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新编语文教材阅读图书

◆披沙拣金,历时数年,精心整理而成

◆一书在手,囊括中国民间故事精华

◆阅读精彩纷呈的民间故事,汲取中国民间智慧,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内容简介】

中国民间故事源远流长,从先秦到清末,经过一代又一代人口口相传,留下了不计其数的优秀故事。这些故事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发展的沉淀,直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其中包括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爱情故事、民间寓言等,内容包罗万象,囊括世间百态。阅读这些故事,领略各民族的不同文化和风土人情,从中见证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书精选了近六十个口碑载道的民间故事。内容浅显,道理深刻,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身,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其心智发展,是其成长路上的好伙伴。

每一则故事都承载着其独特的价值内涵,一则《铁杵磨针》,让人知道无论多么难的事,只要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会有志者事竟成;一则《三个和尚》,告诫人们自私自利只会害人害己;一则《华佗学医》,使人懂得神医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要坚定正确的目标,坚持不懈为之努力……


【作者简介】

聂杨,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与研究者,曾参与编撰多部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类书籍,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目录】

目录

1.田螺姑娘/001

2.华佗学医/006

3.七兄 /009

4.鲁班的难题/012

5.蚕神/016

6.三个和尚/020

7.八仙过海/023

8.孟姜女哭长城/026

9.幸福鸟/030

10.白蛇报恩/034

11.聚宝盆/038

12.十二生肖/042

13.苏东坡判案/047

14.仓颉造字/052

15.化蝶/056

16.沉香救母/063

17.牛郎和织女/067

18.刘三姐/070

19.女娲补天/074

20.勤俭匾/077

21.年兽/080

22.木兰从军/084

23.小黄龙和大黑龙/089

24.牡丹仙子/092

25.西门豹治水/097

26.九色鹿/101

27.草鞋官/106

28.柴胡/110

29.包公审青石板/113

30.翡翠白玉汤/117

31.宝草帽/120

32.铁杵磨针/123

33.哪吒闹海/126

34.猎人海力布/131

35.刘墉智斗和珅/135

36.嫦娥奔月/141

37.天女散花/144

38.阿诗玛/146

39.金瓜和银豆/152

40.找姑鸟/158

41.麻姑献寿/162

42.五子登科/165

43.宫女图/168

44.真假和尚/174

45.水仙花/180

46.蚁王/184

47.举人桥/187

48.精卫填海/191

49.长发妹/194

50.火把节的传说/201

51.蒲松龄赴宴/205

52.马头琴/209

53.七仙女下凡/214

54.南柯一梦/219

55.孔子教徒/223

56.送灯/228

57.龙井治病/236

58.活佛济公/238

59.雷公打赌/242


【免费在线读】

1.田螺姑娘

