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大江之上》是***新中国长江大桥建设的全景实录!

数百幅珍贵历史图片,16页精美彩插,再现新中国长江大桥建设的恢宏画卷!

茅以升、梅旸春、李国豪、林鸣……几代桥梁人的故事娓娓道来!

献礼新中国70年,致敬祖国建设者,章剑华*力作!


【内容简介】

本书全景式描绘了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以及20世纪80年代至今三个不同时期长江大桥建设的恢宏画卷,折射了新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展示出国家工程的磅礴气势,从一个侧面凸显了新中国70年的沧桑巨变与伟大成就。

作者深挖史料并进行大量实地采访,用纪实手法、生动语言和精彩故事,为新中国建设者作传,塑造了茅以升、李文骥、彭敏、梅旸春、李国豪等老一辈和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桥梁专家的群像,表现了我国桥梁人“为国家造桥、为人民造福”的使命与担当,树立起一座座大国工匠的时代丰碑。

全书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不仅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有形之桥,也是“自力更生、创业创新”的精神之桥,更是“跨越时空、沟通思想”的友谊之桥、文化之桥、自信之桥,共同奏响了一曲大时代的壮美乐章。


【作者简介】

章剑华,江苏宜兴人,文学博士,现任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江苏省当代艺术创作研究会会长、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著有《想法》《文化时空》《微思录》等个人专著10部,其中长篇纪实文学“故宫三部曲”获得中国徐迟报告文学奖和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并改编为电视剧《国宝奇旅》,广受好评。江苏省委省政府曾为章剑华记个人一等功,授予紫金文化奖章。


【媒体评论】

气势磅礴,感人至深!相信这部记录共和国伟大建设历程的史诗性作品,一定会留传在共和国的历史上。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 何建明

世界大桥看中国。《大江之上》记录了大桥人不畏艰难、创新创业的足迹。我们为新中国骄傲,为新时代奋斗!

——中国交建总工程师、润扬长江大桥及港珠澳大桥建设者 林鸣

我是老一代桥梁人,大学毕业后参加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一直奋战在大桥建设*线,亲身经历了风雨与困难、失败与成功。虽然一切已成过往,但是当时情景历历在目。这本书所记录的,就是我们所亲历的。

——南京长江大桥老桥工 周泳阶

从“故宫三部曲”到“长江大桥建设三部曲”,章剑华先生的创作锲入历史文化的幽深地带。他抓住文化与人心、历史与现实的独特题材,精心创作,反复打磨,使本书成为同类作品中的佼佼者。

——文学评论家、《小说选刊》副主编 王干

《大江之上》是新中国的桥梁史,也是共和国的发展史。作品文字优美,活色生香。故事与人物齐新,激情与思辨并美,不愧为当代纪实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

——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文学评论家 刘旭东

作品详细描述武汉、南京、江阴等长江大桥建设典型个案,在三个代表性年代的历时态叙述中,呈现了新中国长江大桥建设的恢宏画卷,折射了新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显示出中国国家工程的磅礴气势。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王晖


