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作者王煜全是“得到”App课程“前哨”“全球创新260讲”主理人,风险投资人,以20年实战 每年5亿元科技投资经验,洞察全球科技创新前沿与发展轨迹,剖析我国科技产业升级之路。

2.不同于其他关于创新的书籍仅聚焦于创新企业,该书从全球化和历史维度来揭示创新的规律,对堪比“工业革命”的“科技创新革命”做全面解析。

3.在科技强国的今天,这是一部比较冷静地谈中国创新的书。作者既不夜郎自大,也不妄自菲薄,而是客观地分析了当下中国及全球的创新生态,比较了中外创新的长板与短板,尤其对中国创新的优势和存在的短板分析到位。对于正在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中国,此书不失为一本醒世之作。

4.本书解读创新生态给国家、企业、高校和个人带来的发展机遇,前瞻性提出政府、企业、资本,以及企业家、科学家乃至个人的思维与行动应对策略,思路简洁而清晰。

5.这不是一本仅仅讲创新生态的书,而是教给你如何参与和融入科技创新生态,获得把握未来趋势的能力的书。

6.周其仁作序,李东生、吴晓波、薛兆丰、田溯宁、万维钢、王小川联袂推荐

谁掌握科技,谁就掌握未来


【内容简介】

《中国优势:抓住全球创新生态新机遇》由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得到”App课程主理人王煜全所著,率先从全球化和历史的宏观维度,系统梳理和阐述科技创新的发展轨迹,提出全球创新正进入生态时代。这是一场堪比“工业革命”的“科技创新革命”。本书不仅对全球创新生态的基本逻辑和规律进行了科学分析与判断,更对中国产业侧创新的独特优势做了详细解析。中国制造是全球创新生态的控制点,将决定并引领全球创新的未来。 通过阅读《中国优势:抓住全球创新生态新机遇》,你将获得理解科技创新的系统性思维,真正把握未来发展的趋势,掌握用科技和技术视角看世界的方法,抓住科技浪潮的新机会。


【作者简介】

王煜全
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得到”App课程“前哨”“全球创新260讲”主理人,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Frost & Sullivan)中国区首席顾问。著有《暗趋势》等。
在投资海外高科技创新企业的过程中,他深入了解全球创新生态体系,洞察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致力于推动中国企业与全球创新生态的深度对接。


【目录】

*章 今天的科技创新
观察全球创新的规律 003
科技企业发展的三阶段 016
科技创新生态 029

第二章 科技创新是一条产业链
高校:创新的源头 046
企业:创新的产品化 055
制造:创新的产业化 065
市场:用户参与创新 077

第三章 创新生态的其他参与者
大企业:创新的航母 092
资本:创新的培育者 106
支持机构:创新的服务者 120
创新区:创新的环境 137
政府:创新的调控者 153

第四章 中国决定全球创新的未来
中国制造支持全球创新 176
中国产业升级的路径 192
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 208
拥抱全球化 4.0 219

后记:行动清单 235
注释 241


【前言】

关于机遇,我们需要面对这样两个问题。
面对个人的机遇,我们总是欠缺敏感度。回想一下:20年之前炒股票,10年之前买房……若在当时把握住这些机遇中的某一个,未来的命运也许就会发生重大转折。但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后知后觉的,没有主动去布局、去投入、去把握。
而在面对社会大环境下整体性的机遇时,我们总会延用惯性思维,认为它们理应发生。举个典型的例子:过去4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我们总觉得这种增长不会变,将一直延续下去;甚至还延伸分析其他大国的经济增长趋势。就印度而言,在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上台以后,很多人以为印度经济也会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事实上,像我国这样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情况非常罕见。
这本书谈到的,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机遇。我认为,如果我们能预见并认真把握住这个机遇,中国经济就有机会实现更长时间的高速增长。
这个巨大的机遇即“科技创新的革命”。

