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我国每分钟有7.5人被确诊为癌症,而大多数癌症患者甚至很多医生都不知道——化疗、放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治疗方式都不可避免具有一定的心脏毒性,可能导致病人生了肿瘤却死于心脏病。

在这本中国***肿瘤心脏病学科普书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程蕾蕾主任医师采用生动的临床故事,精准讲述了癌症病人一定要知道的心血管保护常识,为您讲解*前沿、*实用的救命新知。


【内容简介】

随着癌症诊治水平的提高,既往被视为洪水猛兽的癌症,逐渐成为一种能够长期存活的“慢性病”。然而,针对癌症的化疗、放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都不可避免具有一定的心血管毒性,临床上癌症病人合并心脏病的情况日趋常见。这两种疾病相互牵制,会严重干扰癌症的正常治疗过程,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总生存期。为了更好地给这部分病人提供医疗援助,一门全新的交叉学科“肿瘤心脏病学”蓬勃兴起。

本书是国内***肿瘤心脏病学科普书,作者结合生动的临床病例,以新颖活泼的讲故事方式,讲述癌症病人不可忽视的心血管保护常识,以及如何对癌症病人的心血管病变进行早判断、早干预、科学就医,有效提升医治效果。

癌症病人化疗后反复胸闷、胸痛,问题出在哪儿?

乳腺癌病人为什么年纪轻轻却血脂异常?

采用蒽环类药物治疗后为什么出现心力衰竭?

中老年癌症病人突然性情暴躁,可能有生命危险?

……

这些问题,您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作者简介】

程蕾蕾,复旦大学医学博士,美国Emory大学博士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超声诊断科主任医师,复旦大学内科学(心血管病)博士生导师。

擅长疑难心血管病变超声诊断及心内科疾病诊治。牵头开设华东*个“肿瘤心脏病学多学科联合门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科研课题17项。以通讯或*作者发表论文69篇,其中SCI论文17篇。

热爱医学科普,担任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副秘书长。出版科普故事书《说句心里话》和《医生*懂你的心》,被评选为“2017健康中国年度杰出科普作品”等。


【媒体评论】

肿瘤心脏病学是一门全新的交叉学科,每个人都有权知晓这方面的医学前沿知识。

《说句心里话2》呈现了程蕾蕾主任医师致力于肿瘤心脏病学的研究心得和独到见解,这本书也是我们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全体同仁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在此慎重推荐,希望您开卷有益。

——葛均波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为你的手指买钻戒,为你的脚买新鞋,为你的眼睛,买这世界的光彩。

你为你的心,去买程蕾蕾医生的书。

心安,人安。

——陈村 作家


【目录】

推荐序 老百姓有权知晓医学前沿知识 葛均波 / 001

自 序 人生至味是喜欢 程蕾蕾 / 005

  1. 医者不自医?我把自己治好了 / 001
  2. 只有不到 30% 的疾病能被正确诊治 / 013
  3. 上帝关上了门,却没打开窗 / 017
  4. 心电图 ST 段改变一定是心肌缺血吗? / 028
  5. 贫血也可能酿成大祸 / 036
  6. 当心脏毒性药物试验遇到《本草纲目》/ 042

7.“割腕疗法”/ 049

  1. 先天性心脏病治疗,赶早不赶巧 / 057
  2. 每个人都可能撒谎 / 062
  3. 另类诊断依据:病患的家长里短 / 067
  4. 我竟然误诊了! / 074
  5. 老人突然性情暴躁?警惕这种心脏急症 / 083
  6. 治得好病不等于救得了命 / 088
  7. 想晋升?试试临床研究搞专利 / 095
  8. 服用华法林必须定期检测凝血指标 / 103
  9. 儿童血尿常见原因——胡桃夹现象/ 110
  10. 血压升高?先排查肾脏病变 / 116
  11. 冷冻 17 颗卵子,我们还是劝她别生 / 122
  12. 命运居然真的天注定 / 128
  13. 肿瘤合并心脏病的病人心理障碍发生率是 100%/ 134
  14. 你再也等不到我了 / 142

22.PD-1、PD-L1 抑制剂引发的心肌炎致死率高达 50%/ 149

  1. 究竟是谁让她染上了梅毒? / 159
  2. 冠心病患者要吃多久药?终生! / 165
  3. 室壁瘤要切吗? / 173
  4. 吃药、支架、血压计,魔鬼都在细节里 / 180
  5. 换了人工心脏瓣膜,为啥还有房颤? / 187
  6. 阿司匹林已经走下神坛? / 192
  7. 只要三步,即刻终止室上速 / 198
  8. *不变的就是“变化”/ 205
  9. 女儿是下半辈子的闺密 / 212
  10. 科研精髓在于“创新”/ 219
  11. 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 224
  12.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 229
  13. 一切皆有可能,懦夫从不启程 / 236
  14. 种一棵树*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 242

