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范闲,庆国数十年风雨飘摇的见证者。

他容貌俊美,个性鲜明,热血激情。自海边小城崭露头角,历经家族恩怨、江湖纷争、庙堂权谋的种种磨炼。

他重情重义,喜怒不形于色,深藏绝世神功,看似云淡风轻,心中却风雷激荡。

他才华盖世,诗文冠绝京都,抨击科考弊政,解救囚入邻国人质,重组谍报网,彻查走私案,接手庞大的商业财团,凭着过人的天赋与才智,在刀光剑影中杀出一片天地,成就一代传奇伟业。

小说的构架如一盘妙棋,谋局布篇功力非凡。故事跌宕起伏,环环相扣,引人入胜,是一部既有东方古典气韵,又蕴含着现代意义的长篇佳作。


【作者简介】

猫腻,著名通俗小说作家。代表作有《庆余年》《间客》《将夜》《择天记》《朱雀记》等。

其作品结构大气,文风细腻,受到各界读者的广泛喜爱。曾获新浪原创文学奖、玄幻类金奖、起点金键盘奖年度作品奖、类型文学双年奖金奖等多种奖项。


【媒体评论】

名人与读者推荐(专业书评):

《庆余年》是猫腻的封神之作。一般,我向传统读者推荐网文,都会推荐这部小说,因为这是网文中*像金庸的。如果说,金庸的成就在于完成了中国古典武侠小说向现代武侠小说的转型,猫腻的成就则在于将这一转型从纸质时代推向网络时代。

——邵燕君《猫腻:中国网络文学大师级作家》

读了二十章出头就悚然大惊,网络小说居然有这等文字,不禁大笑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这本书都是传世经典的水准,不温不火有条不紊伏笔远远在千里之外,百万字如一局棋,谋局画篇功力令人景仰。

——读者

这部历经十年岁月的小说,在几波热门IP的更替下,热度依然未减,在多类型、宽范围网文泛滥的现阶段,依然占据起点中文网历史类第五位。总榜第51位,推荐指数高达330多万,总点击量突破2726万。《庆余年》在年轻人心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读者


【目录】

章 大劈棺与小手段
第二章 避暑何须时
第三章 太子的善意
第四章 谈判的艺术
第五章 那座凉沁沁的皇宫
第六章 千古风流
第七章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把钥匙
第八章 我们都寂寞
第九章 大婚
第十章 苍山行
第十一章 河畔新丝令人倦
第十二章 春风化雨入考场
第十三章 侧伞为圣人
第十四章 提司大人的次登场
第十五章 老家伙们


【书摘与插画】

范大公子到访庆余堂,是一件很大的事情,至少对于庆余堂这些姓叶的人来说。经商终究是末道,这些掌柜们为王府官家不知道挣了多少银子,依然还是上不了台面,所以极少有有身份的人会亲自拜会庆余堂。而在后园密室的会议上,当叶大掌柜说出范公子今日来意后,坐在圆桌旁的几个人都惊住了,有人开始回想当年荣光,有人却是面色惨白。

“不用多想,范公子既然敢提出这条建议,那他将来一定会想办法将宫里说动。”叶大掌柜看着其余的几个理事,皱眉说道,“就看大家的想法,我们一共五个理事,按老规矩,人手一票,我两票,只不过老六如今在和范府做生意,所以请他过来提供一些意见。”

其余的几位掌柜将目光投向澹泊书局的七叶掌柜。他低头想了想,说道:“范大公子与二公子的感情比我们想象得要好许多,而且此人看似淡泊,实际上心气极高,我看他日常行事,竟似是没有将司南伯的家产放进眼中一般,交往的也都是靖王世子这种厉害角色。”

叶大掌柜点点头:“事情还早,但是我们要早做准备。”

有理事提出反对意见:“何必冒险?大家好不容易才保住性命,这些年过得也算顺心。”

“也不算冒险吧,毕竟这么多年都过去了,想来宫里应该对我们放心了才对,再说我们又不出京,身家性命都被朝廷捏着。”另一人摇头说道,“我们只是些商人,又不可能造反,哪有这么多害怕的。唉,我还真想重新接手那些事,想着就兴奋,好多年没有吹过玻璃壶了……当年我可是你们当中吹得好的一个。”

这句话似乎牵动了大家的美好回忆,于是齐声哈哈笑了起来,有人笑骂道:“小姐当年就说你是个大吹吹儿。”

那人窘道:“我又不是你,当年就喜欢泡在肥皂厂里面吹泡泡。”

叶大掌柜微微一笑,举手制止了这些老不休的吵闹,说道:“还有什么意见没有?”

