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设计师兼“旅馆达人”张智强,私家分享成就好旅馆的37个关键条件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旅馆只是一夜栖身之所,获奖无数的香港设计师张智强,却将旅馆当作狂热追寻的目的地。一年365天,他几乎有一半时间住在旅馆,二十多年来住遍上千家。本书是张智强私房好旅馆大公开,搭配亲自拍摄的珍贵照片,宛如亲临现场。

用行家达人角度重新看旅馆

旅馆的气味设计,打破比例规矩的设计,酒店设计鼻祖安德里·普特曼用平凡物料打造的豪华风格……作者运用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的细腻洞察力,带你欣赏只有行家才看得懂的旅馆设计细节。这是设计师对旅馆的专业评鉴,为出门旅行者提供更多高品质、人性化的住宿选择,同时也带领读者关注旅馆的设计细节,感受设计在服务行业中的创意应用。


【内容简介】

一家旅馆,就代表一种居住体验——

迷人的,体贴的,高科技感的,抑或创意十足的……

旅馆虽只是旅途中的一站,却亦能左右你的路上风格!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旅馆只是一夜栖身之所,但住得舒不舒心,却能决定整个行程的质量。

获奖无数的建筑及室内设计师张智强,将旅馆当作狂热追寻的目的地,一年之中,他几乎有一半时间住在旅馆,二十多年来住遍上千家。

本书是张智强私房好旅馆大公开,搭配亲自拍摄的实景照片,令人宛如亲临现场。作者运用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的细腻洞察力,带你欣赏行家眼中的旅馆优良设计。这是设计师对旅馆的专业评鉴,为出门旅行者提供更多高品质、人性化的住宿选择,同时也是他对旅馆设计的独到观察,带领读者感受设计在服务行业中的创意应用。


【作者简介】

张智强

1962年出生。1987年香港大学建筑系毕业。1994年创立EDGE Design Institute公司,任执行董事。兼任香港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常应邀到世界各地参与建筑研讨会及专题演讲。

荣获第17届米兰国际建筑三年展冠军(1985)、东京第25Central Glass国际建筑设计比赛第二名(1990)、香港青年建筑师奖(1996)、意大利Vicenza Dedalo-Minosse国际建筑比赛冠军(2002)、ar d 设计比赛优异奖项(20022003)。代表项目有“长城脚下的公社”之《箱宅》(20002002)、日本岐阜县公共住宅第二期设计(2002),以及香港的百老汇电影中心(1997)等。

他是*列入TASCHEN出版的《40 Architects Under 40》的中国香港建筑设计师(2000),亦是获邀参加意大利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20002002)的首位中国香港建筑及室内设计师。


【媒体评论】

原来旅店也可以是旅行的目的地,而世界上许多奇特的旅店都可以成为旅行探险的乐园,张智强很早就深谙这个道理,也探索了许多令人艳羡的旅店。带着设计师的理性分析,以及艺术家的感性描述,他还会亲手绘制旅馆房间平面图,让读者更能一目了然、深入其境。

——李清志 | 建筑作家、都市侦探

我喜欢张智强的这本《好旅馆默默在做的事》。除了他的观察力和文字很有画面感外,还勾起我不少回忆。特别是他写到饭店“气味”这件事,我边看,嘴角边微微扬起;还有“设计”“地点”“服务”和“温度”等元素对一个饭店的影响力,让我感触甚深。

——温士凯 | 广播金钟奖得主暨美食旅游作家

从事观光业多年,从考察到出差,住了国内外许多旅馆,自以为感觉敏锐。看完本书,跟作者相比,才发现真是差上一大截,还有的学呢!尤其喜欢书名《好旅馆默默在做的事》,多棒呀!

