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二十年多年前,清华建筑学院的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三人组建乡土建筑研究小组
  为拯救和保护日渐消失的乡土文化遗产四处奔走
  仅凭微薄的预支稿费,以实地探访和踏勘来的研究成果
  记录下一系列中国古村落的样貌,成为中国乡土文化、乡土建筑研究领域里的珍贵资料
  
  “乡土建筑?醉美乡愁”五书
  延续清华学子乡土建筑研究二十多年来研究成果
  植根中国深厚的乡土文化,展示中国传统建筑*朴实、*真率、*生活化、*富人情味的一部分
  实地踏堪,大量测绘图片、实景生活照片,结合方志、家谱、访谈等
  面对急剧破坏的乡土建筑,记录下中国古村落的样貌,留取乡土文化及建筑的珍贵资料
  
  五书之《碛口古镇》
  山西碛口,西通秦陇,东连燕赵,北达蒙古,南接中原
  一度是秦晋大峡谷沿崖七百公里的*镇
  骡马店、骆驼店、粮油店……商号林立;船运、驮运……水旱交通
  既有行将遗失的羊皮筏子,又有至今依然喷香质朴的民食
  既有累世经营的兴衰历程,也有行走于河间岸上千斤负身的辛劳过往
  更有人们保身安命、祈福祝愿的向往……
  所有这些都刻入一幢幢古老的房屋上、一座座陈旧的院落里


【内容简介】

  碛口,作为黄河边上的枢纽,一度是秦晋大峡谷沿崖七百公里的*镇。和晋中地区相似,繁荣的商业文化也造就了这里发达的建筑和世俗文化。本书作者经四年的田野研究,寻访测绘了大量的有价值、有代表性的建筑,并访问耆老,搜集史料,以生动的文字、精美的图片向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古碛口的历史文化画卷,是研究中国古建筑、古村落的珍贵资料。

全套共五册,其它四册请另行选购


【作者简介】

李秋香,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高级工程师,1989年起从事乡土建筑的研究及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主要专著有《新叶村》、《中国村居》、《石桥村》、《丁村乡土建筑》、《闽西客家古村落——培田》、《川南古镇——尧坝场》、《高椅村》、《郭峪村》、《流坑村》、《十里铺》等,主编乡土瑰宝系列书籍《宗祠》、《庙宇》、《文教建筑》、《住宅》(上、下)和《村落》等。

陈志华,1952年毕业于建筑系,留校任教,直至1989年退休。主要专著有《外国建筑史》《外国造园艺术》《北窗杂记》《意大利古建筑散记》《外国古建筑二十讲》等,还编译了《保护文物建筑和历史地段的国际文献》《现代西方建筑美学文选》等书。1989年起从事中国乡土建筑的调查与研究,与楼庆西、李秋香共同成立“乡土建筑研究组”,出版《中华遗产.乡土建筑》系列丛书和《中国乡土建筑初探》等著作。

罗德胤,现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2003年博士毕业,主要从事传统聚落与乡土建筑的研究工作,完成多个课题,开设“乡土建筑学”“乡土聚落研究”等课程。主持全国范围内的村落保护发展项目数十个,已出版著作有《蔚县古堡》《仙霞古道》《清湖码头》等。


【目录】

总 序
碛口古镇
*章 小都会与大文章
第二章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
第三章 崛起于河山之间
第四章 满地是银子
第五章 黄河船夫曲
第六章 吕梁山里的驼铃
第七章 精明而诚信的经营者
第八章 自己管理自己
第九章 长街小巷
第十章 货栈、骆驼店与商铺
第十一章 世俗化的庙宇
附:碛口市街及部分店铺测绘图
周边辐射村落
*章 西湾村
小附:窑洞建筑的名称解释
第二章 高家坪村
第三章 李家山村
第四章 孙家沟村第五章 招贤沟
第六章 彩家庄村
第七章 吴城镇老街概况
采访访问纪要
访问马常春
访问兴盛韩药店后人韩福兴
谈谈拉骆驼
访问碛码头工丁四保
从扛包工到经纪人
做过载生意的和合店
复泰泉粉坊
大德通票号碛口分号
碛口聚星魁
访问老艄高恩才
*版后记
再版后记
    参加碛口及周围村落测绘学生名单