古时候,有一个名叫谢瑞的年轻人,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靠着父母留下的几亩稻田生活,日子过得很清贫。 谢瑞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村里的乡亲都很喜欢他,常会送他一些果蔬及生活用品,给他一些帮助。 有一天,谢瑞在稻田里劳作时,脚底被什么东西硌了一下,他捡起来一看,是一只大田螺,他将田螺带回家中,养在水缸里。 谢瑞每天都会给水缸换水,清晨出门时,他会对田螺说:“我出去了。”傍晚回来时,他会对田螺说:“我回来了。” 有了田螺的陪伴,谢瑞觉得自己不再孤独了。日子一晃过去了半年,一天傍晚,谢瑞远远地看到自己家的烟囱升起炊烟,会是谁去家里了呢?他急急忙忙赶回家,发现家里空无一人,饭桌上摆了几碟炒好的菜,灶台上的锅里有蒸好的米饭。 “会是谁帮我做的饭呢?”谢瑞拿起筷子尝了尝,觉得有点像隔壁刘大娘的手艺。由于肚子实在饿得难受,谢瑞顾不得想那么多,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第二天傍晚回到家,饭桌上依旧摆好了饭菜,还有一条香喷喷的蒸鱼,家里也被打扫得很干净。 接下来的几天,谢瑞都能吃到可口的饭菜,换下来的脏衣服也被洗得干干净净,晾在院子里。 为了感谢刘大娘的照顾,谢瑞专门去集市上买了肉和布料,登门道谢。 “不是我。”听了谢瑞的话,刘大娘连连摆手,她说自己这些天扭伤了脚,一直躺在床上,没出过家门。 “啊?那会是谁?”谢瑞去村子里其他人那里问了问,大家都说没帮谢瑞做过饭。 夜里,谢瑞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下决心一定要搞清楚这段时间照顾自己的恩人是谁。 第二天,谢瑞照常一早出门干活,下午,他比往常提前了一个时辰回家。走到院子里,谢瑞听到屋里有动静,他赶忙推门进去,发现桌上放着一杯热茶,谢瑞把屋前屋后都转了个遍,但是一个人影也没看到。 过了几天,谢瑞扛着锄头出了门,走了没多远,他又悄悄返回去,躲在院子外的大树后面张望。 快晌午时,谢瑞看到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从他家走出来,将院子打扫干净,又拿出针线缝补他衣服上的破洞。 自己家里怎么会有一位姑娘?谢瑞想上前问个明白,可又有些胆怯。傍晚时,屋子里飘出来饭菜的香味,谢瑞终于知道了这些天是谁在帮他洗衣做饭。 “姑娘,请问你是谁啊?为什么会在我家里?”谢瑞轻手轻脚地开门进屋,问姑娘道。 正在专心煮粥的姑娘被谢瑞吓了一跳,她红着脸不作答,急忙打开水缸盖子要往里跳,谢瑞眼疾手快,拦住了她。 水缸里的田螺只剩下一个空壳,姑娘看到事已至此,便对谢瑞坦白,说自己就是这只田螺,当日被谢瑞带回家中后,发现谢瑞心地善良,便想为他做点事情,也算是报答他对自己的悉心照顾。 田螺姑娘被谢瑞发现了自己的秘密后,便不再整日躲在田螺壳里了,白天,谢瑞出门干活,田螺姑娘就在家里操持家务;晚上,谢瑞读书,田螺姑娘就做女红。 又是几个月过去了,谢瑞喜欢上了田螺姑娘,他希望田螺姑娘能够嫁给他。 田螺姑娘也喜欢体贴的谢瑞,二人很快成了亲,日子过得很幸福,周围的人都夸谢瑞有福气。 有一天,田螺姑娘去集市买东西,谢瑞一个人在家。一位自称**先生的长胡子男人走进院子里,四下张望了一番,说道:“近你家里可发生过什么怪事?” “没有啊。”谢瑞摇头。 **先生掐指算道:“近可能会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在你家人身上,你要千万当心。” 谢瑞送走了**先生,心里虽然不相信他的话,但还是有些担心,便去集市接田螺姑娘回家。二人从集市回到家中后,田螺姑娘脸色突变,问谢瑞今天有谁来过家里,谢瑞便把白天的事情告诉了田螺姑娘。 “这下坏了。”田螺姑娘打开水缸,发现她的田螺壳不见了。 原来,那位**先生是稻田里的蚂蟥,他一直喜欢田螺姑娘,看到田螺姑娘和谢瑞成亲后,十分嫉妒,便设计支走了谢瑞,偷走了田螺壳。 田螺姑娘没办法离开田螺壳太远,不得不去找蚂蟥,希望他把田螺壳还给自己,蚂蟥趁机软禁了田螺姑娘。 为了帮助谢瑞救出田螺姑娘,村民们想了很多办法去捉蚂蟥,可都被狡猾的蚂蟥识破并逃脱了。就在谢瑞焦急万分的时候,一个年长的农夫说蚂蟥怕食盐,只要把盐撒到他身上,他就逃不掉了。 谢瑞和几个村民来到稻田找蚂蟥,让他放了田螺姑娘。蚂蟥嚣张地喊道:“别妄想了,我是不会放人的。” 就在蚂蟥得意忘形的时候,谢瑞和村民把准备好的食盐倒在了他的身上,蚂蟥喊了几声“救命”,便化成了一摊水。 就这样,谢瑞救出了田螺姑娘,两个人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2.华佗学医