【目录】

序章 同历史的联系

上部 天堑通途

*章 茅公上书

第二章 奏响序曲

第三章 东湖之约

第四章 老骥奋蹄

第五章 特殊使命

第六章 一件幸事

第七章 两大战场

第八章 浴血奋战

第九章 司令归来

第十章 半个专家

第十一章 技术鉴定

第十二章 中央决策

第十三章 暗流涌动

第十四章 有惊无险

第十五章 在列车上

第十六章 顿起波澜

第十七章 峰回路转

第十八章 风雨之后

第十九章 宏图初起

第二十章 时代标识

第二十一章 走过大江

第二十二章 新的丰碑

中部 中国脊梁

第二十三章 秘密之行

第二十四章 所见略同

第二十五章 摆开战场

第二十六章 初战告捷

第二十七章 漫漫征战

第二十八章 力排众议

第二十九章 深潜神话

第三十章 背水一战

第三十一章 长江哀鸣

第三十二章 千人会战

第三十三章 险情突来

第三十四章 千钧一发

第三十五章 笑傲巨浪

第三十六章 暗箭难防

第三十七章 事故调查

第三十八章 更大冲击

第三十九章 动乱岁月

第四十章 逼上梁山

第四十一章 胜利合龙

第四十二章 老将出山

第四十三章 收官之战

第四十四章 载入史册

下部 世纪跨

第四十五章 志在千里

第四十六章 跑“部”前进

第四十七章 思路创新

第四十八章 开阔眼界

第四十九章 东方风来

第五十章 严格会审

第五十一章 资金问题

第五十二章 压力山大

第五十三章 借酒抒怀

第五十四章 战地铁军

第五十五章 责任事故

第五十六章 唇枪舌剑

第五十七章 破解难题

第五十八章 江上彩虹

第五十九章 方兴未艾

第六十章 三顾茅庐

第六十一章 维护尊严

第六十二章 定海神针

第六十三章 桥隧之争

第六十四章 上书专家

第六十五章 时代华章

第六十六章 新的跨越

尾声 这里没有尾声

参考文献

后记

长江干流已建成过江通道一览表


【免费在线读】

第二十九章 深潜神话

奇迹并不是伟人与英雄的专利。

普通人也能创造奇迹。伟大的奇迹都是人民创造的。

谁也无法相信,在中国经济*为困难的时期,在钢材等基本生产资料、粮食等基本生活资料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南京长江大桥工程仍然在艰难推进。

除4号、5号桥墩外,正桥的其他七个桥墩先后上马,引桥桥墩也全线展开。

一天深夜,忙了一天的指挥长宋次中刚刚睡下,卧室里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他心头猛然一惊,知道这个时候来电话,肯定不会是小事。果然,电话里传来二处处长慌张的声音:“宋局长,引桥桥墩的混凝土质地不良,出现了灌水漏窜的问题。”

放下电话,宋次中立即赶到引桥工地。二桥处的领导和技术人员个个神色凝重,正在紧急商讨补救办法。

宋次中听取了汇报、查看了现场,眉头紧锁,神情严峻地从嘴里蹦出了两个字:

“炸掉!”

大家面面相觑,不敢言语。

炸掉,仅仅两个字,从宋次中口中说出来并不轻松。

宋次中,1915年出生于山东省梁山县湖里大宋庄,曲阜师范毕业。1937年投身革命,参加过百团大战、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西南剿匪和抗美援朝。1955年奉调武汉大桥局任副局长,开始了桥梁建设生涯。

如今,作为代理局长,他把一个刚建成的引桥桥墩炸掉,很可能会因此承担重大领导责任。但是,军人出身的宋次中绝不会考虑个人的进退得失,他要对大桥工程的质量负责,对国家、对子孙后代负责。他严厉责问道:“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是致命的,还有什么补救办法?”接着又对在场的人说,“你们不仅要把这个墩子全部炸掉,还要停工三天,开会讨论,进行反省检查,研究更加严格的规范与措施确保工程质量,绝不能有半点的含糊!”

桥墩炸掉了,给大桥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敲响了“质量*”的警钟。从此以后,无论是在大桥局、指挥部,还是在工程施工工地,形成了遵守操作规程、人人重视质量的共识和氛围。

随着工程的全面展开和进度加快,各种困难和问题接踵而至。

3号桥墩于1961年2月19日开工,但出师不利。其桥址下面的江底地质复杂,基岩破碎,覆盖层有40米左右的厚度,需要进行大量的处理工作,施工极其困难。沉井下沉过程中,在穿过粘土层、接近设计标高40—45米时,由于沉井自重较小,不足以克服井壁摩擦力,加之水流冲击及河床冲刷等影响,沉井发生倾斜和位移。

为了调整倾斜和位移,采取了偏吸泥和局部吸深方法,由此破坏了整个沉井对河床形成的“锅底”造拱作用,引起特大翻砂事故,翻砂量约达3000立方米,井孔内泥面平均上升10米左右,井内水位瞬间上升至板桩顶溢出,南侧板桩倒塌。经过两周的抢险,才将翻砂堵住,并清理掉。

