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大型文献纪录片同名图书。*中央党史与文献研究院第二编研部(周恩来组)倾情权威力作。*全书以真实而温暖的小故事展现周恩来于国于家的点滴往事和人格力量。*读过本书,周恩来在你心中的形象将不再模糊,你一定会深深被他的精神所感动!

2018年恰逢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为深切缅怀周恩来为党、人民、国家和人民军队建立的卓著功勋,追思和学习他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杰出楷模的崇高精神,辽宁人民出版社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周组)共同策划并筹备出版《榜样——周恩来的故事》


【内容简介】

本书由“理想高于天”“一生顾大局”“润物细无声”“枝叶总关情”“两袖拂清风”“声名万古香”六部分内容组成,生动地记述了周恩来一生献身党和人民事业的伟大实践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坚定理想信念。本书随文附周恩来工作、生活等历史照片和大量从未发表过的图片,图文结合,生动地记述周恩来一生献身党和人民事业的伟大实践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坚定理想信念。写作语言质朴、感人,读者能够切身感受到周恩来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两袖清风的优良作风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


本书以“榜样”为主题基调,准确、鲜明、生动地记述了周恩来同志一生献身党的事业的伟大实践,展示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坚定理想信念;本书以“周恩来的故事”为叙述形式,旨在将周总理昨天的故事讲给今天听,将其为中国人民和人类事业所作出的卓伟贡献和其生活工作中的点滴细节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由浅入深、通俗易懂,让广大读者切身感受到周总理的崇高精神、高尚品德和伟大风范。

本书附周恩来同志工作生活等历史照片和大量从未发表过的图片。此外,中央电视台将播放相关纪录片。编撰者力图将周恩来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两袖清风的优良作风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从多视角、多维度进行展现。出版后,该出版物可作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和重要参考读物。


【作者简介】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是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是党中央的工作部门,更重要的是,它是*权威的研究部门。其主要任务是:编辑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著作,研究他们的思想和生平,编辑、研究党和国家及军队的当代文献和历史文献。研究者们出版了大量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著作集,党的重要文献集,老一辈革命家传记、年谱、手迹、画册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在宣传老一辈革命家思想生平业绩风范以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下辖的第二编研部(即周组),主要负责编辑周恩来的著作,撰写其年谱、传记,研究其思想、生平。

本书《榜样——周恩来的故事》的主编是廖心文同志,1948年7月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她历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第二编研部主任,全国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会长,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她参加了《周恩来年谱(1898—1949)》、《周恩来传(1949—1976)》、《陈云传》(上)等的撰稿;担任《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1949—1950)》、《周恩来画传》、《朱德画传》以及《邓颖超》(画册)等书的主编。

*主创人员费虹寰,1969年2月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士,编审,现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主任,长期从事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参加编辑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周恩来邓颖超通信选集》、《周恩来和邓颖超》(画册)、《周恩来画传》、《周恩来与中共党史重大事件》等文献集、专题文集、论文集和多媒体光盘《周恩来》的撰稿。


【目录】

目录

*部分 理想高于天

第二部分 一生顾大局

第三部分 润物细无声

第四部分 枝叶总关情

第五部分 两袖拂清风

第六部分 声名万古香


【免费在线读】

在确定理想信念的过程中,周恩来也收获了爱情。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在教育他的侄女正确对待恋爱和婚姻问题时,讲到过这段经历:在旅欧初期,他曾经有过一个比较接近的朋友,那是个美丽的姑娘,对革命也很同情。周恩来说:
“当我决定献身革命时,我就觉得,作为革命的终身伴侣,她不合适。”他所需要的是“能一辈子从事革命”、能经受得了“革命的艰难险阻和惊涛骇浪”的伴侣。“这样,我就选择了你们的七妈(指邓颖超)。接着和她通起信来。我们是在通信中确定关系的。”
邓颖超也回忆说:
“在通信之间,我们增进了了解,增进了感情,特别是我们都建立了共同的革命理想,要为共产主义奋斗。三年过去,虽然你寄给我的信比过去来得勤了,信里的语意,我满没有在心,一直到你在来信中,把你对我的要求明确地提出来,从友谊发展到相爱,这时我在意了,考虑了。经过考虑,于是我们就定约了。但是,我们定约后的通信,还是以革命的活动、彼此的学习、革命的道理、今后的事业为主要内容,找不出我爱你、你爱我的字眼。”
1988年4月,中南海西花厅海棠花盛开之际,84岁的邓颖超留下录音,深情追忆了他和周恩来相识相爱、共同奋斗、悲喜分担的一生。邓颖超当时对身边工作人员说:现在不发表。如果有一天我也走了,喜欢海棠花的主人都走了,你们认为可以发表就发表,作为我的遗作,是对恩来的回忆和缅怀。否则,就烧掉。后来,人们将录音整理成文,在邓颖超逝世后的第五个年头公开发表。在这篇题为《从西花厅海棠花忆起》的文章中,邓颖超说:
“有一次,我突然接到你(指周恩来)寄给我的印有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像的明信片,你在明信片上写了‘希望我们两个人,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那样,一同上断头台。’”
这段有关爱情和断头台的回忆,是周恩来和邓颖超生死与共的爱情誓言。甜美的爱情和革命的理想,伴随着他们一起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直到生命的终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