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明清艺术史、学术史研究前沿令人瞩目的Z新力作。

司马小松,乾嘉时期访碑*人。近年,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等机构集中公布了数百通黄易友朋信札资料。与此同时,黄易和清代金石学在西方学界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本书作者正是在海内外学术热点的背景下,以其自身明清书法史研究底色为依托,进入黄易的世界。此书为我们带来了:

一、深度解读以信札为核心,结合清人文集、石刻拓片、题跋、绘画等一系列文字、图像资料。作者在*手材料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全面呈现黄易及其友朋建立起来的金石缘网络。

二、从金石学、碑学史的角度来看,乾嘉时期上承17世纪(清初)以来文人学者的亲历访碑活动,18世纪下半叶,也就是黄易活动的主要年代,访碑的规模与结构都呈现出强烈的扩张之势。书中对这种风气的由来,对既往金石学的延续和展开,做了细密的梳理,极大地拓展并深化了我们对乾嘉碑学,进而整个清代金石学历史变迁的深入认识与理解。


【内容简介】

人称“司马小松”的黄易(1744—1802),不仅是书法、篆刻和绘画上成就卓越的艺术家,同时也是清代*重要的金石学家之一。黄易的访碑、拓碑活动,在嘉祥重新发现并就地复建武梁祠;其首屈一指的拓本征集并通过刊布、题跋等等,三十年间,积五千件拓本的收藏,使得他成为乾嘉金石学中*为活跃的关键人物,为后人留下了《小蓬莱阁金石文字》与《小蓬莱阁金石目》等著作。

明清艺术史、学术史研究前沿令人瞩目的Z新力作。

本书从黄易发现武梁祠入手,展开对乾嘉金石活动的生动记述。在“金石亦时尚”的潮流中,翁方纲、王昶、钱大昕、孙星衍、洪亮吉、瞿中溶、阮元等众多学术精英,散布各处的地方官员与雅嗜金石的布衣学者,各以友朋的身份纷纷登场。

作者以清代金石学家黄易为中心,围绕金石收藏的信息渠道、征集网络、回报方式、藏品的经典化策略,以及金石学共同体的形成等等,重构了乾嘉金石学的社会生态样貌。

封扉书名题字为黄易手迹;封底印章为邓石如铁笔。


【作者简介】

薛龙春,1971年10月生,江苏高邮人,文学博士。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

2008—2009学年获美国学术团体协会(ACLS)青年学者学术奖金,访学于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2013年再任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访问学者一年。2015年获香港利荣森纪念计划奖金,访学于台北故宫博物院。2018年秋学期,为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邀访教授。

主要研究16—18世纪中国书法篆刻史、尺牍文献。著有《雅宜山色:王宠的人生与书法》(2013)、《王铎年谱长编》(2019)等。


【媒体评论】

1777年年底,黄易报捐成功,将由直隶之任山东,在临别时给丰润县知县潘应椿的信中,他深情地写道:“金石古欢,世有几人,能不神依左右耶?”古欢是指老朋友,但在黄易的语境中,也指向与古为徒,在金石拓本的摩挲与研玩中,他们也获得了与往昔交流的乐趣。将黄易与乾嘉金石学人以及那个伟大的时代紧紧联系在一起。令人遗憾的是,过去在讨论乾嘉金石学与考证学时,人们对于政治-社会因素倾注了大量的精力,而对于其间的乐趣,却关心甚少。

听一听黄易于嵩山发现一“马”字的惊喜,再听一听翁方纲获知《郭有道碑》已无一字的叹息,也许我们才能回到那个特殊的情境之中,对他们予以同情的理解。

—— 薛龙春

推荐语一

通过丰富的史料、生动的描述、细致的分析,薛龙春告诉我们,“碑痴”黄易何以凭着几纸拓片,不断撩拨着乾嘉思想文化界的神经

——白谦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

推荐语二

薛龙春为我们贯连勾勒出一个充满细节与温度的乾嘉金石学世界,他不仅复原了那些被遮蔽的历史,也复原了那些被漠视的情感

——黄一农(台湾清华大学历史所教授、中研院院士)

关键词(?)

金石古欢,世有几人,能不神依左右耶?——黄易

金石亦时尚也。——潘有为致黄易

书中刊有清人信札、绘画、印章、拓片、书影,

均为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

海内外公私收藏的文物精品,不少为首次发表


【目录】

【三联书店相关图书信息】

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白谦慎著

雅债:文徵明的社交性艺术[英] 柯律格著 刘宇珍 邱士华 胡隽 译

长物:早期现代中国的物质文化与社会状况[英] 柯律格著 高昕丹 陈恒 译

大明:明代中国的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 [英] 柯律格著 黄小峰 译

石涛:清初中国的绘画与现代性 [美] 乔迅 著 刘宇珍邱士华等译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