【前言】

中国有一个非常漫长的自然农业的历史,中国的农民至今还占着人口的绝大多数。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基本上是农业文明。农业文明的基础是乡村的社会生活。在广阔的乡土社会里,以农民为主,加上小手工业者、在乡知识分子和明末清初从农村兴起的各行各业的商人,一起创造了像海洋般深厚瑰丽的乡土文化。庙堂文化、士大夫文化和市井文化,虽然给乡土文化以巨大的影响,但它们的根扎在乡土文化里。比起庙堂文化、士大夫文化和市井文化来,乡土文化是*多数人创造的文化,为*多数人服务。它*朴实、*真率、*生活化,因此*富有人情味。乡土文化依赖于土地,是一种地域性文化,它不像庙堂文化、士大夫文化和市井文化那样有强烈的趋同性,它千变万化,更丰富多彩。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至今还没有被充分开发的宝藏,没有乡土文化的中国文化史是残缺不全的,不研究乡土文化就不能真正了解我们这个民族。
   乡土建筑是乡土生活的舞台和物质环境,它也是乡土文化*普遍存在的、信息含量*的组成部分。它的综合度*,紧密联系着许多其他乡土文化要素或者甚至是它们重要的载体。不研究乡土建筑就不能完整地认识乡土文化。甚至可以说,乡土建筑研究是乡土文化系统研究的基础。
   乡土建筑当然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朴实、*真率、*生活化、*富有人情味的一部分。它们不仅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的认识价值,对建筑工作者来说,还可能有一些直接的借鉴价值。没有乡土建筑的中国建筑史也是残缺不全的。
   但是,乡土建筑优秀遗产的价值远远没有被正确而充分地认识。一个物种的灭绝是巨大的损失,一种文化的灭绝岂不是更大的损失?大熊猫、金丝猴的保护已经是全人类关注的大事,乡土建筑却在以极快的速度、极大的规模被愚昧而专横地破坏着,我们正无可奈何地失去它们。
   我们无力回天。但我们决心用全部的精力立即抢救性地做些乡土建筑的研究工作。
   我们的乡土建筑研究从聚落下手。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的乡民生活在特定的封建家长制的社区中,所以,乡土建筑的基本存在方式是形成聚落。和乡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相对应,作为它们的物质条件,乡土建筑包含着许多种类,有居住建筑,有礼制建筑,有崇祀建筑,有商业建筑,有公益建筑,也有文教建筑,等等。每一种建筑都是一个系统。例如宗庙,有总祠、房祠、支祠、香火堂和祖屋;例如文教建筑,有家塾、义塾、私塾、书院、文馆、文庙、文昌(奎星)阁、文峰塔、文笔、进士牌楼,等等。这些建筑系统在聚落中形成一个有机的大系统,这个大系统规定着聚落的结构,使它成为功能完备的整体,满足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乡民们物质的、文化的和精神的生活需求,以及社会的制度性需求。打个比方,聚落好像物质的分子,分子是具备了某种物质的全部性质的*小的单元,聚落是社会的这种*小单元。而个体建筑则是构成聚落的原子。个体建筑只有形成聚落才能充分获得它们的意义和价值。聚落失去了个体建筑便不能形成功能和形态齐全的整体。我们因此以完整的聚落作为研究乡土建筑的对象。
   乡土生活赋予乡土建筑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力求把乡土建筑与乡土生活联系起来研究,因此便是把乡土建筑当作乡土文化的基本部分来研究。聚落的建筑大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我们力求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聚落的整体上,放在各种建筑与整体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上,放在聚落整体以及它的各个部分与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的关系上。