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亲赴意大利,根据意大利实证学派犯罪矫正理论文献原始资料整理创作而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围绕意大利实证学派罪犯矫正理论展开研究。意大利实证学派以综合应用多学科理论为研究方法,以矫正犯罪人的危险人格为基础,并以社会防卫思想为罪犯矫正政策的价值理念,进而形成实证学派罪犯综合矫正范式。本书发现与重组实证学派以“矫正危险人格”为核心,以社会防卫理念为价值取向,以“菲利草案”为理论成果的罪犯综合矫正范式。并以实证学派“危险人格”理论体系为参照,进一步完善与建构我国罪犯综合矫正理论体系与制度基础。


【作者简介】

  韩啸,法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现任教于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篇,参与编写学术著作一部。参与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北京市法学会研究课题等各级课题多项。


【目录】

*章 引言 / 001

1.1 问题的提出 / 002

1.2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003

1.3 文献综述 / 006

1.3.1 关于龙勃罗梭的研究述评 / 008

1.3.2 关于菲利的研究述评 / 012

1.3.3 关于加罗法洛的研究述评 / 015

1.3.4 意大利实证学派的学术影响 / 019

1.4 研究方法 / 023

1.5 论文结构安排 / 024

第二章 意大利实证学派罪犯矫正理论概述 / 027

2.1 实证学派矫正理论的变迁 / 028

2.2 龙勃罗梭的矫正理论概述 / 029

2.3 菲利的矫正理论概述 / 035

2.4 加罗法洛的矫正理论概述 / 039

2.5 实证学派罪犯矫正理论的哲学根基 / 040

2.6 小结 / 042

第三章 意大利刑事古典学派与实证学派的理论争鸣 / 047

3.1 刑事古典学派的基本观点 / 049

3.1.1 概述/ 049

3.1.2 贝卡利亚的学理观点 / 051

3.1.3 卡拉拉的学理观点 / 052

3.2 实证学派的基本观点 / 056

3.2.1 龙勃罗梭的学理观点 / 057

3.2.2 菲利的学理观点 / 058

3.2.3 加罗法洛的学理观点 / 064

3.3 第三学派(法律技术学派)的学理观点 / 065

3.4 刑罚双轨制的诞生:矛盾结合的产物 / 066

第四章 意大利实证学派罪犯矫正基础理论 / 071

4.1 概述 / 072

4.2 犯罪原因论 / 074

4.2.1 人类学原因 / 078

4.2.2 自然原因 / 083

4.2.3 社会学原因 / 092

4.3 犯罪率研究:实证研究的历史考察 / 101

4.3.1 阿方斯·克托莱(Alphonse Quetelet)的学理观点 / 104

4.3.2 犯罪社会学原因与犯罪率 / 106

4.3.3 刑罚严厉程度与犯罪率 / 110

4.4 犯罪类型研究 / 116

4.4.1 侵犯人身类犯罪与人口统计学研究 / 117

4.4.2 性侵犯罪研究 / 119

4.4.3 侵犯利他情感与利己情感的犯罪 / 122

4.5 犯罪人类型研究 / 125

4.5.1 龙勃罗梭的犯罪人类型研究 / 127

4.5.2 菲利的犯罪人类型研究 / 133

4.5.3 加罗法洛的犯罪人类型研究 / 134

4.6 犯罪人格 / 137

4.6.1 对道义责任论的否定 / 138

4.6.2 犯罪人格研究的理论背景 / 139

4.6.3 犯罪人格研究的理论内涵 / 143

4.7 “危险人格”理论 / 147

第五章 意大利实证学派刑罚基础理论 / 151

5.1 意大利实证学派的刑罚目的观 / 152

5.2 实证学派刑罚理论内涵 / 156

5.2.1 龙勃罗梭的刑罚理论 / 156

5.2.2 菲利的刑罚理论 / 159

5.2.3 加罗法洛的刑罚理论 / 161

5.3 实证学派社会防卫理论内涵 / 163

5.3.1 概述/ 164

5.3.2 实证学派的基本观点 / 166

5.3.3 小结/ 168

5.4 实证学派监禁刑理论内涵 / 169

5.4.1 龙勃罗梭的监禁刑理论 / 172

5.4.2 菲利的监禁刑理论 / 174

