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青少年课外***人文启蒙读物,内容丰富,知识量大,帮助孩子快速认知天文地理、传统文化、历史典故、文史哲基本点,为高中阶段的大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资深语文教师倾情创作,帮助孩子感受汉语之美,轻松理解古诗文,学会遣词造句,奠定一生的国学根基。

3.内容包罗万象,故事通俗易懂,好玩又好读,不仅让孩子长见识,长知识,长智慧,还能进一步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4.读经典,得学识,见世界, 历史典故、文化常识一目了然,扫除古文阅读障碍,不知不觉提升艺术修养和审美境界。

5.由知名设计师操刀设计,装帧精美、雅致,时尚感和经典感兼备。一套经得起时间淬炼的*美古诗词,让读者感觉格调不凡且开卷有益;由业内知名策划江月 知名绘本作家、陈丹青清华美院弟子平平进行整体包装策划;为了呼应内容,设计师精心挑选了传统名画《洛神赋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听琴图》以及敦煌壁画为创意蓝本,并使用了传统国画中的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技法,使得封面设计美轮美奂,古雅与时尚兼顾。

6.绿色印刷,护眼环保,呵护孩子的身心健康。


【内容简介】

有趣又好读的诗词入门读本。

在故事中与有情众生邂逅,在经典诵读中培养孩子的审美,用唐诗宋词奠定一生的国学根基。

这是一本写给青少年的诗词经典课外读物,辑录了上古传说、历史文化名人轶事等,让小读者在了解和掌握诗词中常见的典故外,体会诗词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悠悠情思。其中不仅有文学层面的鉴赏分析,还有动人的故事情节,以及诗人自身的命运起伏、喜怒哀乐……


【作者简介】

李健

一个爱纠结的天秤座女作家,一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豪放派诗词爱好者。


【媒体评论】

孩子们如果能在童幼年时代就学会古诗的诵读和吟唱,不仅能使他们长大后成为一个富有爱心的、对社会和人类都更有关怀的人,而且能使他们在想学习中更有联想和直观的能力。

——诗词大家 叶嘉莹

我们想从国学里寻找什么?情操?审美?还是高贵的心灵?它们不在高台教化的四书五经里,而在唐诗宋词元曲之中。

——著名作家 六神磊磊

从大漠孤烟塞北,到杏花春雨江南,从山水田园牧歌,到金戈铁马阳光。我们在吟诵着千古绝句,我们也在体味着人间百态。

——著名主持人 董卿


【目录】


【免费在线读】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陌上花

[宋] 苏轼

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而其词鄙野,为易之云。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文学成就很高,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这首诗是苏轼在游九仙山时,听到当地儿歌《陌上花》有感而写。当地的父老乡亲说,吴越王妃每年春天的时候都要回临安,吴越王钱镠派人送信给王妃说:“田间小路上的花都开了,你回来的时候可以慢慢看。”吴人就将这些话编成歌,所含情思婉转动人,听了使人心情凄凉黯然。

这里面提到的吴越王叫钱镠,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创建者。他在位41 年,虽然领土面积只有两浙十三州,但因其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所以经济繁荣、文士荟萃。钱镠因而深受百姓爱戴,被称为“海龙王”。

相传钱镠刚出生时天降红光,而且相貌丑陋,他的父亲钱宽认为他很不祥,想要将他丢到屋后的井里。但他的祖母觉得他很可怜,就阻止了他的父亲,所以钱镠的乳名就取做“婆留”,意思是“阿婆留下了他的性命”,后来这口井也被称为 “婆留井”。

等到他稍微长大一点之后,有一段时间整日不务正业,常与临安县录事钟起的几个儿子一起喝酒,钟起为此很不高兴。后来因为有相士说钱镠面有王气,并说以后钟起的富贵就靠钱镠了,所以此后钟起就再也没干涉过儿子与钱镠一起玩了。

钱镠自幼习武,擅长射箭,在20 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将领董昌的偏将,之后一路晋升。后来因为董昌在越州自立为帝, 惹怒了唐昭宗,因此就下令让钱镠讨伐董昌。钱镠将董昌打败后就被唐昭宗任命为越王,之后又不断被加封,直到公元 923 年被封为吴越国王,设百官,一切按照皇帝的规格。

历史上对钱镠的评价很高。他在位期间为两浙百姓做了很多实事,而且他本人也比较愿意听取“忠言”,整个国家呈现出一派安静祥和之气。与众多的皇帝相比,钱氏家族一直源远流长,繁衍至今,比较著名的后人有钱学森、钱大昕、钱钟书和钱以琛等。据史书记载,钱镠共有三十八子,可谓家族庞大。

