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推荐1.《黄帝内经》是我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一部医学典籍,已传承2000多年,翻译成10多种语言,也是中国养生术的根源。作者李顺在深入挖掘《黄帝内经》中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多角度、多层次解读了其中养生的核心内容。

★推荐2.高医疗成本时代的健康指南,适合每个家庭的生活手册。

★推荐3.“阴阳平衡百病消,不治已病治未病”。《黄帝内经中的养生经》旨在让读者真正学会协调五脏六腑,使百病不侵;学会疏通经络,远离疾病折磨;学会辨别体质,做到防病强身;顺应四时的变化规律,寻求阴阳平衡,实现延年益寿;遵循十二时辰养生,每天调养好身心;做好情志养生,快乐生活;掌握治疗各种疾病的传统秘方,轻松应对疾病的困扰。

★推荐4.书中每个主题中都引入了《黄帝内经》的相关古文,并附有翻译,以方便读者理解。

★推荐5.简单易学的穴位按摩,随时随地解决生活和工作的疲劳、常见病。


【内容简介】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经》通俗易懂,系统、科学地对《黄帝内经》中的一些养生思想和方式进行了阐释,从调养五脏六腑、经络养生、体质养生、四时养生、十二时辰养生、情志养生等多个方面对人们的养生观念和方法原则进行了总结。旨在让读者真正学会协调五脏六腑,使百病不侵;学会疏通经络,远离疾病折磨;学会辨别体质,做到防病强身;顺应四时的变化规律,寻求阴阳平衡,实现延年益寿;遵循十二时辰养生,每天调养好身心;做好情志养生,快乐生活;掌握治疗各种疾病的传统秘方,轻松应对疾病的困扰。


【作者简介】

李顺: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中医穴位疗法分会副秘书长、中医外治疗法讲师、执业中医师、副主任医师、中国红十字会会员、河北省中医协会会员、中医之家终身会员。

师从国医泰斗秦伯未嫡传弟子——王凤歧、吴大真教授,并先后从师国医大师方和谦、吉良晨、陆广莘、路志正以及艾灸大家田从豁等京城名老中医。

行医三十余年,推崇中医外治疗法,善用中药外治加艾灸治疗疑难杂症,解决病人服药之苦。参与撰写了《秦伯未临床经典》《中华名医特技集成》《中医膏方学》《中医脐疗学》《国医经验录》等医学书籍。


【目录】

1章 天人合一,论《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

养生的核心在于阴阳平衡 / 002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原则 / 006

揭秘五行学说 / 010

《黄帝内经》解读影响寿命的因素 / 014

2章 调养五脏六腑,内外兼修则百病不侵

心为“君主之官”,为气血所养 / 018

肝为“将军之官”,外守内调 / 022

脾为“仓廪之官”,主运化 / 025

肺为“相傅之官”,吐故纳新 / 028

肾为“作强之官”,藏精纳气 / 031

六腑主外,各司其职 / 034

3章 疏通经络,气血畅通则远离疾病折磨

疏通十二经脉,百病难侵 / 040

对付失眠,找对穴位是关键 / 062

幼儿腹泻,艾灸四个穴位有奇效 / 065

四个特效穴,有效缓解过敏性鼻炎 / 069

太冲和膻中穴是乳腺疾病的克星 / 073

揉揉按按,祛除湿邪 / 075

4章 辨识体质,因人摄生以防未病

平和体质:养生遵循中庸之道 / 080

气虚体质:养生重在补养元气,避风邪 / 083

阳虚体质:养生重在固本培阳,注重保暖 / 087

阴虚体质:养生重在滋阴降火,调补肝肾 / 091

湿热体质:养生重在护养肝胆,祛湿清热 / 094

血瘀体质:养生重在活血散瘀,保健按摩 / 097

气郁体质:养生重在调理气血,减压解闷 / 100

痰湿体质:养生重在健脾祛湿,远离肥甘厚味 / 103

特禀体质:养生重在益气固表,内外兼调 / 106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 / 109