而沉井到位后,在钻岩过程中,沉井钢板桩围堰居然又被一艘向上游行驶的巨型货轮碰撞,导致钢板桩部分扭曲变形,且有三组断裂。桥工们花了九牛二虎之力,采取特殊措施,才将水面之上的钢板桩扶正,而水下断裂的板桩只能由潜水员采用水下电焊焊接,并由桥工灌注水下混凝土补强。

真是多灾多难,水下钻孔又碰到了意想不到的难题。3号墩位处的岩层倾角陡、裂隙密,有六条与岩层走向斜交的挤压破碎带,在平面上呈网状网格状分布。在墩位钻孔施工时,采用泥浆护壁钻进,成孔没有发生问题,但用压力冲洗孔壁时,发现井壁岩石形成碎块下掉,以致不能灌注水下混凝土成桩。

不能成桩,意味着这个桥墩就建不起来。这是必须攻克下来的难题。技术人员和工人们采取了许多措施,包括在岩层上面覆盖固结灌浆、孔壁岩层裂隙固结灌浆等,但都难以奏效。就这样,一次一次失败,一周一月地过去,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一次,曹桢在四桥处提交上来的几十条合理化建议中,发现了一条关于解决3号墩孔壁碎块下掉的建议,他仔细阅读,觉得颇有价值,就立即请李家咸、陈新、周璞一起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外层用钢筋防护岩石碎块下掉,在内层用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在一起的双层钢筋笼方案。在局部试验后,证明此方法可以彻底解决孔壁碎块下掉问题,从而实现灌注水下混凝土成桩。

但是,采用这一办法需要潜水员下水清孔和检查。而从水面至孔壁底部水深77米,加上提高水压固壁,水深达82米。当时国际上普遍认为45米是潜水的警戒线,先进的潜水设备*深也只能下潜50米左右。

82米,大大超过了一般潜水装置的极限深度,从来没有这样的深潜作业先例和经验。

由大桥局出面,请来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的深潜专家刘景昌、部队的潜水兵李波等人,还借来了一套代号“III螺旋”的苏式深潜设备。这套设备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可以超过50米,但在实际操作中从来没有下潜超过80米。

要不要组织进行82米的深潜呢?刘景昌没有把握,大桥局难以决断。

就在这时,一份请战书送到了梅旸春的手中。这是潜水工班党小组递交的,他们表示:“不克深水关,绝不下战场。”

多好的工人啊!梅旸春被他们的精神所打动,决定向深水挑战!

为了让潜水班的工人熟练掌握这套设备,刘景昌一遍又一遍地向他们传授深潜的技术要领,讲解设备的性能特点、操作程序,反复组织演练,还组织潜水员去上海接受了半个月的加压训练。

南京长江大桥工地潜水作业准备现场

深潜作业的那天,潜水工班工长宋福生带着四名潜水工人登上了潜水工作船。他们没想到梅旸春、曹桢、李家咸等局处领导和专家都一同前往深潜现场。

深潜作业就要开始了。曹桢问:“谁*个下水?”

“我!”胡宝玲挺身而出,“我是共产党员,我先下!”

左国胜站出来说:“我年纪*轻,我要求*个下去!”

“不,我是工长,还是我先下吧!”宋福生坚定地说。

“我先下!”“我先下!”一个个潜水工都站出来,争先恐后地要求先下水作业。

让谁先下水呢?