如果要评选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事件,工业革命一定“榜上有名”。严格来说,它应该被叫作“科技产业革命”。因为它将科技运用至工业,极大提升了工业的生产效率、能力。我认为,眼下是一个特别值得兴奋的时点,因为科技革命的模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过去的工业革命是科技给产业带来的革命,由此大家能够充分理解科技在产业当中的价值。现在是科技创新本身的革命,它使得科技的价值被指数级地发挥出来。这是因为,过去的科技创新往往是随机发生的个人行为,现在的科技创新则表现出一种系统性。擅长某一环节的人各司其职,共同完成科技创新的整体操作,极大地提升了效率。这促成了新一轮科技产业的井喷,推动大量新兴科技企业的产生。

放在过去,机遇往往只出现在某些特定领域。在计算机时代,学计算机专业的人就更有机会;在股票交易时代,做证券、金融的人就更有机会。所以才会有所谓“男怕入错行”的说法。眼下,这轮巨大的机遇覆盖各个行业、各个领域。要是再一次将其忽视,就只能怨我们自己没把握好,不能抱怨时代没有给我们机会了。
为什么这样一个巨大的像工业革命的机会,迄今为止看到的人仍旧不多呢?我认为有以下三个原因。
*,这个机会刚刚兴起不久。科技企业崛起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使现在跨国企业的形成时间比起以往的百年老店已经大大缩短了,它仍然需要漫长的等待。一般来说,企业的*个10年是孵化期,第二个10年是市场期,第三个10年才是成熟期。一家企业基本上要30~40年的时间,才有可能从初创企业成长为所属行业的领军企业。目前,仍有很多科技企业的潜力没有被充分认识。
第二,这一轮科技创新的浪潮很像上一轮的延续,即在风险投资的支持下成立公司进行研发,创立科技企业的失败率似乎很高。实际上,这一轮创新是由非常有经验的创业者操刀的,专攻硬件产品;科研水平有保障,产品化有模式、有资源。只要把投资和(随后的)量产环节理顺,创新就会形成一股巨大的潮流。
第三,这一轮科技创新的主力是小企业。而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大学商学院的赞助方是大公司;大学对企业创新的研究也更偏向大公司,对小企业缺乏深入持久的观察。

我越清晰地观察到这些变化,在感到兴奋之余,也越觉得焦急和紧张。
科技创新的革命,是一个巨大的、人人都可以把握的机遇。如果我们大家一起帮助中国把握住这个机会,相信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不仅能够成为经济强国,更可以是科技强国、产业强国。这是中国借由我们自己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支持全球创新,进而支持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
中国的优势在哪里呢?从全球创新生态体系的维度来看,我觉得优势更多应在我们的复杂产品的大规模开放制造能力。这是中国在过去40年的时间里练就的本领,是我们可以支持和加速全球科技创新的长板。至于如何有效地支持全球创新,这是个更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家共同思考。我在书中给出了一个思路和模式,也希望更多的人和我一起来探索和完善,找到*路径。


【免费在线读】

做科技风险投资的朋友,我认识几位。其中一位是煜全。几年前,我和其他老师、同学一起参加他和薛兆丰组织的“积木式创新访学团”,从硅谷转到麻省理工学院,一路听他讲解,也实地参观了他参与投资的科技项目,收获不小。事后复盘,脑子里刻下*深的道道,就是煜全身为高科技风险投资人,对中国制造业评价之高,几乎无人能及。

我自己是从农村和农民角度认识中国制造业的。回想恢复高考后刚入大学读经济,遇到的头等问题就是“十亿人口,八亿农民”。说中国农民多吧,可还有好多年粮食不够吃。等到农村改革之后,粮食算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却“压力山大”,哪里能吸纳原来藏在农村的数亿劳动力呢?那时的现实情况是,农业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国有工业又没有那么大的胃口招工。在国民收入偏低的约束下,城市服务业也指望不上。

要吸收数量巨大的剩余劳动力,当时我们一缺资本,二缺技术,三缺市场。改革开放一举打开了中国劳动力利用全球资本、技术和市场的大门。实践证明,把劳动力与全球资本、技术以及市场结合得*成功的“天下*大板块”,正是中国制造业。倘若没有惊人的、庞大的制造业,那教科书上所谓的“刘易斯拐点”,怕是猴年马月也到不了中国吧?!