5章 顺应四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平阴阳

春季知“生发”:晚睡早起,主疏肝理气 / 116

夏季看“生长”:夜卧早起,主养心为先 / 119

秋季忙“收敛”:早卧早起,主养肺防燥 / 123

冬季贵“藏养”:早卧晚起,主养肾防寒 / 127

6章 遵十二时辰,调养一天好身心

子时胆经旺:安睡*能调胆气,胆气调畅不生病 / 132

丑时肝经旺:养肝,深度睡眠是关键 / 135

寅时肺经旺:睡眠不好,不妨试试“赤龙搅海” / 138

卯时大肠经旺:排毒通便的好时刻 / 140

辰时胃经旺:营养早餐,饭后百步促消化 / 143

巳时脾经旺:按摩脾经,身健脑醒 / 146

午时心经旺:午休小憩是养心经的*好办法 / 149

未时小肠经旺:按摩小肠经,肠道气血更顺畅 / 152

申时膀胱经旺:膀胱经,人体的排毒通道 / 155

酉时肾经旺:常推肾经,生命之水长盛 / 158

戌时心包经旺:保持精神畅快,呵护你的小心脏 / 161

亥时三焦经旺:及时入睡,养阴育阳留青春 / 164

7章 病由心生,养心调神远离亚健康

《黄帝内经》中的情志与养生 / 168

喜:喜伤心,恐能抑制喜 / 172

怒:怒伤肝,悲能抑制怒 / 176

思:思伤脾,怒能抑制思 / 179

忧:忧伤肺,喜能抑制忧 / 183

恐:恐伤肾,思能抑制恐 / 187

《黄帝内经》中精神养生的重要观点 / 190

8章 顺应环境,《黄帝内经》中的地域养生之道

东部:控制海鲜摄入,主防止内热积聚 / 194

西部:因自然环境恶劣,多注意肝胆系统 / 198

南部:合理搭配饮食,预防手脚麻痹 / 201

北部:腹部寒痛,使用艾灸来治疗 / 204

中部:导引按跷,治疗四肢痿软、寒热 / 208

9章 对症而养,《黄帝内经》中的日常保健小妙招

防治口腔溃疡有方法 / 212

告别腰痛,中医调养有绝招 / 216

巧用妙招治疗肩周炎 / 220

祛除黑头,从保护脾脏开始 / 224

调治月经不调的妙招 / 227

巧妙治疗小腿抽筋 / 231

附 录 

古代著名养生家及养生思想 / 235


【前言】

《黄帝内经》分为《灵枢》和《素问》两个部分,是中国*早的医学典籍,也是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它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主要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其中涉及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养生学”等。其医学理论建立在我国古代道家理论的基础之上,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在医学史上,《黄帝内经》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标志着中医学由单纯的经验积累上升至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为中国的医学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它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以及养生、摄生、益寿、延年等理论。它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养生学说,对养生防病经验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尤其强调环境及精神因素对人体、疾病的影响,深入地研究了自然界气候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并由此形成“运气学说”,以指导人们趋利避害,对疾病采取种种预防措施。因此,充分挖掘《黄帝内经》中的养生观念和理论方法,对现代人的健康有着重大的意义。

本书通俗易懂,系统、科学地对《黄帝内经》中的一些养生思想和方式进行了阐释,从调养五脏六腑、经络养生、体质养生、四时养生、十二时辰养生、情志养生等多个方面对人们的养生观念和方法原则进行了总结。旨在让读者真正学会协调五脏六腑,使百病不侵;学会疏通经络,远离疾病折磨;学会辨别体质,做到防病强身;顺应四时的变化规律,寻求阴阳平衡,实现延年益寿;遵循十二时辰养生,每天调养好身心;做好情志养生,快乐生活;掌握治疗各种疾病的传统秘方,轻松应对疾病的困扰。

另外,书中的每小节开头都引入了《黄帝内经》的相关原文,并附有翻译,以方便读者理解;书中还插入了相关的图片,以便读者在享受经典、领悟养生之道的同时,更直观地学习到养生的方法。

《黄帝内经》中说,懂得养生之道的人方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希望在本书的帮助下,每一位读者都能学到、悟到古代中医的养生智慧,把握好养生的关键,从而健康长寿。


【免费在线读】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原则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注释:上古时代的人,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加以适应,调和养生的办法,使之达到正确的标准……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

——《素问》

《黄帝内经》是一部治病的法书,也是一部养生的经典著作。经历两千多年之后,它的养生理念依旧广泛流传。养生,即保养生命的意思,又称摄生。它是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理解《黄帝内经》中科学的养生原则。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动静结合的养生原则

《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岐伯曰: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故气有往复,用有迟速,四者之有,而化而变,风之来也。帝曰:迟速往复,风所由生,而化而变,故因盛衰之变耳。成败倚伏游乎中,何也?岐伯曰: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帝曰:有期乎?岐伯曰:不生不化,静之期也。”

岐伯与黄帝的这段对话大意就是养生应动静结合,静是要求神气清净,动是要求形体动,通过运动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在运动中,内练精神,动以养形,静以养神,以达到身心和谐统一。

形神兼养的养生原则

形神合一的意思是在养生过程中既要注重形体的养护,又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的调摄,正所谓“形神兼养”“守神全行”“保行全神”。形神合一的思想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指导思想,这种养生方法可以使人达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境界。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形神兼养呢?《黄帝内经》指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意思是饮食有所节制,作息有一定的规律,不妄事操劳,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

顺应自然的养生原则

《灵枢》中说:“人与天地相应也。”这种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特点被中国古代学者称为“天人合一”,也就是说,人依靠天地之气而生成,顺应四时变化规律而生活。更通俗地说就是人只有顺应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才能正常地生长发育。

比如,自然界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季节变化,人就要使自己的身体和四季的变化相适应。如《素问》中提出,春季人们应该入夜即睡觉,早一些起床,在庭院中缓缓散步;夏季人们应该晚睡早起,保持精神愉快;秋季人们应该早睡早起,就像雄鸡一样,天黑就睡,天亮就起;冬季则应该早些睡觉,早晨要等到太阳升起后才起身。

预防为主的养生原则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两千年前就成书的《黄帝内经》中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早思想。

《素问》中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意思是说,圣人不等病已经发生再去治疗,而是治疗在疾病发生之前,如同不等到乱事已经发生再去治理,而是治理在乱事发生之前。如果疾病已经发生,然后再去治疗,乱事已经形成,然后再去治理,那就如同临渴而掘井,战乱发生了再去制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吗?可见,养生需以预防为主,未病先防才是上策。

【养生小贴士】

《黄帝内经》中在谈到真正的长寿之道时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也就是说要学会掌控自己的身体和欲望才是长寿的不二法门。在生活中,我们很难看见哪个斤斤计较、心事重重、杂念丛生、心胸狭窄的人是能够长寿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