——沈方正 | 老爷酒店集团执行长

他在书中如数家珍似地,教读者学习从旅游达人角度,以细腻思维,仿佛带人走入实境,同时用放大镜去洞察,融入并欣赏各家旅馆的设计精神,看了书,住过旅店,真正体验过,才知道“原来人生这么美”。

——赖正镒 | 涵碧楼酒店集团董事长


【目录】

自序:爱恋旅馆

Chapter 1 完美印象,一秒抓住人心

01 网页,展现旅馆个性的*步

02 Lobby大胆吸睛,立刻提升好感度

03 打破公式,check in带来惊喜

04 专属好气味,疗愈旅人身心

05 旺中带静,是*理想的位置

06 Location越意想不到,越有人气

07 联结好邻居,传达在地风土人情

08 只有一个房间的旅馆更出众

Chapter 2 聪明设计,越住越有乐趣

01 集团式旅馆也能各自表现特色

02 大师设计也是好卖点

03 精品旅店不是自己说了算

04 用完美窗景留下*印象

05 用心设计客房走廊,巧妙转换住客心情

06 好设计,让旅馆有本事变老

07 club floor越大方,旅客越有尊荣感

Chapter 3 有感服务,旅馆更有温度

01 客房服务要避免过与不及

02 越是高科技,越要简单使用

03 称职的旅店经理,就像久违的朋友

04 门童是旅馆形象大使

05 管家如影随形,也懂得隐形

06 优质早餐,选旅馆的重要条件

Chapter 4 超值配件,成功吸引回头客

01 打造值得收藏的房间钥匙

02 让客房欢迎卡充满人情味

03 请勿打扰卡也可以大玩创意

04 用minibar贴心满足旅客需求

05 精心设计游泳池,给旅人*清凉风景

06 Spa就是要让人完全放松

07 不一样的健身房,让运动成为*享受

08 艺术品与旅店空间完美融合

Chapter 5 精准定位,创造独一无二的体验

01 有如秘密花园的旅店

02 大胆实验的旅店

03 旅店本身就是目的地

04 住不腻的旅店

05 物超所值的设计旅店

06 小房间玩出大创意

07 真正爱地球的绿色旅店

08 处处精彩的大师级旅店


【免费在线读】

大师设计也是好卖点

大师作品对我来说就像魔咒一般,已经不只是当个旅店住客那么简单,而是像回到学生时代,多了一份做功课的朝圣心情,以往在教科书或杂志里阅读时向往的场景,到现场又会有不同的立体震撼。

标榜星级设计的旅馆不少,尤其是财力雄厚的集团式旅店,现今人们喜爱搞出集合不同名家、跨国共同合作的混血成品,例如大楼是英国名建筑师新创,家具用的是意大利经典品牌,而室内装潢又是日本大匠的主意,虽然不乏出色成果,但*后不伦不类、令人眼花撩乱的也不少。

我想谈的,是从里到外、从建筑装潢到室内家具,都是由同一个大师专门打理,影响力足以传世的旅店,那也是每个设计师毕生的梦想。

一九六○年运营的丹麦哥本哈根Radisson Blu Royal Hotel,被视为世界*家设计旅店,操刀手就是丹麦现代主义的国宝级设计师阿纳•雅各布森(Arne Jacobsen),这算是他晚期的案子。即使你不认识这个名字,若见到Egg Chair(蛋椅)、Swan Chair(天鹅椅)或Ant Chair(蚂蚁椅)这几个家具造型,很可能就会发出“啊!原来是他设计的!”这样的惊叹。

雅各布布森的设计在当时备受批判、被视为荒谬,可以想见SAS Royal Hotel开幕时有多少负面评论,甚至有杂志认为它可以获得世界上*丑建筑的“殊荣”。但无论如何,雅各布布森还是说服了旅店经营者摆进他设计的所有东西,后来也证明了SAS Royal Hotel里面从桌椅到灯饰,那以简洁线条表达复杂曲线的机能主义概念,无一不成为到今日都热门极了的经典,一再被制作,旅店建筑本身也成了哥本哈根的地标。

只可惜那经典的源头已经过几次改装,*后一次是德国设计师主导,外观没什么变动,内里却几乎跟从前完全不同,只剩六○六号房还保留一九六○年代的原汁原味。我当然选择那间入住,即使那要花上我四千多元港币,也是值得。