由此可知,我们对中国制造业从来都是一律“点赞”。不是不知道其缺点和弱点——小散乱、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产品质量低、环境压力大、仿制能力强过原创等,但能解决数亿农民工就业问题,能帮助中国农民脱贫。毛病和缺陷就是有,也可以慢慢改善。学习曲线总归向上,假以时日,总是中国经济的巨大支撑。

煜全完全是另外一条成长路线。他是开放年代成长起来的专业人士,出道不久就在国际投资咨询机构任职,早就练就了全球眼光。记得一起从旧金山、洛杉矶到波士顿,路上煜全对跨度很大的行业及相关先进技术,可以讲得清清楚楚,如数家珍。对他们投资的各类美国科技公司,从董事长到首席科学家,个个都像朋友一样,私交甚笃,介绍点评的分寸十分恰当。在容易乏味的长途大巴上,煜全甚至把他的红酒知识像专业课程一样,讲得头头是道,且经得起见多识广的团员们诘问。如此一位“洋”化程度甚高之人,怎么会对从泥土里成长起来的中国制造业看得如此之重?

他当时的自我解读,就是“搭积木”。在煜全看来,美国的科研基础雄厚,原创能力非凡。不过那也只是一块积木而已,尽管色彩夺目、造型不凡,但只靠那一块积木,还是搭不出一件大器。中国说落后也不是一天两天的落后,但毕竟改革开放几十年,好歹手里也拿得出一块“长板”,那就是品类齐全、跨度极大的制造业。还不是那么好看,搭到耀眼处怕不能夺人眼球,但搭到底部,把硅谷、128公路、奥斯汀等地的非凡创意,大批量制造成能满足全球多层次消费者需求的产品,那就不仅够格,且*有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听明白了:“搭积木式创新”者,全球化分工合作体系也。

不过“搭积木”毕竟是一种比喻,按当年同行的兆丰老师(现在他是“天下*”网红经济学老师)的观点,严格准确的科学表达不能靠比喻,必须把清楚明白、含义精准的概念,合乎逻辑地连接成命题,然后不断敲打锤炼成可供检验的判断。思维挑战来了,我关心煜全怎样应对。

这本书就是王煜全的新回答。比喻不见了,代以出现的,是一套比较严谨的表述。读来我觉得*重要的判断,是“科技革命的模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何以见得?“工业革命是科技给产业带来的革命……现在是科技创新本身的革命,它使得科技的价值被指数级地发挥出来。这是因为,过去的科技创新往往是随机发生的个人行为,现在的科技创新则表现出一种系统性。擅长某一环节的人各司其职,共同完成科技创新的整体操作,极大地提升了效率。这促成了新一轮科技产业的井喷,推动大量新兴科技企业的产生。”

这场“科技革命模式的革命性变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一轮全球化的产物。因此,它不是也不可能只发生在某一个国家,如美国,也不仅仅限于一小批国家,如日本和西欧诸国,而是席卷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把在全球化进程中积极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所有国家、地区、机构与个人都囊括其中的,比产业革命还要伟大的科创产业革命。

作者在书中大声说:“如果我们大家一起帮助中国把握住这个机会,相信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不仅能够成为经济强国,更可以是科技强国、产业强国。这是中国借由我们自己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支持全球创新,进而支持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读者若问凭什么,那我们就有机会读到*让我欣赏的“煜全判定”——“中国的优势在哪里呢?从全球创新生态体系的维度来看,我觉得优势更多应在我们的复杂产品的大规模开放制造能力。这是中国在过去40年的时间里练就的本领,是我们可以支持和加速全球科技创新的长板。”