梅旸春、曹桢与刘景昌教授商量后决定,左国胜*个下去做试验。如果试验没有问题,胡宝玲再下去进行深潜作业,然后依次轮换。

左国胜穿好重潜水服,背着氦氧混合气钢瓶,刘教授又一次为他检查了装备,叮嘱注意事项。

“下水!”左国胜听到命令后,进入3号柱孔内的水中下潜。

一分钟后,他便明显感觉到身体受潜水服的挤压,耳鸣,呼吸不畅;两分钟后,他按照要求快速下潜,到达82米深的孔柱底部,顿时耳膜嗡嗡直响,疼痛难忍,全身的血液像凝固了一样,呼吸局促,行动非常困难。他知道,只有在自己意识清醒时立即上浮,才能避免生命危险,于是他被迫开始上浮。

但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上浮时,连接潜水服内的压缩空气管、通信绳和松了劲的钢丝紧紧绞在一起,他一阵窒息、昏眩,无法进行上浮操作。

上面的人发现了这一情况,迅速采取预定的措施,整整用了近两个小时,才把左国胜打捞上来,但他已经失去了知觉,立即送医院抢救,才得以脱险。

这次深潜,既成功也不成功。成功的是下到了82米深处,不成功的是下到深处后并没有作业,且在上浮时又发生了事故。

梅旸春心里十分矛盾,但他不得不做出继续实施深潜作业的决定,并要求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否则,一天天拖下去,3号桥墩就建不起来。

潜水班请求继续下潜作业。刘景昌教授与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了调整和调试。

南京长江大桥潜水工人胡宝玲勇闯生命禁区又一次深潜作业开始了。原班人马都登上了工作船。

胡宝玲穿上潜水服,工长宋福生替他戴上头盔,又仔细检查了潜水软管的进气情况,并把头盔拧紧螺帽。

“下潜!”曹桢下达命令。

胡宝玲从容地走下木梯,慢慢地潜入水中。顿时,在他身体四周,“咕咕咕”地泛起一朵朵水花。

宋福生手里拿着半导体的通话器,一分钟后,便问胡宝玲:“感觉怎么样?”

“感觉很好!”胡宝玲响亮地回答。

“继续下潜!”

胡宝玲越下越深。宋工长问正在放胶管的小李:“现在已下潜多少了?”

小李回答:“59米。”

宋工长得知已到相当的深度,便对通话器问:“老胡,什么感觉?”

一会传来胡宝玲的声音:“很好。”

“继续下潜!”宋工长指令道。

胡宝玲继续往下,已略感头晕。此时又传来宋工长同样的问题:“感觉怎么样啊?”

“没有问题。”胡宝玲坚持道。

小李开始不断地报着数:65米,68米,70米,75米……

在场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宋工长又对着通话器问:“马上到底了,你可以吗?”

可是,这次并没有听到胡宝玲的及时回答,通话器里传来“咝咝”的声音。

三秒钟过去了,依然没有回答。

曹桢急了:“出问题了?”

宋工长对着通话器一遍又一遍地喊:“老胡,老胡,你听到吗?”

“感觉——正常。”水下又传来了胡宝玲吃力的回答。

“还能继续下潜吗?”宋工长急切地问。

胡宝玲这样说了:“可以继续下潜。”

“82米,到底了!”小李激动而紧张地呼喊道。

宋工长回过头,对着梅旸春和曹桢问道:“能不能让他作业?”

梅旸春示意刘教授作决定,而刘教授迟疑起来。这时曹桢说:“征求老胡本人的意见。”

宋工长对着通话器:“老胡,能进行作业吗?”

这时胡宝玲感到嘴麻、口渴,全身冒汗,但他咬紧牙关,使尽全身的力气回答:“一定要作业!”说完,他稍作调整,就开始作业起来。检查孔壁,清理孔壁上的碎块……

工作船上的所有人都屏住呼吸,不说话,宋工长也不再发问,生怕消耗胡宝玲的体力,影响他的作业。

5分钟,10分钟,15分钟……

梅旸春对曹桢说:“可以了。”

曹桢对宋工长说:“通知上浮。”

宋工长便对着通话器说:“老胡,15分钟了,可以上浮。”

过了很长一会儿,通话器传来声音:“我可以,到20分钟吧。”

到20分钟时,曹桢对宋工长说:“命令他上浮!”

“老胡,领导命令你立即上浮!”

“是!”胡宝玲微弱地回答。

宋工长没听到回答,又问:“老胡,你听到了吗?”

