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评论家、图画书作者徐鲁写给家长和老师的欣赏课。以观察者、亲历者和评论者的多重视角,分享原创图画书的创作心得、阅读方法和审美经验。

★金波(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得主)、朱自强(学者、作家、首届信谊图画书奖评审)、朱成梁(图画书画家、丰子恺图画书奖得主)、陆梅(《文学报》主编、作家)倾情推荐

★用二十四堂课陪伴孩子的一年,用原创图画书滋养童年。

★给幼儿园和小学老师的一本实用课堂指导书,带领孩子走进中国作者摹写的好故事。


【内容简介】

《讲好中国故事:24堂原创图画书欣赏课》是广西师大出版社魔法象阅读学园推出的作品之一。

儿童文学作家、图画书文字作者、书评人徐鲁以24堂原创图画书欣赏课,与老师和家长分享中国故事的创作心得、阅读方法和审美经验。书中谈到的图画书的创作者均为中国著名作家和童书大奖得主,如曹文轩、秦文君、杨思帆等。以这些优秀作者的高品质图画书为赏读素材,基于观察者、亲历者和评论者的多重视角,为读者奉献一部深入浅出的中国故事赏析佳作。


【作者简介】

徐鲁,儿童文学作家、诗人、散文家。1962年出生于山东胶东半岛。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第五、第六届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有二十多篇作品入选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已出版诗集《我们这个年纪的梦》《乡愁与恋歌:徐鲁诗选》,长篇小说《罗布泊的孩子》《再见,小恩》《追寻》,文学传记《冰心的故事》《陈伯吹的故事》《叶圣陶的故事》,童话集《小狐狸的书桌》《小松树的歌》,散文集《芦花如雪雁声寒:徐鲁散文选》,评论集《三百年的美丽与童真——徐鲁儿童文学论集》《追寻诗歌的黄金时代》《绘本悦读十二月——24 堂经典绘本阅读课》,图画书《爷爷的打火匣》《红色油纸伞》《冬夜说书人》《远方》,以及《徐鲁文学选集》《徐鲁作品系列》等作品180 余册。

作品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国家图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作品被译为英、法、意、韩、日、瑞典语等语种。


【媒体评论】

★我喜欢读徐鲁的书评,就像聆听一位亲近的朋友和你娓娓道来,促膝谈心。在他的字里行间充盈着色泽和芳馥。这是情与理的融合,诗与思的启迪。你可以在阅读中,随着每一行文字的阶梯运行着每一步的攀登,心境会更加宽阔,在不知不觉中萌生求知的渴望,深深地体验着充实的生活乃是阅读的生活。

——金波(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徐鲁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图画书作家,同时也是一个眼光敏锐、见解独到的评论家,所以,我很兴奋地搬个小板凳,静静地坐下来,听他讲这“二十四堂原创图画书欣赏课”。

——朱自强(学者、翻译家、作家)

★徐鲁的这二十四堂图画书课,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娓娓道来一个智者深挚的生命经验,以及故事里生长出来的汩汩而出的美妙遐思、美好向往和一切对美的事物布道般的感动与深情凝望。一堂课一个文学主题,一段发现自我的美的历程,一节触摸古典文心的呼吸课,从容含玩间告诉孩子怎样敞开自己,怎么不惧怕尝试,如何相信童话相信爱……类似的生命经验,也是创作经验,不说出来,你可能一辈子都在摸索和寻找,而一个智者的沉潜道出,秘密也就成了你眼前的光明。

——陆梅(《文学报》主编、作家)


【目录】

引子 三百年的美丽与童真

*堂 从一本“中国*美的书”开始

第二堂 在诗人的挚爱里,在母语的光芒中

第三堂 小鸡是怎样变成凤凰的

第四堂 书的奇妙,也许无法用文字描述

第五堂 将来有一天,你会乘风破浪

第六堂 让孩子看到静美的文字和意境

第七堂 小熊,你不要在乎评论家怎么说

第八堂 麻雀怎么会讲话

第九堂 再见,悲伤!