发妻庄穆夫人吴氏,安国县人,她的父亲吴仲忻担任浙西观察判官,累赠吏部尚书。《十国春秋》记载,开始钱镠想要和吴氏议亲,吴仲忻家的人一致认为,此人虽然豁达大度,但不事生产,所以都不同意这门亲事。但是好在吴氏自己很有主见,她找人去考察了一下钱镠的人品,终才成就一段美满的婚姻。

吴氏在未出嫁时就是乡里出名的贤淑之女,在其父亲的培养下,虽然算不上才女,但也是贤良淑德。与钱镠成亲后,她也随着钱镠四处奔波,吃了不少苦。那时候的二人虽然生活不安稳,但感情极好。后来随着钱镠职位的升高,即使身边又有了不少妾室,但对于结发之妻,钱镠仍然很是爱重。

钱镠有个很宠爱的妾室郑氏,当时她的父亲犯了死罪,很多人为她的父亲求情。钱镠却说:“岂能因一妇人而乱我法度。”之后便将郑氏休掉,并按律将她的父亲斩首。虽然对于妾室这般铁面无私,但钱镠对吴氏却是真的在意。当时,吴氏经常回娘家看望父母,但从临安到郎碧要翻一座山岭,而且山岭的两边一边是陡峭的山峰,另一边则是湍急的溪流。钱镠担心吴氏行走不方便,就专门拨出银子,派人前去铺石修路,并在路旁加设很多栏杆。后来,这座山岭就改名为“栏杆岭”了。

这一年,吴氏和往年一样回乡去看望双亲,钱镠虽然很是惦记,但并没有催促她回来,以免打扰她与父母的相聚。但时间一长,已经到春末了,田边小路上的花都已经开了。钱镠看着路边开的色彩缤纷的小花,就给吴氏写信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意思是说:田边的花都已经开好了,你在回来的路上可以慢慢看了。据说吴氏收到这封信后很受感动,说:“王素不知书,竟有此语,实真心也。”

“王素不知书”这句话其实是颇存疑的,因为据史料记载, 钱镠绝不是“不知书”的人,所以重点应该在后一句“实真心也”上。一个已经是皇帝的人,因为担心探亲的妻子归来时的安全,所以只在信里说一句:可缓缓归矣。好像是说,虽然我很想你,但是我不着急,你回来的时候可以慢慢地欣赏田间的花。有人说作为一个皇帝,能写出这样的诗句,真的是看一眼就能体会到这藏也藏不住的深情。

苏东坡的诗通过描写吴越王妃春归临安的情景,写出了对江山更迭、岁月流逝的感叹。世人所在意的虚名浮利皆如同草头露、陌上花,转瞬即逝,但对于吴氏来讲,给予她的诗句可以没有那么多大道理,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就足够了。

管道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

我侬词

[元] 管道升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

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管道升,字仲姬,一字瑶姬,浙江德清茅山(今浙江干山镇茅山村)人,一说华亭(今上海青浦)人,元代著名的女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管道升的才华更多的是在书画上面, 存世的《水竹图》等卷,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竹石图》1 帧,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她的书法成就卓然,与东晋的女书法家卫铄“卫夫人”并称中国历史上的“书坛两夫人”。

管道升天资聪颖,“翰墨词章,不学而能”,据传她是春秋时期管仲的后代。与那些专注于诗词的才女不同,管道升更擅长画画,尤其爱画墨竹、兰、梅,笔意清绝。加之喜欢书法,所以管道升性格沉静、娴雅,遇事沉得住气。也许是这样的性格,才让管道升在 26 岁还没有成亲时显得没那么慌乱不知所措。

也许,很多事是注定的,也许,管道升不急于出嫁是上天为了给她一个更好的归宿。26 岁那年,管道升遇见了大才子赵孟頫。

“夫人生而聪明过人,公甚奇之,必得佳婿。予舆公同里闰,公又奇予以必贵,故夫人归于我。”对于自己能娶管道升为妻,赵孟頫也很是得意。毕竟不是谁都能找到一个与自己志趣相投的才女为妻的,而能被赵孟頫“精挑细选”才选中的女子自然也不是泛泛之辈。