胡宝玲拼尽全力说:“听——到——了。”

在焦急的等待中,胡宝玲终于浮出了水面。

工作船上一片欢呼声。在场医生立即为胡宝玲做检查和护理工作。

“奇迹!奇迹!”刘景昌教授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的确是奇迹。深潜82米,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谱写了世界桥梁史上的深潜神话。

迎着凛冽的江风,潜入近百米的水底,从隆冬到初春,潜水工班的潜水工人以胡宝玲为榜样,经受痛苦的折磨,冒着生命危险,坚持深潜作业,终于攻克难关,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书摘与插画】

第二十九章 深潜神话

奇迹并不是伟人与英雄的专利。

普通人也能创造奇迹。伟大的奇迹都是人民创造的。

谁也无法相信,在中国经济*为困难的时期,在钢材等基本生产资料、粮食等基本生活资料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南京长江大桥工程仍然在艰难推进。

除4号、5号桥墩外,正桥的其他七个桥墩先后上马,引桥桥墩也全线展开。

一天深夜,忙了一天的指挥长宋次中刚刚睡下,卧室里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他心头猛然一惊,知道这个时候来电话,肯定不会是小事。果然,电话里传来二处处长慌张的声音:“宋局长,引桥桥墩的混凝土质地不良,出现了灌水漏窜的问题。”

放下电话,宋次中立即赶到引桥工地。二桥处的领导和技术人员个个神色凝重,正在紧急商讨补救办法。

宋次中听取了汇报、查看了现场,眉头紧锁,神情严峻地从嘴里蹦出了两个字:

“炸掉!”

大家面面相觑,不敢言语。

炸掉,仅仅两个字,从宋次中口中说出来并不轻松。

宋次中,1915年出生于山东省梁山县湖里大宋庄,曲阜师范毕业。1937年投身革命,参加过百团大战、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西南剿匪和抗美援朝。1955年奉调武汉大桥局任副局长,开始了桥梁建设生涯。

如今,作为代理局长,他把一个刚建成的引桥桥墩炸掉,很可能会因此承担重大领导责任。但是,军人出身的宋次中绝不会考虑个人的进退得失,他要对大桥工程的质量负责,对国家、对子孙后代负责。他严厉责问道:“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是致命的,还有什么补救办法?”接着又对在场的人说,“你们不仅要把这个墩子全部炸掉,还要停工三天,开会讨论,进行反省检查,研究更加严格的规范与措施确保工程质量,绝不能有半点的含糊!”

桥墩炸掉了,给大桥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敲响了“质量*”的警钟。从此以后,无论是在大桥局、指挥部,还是在工程施工工地,形成了遵守操作规程、人人重视质量的共识和氛围。

随着工程的全面展开和进度加快,各种困难和问题接踵而至。

3号桥墩于1961年2月19日开工,但出师不利。其桥址下面的江底地质复杂,基岩破碎,覆盖层有40米左右的厚度,需要进行大量的处理工作,施工极其困难。沉井下沉过程中,在穿过粘土层、接近设计标高40—45米时,由于沉井自重较小,不足以克服井壁摩擦力,加之水流冲击及河床冲刷等影响,沉井发生倾斜和位移。

为了调整倾斜和位移,采取了偏吸泥和局部吸深方法,由此破坏了整个沉井对河床形成的“锅底”造拱作用,引起特大翻砂事故,翻砂量约达3000立方米,井孔内泥面平均上升10米左右,井内水位瞬间上升至板桩顶溢出,南侧板桩倒塌。经过两周的抢险,才将翻砂堵住,并清理掉。

而沉井到位后,在钻岩过程中,沉井钢板桩围堰居然又被一艘向上游行驶的巨型货轮碰撞,导致钢板桩部分扭曲变形,且有三组断裂。桥工们花了九牛二虎之力,采取特殊措施,才将水面之上的钢板桩扶正,而水下断裂的板桩只能由潜水员采用水下电焊焊接,并由桥工灌注水下混凝土补强。