乡土文化不是孤立的,它是庙堂文化、士大夫文化、市井文化的共同基础,和它们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乡土生活也不是完全封闭的,它和一个时代整个社会的各个生活领域也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力求在这些关系中研究乡土建筑。例如明代初年“九边”的乡土建筑随军事形势的张弛而变化,例如江南和晋中的乡土建筑在明代末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所发生的变化历历可见,等等。聚落是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里定型的,这个定型过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我们也希望有足够的资料可以让我们对聚落做动态的研究。总之,我们的研究方法综合了建筑学的、历史学的、民俗学的、社会学的、文化人类学的各种方法。方法的综合性是由乡土固有的复杂性和外部联系的多方位性决定的。
   从一个系列化的研究来说,我们希望选作研究课题的聚落在各个层次上都有类型性的变化:有纯农业村,有从农业向商业、手工业转化的村;有窑洞村,有雕梁画栋的村;有山村,有海滨村;有马头墙参差的,也有吊脚楼错落的,还有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等等。这样才能一步步接近中国乡土建筑的全貌,虽然这个路程非常漫长。在区分乡土聚落在各个层次上的类别和选择典型的时候,我们使用了细致的比较法。就是要找出各个聚落的特征性因子,这些因子相互之间要有可比性,要在聚落内部有本质性,要在类型之间或类型内部有普遍性。
   因为我们的研究是抢救性的,所以我们不选已经闻名天下的聚落作研究课题,而去发掘一些默默无闻但很有价值的聚落。这样的选题很难:聚落要发育得成熟一些,建筑类型比较完全,建筑质量好,有家谱、碑铭之类的文献资料。当然聚落还得保存得相当完整,老的没有太大的损坏,新的又没有太多。但是,近半个世纪来许多极精致的或者极具典型性的村子都已经被破坏,而且我们选择的自由度很小,有经费原因,有交通原因,甚至还会遇到一些有意的阻挠。我们只能尽心竭力而已。
   因为是丛书,我们尽量避免各本之间的重复,很注意每本的特色。特色主要来自聚落本身,在选题的时候,我们加意留心它们的特色,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再加深发掘。其次来自我们的写法,不仅尽可能选取不同的角度和重点,甚至变换文字的体裁风格。有些一般性的概括,我们放在某一本书里,其他几本里就不再反复多写。至于究竟在哪一本书里写,还要看各种条件。条件之一,虽然并不是主要条件,便是篇幅。有一些已经屡屡见于过去的民居调查报告或者研究论文里的描述、分析、议论,例如“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之类,大多读者早就很熟悉,我们便不再唆。我们追求的是写出每个聚落的特殊性,而不是去把它纳入一般化的模子里。只有写题材的特殊性,才能多少写出一点点中国乡土建筑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所以,挖掘题材的特殊性,是我们着手研究的切入点,必须下比较大的功夫。类型性特殊性和个体性特殊性的挖掘,也都要靠细致运用比较的方法。
   这套丛书里每一本的写作时间都很短,因为我们不敢在一个题材里多耽搁,怕的是这里花工夫精雕细刻,那里已拆毁了多少个极有价值的村子。为了和拆毁比速度,我们只好贪快贪多,抢一个是一个,好在调查研究永远只能嫌少而不会嫌多。工作有点浅简,但我们还是认真地做了工作的,我们决不草率从事。
   虽然我们只能从汪洋大海中取得小小一勺水,这勺水毕竟带着海洋的全部滋味。希望我们的这套丛书能够引起读者们对乡土建筑的兴趣,有更多的人乐于也来研究它们,进而能有选择地保护其中*有价值的一部分,使它们免于彻底干净地毁灭。
    陈志华 2005年12月2日