个提出反对意见的理事停住了笑声,冷静地说道:“首先要确认是宫里允许了,这事我们才能做。虽然都想重新回到咱们当年起家的地方,但安全依然是要素。小姐当年说过,只要人活着,什么都好。”

叶大掌柜皱眉道:“范府当年与我们叶家关系极好,这些年来,监察院和司南伯一向对我们挺照顾,想来司南伯应该不会诳我们。”

那理事寒声说道:“不要忘了,当年李家与我们叶家的关系不也是极好,后我们不依然是被他们诳了。”

李乃国姓,李家自然就是皇家。一说到这个,庆余堂后园的密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圆桌旁的几个人脸上都现出了很不安的神色。

太常寺协律郎向来是个虚职,也向来是对未来驸马们的赏赐。初庆国的规矩是封同文馆六品词臣,但后来发现很多驸马连首诗都背不下来,只好作罢,把规矩改成了封协律郎。协律郎在前朝名为协律校尉,掌管宗庙音律,皇家总以为驸马们不会作诗,哼几个曲子也算就景,便这样定了下来。虽是虚职,但依然还是要去太常寺报道的。所以这天大清早,范闲就愁苦着脸,坐着家里的马车赶往了太常寺。在寺门口,正四品的太常寺少卿已经来迎着了,这个排场让范闲受宠若惊,赶紧下去亲热问好。和太常寺同仁们寒暄一番,才进了衙门,坐在小间房里,听着少卿大人解释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这位少卿大人乃是宰相一手提拔起来的人物,如此热情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范闲却无法放松,心想自己是音痴,不免要出些洋相,哪里知道只是枯坐了一个上午,灌了一肚子温茶,发现同僚们也大都如此,只是手上捧着宫里出的一两一份的报纸在看。

茶喝多了肚子有些胀,他叹息一声,学着别人也拿了一份报纸,然后进了茅厕。报纸上依然是花边新闻,只是陈萍萍已经回京,宫中编撰们再也不敢胡诌什么院长的。就在他的腿将麻未麻之际,他忽听得门外爆出一阵狂喜惊呼:“胜了!胜了!天佑大庆!”

范闲心中一凛,知道朝廷与北齐间的角力终究还是以朝廷的胜利而告终。在这场傀儡诸侯国之间的小型战争之后,只怕北边又会有些土地被划入庆国。

他从茅厕里出来,屋内官员们正聚在一起看着邸报,上面清清楚楚地写明了发生在北方的所有事情,不论是从及时性还是内容丰富程度上来说,都比皇宫出的报纸要吸引人,更何况上面记载的还是庆国胜利的消息。范闲从怀里掏出那张皱巴巴的报纸,在心里对文书阁大书法家潘龄老先生说了声抱歉,又坐回自己的桌前继续饮茶。

旁人正在兴高采烈地讲着战事,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安静。少卿大人看着他微微一笑,示意他出来一趟。范闲随他来到一处僻静所在。这里已经是院子深处,搁着一张石桌,两张石椅。少卿大人示意他坐下,然后微笑着问道:“众人皆欢愉,君却独坐默然,不知为何?”

这位少卿大人姓任名少安,当年也是风流人物,后来娶了位郡主,便一直安安稳稳地在太常寺里慢慢升着。与范闲今日所面临的情况倒有些相同。范闲不确认任大人是不是心伤某事,要与自己唏嘘一番,不好怎么回话,只是淡淡一笑说道:“朝廷胜这一仗乃自然之事,并不如何惊喜。”

“为何是自然之事?”任少卿问道。

范闲对于军国大事确实没有什么独到见地,只得推诿道:“陛下英明,将士用命,北齐心虚,自然一战而胜。”

任少卿微笑着说道:“我这才想起来,今次两国再斗倒是与范大人遇刺一事脱不了干系。”