华佗很小的时候,父母相继得了重病,不治而亡。华佗失去了两位至亲,心里十分悲痛,他跪在父母的坟前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当一个好大夫,帮病人解除病患。 四处打听一番,华佗听闻山中寺庙里隐居着一位名医,悬壶济世,菩萨心肠,他打定主意要拜这位名医为师。 上山的路十分陡峭崎岖,华佗多次差点摔下山崖,但是他毫不畏惧,不肯退缩。历时一个多月的寻找,华佗终于找到了那位名医。 “求您收我为徒吧。”华佗跪在名医面前,连日的风餐露宿,令他面黄肌瘦,衣衫褴褛,但他的眼神十分坚定。名医看出了他的决心,便答应留他在山上。 开始,名医只是让华佗做一些砍柴挑水的粗活。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名医始终没有提教授华佗医术的话,华佗也毫无怨言,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有一次,华佗给名医打扫书房时,发现了一本名叫《医案》的书,他好奇地翻看了几页,发现上面记载了名医多年来的治病心得。华佗对《医案》爱不释手,但他知道不得到师父的允许,不能随便乱动书房的东西,于是又将书放回书架。 之后,每次打扫书房,华佗都在书架前盯着《医案》站立良久。名医发现了华佗的心思,便将《医案》递给他,说道:“想看就拿去看吧,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来问我。” 华佗喜出望外,小心翼翼地捧着《医案》回自己房中细读。书中记载的内容有些深奥难懂,华佗就反复钻研,实在无法自己弄明白时才去请教名医。 名医发现华佗很有学医的潜质,也十分虚心好学,便倾囊相授,将自己的毕生所学传授于他。有时,名医出诊看病,也会带上华佗一起,华佗的医术进步神速,大家都说他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一天深夜,华佗正在读《医案》,忽然听到名医房间传来声响,他忙跑过去,看到名医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华佗以为名医生病了,忙将他搀扶到床上,问:“师父,您怎么了?能听到我说话吗?” 名医双目紧闭,不做回答。 华佗为名医诊脉,片刻之后,他将被子轻轻盖在名医身上,说:“师父,没什么事,您好好休息吧。” 看到华佗神色轻松地出门,名医嘴角露出满意的微笑,原来这是他给华佗的一个小小考验,看看他这些时日来医术到底长进了多少。很显然,华佗通过了考验,他看出了名医是在装病。 回到房中,华佗发现自己刚才跑得太急,忘记了关窗户,结果窗外吹来的风将烛台吹倒,烛火点燃了《医案》,大半本书都被烧没了。《医案》是师父毕生的心血,却毁在了自己手里,华佗在心里骂自己实在太粗心了。 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华佗凭着记忆,连夜写了一本新的《医案》。第二天一早 ,华佗带着书去找名医赔罪。 名医拿着书看了几页,华佗凭记忆写的《医案》与自己之前写的一字不差!名医捻着胡子,笑着对华佗说道:“没想到你还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啊!” 华佗学成下山之后,开了一个医馆,每天来找他看病的人都排着长队。华佗从早看到晚,遇到疑难杂症,他就是不吃饭、不睡觉也要想办法医治。华佗医者仁心,被当地老百姓称为“神医”。