赵孟頫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他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擅金石,尤其以书法和绘画的成就。在绘画上他开创了元代的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在书法上,他精通篆、隶、行、真、草书,更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笔法圆熟,称为“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赵孟頫与管道升既各有千秋,又珠联璧合,彼此之间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让二人自从婚后就琴瑟相和。白日里一起画屋外的梅兰竹菊、花鸟鱼虫;天色昏暗时,就铺上一张宣纸,共同执笔写字。对于画画和写字,两人有着聊不完的话题,也有着别人理解不了的默契。

两人又都是饱读诗书之人,闲来也会吟诗作对,赵孟頫画张《春江垂钓图》,管道升就来补个墨竹;管道升画张梅花,赵孟頫就来题字,如《题管道升梅竹卷》:

道升素爱笔墨,每见余尺幅小卷,专意仿摹,落笔秀媚, 超逸绝尘、此卷虽是小景,深得暗香疏影之致、故予品题,聊缀小诗,以记一时之兴云。

大德二年九月既望,吴兴赵孟頫书。

这样诗、书、画三绝的夫妻,不止是在元朝,就是在整个历史中都是少见的。二人之间甜蜜的感情也让人羡慕不已, 清代的钱谦益在《观管夫人画竹并书松雪公修竹赋敬题短歌》一诗中就曾评价道:“天上人间此佳偶,齐劳共命兼师友。”

共同生活了十几年,管道升与赵孟頫都过得如神仙眷侣一样,但是再像神仙眷侣也总有闹矛盾的时候,而且一来就是一个大矛盾。

赵孟頫在任浙江儒学时,遇见了一个叫崔云英(也有版本说叫郦云红)的歌妓,不知怎么就动了纳她为妾的念头。但是想一下自己与管道升多年的恩爱,他又说不出口,于是写了一封信给管道升:

我学士,尔夫人。岂不闻王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 我便多娶几个吴娘、越女, 也无过分, 你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虽然有了纳妾的念头,但是不得不说,写这封信的赵孟頫, 应该是鼓足了勇气,并且小心翼翼的。那个时候男子纳妾简直就是常态,甚至还有很多贤惠的妻子主动帮丈夫纳妾。但是十多年的恩爱让赵孟頫觉得开不了口,也许潜意识也觉得这样会让管道升伤心,所以才显得小心翼翼。

管道升接到信肯定会伤心,但是更多的应该是对二人十多年感情的信任。毕竟,真正变心的男人是不会在意妻子的意见的。于是,管道升也并没有特别气愤难当,而是淡定地写了一首《我侬词》送给了赵孟頫。

用泥来比喻夫妻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用一块泥, 捏出你我,打碎之后重新调和,真真正正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词中一句没提赵孟頫要纳妾之事,只是后表示了自己的态度:坚持自己爱情里的排他性。

这首词的效果不是一般得好,据说赵孟頫得到这首词“大笑而止”,然后就给崔云英写了一首诗回绝了她。“春寒恻恻掩重门,金鸭香残火尚温。燕子小来花又落,一庭风幽自黄昏。” 自此,再不提纳妾之事。

又过了很多年,赵孟頫晋升为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虽然贵为一品大员,但因为是宋皇室后裔入元朝为官,官职再高也没法毫无负担地施展自己的抱负,他心中常因此郁闷不已。管道升深知他的苦楚,曾作《渔父词》四首劝他不如辞官归隐:

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名浮利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风归去休。

还有一首词同样写道:

南望吴兴路四千,几时闲去霅溪边。名与利,付之天,笑把渔竿上画船。

一直到管道升生病,赵孟頫才得以请旨还家,可惜管道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逝于临清舟中。从成婚到去世,他们二人做了三十年的夫妻。管道升去世后,赵孟頫悲痛不已,亲自写《魏国夫人管氏墓志铭》:

夫人天姿开朗,德言容功,靡一不备。能处家事,内外整然。岁时奉祖先祭祀, 非有疾, 必斋明盛服, 躬致其严。夫族有失身于人者,必赎出之。遇人有不足,必周给之无所吝。至于待宾客,应世事,无不中礼合度。

又在与自己恩师的信中写:“孟頫自老妻亡故,伤悼痛切,如在醉梦……盖是终身得老妻之助整三十年,一旦哭之,岂特失左右手而已也耶!哀痛之至,如何可言。”

在管道升去世之后不到三年的时间,赵孟頫也因为悲伤过度追随管道升而去。赵孟頫留下遗嘱与管道升合葬于千秋乡东衡山,实现了管道升《我侬词》中所写的“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得一个衾,死同一个椁”的愿望。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