此次庆国出兵抗齐援赵,其中一个借口就是北齐刺客潜入庆国京都,意图谋杀大臣之子。想到北疆之上的那些河畔枯骨,各州郡闺中空等良人之妇,范闲心头有些发堵,叹息道:“兵者乃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他知道庆国虽然承平十数年,但骨子里的尚武精神并没有消退,平日里很注意掩饰,但此时只是闲聊,便随口说了句。

任少卿似乎很欣赏他的这句话,点了点头:“虽是如此,但此次获地不少,庆国又有数年安宁,倒也值得。”范闲不是一个迂腐的和平主义者,微笑地承认了这个事实。任少卿又道:“虽然战功尽归将士陛下,但是朝中为此事暗中筹划两月,也算得上是殚精竭虑。”

范闲马上从这句话里品出了别的味道,知道少卿大人是在说朝中的文官系统也为战事出了不少力。范闲前世看过些闲书,知道打仗终究打的是后勤,便诚恳地说道:“朝中诸位大人,也是居功至伟。”

任少卿满意地笑了笑,接着说道:“宰相大人与你即将成为翁婿,你若有闲时,还是要多上府拜问,这才比较合适。”

“这是自然,多谢少卿大人提醒。”范闲微感窘迫,自己马上就要娶婉儿了,却还没有去拜访未来的岳丈,这真是有些说不过去,只是……这应该是林府与范府之间光明正大的交往,为什么任少卿要私下与自己说。果不其然,任少卿接下来轻声说道:“老师希望你一个人去相府坐坐,不想惊动太多人。”

第二日朝堂之上,尽是一片谀美之词,军方受赏不少,监察院四处也因情报得力,受了明旨嘉奖。不过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户部侍郎司南伯范建出列进言,此次得胜全赖宰相大人殚精竭虑,先国事后家事,梳理后勤,粮草得力,实为大功。群臣喧哗,本不明白原本的政敌为何今日如此和谐,但一想到两家的婚事后,顿时恍然大悟。

更出乎众人意料的在后面,本来一直是宰相那派的礼部尚书郭攸之却出言反对,如何如何。出乎众人意料的是——陈萍萍上朝了,当陛下询问之时,他坐在轮椅上轻声说了四个字:“宰相辛苦。”

至此,原本借着吴伯安与北齐勾结之事不停攻击宰相的政敌们一下子安静了下来,皇帝陛下下旨安慰,林若甫重新站稳了脚跟。而朝野上下都在传说,宰相因为与范家的联姻已经倒向了二皇子,本来在朝中全无助力的二皇子,顿时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

没有人知道,这一切大事的背后,其实只是郁郁不得志的太常寺任少卿与太常寺八品协律郎在院墙下面的一次闲聊。

通过自己向老丈人卖了一次好,一次大好,范闲虽然还是很担心宰相查出林二公子是自己让人杀的,但总算是稍微安心了一些,不再像前些天那般躲着,某日午后便坐着马车去了皇室别院。如今他与别院里那位姑娘的婚事已经是全京皆知,加上范府出手大方,侍卫们自然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范闲和妹妹一同往里走去,没有心情去看园子里的花草,沿着石子路径直往小楼走去。范若若有些惊讶:“哥哥对这里的路倒是挺熟。”

范闲微微一笑道:“我记性好,你又不是不知道。”

前些日子,他十天里倒有两三个夜晚会在这园子里穿进穿出,想不熟悉还真是件极难的事情。可惜按着规矩,他这位未来的郡主驸马依然不能在别院里见林婉儿,只好坐在楼下喝茶,若若一个人上去。他也不急,反正夜夜能见,不急在一时。过了一阵,却是下来了两个人,看见若若身后跟着的那位姑娘,范闲眼睛一亮。那位姑娘眼眸清亮,眉毛略有些浓,却并不显得粗鲁,反而很精神。此人正是京都守备大人叶重的独生女叶灵儿。

范闲微笑着起身相迎,拱手道:“叶姑娘好。”

二人上次相见的时候范闲做了易容,叶灵儿自然不知道他是谁,却很容易地猜了出来,看了他两眼没有说话,直到来到别院门口,才冷笑着说道:“大白天的不在太常寺里办差,却跑这里来玩耍,果然是个纨绔子弟,也不知道婉儿究竟瞧中了你什么!”