后 记 一直在路上 程蕾蕾 / 249

附 录 肿瘤治疗常见药物及放疗相关心脏毒性表 / 252


【前言】

十几年前有个病人,让我至今难忘。

她是常州人,四十多岁,着装得体。她说自己偶然胸闷,在当地医院做了心脏超声检查,提示右心偏大以及轻度肺动脉高压,来上海出差途经

我们医院,顺便复查一下。

我给她做了检查,确实右心房和右心室略大、肺动脉压力稍微增高,但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问题。不过,何以解释呢?

反复探查之后,我决定测量一下她的下腔静脉宽度。有些病变不是看一次就能发现的,更不是做一次检查就能明确的。

可是,我刚把超声探头贴紧她的右侧上腹部,整个人惊呆了。

她的肝区散布着十多个大小不一的肿块,像一堆狞恶的眼睛,透过屏幕有恃无恐地注视着、寻衅着,冷酷地、无情地。

如此典型的“牛眼睛”征象,肯定是恶性肿瘤转移到了肝脏。

因为肝脏充满了肿瘤,导致静脉血液无法顺畅地回流到心脏,所以右心房和右心室增大,继而引发肺动脉高压。

在那个震惊恐惧的瞬间,所有的疑惑都得到了答案。

时间久远,我记不得当时是怎么艰难地跟她作了尽量委婉的解释,让她马上、即刻去看肝肿瘤科。但是,她恍惚而愤怒的表情历时多年依然印

刻在我的脑海里。

她仿佛完全无法置信,又好像确认自己已经被命运抛弃。她一边盯着我追问不舍,一边仓皇失措地从包里摸索手机。可能是包太滑,可能是手

在抖,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啪嚓”,手机滑脱,再捡起来的时候,手机屏幕破碎得千疮百孔。

很长时间以来,对我这个看心血管的医生而言,癌症仿佛距离很远。人所共知,心脏一般不会长肿瘤。所以,我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我会面对很多很多恶性肿瘤病人。

肿瘤心脏病学,是一门正在兴起的全新交叉学科,主要针对的是肿瘤化疗、放疗、免疫及靶向等治疗引发心脏并发症的诊治,以及为合并心血管病变的癌症病人提供心功能评估和心血管支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也会接触到很多肿瘤转移到心脏的病人,还有各种各样罕见的原发于心脏的良性和恶性肿瘤患者。

从十年前我尝试用心脏超声新技术早期监测恶性肿瘤病人心功能损伤以来,有太多的病人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有一位 70 岁的肺癌患者,来自江苏兴化。他应用靶向抗肿瘤药之后,血压日夜剧烈波动,虽然肿瘤指标日趋改善,但每个月都要来看高血压。无论春夏秋冬,不管穿什么衣服,他都在领口端端正正地别上一枚*像章。

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了,问他为何如此喜欢这枚像章。

他举起一只手掌,略带神秘地凑近我的耳朵:“程医生,我以前住院的病友,一个一个都走了,模不是死在肺癌上面,他们都是心脏不好走的!你不要不相信,我如果没有像章保佑,哪能活到今天!”

还有一个老先生,上海人,白血病。他找我就诊了很多次,我却不知道他的长相。白血病患者特别惧怕感染,他每次来医院的时候都全副武装,口罩、帽子还有手套一样不落。

他的病情不容乐观,*近一次复查,左心房内新冒出一个两公分的肿块。不管这个肿块与白血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心脏内一旦发现肿瘤,都劫

数难逃。

为了调节气氛,我举起手机故作轻松地说:“来了这么多次,我给你拍张照吧。”

他大手一挥:“等一下!”

只见他有条不紊地脱了手套,除下口罩,摘掉帽子,然后,面对着我笔直站立,脸上露出发自肺腑的灿烂笑容:“程医生,我晓得自己不来赛(沪语,意为“不行”)了。生死由天,也没有办法。不过,侬要帮我拍照,阿拉上海男人无论如何也要有腔调,拍照片哪能不露出面孔呢?!”

