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窗边的小豆豆》妈妈篇,每个爱孩子的妈妈的共同选择

★描绘小豆豆与妈妈一同成长的时光,这才是爱的教育,中文简体版已突破60万册

★让我们摒弃过度教育的理念,远离育儿焦虑,做从容的父母

★孩子们小的时候,如果有什么不足之处,那一定是我的教育方法有问题。——黑柳朝

★新版装帧更温柔纯真,适合亲子共读


【内容简介】

《小豆豆与我》是小豆豆系列作品第三部。本书是小豆豆的妈妈阿朝八十高龄时所写,她在书中回忆了自己与家人,尤其是与女儿小豆豆之间发生的一幕幕往事。

儿时的小豆豆无法融入学校生活,总有奇思妙想,阿朝一直包容和鼓励小豆豆;更是从自己的经历出发,提出对教育、对社会的思考。她认为对世间万物都应怀有感恩之心,不求回报、不求报偿,这种教育方式才是爱的教育。

在拉家常一般的叙述中,阿朝娓娓道出了关于子女教育,关于家庭,以及关于晚年生活的切身体验。乍看都是浅显的话,却平实而亲切。《小豆豆与我》是每个爱孩子的妈妈的共同选择,让我们摒弃过度教育的理念,远离育儿焦虑,做从容的父母。


【作者简介】

黑柳朝(1910-2006)

日本作家,“小豆豆”黑柳彻子的妈妈。1910年生于北海道。她性格开朗,好奇心旺盛,勇于付诸行动,始终抱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未来充满希望和热情。她把孩子视作上天赐予的宝物,对此深怀感恩之心,一直用巨大的关爱与深深的理解培育他们成长。代表作有《小豆豆与我》《阿朝来啦》《阿朝在旅途》等。


【媒体评论】

★《小豆豆与我》浓缩了作者黑柳朝八十年的温情回忆和生命智慧。——xinlang网

★阿朝和我们是声息相通的,身上重叠着我们的影子,就像“邻家大婶”,所以她和蔼亲切、贴心贴肺。——中国妇女报

★正是因为有妈妈的真诚鼓励,长大后的小豆豆才能乐观、积极和真诚地投入到热爱的工作中。在这种母女间不断的互相理解、互相鼓励和欣赏之中,能看到人世间美好的亲情。——腾讯读书


【目录】

章上帝不会做无用之事

圣卡洛斯的“梦幻般的冬眠生活”

人生的突发事件

向耶稣基督的祈祷

八十岁的海外特派记者

窗口猎艳

我的命就交给您了

第二章母亲与女儿的和睦关系

车到山前必有路

喜欢宣传艺人的母女

以前是个老病号!

惊魂往事

回忆中的心痛

招收若干名!

沾了女儿的光

第三章幸运女神的微笑

七十二岁的社会人

书被改编成电视剧,却闹出了笑话

妈妈成了红白歌会的评委

十年一结果的桃树

故乡泷川成了波斯菊的世界

选择一个人生活的我

第四章相似和不相似的地方

赶庙会的回忆

觉得差不多能做,结果犯了大错

又不是妈妈你出场!

总觉得相亲很可悲

妈妈和女儿的丢三落四记

两人不约而同选择了同样的点心

第五章神的礼物

女儿的信

梦想多年的阿斯本音乐节

和熊猫的热吻

和动物说话的孩子们

我喜欢说的话

寻找青鸟

后记


【书摘与插画】

七十岁以后,我为了让自己充满勇气,去挑战各种各样的事情,才开始写书、上电视。现在我马上就要八十岁了,时常会想,一不留神就要变成老太太了啊。我的牙已经全掉光了,都是假牙。因为有五个孩子,还有一位性情暴躁的丈夫,我整天有干不完的家务,所以没有时间也没有钱去看牙医。我也没有充足的时间上厕所,所以有很严重的便秘。

不过现在想一想,那是因为家里人需要我,我对大家都有帮助。那段曾经觉得很难过的时期,其实是幸福的日子。我现在才意识到这一点。抚养孩子的时候,能好好睡一觉简直是梦想,而现在,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都是自己说了算,到了夜里反而睡不好了,而且觉得睡觉很浪费,经常捧着一本书看到两三点。大家在幸福的时候往往没有留意,时光就一晃而过。那个时候,我还说过想要自由呢。

提到这些,我想起彻子跟我说过的一件往事。那是十五年前了。她和同事们一边吃饭喝茶,一边聊天,突然有一个人说:“如果有一位神仙可以让人返老还童,你们想回到什么时候呢?”

大家有的说“十六岁”,有的说“十八岁”,好一阵吵闹,但彻子什么也没说。

看到平时叽叽喳喳的她不说话,同事们感到很好奇,就特意问她:“彻子,你呢?”大家都饶有兴致地等待着她的回答,结果她说:“现在,我觉得现在就可以。我想象不到如果我年轻一些,还能成为现在这样。我从来没想过要重新再来一遍。”彻子是笑着告诉我的,然而这一瞬间,悲伤涌上我的心头,眼泪差点夺眶而出。“这孩子,真的是一直拼命努力到现在啊。”

不过,我对她说的是:“是吗,妈妈也觉得现在好了。”

我是有了孩子就生下来,然后努力把他们抚养成人。不过,有些人会先计划好生几个,或者觉得这个世界太残酷,干脆不生孩子。如果当我二十岁的时候,想法和现在一样,我也许会不要孩子。如果仅仅因为孩子是父母的纽带,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或者是为老了有人照顾才要孩子的话,就太可怕了。主要的是孩子太可怜了。

成家后生养很多孩子,让孩子们在世界上生活下去,虽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其实却很辛苦。不过,孩子也会让父母体味到很多没有体味过的东西。在我家,彻子出生以后,大儿子出生了,然后又生了个男孩,之后还有弟弟妹妹,这些孩子性格都不一样,常常让我感到吃惊:都是同样的父母生的,吃的都是同样的饭,怎么就这么不一样呢?

有朋友说:“你有五个孩子,在教育孩子方面应该是行家了。”可是,让孩子吃饭穿衣固然熟练,到了教育上,就是五人五个样了。而且照顾衣食住行谁都会,光做这些也不能说就是教育。我觉得到了孩子三四十岁的时候,才能看出当初我的教育方式来—那就是不求回报、不求报偿的教育方式。只有这样,才是爱的教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