【书摘与插画】

小都会与大文章
“物阜民熙小都会,河声岳色大文章”,这是碛口镇背后黑龙庙山门檐柱上的一副对联,写于清道光癸卯仲春。道光癸卯是1843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第二年。这一年,上海和宁波相继开港,中国的历史走上了近代史的新阶段。在这之前,一个远离海疆几千里路的偏僻落后的地区里,在农牧业经济的基础上,一百多年皮筏子的漂流和骆驼队的跋涉已经造就了一个物资丰富、商民云集的小都会。
碛口镇在山西省西部的临县,黑龙庙在卧虎山尽端的陡坡上。站在山门前放眼眺望,右手边是浩浩荡荡万里奔腾而来的黄河,左手边是出自吕梁山支脉的湫水。湫水在碛口镇南面被屏风一样壁立三百米的秃鹫山一挡,扭头向西北,扑进了黄河。碛口镇就在这两条河相汇的口子上,卧虎山从后面撞上了它的腰,把它撞成了个牛轭形,西北一半贴在黄河岸边,东南一半贴在湫水岸边,从这头到那头,足足有三里长。镇上人把黄河叫“老河”,把湫水叫“小河”,亲切的称呼道出了两条河对镇子的血肉关系。黄河岸边的西市街,有几座码头,繁华时期,每年仅仅从内蒙古河套的磴口出发来碛口的船便有四千艘,再加上五原、包头、托克托、府谷、保德的木船和皮筏子,每天都有几十艘船和筏子从上游下来,这里总停泊着近百艘。码头上和船筏上,几百个苦力,被叫作“闹包子的”,忙忙碌碌,把水上运来的各种货物卸到驳船,泊岸,再踏过跳板,用并不强壮的脊背把它们扛到卧虎山脚下西市街上的几十家货栈里去。“杭育杭育”的号子声响成一片,在山和水之间回荡。货栈很大,光是那空阔的院子便有四五百平方米,黄河岸边的台地很狭窄,货栈便爬上山坡,一叠一叠的窑洞,越爬越高,多的竟有五层。圆弧形的窑洞把陡峭的崖壁雕刻得像雄伟的摩天大楼。窑洞里装满了从甘肃、宁夏、陕西和内蒙古运来的货物,主要是粮食、麻油、盐、碱、药材和皮毛,叫作“六大行业”。店东们盘算着行市,是收购有利,还是中介有利。
湫水岸边,东市街集中着十几个骆驼店和骡马店,街北一溜儿并肩有七座大院子,每座足足可以容得下两三百头牲口。从早到晚,成千匹牲口,有骡子也有骆驼,西去东往,在人群中穿过街道,把河路上运来的货物送到晋中、河北、山东、河南和京津,又把东路来的货物,布匹、绸缎、煤油、茶叶、生熟铁制品和“洋板货”(即洋货),运过黄河到陕西、甘肃、宁夏和内蒙古,回来再带些皮、毛、药材、烟丝和碱。牲口走的当然是旱路。
碛口是个水旱转运码头,生意西到兰州、吴忠,北到包头、五原,南到邯郸、郑州,东到太原、京津。以至在太原、汾阳、太谷、平遥,市上卖的烟丝、碱、油、粉条都叫“碛口烟”“碛口碱”“碛口油”“碛口粉条”;兰州、银川、包头卖的锅、勺、绸布统称“碛口货”。但它们并非产于碛口,而是从碛口贩来。
在粮油货栈和骆驼店之间夹杂着几百家商店和作坊。有京广杂货店、绸布店、糖果食品店、药店、金银店、油盐店、纸笔文具店、肉店、皮毛店、瓷器店、铁器店、染坊、粉坊、磨坊、剃头店、鞋店、成衣店、饭店、旅店、钱庄、当铺和专为牲口服务的钉掌店,后来还开了照相馆、镶牙馆和石印馆,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供应着本镇的和外来做生意的商家的各方面需要。这样的市镇,总免不了还有大烟馆和妓院。生意做大了,连中央银行、山西省银行,甚至天津的银行,在碛口也开设了分支机构。
从早到晚,三千来个坐商、客商,忙忙碌碌,订货、批货、零售、讨账。迎客的、问安的,隔着人头打招呼,嘈嘈杂杂又红红火火,生气蓬勃。除了每天的繁华,碛口街上每逢五、逢十有集市,不但周边的村子里人来做买卖,连陕西都有人过渡来赶集。集市上人挤人,挤掉了鞋子都弯不下身去捡。
连西头村的和河南坪的在内,碛口有五座戏台,“你方演罢我登场”,几乎天天有各处来的戏班子唱戏,锣鼓喧天。高亢嘹亮的“山西梆子”直送过黄河,对岸陕西的村子里都听得见。东边的露天场子叫戏台坪,演戏的日子,场子周边搭满了棚子,全都是卖小吃的,油香气飞溢整个河滩。它北面的“高圪台”上,光赌摊就有二三十个,吆五喝六,一把一把地抓钱。
每夜点灯以后,商店上好了排板门,满街便响起噼里啪啦的算盘声,管账先生认真结一天的营业账了。快到二更时分,街上又热闹起来,四处晃动着一盏又一盏的灯笼,流星般匆匆来往,那是饭铺的小伙计给二三百家的管账先生送夜宵,通常是一壶黄酒、一盘烧鸡、一份“碗”。一曲伞头秧歌唱:
九曲黄河十八弯,宁夏起身到潼关,万里风光谁*?还数碛口金银山。
这就是“物阜民熙小都会”了。
黄河东岸的门户