第十堂 超越战火与生死的伟大母爱

第十一堂 为什么大家都爱花木兰

第十二堂 一场出发在即的旅行

第十三堂 中国故事的“世界表达”

第十四堂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第十五堂 回家,爱家

第十六堂 秋空爽朗——爷爷的故事

第十七堂 记住父辈的光荣与梦想

第十八堂 小径分岔的故事草地

第十九堂 喜气洋洋的图画书

第二十堂 团圆的节日,感恩的节日

第二十一堂 童年的失去与获得

第二十二堂 一任天真的童年美学

第二十三堂 节日风俗故事里的爱与美

第二十四堂 冬夜说书人与远去的火车

附录 中国原创图画书一席谈


【前言】

引子|三百年的美丽与童真

徐鲁

2019年,我将会出版一本儿童文学论集,书名叫《三百年的美丽与童真》。有的读者朋友问我:为什么叫“三百年的美丽与童真”呢?

这是因为,图画书研究界有个说法:捷克儿童教育家扬·阿姆司·夸美纽斯(JohnAmosComenius)在1658年出版的《世界图绘》(OrbisSensualiumPictus,又译《图画中见到的世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7月版),是迄今为止公认的欧洲*早的带插图的儿童书。有的专家还把这本书视为欧洲图画书的鼻祖。如果从这个时候算起,那么图画书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我的书名由此而来。

几年前,在德国美因茨的古腾堡印刷博物馆里,我看见过一本有彩色木刻风格插图的医学故事书DeHortusSanitatis,书名可译作《健康花园》,1491年首次在小城美因茨印刷出版。这本书融合了中世纪后期苏格兰的一些植物、草药知识和民间传说,不仅一幅幅精美、细腻的图画在讲故事,文字上也具备了图画书的雏形。

例如:“一个男孩在收集蜂巢里的蜂蜜,把自己的脸也弄脏了。”“一些医生在病房里给多名患者会诊。”“如果胎儿不幸死在了妈妈的子宫内,可以将艾叶捣碎,放进子宫内,等到冷却后,死胎就会分娩出。”

我当时就想,这几乎可以说是一本五百年前的“科普图画书”了。

当然,严格意义上的PictureBook,要到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才在欧美臻于成熟。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一批专门为小读者创作图画书的插画大师诞生了。这些大师包括沃尔特·克兰(WalterCrane)、凯特·格林纳威(KateGreenaway)、伦道夫·凯迪克(RandolphCaldecott)、毕翠克丝·波特(BeatrixPotter)、W.W.丹斯诺(W.W.Denslow)等。他们不仅是世界儿童图画书的先驱和拓荒者,也用各自杰出的作品,创造了早期儿童图画书的一座座高峰。有的作品直接成为后来一代代图画书作家和插画家的精神火种和灵感之源。

例如,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流行的画家、儿童彩色图画书*早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沃尔特·克兰,就对19世纪欧洲插画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和凯特·格林纳威、伦道夫·凯迪克被誉为19世纪“欧洲插画三大师”。他画的欧洲经典童话故事图画书《小红帽》《睡美人》《灰姑娘》《蓝胡子》等,几乎是欧美每个家庭儿童书房里的童书。同时也因为他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例如在石膏浮雕、瓷砖、彩绘玻璃、墙纸、纺织品图案等方面的贡献,他还被誉为欧美“工艺美术运动”的巨擘。

再如,维多利亚时期另一位水彩画巨匠凯特·格林纳威,被誉为英国19世纪“水彩画女神”,也是对后世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图画书大师。英国图书馆协会在1955年为纪念她而设立的“凯特·格林纳威奖”,可以说已经成为世界优秀图画书遴选的*标准。

书比人长寿,生于1846年春天,逝于1901年初冬的凯特·格林纳威,给我们留下了一系列图画书名作,至今仍然熠熠生辉,是世界童书宝库里的一笔珍贵遗产,也是世界图画书经典中的经典。她的图画书题材十分丰富,有享誉欧美的幼童读物经典《鹅妈妈童谣》《农场故事集》《小安娜的故事》,有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诗《哈默林的花衣吹笛人》《蓝衣小男孩》,也有著名诗人罗伯特·勃朗宁(RobertBrowning)的儿童故事诗《珍珠孩子》等。格林纳威的画风优雅清新,出现在她笔下的儿童、少女、妈妈的形象,都是那样亲情怡怡,甜美而温暖;农场里的各种小动物形象栩栩如生、萌态可掬;还有田野上、农舍旁、池塘边、篱笆下的各种植物和花卉,清新绚烂,生机盎然。

