向聋生的汉语句子教学
第四节 重视聋生汉语学习策略培养
一、汉字学习策略
二、词汇学习策略
三、阅读学习策略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聋生汉语教学活动设计
*节 发挥可视化资源的作用——《藏羚羊跪拜》教学实录
一、设计思路
二、教学过程
三、课后反思
四、学习单
第二节 随课专题语法补偿——《窗》教学实录
一、设计思路
二、教学过程
三、课后反思
四、课前摸底测试与学习单
第三节 生活化的任务设计——笔谈:自助旅游
一、设计思路
二、教学过程
三、课后反思
四、任务评价表
第四节 读写结合、过程导向的写作训练——介绍一个有特产的城市
一、设计思路
二、教学过程
三、课后反思
四、参考范文
第五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索 引
后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