现场比想象中还要简单,四方单薄的茶几绕着青蓝色的沙发与蛋椅,床铺被单已被洗涤多次、有些岁月感的靛蓝,窗户不似旅店,更如办公室的格局,衬起工业化壁灯却也合适,墙面则低调的挂有几幅关于Radisson Blu Royal Hotel的历史照片。若要说六○六号房是博物纪念房,其实也没有刻意塞进雅各布布森的大量作品,只是单纯保持原状,但这样反而更让人深入大师理念,像在他家客厅与之面对面聊着天,问他生前如何让业主力排众议、心服口服的独家秘诀。当然,我也没得到解答,否则现在也不会经常跟客户斗气。

不只整间旅店,有建筑师甚至获得了设计整座“城市”的机会。

如今功能主义迷谁不奉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为圭臬,让他全权设计起一整间旅店,几乎是理所当然的事。不过,与其说柯布西耶完成了Hotel Le Corbusier,不如说他在一九五○年代的法国马赛建筑起一个空中小区、理想都市,旅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设施,商店、超级市场、食品店、托儿所、小区中心、健身室都在建筑中层的空中走廊地带,一应俱全,顶楼就如几何拼贴出的甲板一样供公众任意活动。我住的是旅店,却时刻抱着观光城镇的心情,那趟旅程也不用去马赛其他地方了。

现今的垂直城市摩天大楼,甚至香港一九六○年代的集合公屋、太古商场,都是抄他的点子。

我倒觉得那更像艘巨型邮轮,柯布西耶也曾如此说过。Hotel Le Corbusier的每个房间都拥有无敌海景,房间厨房、阳台、衣柜都有扶手,步入浴室也须经过高高的门坎,不知是不是这位*理性的大师也天马行空起来,认为旅店总有一天也能化为大船漂流大海。

不过,虽然是经典,Hotel Le Corbusier却是房价大众的二星旅馆,原来想亲近大师不一定要花大钱。

说到微型城市,不得不提意大利多才多艺的建筑大师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在日本福冈的Hotel il Palazzo,那场面如独立于世的小城般,有街道纵横,也有舞台广场,还有源自意大利乡镇与日本福冈共同的小街小巷生活情调,各自独立、风格统一的小建筑与大建筑交错共居。虽然是结合不同著名设计师理念而成,其中街道两旁六家餐厅,又是由六位不同设计师主导,在罗西的意志下变得和谐、互不冲突。

另外必须要提的是澳大利亚建筑师凯瑞•希尔(Kerry Hill)。华人对他绝不陌生,中国台湾日月潭的涵碧楼便是他的手笔。据说他曾一再推拒青岛第二家涵碧楼的案子,但在老板三顾茅庐,并开出“尊重原创、不能改图、设计费不能杀价、不能催促进度”这样的条件后他才应允,这样的高度和气魄羡煞人也。

希尔对于材质运用的功力深厚过人,强调建筑须与自然共生,这点在两家涵碧楼都可以见到精髓。青岛涵碧楼大量使用了价昂的德国制铜质网片为立面材料,不是为显奢华,而是因其可以随海风吹袭与时间历练,逐渐蔓延出青蓝铜绿,如此,旅店成了不断演化的有机物,持续更新,只经风吹日晒便历练出越陈越香的艺术质感。

若嫌只在一个旅店遇见一个大师经济效应不足,那么就去西班牙马德里的Silken Puerta America吧!那里邀集了当代二十位重要建筑师,包括让•努维尔(Jean Nouvel)、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诺曼•弗斯特(Norman Foster)、马克•纽森(Marc Newson)、罗恩•阿拉德(Ron Arad)、矶崎新等,在同一条件下(每个房间都一样尺寸),各自自由发挥,主理一个客房楼层。我曾在那一次入住五天时间,每天选不同的楼层居住,其间次次搭电梯时都像个恶作剧的顽童般,每一楼层的灯都按上,探头出去望望走廊,过过干瘾也好。当然,check out后也孜孜盘算着,下次要再住哪几个没住过的楼层。

像这样的一站式与大师深度交流,都需要花时间细细品味这些旅店,当个旅游住客之余,也别忘带上研究精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