格林纳威自己创作的儿童诗集《在窗下》,不仅插画生动细腻,文字也十分温馨明亮,堪称世界上*好的幼童美育图画书和亲子图画书。例如其中像《格蒂的太阳花》《睡前小故事》这样温暖的美德故事,我相信即使在今天,也仍然是每一位年轻父母送给小宝贝的难得的好故事。

伦道夫·凯迪克是与沃尔特·克兰、凯特·格林纳威“三足鼎立”的另一位插画巨擘。美国图书馆学会在1938年设立的、目前世界上*著名的图画书大奖“凯迪克奖”,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奖章上镌刻着他*负盛名的图画书人物“骑马的约翰·吉平”的形象。他还是《彼得兔》的作者毕翠克丝·波特的偶像,荷兰的天才画家凡·高(VanGogh)和高更(PaulGauguin)也追慕他。我们从比利时当代杰出的图画书作家、《艾特熊和赛娜鼠》系列图画书的作者嘉贝丽·文生(GabrielleVincent)的作品里,也能看到凯迪克的影响,作品透露着美好的诗意。

凯迪克的图画书名作有《农夫学骑马》《青蛙先生求婚记》《吉平骑马歌》《三个快活的猎手》等。松居直先生说过,*好的图画书,不仅仅有画面,还一定会有声音。凯迪克的图画书里就有*动听的声音。例如《叮咚叮咚乖宝宝》里的提琴声,《三个快活的猎手》里的号角声,《吉平骑马歌》里的马蹄声,都被他描画得那么准确和逼真,仿佛一翻开书页就能听到它们从远方传来。

那么,中国的图画书鼻祖在哪里呢?

中国是世界上*早创造“图画书”的国度之一。中华民族从远古时代就有用图画记事、用图画说故事的传统,如古代岩壁、陶器和青铜器上的绘画。其实,中国的许多汉字*初就是一幅简单的图画,汉字的“六书”里有一项就是“象形”,用形象(图画)来表达字意。

在秦汉时期的砖瓦和壁画上,我们看到了更多讲述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和描绘农耕、狩猎生活场景的叙事性图画,例如著名的汉画像石、汉画像砖。

后来有了“出版”和“书”的概念,中国的书籍随之又有了“无图不成书”“左图右史”之类的说法。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把书统称为“图书”,也可见图与书一直是如影随形的。

已故散文家和学者黄裳先生写过一本《插图的故事》,对于研究者们追溯和探寻中国图画书的渊源,很有帮助。书中有一篇《养正图解》里说,明太祖朱元璋曾亲自删节过孟子的故事,还让大臣和宫中画师编绘了《农业艰难图》《古孝行图》等文图并茂的图册,供太子兄弟们学习。

这可以说是中国*早的像模像样的图画书了,比欧洲1658年出版的夸美纽斯的儿童书《世界图绘》要早两三百年呢!

湖北省图书馆里有个湖北典籍博物馆,我看到馆内藏有一本也是明代的珍贵典籍、彩色手绘“图画书”《天元直指》,距今也有五百多年了。这是一本数术占卜内容的故事书,因为彩绘图画所使用的颜料采自天然矿物和植物,所以图画的色彩今天看上去仍然十分鲜艳夺目。这本书也有了图画书的雏形。

当然,要讨论中国图画书的诞生、雏形、发展,直至成熟的历史脉络,那是需要一些专门的研究者和研究专著来完成的。

我相信,中国作为*早向世界贡献了雕版印刷技艺的国家,我们拥有过耀人眼目的宋刻之美、元刻之美和明刻、清刻之美,我们的现代出版,我们的原创图画书,理应传承中国版刻的美丽事业,继续引领世界书刊之美的风尚。

我记得松居直先生有过这样的说法:中国的图画书在很早的时候就站在了一个非常好的出发点上。他*次看到一本来自中国的图画书《萝卜回来了》时,就特别强烈地感受到中国图画书所具有的可能性。遗憾的是,在后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图画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长足的发展。他期待中国的图画书创作者和出版人更多地研究外国的图画书,但切忌简单地模仿,这是因为,中国传统中有许多宝贵的、别的国家所没有的东西,在中国美术里可学的东西很多很多。松居直先生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应该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好了,说了这么长的开场白,现在回到我们的*堂欣赏课上来。让我们从一本优秀的中国原创图画书、一本“中国*美的书”开始……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