还有一个病人,年老体弱,冠心病多年,三次植入支架,雪上加霜,又发现了右侧肾盂肾癌,长期躺在另一家医院的重症监护室。

衰退虚弱的心功能,让泌尿外科医生止步不前。肿瘤肆意生长,一点一点吞噬着病人的生命,但严重的心脏病,不但让他无法手术,用药也严重局限。

他的女儿和女婿带着病史资料来就诊,我了解病情后,非常抱歉地说,真的无能为力。

姑娘听完开始哭泣,她先生抱着她的肩膀轻声安慰。

忽然,姑娘站立起来,从包里掏出一大捧现金,用尽全身力气摔在桌子上:“医生,我不能没有爸爸,这些钱都给你,不够我还有!求求你,救救我爸爸!”

类似于此的故事,我可以连续讲上三天三夜。

鉴于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是*为常见的两类危急重症,在现实生活中,它们合并出现的概率,远远大于人们的想象。

但即便到现在,这些病人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诊治。由于医学专科的划分体制,肿瘤科医生不清楚如何早期监测心血管病变,而心脏科医生又不熟悉抗癌药的应用。很多合并心脏病的癌症病人就这样被不同医院与不同科室反复推诿,求医无门。

我在这本书里记录了一句话:“程医生,人们总说当上帝关上门的时候,会打开一扇窗。可是,对于我们这些人,上帝关上门的时候,他就走了!我们被遗忘了!只能一直待在黑暗当中,孤独地等待,可能永远也等不到窗户打开的那一天……”这当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是我的创造,而是亲耳聆听的血泪控诉。

终于,在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总结了前期工作基础,于 2018 年 4 月 20 日,率先开设了华东地区*个肿瘤心脏病学多学科联合门诊。

多学科联合门诊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与现有的专科诊疗流程相比,更加人性化。合并多种疾病的人不必分头挂号看多个医生,而是不同专科医生会聚在一起,同时为病人探讨、摸索、总结。

这种模式,不仅仅为病人节省了宝贵的时间,方便了重症患者的就医步骤,不同专科医生还从不同角度各抒己见,统一斟酌*后达成的治疗方案,其效果一加一远远大于二。

但是,开设一个崭新的多学科联合门诊困难重重。作为负责人,一开始我的内心万般纠结。因为,我除了是病人眼中的程医生,也是一个家庭主妇,是我女儿 Happy 的妈妈。

中年妇女是这个社会上压力*、负荷*重、*焦虑也*犹豫的一个群体。我们头顶工作、家务、孩子等 N 重大山,每天都被压得胸闷憋气。所以,我与我的同事,几个原本已经疲于奔命的中年妇女,为什么明知山有虎,偏要费时费力、千方百计、破釜沉舟,非得做成这件事?

我想主要是因为,病人的需要是对医生责无旁贷的呼唤。

我们不是天使,但在工作中,职业满足感确实是医生*为强大的驱动力。要成为所谓的好医生,勤奋努力只是充分条件,而必要条件则是好奇心,也就是热爱探究疾病,乐于享受治愈或者改善患者病情之后的那种无与伦比的成就感。

医生如果对职业无法充满热情,再聪明能干也是枉然。是好奇和喜欢,

而不是别的,驱动着我们不断进步。

一个医生*跩的时刻,是嘚瑟地在心里对病人说:看,你正是因为遇见了我,才改变了一切!

在我们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心脏病学联合门诊迎接一周年的时候,我用这本书作为纪念。我仅仅用了 45 天,就写完了这本书。一个半月以来的每个假日和周末,故事和感悟在指尖不断汩汩流淌。

我回忆,我记录,我倾诉。

为了这个联合门诊,所有同事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此,我谨感谢葛均波院士高瞻远瞩的指点,感谢每一位咬牙坚持的亲爱同事,尤其是心内科林瑾仪博士、马元吉博士、崔洁博士;心脏超声诊断科舒先红教授、方晓燕博士;药剂科李晓宇副主任药师、吴薇副主任药师、李静副主任药师、

王春晖主管药师;肿瘤内科周宇红主任医师、郭曦主治医师、王妍主治医师;心外科王春生教授、李化博士、陆树洋博士;普外科朱玮副主任医师;放疗科曾昭冲教授、章倩博士;心理医学科叶尘宇副主任医师、刘文娟主治医师;检验科王蓓丽副主任技师;放射诊断科恽虹博士;核医学科程登峰研究员;护理部朱军主管护师,以及门诊部各位老师和中国肿瘤心脏病学网 CEO 王姗姗女士。同时,衷心致谢远在喀什支援边疆的心内科赵刚副主任医师,他在西北边陲对本书进行了全文逐字校对。还有很多名字请恕无法一一列出。