范闲叹了一口气,说道:“我又哪里纨绔了?”

叶灵儿恨恨地说:“文不成,武不就,纨绔之说难道亏了你?”

范闲笑了笑,说道:“京中总传在下文武双全,文能七步成诗,武能七步杀人,过誉之词让在下有些飘飘然,今日才被姑娘这话点醒,实在是感谢莫名。”

见他作态,叶灵儿才想到对方的才名,气得一跺脚,不知道说什么好,忽而将红润至极的薄唇一咬,手扶在腰畔的小刀上。几番思琢之后,她终是取下刀来,扔在范闲身前的土地上,发出咚的一声脆响。

随着这声响,皇室别院门口顿时安静下来。庆国开国只有数十年,民风尚武,叶灵儿身为武将世家子女,腰畔别个小弯刀也是正常。只是……将这刀扔到范闲脚前就相当不寻常了,因为按照庆国规矩,这就是向对方发出了决斗的邀请。

所有的人都看着范闲,若若紧张地拉着范闲的袖子。别看叶灵儿细腰水灵着,但家学渊源乃是正宗的七品高手,在京都里哪有纨绔敢去招惹他。但是对方既然扔出佩刀发出了挑战,范闲身为男子不应战,只怕在京都里会抬不起头来。

“既然你号称文武双全,我不及你诗词本领,但也想代婉儿看看你究竟有没有保护她的本领。”说来也奇怪,自从扔下腰刀之后,叶灵儿整个人的状态都发生了很奇妙的变化。冷静了下来,她如碧玉一般美丽澄静的眼眸里充满了自信,小小弱弱的身躯,竟似蕴藏着极为宏大的力量,将要施展在范闲的身上。

范闲这才知道这位小姑娘竟是位武道高手,想了想,说道:“好。”

叶灵儿身影一虚,整个人已经冲到了范闲的身前,一拳直冲!

范闲看见了直冲自己面门的一个拳头。

这个拳头很小巧,很漂亮,皮肤白皙,甚至可以看清上面隐隐可见的淡青静脉,握成拳后只有大拇指露在外面,上面涂着粉红色的蔻彩。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看到如此多的细节,这只证明了两件事情:一、范闲好色;二、叶灵儿的出手虽然暴猛快速,但比起澹州悬崖上的那根神出鬼没的棍子,还是要慢太多太多。

他的脚尖在地上挪了一寸,整个人的身体却奇快无比地向左侧偏开,让那记杀意十足的拳头完全落空,擦着自己的脸颊过去。

嗡的一声,拳头落空,仍击出一片震荡风声,范闲颊畔的发丝飘了起来。而此时,他的右手早已神不知鬼不觉地抬了起来,食指微屈,在电光火石间,弹在叶灵儿的脉门之上!

这一招就算是大内侍卫副统领宫典猝不及防之下都无法躲过,更何况叶灵儿,只听得她一声轻哼,紧紧握住的拳头已经散了,就散在范闲的脸颊之旁。但范闲却来不及高兴,双眼一眯,奇怪无比地向后退了三步,伸出手掌在空中拍了三下。

啪!啪!啪!三声脆响在他的身边响起!

原来叶灵儿拳头一散,五根手指却像是春日桃枝般绽开,每一指犹如一森然之枝,往他的太阳穴上袭去。范闲凭着本能的反应躲了过去,印了三掌,挡住了那五道破空而来的劲气。

“叶家散手!”旁观众人惊呼出来。庆国大宗师叶流云乃是叶灵儿的叔祖,没有料到这位小姐竟是得了叶流云的真传。

惊呼未停,范闲满脸平静抢身近前,一拳头实实在在地打在叶灵儿的手掌上!

一声闷响之后,不管叶灵儿的手指是桃枝还是什么,都被生生地打散,他掌上运着的霸道真气毫不客气地将对手的散手崩开!叶灵儿向后飘了半丈,吃痛地握着自己的手腕,惊讶地望着范闲。她万万没有想到范闲体内的真气竟然如此怪异,掌触之后,竟是顺着自己的经络向上侵伐而去,那种痛楚让她心神一散,顿时失了散手之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