碛口镇在山西省临县,临县在吕梁山区,至今还由吕梁行署管辖着。山西民间老早就有一首谣谚传下来,说的是:
欢欢喜喜汾河湾,凑凑付付晋东南,哭哭啼啼吕梁山,死也不出雁门关。
吕梁地区虽然不是一个宁死也不能去的地方,却是一个教人悲苦的地方。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地形破碎,草木不长,人都住在崖壁上凿出来的窑洞里,连饮水都非常困难。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怎么会出现一座商旅云集、物资丰富的“小都会”呢?造就它的,是黄河、湫水和吕梁山,这两水一山,河声岳色,写下了天地之间的“大文章”。
黄河东流,在中游转了一个大弯—先从甘肃经宁夏北上,到内蒙古临河境内折而向东,到了和林格尔的清水河又掉回头来向南奔流,直下潼关再向东赴海而去。从清水河到潼关,大约七百公里,黄河冲开秦晋高原,形成了切割深度达一二百米、宽只有三四百米的秦晋大峡谷。峡谷两岸都是悬崖峭壁,几乎没有缺口。临县就在这个峡谷中段的东岸。
秦晋大峡谷截断了陕西和山西之间的陆路交通,使它们的物资交流极为困难,而这两侧的经济本来有很大的互补性。虽然北端在包头、归化和大同、张家口之间可以交通,南端经潼关、风陵渡可以在晋南和关中之间交通,但南北两端有七百公里的距离,实在太远,因而必须在中段,也就是临县一带,有一个门户可以贯通东西。这门户一要便于渡河,二要便于穿透两岸沿河削壁,进而通过平均海拔一千五百米上下、布满了深沟大壑的黄土高原。湫水河口的碛口就是黄河东岸这样的门户。
民国六年《临县志·兵防》里说:“碛口镇,临县之门户也。县境万山罗列,惟湫水由碛口达河。碛口虽无津渡,而沿河津渡十三处,必须取道于此。”十三个渡口,都背靠吕梁绝壁,只碛口可以经湫水河谷进入东去的孔道。碛口上游,北二十里有高家塌、下咀头,又三十里有堡则峪,都是渡口。它们对岸分别是陕西省吴堡县的岔上镇和葭县(今佳县)的螅蜊峪(现名螅镇),以螅蜊峪为主。从螅蜊峪循一条小河谷可以到米脂。道路在米脂分支,一支先沿无定河南下到绥德,再经大理河谷到靖边,循长城向西到安边、定边,更向前便是银川和吴忠,可以直下兰州。另一支沿无定河北上经镇川堡到榆林,在榆林再分两路,一路在横山出长城越毛乌素沙漠西到银川,一路在神木出关越毛乌素沙漠北到包头。
临县通晋中只有两个孔道,都起于碛口。民国《临县志·疆域》载,其中“南山孔道。城南一百里碛口镇,东行十里曰樊家沟,又东三十里曰南沟镇,与离(石)界牙错。又东三十里曰梁家岔,为碛口东通离石孔道”。到了离石,向东七十里便可以抵达吴城,再往东南到汾州(今汾阳),太谷、祁县、平遥、介休这些晋商大本营就在前面了;也可以从汾州向东北到太原盆地。这里便是“欢欢喜喜”的汾河湾。碛口,这个秦晋大峡谷中段东岸*好的出口,恰巧是离晋中和太原*近的出口之一。从太原经榆次向东,再从娘子关出太行山,便是石家庄。从此一马平川,可以北上京津,南下顺德府(今邯郸)和郑州,向东南则是济南。
然而,西北和华北两大经济区之间的这条古老的陆上通道在清代之前并没有成就碛口,因为碛口地势极为狭窄,没有耕地,养不活常住人口,而从上游五十里内几个渡口过来的商旅也并不需要在碛口停留。他们沿湫水往上,只要走五里,便到了侯台镇。侯台镇在湫水的冲积河滩上,土层厚而肥,早在明代就很富庶。侯台镇上有一块大明嘉靖六年(1527年)立的“大侯公讳浩塔”的残石,方形抹角,其上有铭说,侯浩于弘治年间被推为“老人”之职,“明如宝镜”。他置田产百顷,还有瓦井园圃,“立房舍一十二座”,是个不小的地主了。镇上人口众多,有集市贸易,商旅当然乐于在侯台镇打尖或住宿,从而促进侯台镇更加繁荣,以至形成了一条长长的商业街,也有骡马店和骆驼店。
成就了碛口的,是从清代初年开发的廉价而又高效的黄河水路运输,更确切地说,是水路和旱路的交会。黄河北上南下,绕了个弯子,给陆路交通带来了困难,但是它到了内蒙古,在河套地区灌溉了大片沃土,到清代初年,催生了丰饶的农产品,于是人们用木船和皮筏子装载上粮食、胡麻油、吉兰泰的盐和碱经秦晋大峡谷顺流而下,运进内陆,还捎带着把宁夏、甘肃的牛、羊、皮毛,以及甘草、枸杞、当归等中药材一起运过来。粮食主要是接济虽然繁华但因为“地狭人稠”而严重缺粮的晋中和太原盆地。其余货物也要通过太原、晋中再供应华北和京津各地,而从黄河通往太原、晋中的*便捷的转运码头还是碛口。碛口不仅早有直奔太原和晋中的陆上商道,而且黄河本身又给它造就了一个特殊的条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