*后,祝愿每一位打开这本书的人,都收获健康和喜乐。

程蕾蕾


【免费在线读】

以前,大家谈癌色变。一旦得了恶性肿瘤,生存的日子屈指可数。不过,随着各种技术的发展,现在很多肿瘤病人都能长期存活。根据中国肿瘤登记数据,仅以乳腺癌为例,我国城市乳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已经达到70%,上海地区更是超过91%。这时候,一个严重的问题日益凸显,那就是针对恶性肿瘤的化疗、放疗以及非常热门的免疫治疗,在控制癌症的同时,还会不可避免地损害心脏。可惜的是,大部分人对此并不知情。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不少病人发现肿瘤的时候,已经得了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这些病人如果进行肿瘤切除及进一步化疗,心脏功能是否可以承受,也是临床上面临的重要问题。

这些合并心血管病变的肿瘤病人,看病十分困难。因为现在的医学专科壁垒,肿瘤科医生心血管疾病知识欠缺,心脏科医生看到肿瘤也束手无策,更不要提这两种疾病在同一个人身上进行治疗时如何才能扬长避短、左右兼顾了。

我们这次开设肿瘤心脏病学联合门诊,正是应这些病人的需求。希望通过多个学科共同努力,帮助病人制定*合理的方案。

袁虹今年31岁,一年前,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发现左侧乳腺癌,在福建当地医院做了激素和靶向药物治疗。

雌激素会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因此,对于乳腺癌患者,如果能有效抑制雌激素,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乳腺癌病情。对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病人,可采用抗雌激素药物,如他莫昔芬等,降低体内雌激素的水平,从而达到拮抗肿瘤生长的效果。

但雌激素是维持女性卵巢生育功能的必要条件。对于育龄女性,使用激素类药物会丧失生育功能。

可是,即便得了癌症,袁虹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拥有自己的小孩。在反复了解和咨询之后,她在化疗之前做了一件事。她找到一家人工生殖中心,取出17颗卵子,冷冻起来。

袁虹*次找我看病是在半年前。她戴着一顶红色的帽子掩盖化疗后稀疏的头发,坐在我对面很平静地讲述她的病史,好像那些惊心动魄的情节,发生在另外一个人身上。冷冻卵子是人工辅助生殖的必要步骤,女性先要服用促进卵泡成熟的药物,然后用细针经过阴道穿刺卵巢,在超声引导下,将卵泡液吸取出来。过程相当痛苦。

“我以前一直希望生两个小孩,*好一男一女,我把两个宝宝的名字都想好了。”但袁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她在婚后仅仅半年,被查出了乳腺癌。

她接受了激素和靶向药物治疗,但每次复查血脂都不正常。

30岁左右的女性,没有道理胆固醇升高,更没有道理升高到正常值的两倍。当地医院的肿瘤科医生无法断定,建议她来我们医院查明原因。

我看了资料之后,心里明白这是袁虹激素治疗出现的副作用。

血浆中含有的所有脂肪统称为血脂。血脂是维持人体细胞基础代谢的必需物质。血脂不是单一的,由不同种类的脂肪成分组成,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其中,胆固醇又细分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

血脂全套检测包括很多指标,不少患者拿到检查单觉得困惑:数字那么多,究竟是正常还是不正常?如果不正常,严重吗?事实上,虽然血脂成分很多,但重点关注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四项指标就可以了。

很多人同时也会关注其他血脂项目,如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脂蛋白(a)的浓度。如果上述四项指标正常,而这些指标不正常,可以继续观察,暂时不用着急服药。

如果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正常上限,或同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下,即称为血脂异常。至于成人血脂的正常范围,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规定不尽相同,即使我国各地医院,由于采用的仪器和试剂不同,提供的正常对照值也不统一,所以*终判断应根据各地各医院的标准。

乳腺癌患者采用激素类药物治疗后血脂异常的情况相当普遍,但迄今为止,很多人对此并不知情。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有一次我应邀参加温州市超声年会,讲了乳腺癌患者的化疗、放疗、激素和免疫治疗可能引发的副作用。讲完课之后,有一位同行特别找到我,说她在肿瘤医院工作,一直觉得很纳闷,为什么那些年纪并不是很大的乳腺癌病人,经常会有颈动脉粥样硬化,这次总算恍然大悟。

高脂血症对人体危害很大,是冠心病的主要帮凶之一。这些年轻的乳腺癌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没能密切检测血脂,就可能损害血管,形成斑块,时间长了,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乃至冠心病、心肌梗死。根据统计,在没有认识到肿瘤治疗对心脏可能产生损害之前,长期存活的乳腺癌病人,她们日后罹患冠心病的概率是正常女性的8倍!