读者朋友,你对这个判定感兴趣吗?你希望进一步探讨如何有效地支持全球创新,并从中发现自己的机遇吗?那就请你打开这本书,跟着作者的思路一起展开一次思想之旅吧。

周其仁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前言
关于机遇,我们需要面对这样两个问题。
面对个人的机遇,我们总是欠缺敏感度。回想一下:20年之前炒股票,10年之前买房……若在当时把握住这些机遇中的某一个,未来的命运也许就会发生重大转折。但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后知后觉的,没有主动去布局、去投入、去把握。
而在面对社会大环境下整体性的机遇时,我们总会延用惯性思维,认为它们理应发生。举个典型的例子:过去4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我们总觉得这种增长不会变,将一直延续下去;甚至还延伸分析其他大国的经济增长趋势。就印度而言,在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上台以后,很多人以为印度经济也会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事实上,像我国这样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情况非常罕见。
这本书谈到的,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机遇。我认为,如果我们能预见并认真把握住这个机遇,中国经济就有机会实现更长时间的高速增长。
这个巨大的机遇即“科技创新的革命”。

如果要评选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事件,工业革命一定“榜上有名”。严格来说,它应该被叫作“科技产业革命”。因为它将科技运用至工业,极大提升了工业的生产效率、能力。我认为,眼下是一个特别值得兴奋的时点,因为科技革命的模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过去的工业革命是科技给产业带来的革命,由此大家能够充分理解科技在产业当中的价值。现在是科技创新本身的革命,它使得科技的价值被指数级地发挥出来。这是因为,过去的科技创新往往是随机发生的个人行为,现在的科技创新则表现出一种系统性。擅长某一环节的人各司其职,共同完成科技创新的整体操作,极大地提升了效率。这促成了新一轮科技产业的井喷,推动大量新兴科技企业的产生。

放在过去,机遇往往只出现在某些特定领域。在计算机时代,学计算机专业的人就更有机会;在股票交易时代,做证券、金融的人就更有机会。所以才会有所谓“男怕入错行”的说法。眼下,这轮巨大的机遇覆盖各个行业、各个领域。要是再一次将其忽视,就只能怨我们自己没把握好,不能抱怨时代没有给我们机会了。
为什么这样一个巨大的像工业革命的机会,迄今为止看到的人仍旧不多呢?我认为有以下三个原因。
*,这个机会刚刚兴起不久。科技企业崛起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使现在跨国企业的形成时间比起以往的百年老店已经大大缩短了,它仍然需要漫长的等待。一般来说,企业的*个10年是孵化期,第二个10年是市场期,第三个10年才是成熟期。一家企业基本上要30~40年的时间,才有可能从初创企业成长为所属行业的领军企业。目前,仍有很多科技企业的潜力没有被充分认识。
第二,这一轮科技创新的浪潮很像上一轮的延续,即在风险投资的支持下成立公司进行研发,创立科技企业的失败率似乎很高。实际上,这一轮创新是由非常有经验的创业者操刀的,专攻硬件产品;科研水平有保障,产品化有模式、有资源。只要把投资和(随后的)量产环节理顺,创新就会形成一股巨大的潮流。
第三,这一轮科技创新的主力是小企业。而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大学商学院的赞助方是大公司;大学对企业创新的研究也更偏向大公司,对小企业缺乏深入持久的观察。

我越清晰地观察到这些变化,在感到兴奋之余,也越觉得焦急和紧张。
科技创新的革命,是一个巨大的、人人都可以把握的机遇。如果我们大家一起帮助中国把握住这个机会,相信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不仅能够成为经济强国,更可以是科技强国、产业强国。这是中国借由我们自己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支持全球创新,进而支持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
中国的优势在哪里呢?从全球创新生态体系的维度来看,我觉得优势更多应在我们的复杂产品的大规模开放制造能力。这是中国在过去40年的时间里练就的本领,是我们可以支持和加速全球科技创新的长板。至于如何有效地支持全球创新,这是个更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家共同思考。我在书中给出了一个思路和模式,也希望更多的人和我一起来探索和完善,找到*路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