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北京烤鸭代言人、知名美食家大董,刘恺威、张亮、龚琳娜倾情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美食专栏作家程磊作品,特约2019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视觉总监钱若斐担纲插画配图。

美食,是生命不可或缺之物。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它除了直接满足我们的口腹之欲,其中所蕴含的关于人生和远方的回忆与温暖,才是世间至为珍贵的味道。

如果生活将你大卸八块,总有一种吃食能把你拼凑起来。我们所心心念念的,除了一种吃食,一个味道,其实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或者一个记忆的时点。

一本饥饿的时候不能读的书,因为它会让你越看越饿;关于一些好吃的和一些好故事,适合有文化的吃货阅读。


【内容简介】

美食,是生命不可或缺之物。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它除了直接满足我们的口腹之欲,其中所蕴含的关于人生和远方的回忆与温暖,才是世间至为珍贵的味道。

《吃和远方》一书中,有家乡,有江湖,有四季,有远方,从令人拍案叫绝的臭鳜鱼到风靡江湖的小龙虾,从别有风味的腊肠到消夜的世界。只要跟紧作者的笔触,天南海北的地道美食,任君品味。

作者除了将吃到的味道入木三分地刻画出来,怎么吃和怎么做也行云流水般呈现出来。在寻找美食的同时,他将有关美食与人、文化、家乡、亲情和生活的所见所感水乳交融地穿插在行文之中,让吃不止于“吃”。

《吃和远方》是一本有想象力的书,在阅读的同时,我们不仅能与作者一起“吃”到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更能跟随他的脚步寻找味道的记忆,到达远方。


【作者简介】

程磊,吃喝玩达人,新浪微博:潘达力亚。曾任《三联生活周刊》年度茶专刊主笔,周刊旗下垂直内容电商平台熊猫爱茶研究所创始人,2017年首届中国茶生活年会创办者。“主业”之外,以各种花名在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写美食专栏,几乎篇篇皆是“爆款”,胖达一号、潘达利亚、胖哒等,都是一个人。目前致力于发展城市文旅的投资与顾问,吃喝玩似乎要成为主业。


【目录】

总序

乡愁

远方

江湖

四季

后记


【免费在线读】

天若有情 亦爱烧烤

上次几个大学同学凑在一起撸串,已是十几年前。久别重逢后的消夜,一切都很完美。4个中年大叔边吃边扯,勾肩搭背,八卦秘辛,污言秽语,逍遥自在。略有遗憾的是,我们在19摄氏度的户外和徐徐凉风中努力抓住夏天的尾巴。

汉口万松园劲松小路那家简陋得甚至有些“脏”的烧烤小店,是老饕们口口相传的好店,烤的腰片和肉筋那是一绝。如果味道好,环境差强人意是可以接受的。*完美的撸串环境是什么?夏天,夜晚,室外,矮桌矮凳,冰啤酒,光膀子,对的人,对的味。哪个江湖儿女对夏天撸串不垂涎三尺,哪个霸道总裁不心怀纵情撸串的小幻想?每年要是没吃过五六七八顿烧烤,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过了夏天。

我们说一句话就撸一口爆汁的切片猪腰子,再撸一串劲道弹牙的肉筋喝一杯酒,无须筷子,不戴手套,两根手指头一伸,拿起就撸,凉了就喊“给热一热”。这才是江湖儿女策马奔腾快意人生。撸串撸的不仅仅是肉,更重要的是气氛。那是一种势不可当,任何难题都必定能迎刃而解的感觉。在炎热与冰凉的激情交替中,你找到了自己的节奏,觉得自己处于*好的状态。况且,它还那么好吃。

烧烤应该是对远古生活的一种神秘追忆。我们的祖先,冒着分分钟挂掉的危险,打来一两只猎物,架火烧烤,大块吃肉。作为人类的*种乃至*口熟食,这种带有明显原始饮食文化痕迹的烹饪方式,已深深地烙在了人类的灵魂中。以至于现代社会中“致癌”“高脂高热量”的说法,仍无法阻挡人们的热情。面对烧烤时,倪匡说的那句话显得豪气干云:“人生学识,皆由老人和前辈处传来,既然知道结局,不如放怀畅饮,管他什么胆固醇,什么亚硝胺,烈酒又何妨,猪油又何妨 !”

去年在成都,凌晨一点我下楼觅食,这时的成都,除了没有理发师的闪烁着暧昧的光的美发店,就是烧烤摊了。我找了一家烧烤摊坐下,隔壁大圆桌,6位大叔酒过三巡,“川普”响彻塑料棚,估计是毕业后重逢的同学。“大哥,点首歌吧。”一位唱歌小妹怀抱吉他走到他们跟前。月光底下无新事,“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这群人拍手、合唱、叫好、哭,甚至把小妹的话筒扯过来自己唱,然后付钱,落幕。几分钟后,又来个拉二胡的,刚才那一幕再次上演。刚抹完眼泪的几位,继续在一曲《真心英雄》中飙泪,同时还没忘伸手拈了一根肉串撸两口。目睹了全过程的无聊的我,如同看了一场人生某段经历的回放,此情此景无比亲切。

烧烤摊就是舞台,上演的都是以掏心掏肺为主题的行为艺术,全国都差不多。光着膀子吹了几瓶啤酒,心底的话说出来:老婆不体贴,怀才不遇,领导够“二”,老子天下无敌,能认识哥儿几个三生有幸,以及各种当年勇。

这个舞台上,南北两地则是两种文化。在“撸串”这个词风靡之前,人们把这种用木炭直接加热食物的行为叫作“吃烧烤”。中部与西南地区基本不说撸串,这几乎是京津冀地区的专利。但东北的叫法是:“整点儿串”。简单粗暴,气势恢宏又轻描淡写,让人无法拒绝。烧烤在东北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乡村爱情故事》里的赵四说过, 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它的含义等同于默认了彼此是自己人。

“整点儿串”经常在这样的场景出现:久违的哥们重逢见面,或和新认识的老妹儿聊上了道儿,都会在谈话的末尾,装模作样地看一眼时间,故作惊讶状:“呀,这么晚了,不行出去整点儿串吧 !”

每一场深夜酣畅撸串之旅,总要伴随着痛哭与欢笑。譬如感情问题,谁又谈了,谁又散了,两口子又闹幺蛾子了,或者发现自己独自苦闷时,就会招呼几个人去吃上一顿。在强烈的感情问题面前,他们常常选择用饮酒和进食这些更原始的冲动去掩盖它们,好似一切苦闷和不顺心都会在杯子的碰撞声还有满布香辛料的烧烤中被消化掉。

在东北海鲜烧烤大排档,你也一定能看到这样一桌:三五男人光着膀子,身上文个虾爬子,一人踩着一箱老雪花,大声扯淡吹牛,透着一股老子上天入地都横着走的气质,以至于每个空气分子里都飘着大腰子味和“你瞅啥”的亲切问候。

中国人的夜生活几乎就是烧烤生活,荷尔蒙的味道当然也会飘荡在每一个烧烤摊的上空,塑料凳子、啤酒瓶子,是*顺手的青春。这就是撸串,除了肉筋、腰子、毛豆、烤蒜,还有意淫江湖里的快意恩仇、烈酒折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