肿瘤患者激素治疗后一旦发现血脂升高,必须进行调脂治疗。

这些病人跟其他血脂异常患者一样,首先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进行危险程度分层。不同层次的人,服药标准不一样。

服用调脂药期间,患者需要遵守医嘱,定期随访。调脂药不是*的,并非服用后,血脂马上就会正常,不同的人服药后反应也不一样。因此,只有通过复查血脂,才能知晓疗效。如果通过规范服药,血脂仍不能降到正常值范围内,需要医生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另外,服用他汀类药物前和服药后4 周需要复查血脂、肝酶、肌酶及肾功能。

袁虹前后调整过两次药物,总算把血脂给控制住了,完成了激素药物的疗程。

是我让她来看今天的联合门诊的。因为她提出了一个让我这个心脏科医生实在难以回答的问题。袁虹问我:“程医生,我的疗程总算结束了,年纪也不小了,我现在能做人工生殖吗?”她希望解冻前面冷冻的卵子,与她老公的精子在体外进行受精,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她自己的子宫,让她成为一位母亲。

我听了她的要求,半晌说不出话,脑子里一团乱麻。这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也太多了吧!

首先,经过数轮抗肿瘤治疗,她的心脏是否受损?即便心功能没有受损,但妊娠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怀胎十月,每一天对母亲的心血管都是挑战,肿瘤病人能否承受得住?

其次,虽然是在体外形成受精卵再植入宫腔,但怀孕可不是烘蛋糕,把面团放进烤箱,时间到了“叮当”一响,蛋糕拿出来,烤箱还是原来那个烤箱。妊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母体和胎儿相互交会作用的过程,牵扯到各种激素变化和免疫因素,袁虹好不容易用他莫昔芬控制住乳腺癌病情,一旦怀孕,体内激素水平波动,乳腺癌复发可咋办?

真要出现这种情况,神仙也没办法。抗肿瘤药物多数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总不能费尽千辛万苦生一个畸形宝宝吧?如果月份大了,到了那个时候,就算不要宝宝,谁又敢给她引产呢?如果不治疗的话,难道任凭肿瘤发展?天哪,一个乳腺癌病人肿瘤不断侵袭滋生,她的子宫里有一条鲜活的小生命……我光是想想都受不了。

我逐条把这些讲给袁虹听,她半晌不吭声。

过了两周,她再一次来就诊:“程医生,不瞒你说,我已经看过好几个专家,你们都建议我不要生。”

我点点头,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可是,我就算送命,也要当一回妈妈!”袁虹语气坚定,“你不知道,我现在除了看病,只能像个废人一样吃吃走走睡睡。我家对面是小学,每天早上,我妈陪我到学校门口的绿地坐着。看着那些小孩进进出出,我就想,如果我能有个小孩,能亲眼看着他像这些孩子一样上学放学,哪怕每天浑身疼痛,每天痛到不能动,哪怕变成一片叶子、一张废纸,在学校门口每天被人随便践踏,我也心甘情愿!”

我放下笔,在心里暗暗叹气,这个姑娘怎么那么固执呢?她的心态可能是被疾病扭曲了。病人说得再慷慨激昂,医生必须思路清晰。人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有些危重的女病人高举母爱大旗,执意怀孕生子,有些胎死腹中,九死一生;有些母亲早产后随即离世,小宝宝一来到这个世界就变成没娘的孤儿,这样的结局有何幸福可言?

我对袁虹说:“我坚持认为,如果实际情况确实不允许,就不应该做无谓的冒险。”

“程医生,我求求你了!”袁虹忽然跪倒在地,泣不成声,“我在肿瘤医院重新复查过了,我的乳腺癌是三阴性。我没有多少时间了!”

“啊?!”我大吃一惊。怎么会这样?

三阴性乳腺癌是乳腺癌当中分类*差的一种,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原癌基因Her-2 均为阴性。这类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病理类型的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对于三阴性乳腺癌,各种抗癌药物效果均不理想。

袁虹趴在地上,头顶擂着地面:“爸爸妈妈养我一场,我要是死了,他们怎么办?我实在不忍心让他们孤独终老,我想生一个小孩留给他们。医生,你不用管我的肿瘤,就看看我的心脏究竟能怀孕多久?只要能生得出小孩,我随时都可以死!”

她的话字字滴血,我震惊离座,心如刀割。

都说医生当得时间长了,感情会逐渐麻木。但是,总有一些病人,他们的困境会触动医生埋藏在*深处的心弦。

可是,对于袁虹的情况,我实在没办法给出具体方案。所以,我建议她今天来看联合门诊,不知道大家一起讨论能否得出稍微妥当一点的方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