真是多灾多难,水下钻孔又碰到了意想不到的难题。3号墩位处的岩层倾角陡、裂隙密,有六条与岩层走向斜交的挤压破碎带,在平面上呈网状网格状分布。在墩位钻孔施工时,采用泥浆护壁钻进,成孔没有发生问题,但用压力冲洗孔壁时,发现井壁岩石形成碎块下掉,以致不能灌注水下混凝土成桩。

不能成桩,意味着这个桥墩就建不起来。这是必须攻克下来的难题。技术人员和工人们采取了许多措施,包括在岩层上面覆盖固结灌浆、孔壁岩层裂隙固结灌浆等,但都难以奏效。就这样,一次一次失败,一周一月地过去,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一次,曹桢在四桥处提交上来的几十条合理化建议中,发现了一条关于解决3号墩孔壁碎块下掉的建议,他仔细阅读,觉得颇有价值,就立即请李家咸、陈新、周璞一起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外层用钢筋防护岩石碎块下掉,在内层用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在一起的双层钢筋笼方案。在局部试验后,证明此方法可以彻底解决孔壁碎块下掉问题,从而实现灌注水下混凝土成桩。

但是,采用这一办法需要潜水员下水清孔和检查。而从水面至孔壁底部水深77米,加上提高水压固壁,水深达82米。当时国际上普遍认为45米是潜水的警戒线,先进的潜水设备*深也只能下潜50米左右。

82米,大大超过了一般潜水装置的极限深度,从来没有这样的深潜作业先例和经验。

由大桥局出面,请来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的深潜专家刘景昌、部队的潜水兵李波等人,还借来了一套代号“III螺旋”的苏式深潜设备。这套设备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可以超过50米,但在实际操作中从来没有下潜超过80米。

要不要组织进行82米的深潜呢?刘景昌没有把握,大桥局难以决断。

就在这时,一份请战书送到了梅旸春的手中。这是潜水工班党小组递交的,他们表示:“不克深水关,绝不下战场。”

多好的工人啊!梅旸春被他们的精神所打动,决定向深水挑战!

为了让潜水班的工人熟练掌握这套设备,刘景昌一遍又一遍地向他们传授深潜的技术要领,讲解设备的性能特点、操作程序,反复组织演练,还组织潜水员去上海接受了半个月的加压训练。

南京长江大桥工地潜水作业准备现场

深潜作业的那天,潜水工班工长宋福生带着四名潜水工人登上了潜水工作船。他们没想到梅旸春、曹桢、李家咸等局处领导和专家都一同前往深潜现场。

深潜作业就要开始了。曹桢问:“谁*个下水?”

“我!”胡宝玲挺身而出,“我是共产党员,我先下!”

左国胜站出来说:“我年纪*轻,我要求*个下去!”

“不,我是工长,还是我先下吧!”宋福生坚定地说。

“我先下!”“我先下!”一个个潜水工都站出来,争先恐后地要求先下水作业。

让谁先下水呢?

梅旸春、曹桢与刘景昌教授商量后决定,左国胜*个下去做试验。如果试验没有问题,胡宝玲再下去进行深潜作业,然后依次轮换。

左国胜穿好重潜水服,背着氦氧混合气钢瓶,刘教授又一次为他检查了装备,叮嘱注意事项。

“下水!”左国胜听到命令后,进入3号柱孔内的水中下潜。

一分钟后,他便明显感觉到身体受潜水服的挤压,耳鸣,呼吸不畅;两分钟后,他按照要求快速下潜,到达82米深的孔柱底部,顿时耳膜嗡嗡直响,疼痛难忍,全身的血液像凝固了一样,呼吸局促,行动非常困难。他知道,只有在自己意识清醒时立即上浮,才能避免生命危险,于是他被迫开始上浮。

但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上浮时,连接潜水服内的压缩空气管、通信绳和松了劲的钢丝紧紧绞在一起,他一阵窒息、昏眩,无法进行上浮操作。