3.七兄弟

古时候,在大海的东面有一座巍峨的大山,大山脚下有一个村庄,村庄里有一个老伯伯,他有七个儿子。大儿子叫大壮实,二儿子叫二刮风,三儿子叫三铁汉,四儿子叫不怕热,五儿子叫五高腿,六儿子叫六大脚,七儿子叫七大口。 村庄靠山临海,如果要出远门,就得攀过高山,再渡过汪洋,十分不方便,于是,老伯伯对七个儿子说道:“你们把村庄搬到看不到山,也看不到海的地方吧,这样咱们村庄里的人出行会方便许多。” 不一会儿,七个儿子回来说已经搬走了。老伯伯出门一看,果然看不到山,也望不见海了,四周全是肥沃的耕田。 老伯伯又说:“这么好的土地,不能让它荒废,你们种些五谷杂粮吧。” 七个儿子扛着锄头,开垦田地。过了些日子,村庄周围的土地上长满了庄稼,村庄里的人非常高兴,满怀希望地等待着丰收的秋天到来。 这些事情传到了京城,被皇帝知道了,他派了大臣来到村庄,说要将田地里的庄稼都运到皇宫里去。 村庄里的人敢怒不敢言。老伯伯回家对七个儿子抱怨皇帝昏庸,整日盘剥老百姓,本以为即将盼来的好收成被皇帝一句话就收走了。 七个儿子看到父亲苦恼,便提出要上京城和皇帝去讲道理。收拾好行囊,七兄弟当晚便赶往京城。经过一个月的日夜兼程,他们终于来到了京城的城门外,但是守城门的将军不肯放他们进去。 大儿子大壮实用力拍打城门:“快开门,我们是来和皇帝讲道理的。” 将军不理会,站在城楼上呵斥七兄弟,命令他们不要胡闹。大壮实见将军蛮不讲理,十分生气,他伸手一推,城门便被他推倒了,大将军也从城墙上摔了下来,被砖石砸死了。 进了京城后,七兄弟来到皇宫门外,守卫的将士依旧不许他们进入。二儿子二刮风说道:“大哥,你歇着,这次我来叫门。”于是,二儿子上前敲门,喊道:“我们要和皇帝讲道理,放我们进去。” 接连喊了几声,无人应答。二儿子二刮风十分恼火,从嘴里喷出一口气,*宫的大门顿时被吹开了,就连大门两旁的石狮子也被吹倒在地。 七兄弟进入皇宫,没有人敢阻拦他们,他们一路畅通无阻地来到了金銮殿,三儿子三铁汉说道:“二哥,你歇着,我去和皇帝讲道理。” 皇帝看到七兄弟,早已吓得两腿发软,他躲在侍卫身后,不肯听三儿子说话,大喊:“来人哪,快把他们拖出去斩首。” 三儿子三铁汉听后,便把自己的胳膊伸到侍卫的刀下,说:“先砍我的胳膊试试。” 侍卫手起刀落,只听“砰”的一声,刀身被震碎,而三儿子的胳膊还是完好无缺。皇帝和大臣见状,慌忙逃走。 为了除掉七兄弟,皇帝又想出放火的办法,他想烧死七兄弟。四儿子不怕热挡在哥哥们和弟弟们前面,将那些冒着浓烟的火球都挡在了身前,他不屑地对皇帝说:“这么点儿,还不够我暖手的呢。” 一计不成,皇帝又想出一计。他命人将七兄弟推入海里,想淹死他们。五儿子五长腿将哥哥们和弟弟们送上岸,他坐在大海中央,海水才刚没过他的腰。他摇摇头说:“这么浅的水,洗澡都不够,还是抓点鱼,带回村庄和乡亲们吃吧。” 五长腿不停地捞鱼,很快岸上便堆满了大鱼和小鱼。六儿子六大脚等得不耐烦了,便一脚踏进海里,来到五哥哥身边问道:“我们的正事还没做完,你怎么抓起鱼来了?” 等不到五哥哥和六哥哥回来,七儿子七大口也赶来海边,说道:“皇帝根本不讲道理,所以,我们也不用和他讲道理。” 不等哥哥们回答,七儿子七大口便一口喝干了大海的水,然后一回头,向皇宫里吐出来。汹涌的海浪瞬间就把皇宫冲毁了,皇帝和大臣们都被海水淹死了。七大口便一口喝干了大海的水,然后一回头,向皇宫里吐出来。汹涌的海浪瞬间就把皇宫冲毁了,皇帝和大臣们都被海水淹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