5.4.3 加罗法洛的监禁刑理论 / 180

5.5 刑罚替代措施理论内涵 / 181

5.5.1 龙勃罗梭的刑罚替代措施理论 / 182

5.5.2 菲利的刑罚替代措施理论 / 183

5.5.3 加罗法洛的刑罚替代措施理论 / 186

5.6 实证学派保安处分理论内涵 / 187

5.6.1 概述/ 187

5.6.2 安东里惹(Francesco Antolisei)的学理观点 / 191

5.6.3 小结/ 198

第六章 意大利实证学派罪犯矫正理论之成果:菲利草案 / 199

6.1 “菲利草案”诞生的理论背景 / 201

6.2 “菲利草案”的基本内容 / 205

6.2.1 概述/ 205

6.2.2 罪犯矫正实施原则 / 208

6.2.3 罪犯矫正基本规则 / 211

6.2.4 “菲利草案”中的“危险人格”理论 / 216

6.2.5 “菲利草案”对意大利“洛克法典”的影响 / 220

6.3 小结 / 228

第七章 意大利实证学派罪犯矫正理论的学术影响 / 231

7.1 李斯特“整体刑法学”理论 / 232

7.2 实证学派罪犯矫正理论的学术影响 / 235

7.2.1 引入罪犯矫正理论综合研究范式 / 235

7.2.2 引入罪犯综合矫正范式 / 239

7.2.3 实证学派罪犯矫正理论之归宿 / 242

7.3 小结 / 247

第八章 意大利实证学派罪犯矫正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249

8.1 精神障碍犯罪人矫正理论研究 / 258

8.1.1 研究意义 / 258

8.1.2 研究现状 / 260

8.1.3 精神障碍犯罪人矫正理论之完善 / 262

8.2 女性犯罪人罪犯矫正理论研究 / 264

8.2.1 研究意义 / 264

8.2.2 研究现状 / 266

8.2.3 女性犯罪人矫正理论之完善 / 267

8.3 罪犯危险人格矫正评估理论研究 / 269

8.3.1 概述/ 269

8.3.2 研究现状 / 270

8.3.3 罪犯危险人格矫正评估理论之完善 / 272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279

参考文献 / 285

后记 / 307


【书摘与插画】

2.1 实证学派矫正理论的变迁

  意大利实证学派认为,犯罪学研究首先必须是一门立足基础科学的研究。犯罪学的科学性,以学科应用的综合性为表征。这种学科应用的综合性则通过对犯罪发生的原因,犯罪人的多元综合矫正措施进一步予以细化。正是由于意大利实证学派的学术努力,在犯罪学研究中充分利用统计学研究范式,展开广泛的社会调查与社会对策研究,使得这样一种研究系统延续至今,仍然为世界各国的犯罪学研究中*为主要的研究载体。意大利犯罪学界通常将这种研究过程,称之为“criminologia investigative”。这一词,也同样源于菲利教授在《犯罪社会学》一书中首次将这种研究过程命名为“criminalistica”。可以说,意大利实证学派的研究,拉开了现当代犯罪学实证研究的序幕。不过,笔者以为,实证学派犯罪学理论研究发展的进程中,更为重要的学术贡献则在于开创了以综合性预防犯罪、控制犯罪为犯罪学价值取向的学术研究之路,将犯罪对策性研究贯穿于意大利实证学派理论研究之始终。实证学派通过多学科研究的范式,探寻矫正犯罪人的*模式和多重路径。学派通过建构社会防卫理论体系,搭建犯罪学理论研究、刑法学理论研究同社会实践实证学派的沟通桥梁,并将罪犯矫正政策纳入社会政策研究之中。

  除此之外,意大利实证学派将犯罪人“危险人格”研究,作为将“犯罪人”与“犯罪是现象”“犯罪原因”与“罪犯矫正”连接起来的“桥梁”。“危险人格”理论作为贯彻意大利实证学派犯罪社会学研究与犯罪生物学研究的科学命题,赋予了该学派罪犯矫正理论的核心使命与价值观念:罪犯矫正从根本上来看,是对犯罪人异于常人的“危险人格”进行复合式刑罚矫正的系统。这项理论研究,推动了犯罪学界刑罚个别化理论的发展,也推动了犯罪学界、刑法学界对那些具有被害人格的被害人进行更为广泛的研究。在犯罪人人格研究的基础之上,实证学派对犯罪人心理方面的关注,使得犯罪人心理的表现同罪犯执行刑罚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科学矫正、综合矫正的矫正理念融入罪犯矫正的过程之中。综上所述,实证学派将犯罪现象,犯罪人,危险人格的学理研究融入科学发现过程之中,将更有利于推动刑事司法实践朝着更为高效,更加有利于罪犯矫正政策推广的方向不断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