上面的人发现了这一情况,迅速采取预定的措施,整整用了近两个小时,才把左国胜打捞上来,但他已经失去了知觉,立即送医院抢救,才得以脱险。

这次深潜,既成功也不成功。成功的是下到了82米深处,不成功的是下到深处后并没有作业,且在上浮时又发生了事故。

梅旸春心里十分矛盾,但他不得不做出继续实施深潜作业的决定,并要求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否则,一天天拖下去,3号桥墩就建不起来。

潜水班请求继续下潜作业。刘景昌教授与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了调整和调试。

南京长江大桥潜水工人胡宝玲勇闯生命禁区又一次深潜作业开始了。原班人马都登上了工作船。

胡宝玲穿上潜水服,工长宋福生替他戴上头盔,又仔细检查了潜水软管的进气情况,并把头盔拧紧螺帽。

“下潜!”曹桢下达命令。

胡宝玲从容地走下木梯,慢慢地潜入水中。顿时,在他身体四周,“咕咕咕”地泛起一朵朵水花。

宋福生手里拿着半导体的通话器,一分钟后,便问胡宝玲:“感觉怎么样?”

“感觉很好!”胡宝玲响亮地回答。

“继续下潜!”

胡宝玲越下越深。宋工长问正在放胶管的小李:“现在已下潜多少了?”

小李回答:“59米。”

宋工长得知已到相当的深度,便对通话器问:“老胡,什么感觉?”

一会传来胡宝玲的声音:“很好。”

“继续下潜!”宋工长指令道。

胡宝玲继续往下,已略感头晕。此时又传来宋工长同样的问题:“感觉怎么样啊?”

“没有问题。”胡宝玲坚持道。

小李开始不断地报着数:65米,68米,70米,75米……

在场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宋工长又对着通话器问:“马上到底了,你可以吗?”

可是,这次并没有听到胡宝玲的及时回答,通话器里传来“咝咝”的声音。

三秒钟过去了,依然没有回答。

曹桢急了:“出问题了?”

宋工长对着通话器一遍又一遍地喊:“老胡,老胡,你听到吗?”

“感觉——正常。”水下又传来了胡宝玲吃力的回答。

“还能继续下潜吗?”宋工长急切地问。

胡宝玲这样说了:“可以继续下潜。”

“82米,到底了!”小李激动而紧张地呼喊道。

宋工长回过头,对着梅旸春和曹桢问道:“能不能让他作业?”

梅旸春示意刘教授作决定,而刘教授迟疑起来。这时曹桢说:“征求老胡本人的意见。”

宋工长对着通话器:“老胡,能进行作业吗?”

这时胡宝玲感到嘴麻、口渴,全身冒汗,但他咬紧牙关,使尽全身的力气回答:“一定要作业!”说完,他稍作调整,就开始作业起来。检查孔壁,清理孔壁上的碎块……

工作船上的所有人都屏住呼吸,不说话,宋工长也不再发问,生怕消耗胡宝玲的体力,影响他的作业。

5分钟,10分钟,15分钟……

梅旸春对曹桢说:“可以了。”

曹桢对宋工长说:“通知上浮。”

宋工长便对着通话器说:“老胡,15分钟了,可以上浮。”

过了很长一会儿,通话器传来声音:“我可以,到20分钟吧。”

到20分钟时,曹桢对宋工长说:“命令他上浮!”

“老胡,领导命令你立即上浮!”

“是!”胡宝玲微弱地回答。

宋工长没听到回答,又问:“老胡,你听到了吗?”

胡宝玲拼尽全力说:“听——到——了。”

在焦急的等待中,胡宝玲终于浮出了水面。

工作船上一片欢呼声。在场医生立即为胡宝玲做检查和护理工作。

“奇迹!奇迹!”刘景昌教授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的确是奇迹。深潜82米,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谱写了世界桥梁史上的深潜神话。

迎着凛冽的江风,潜入近百米的水底,从隆冬到初春,潜水工班的潜水工人以胡宝玲为榜样,经受痛苦的折磨,冒着生命危险,坚持深潜作业,终于攻克难关,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