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知名经济学家,推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路径
在宏观经济大形势、中国改革前景等背景下,深入分析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难点等,
?重点分析金融脱虚向实、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方向
重点放在1金融如何脱虚向实,2以华为为例,阐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方向。掌握这两点,对金融界、商界动向和发展趋势做到本质理解,进一步看清经济形势。
?通俗易懂,案例丰富,以讲故事的形势讲解经济。
全书通俗易懂,无枯燥术语,并列举多个案例,读来生动有趣。


【内容简介】

历经40年改革开放,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繁荣发展的同时,中国经济是否仍存在什么软肋,遇到什么困难,面临什么风险?中国是否可能出现明斯基时刻,让金融市场陷入恐慌?中国如何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中国如何应对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大变局、大挑战和大机遇?中国经济的新动能是什么?
知名经济学家向松祚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社会实践,在这本书中深度阐述了中国经济的根本转向,内容涉及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多个方面,如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生态体系、金融业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发展、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风险、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经济脱实向虚等,并以此切入分析什么是中国经济新动能,如何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等深层问题。
这本书不讨论复杂的经济学理论,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简单的经济学原理分析当今中国重大经济问题,对于把握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脉搏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作者简介】

向松祚,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农业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兼任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海外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三峡大学等多所大学教授。主要学术著作有《新经济学》(五卷)、《新资本论》、《争夺制高点》、《伯南克的货币理论和政策哲学》、《汇率危局》、《不要玩弄汇率》、《张五常经济学》等,译作有《蒙代尔经济学文集》(六卷)、《欧元的故事》等。


【目录】

第1章 历史性跨越和划时代转折
中国能否成功迈入发达国家行列,中国能否成功跨越中等发展阶段,中国能否成为真正富裕强大和持久繁荣的国家,都要取决于中国是否能够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
第1节 历史性跨越
第2节 划时代转折
第3节 艰难的长征

第2章 如何实现从大到强
我国需要通过经济转型升级解决产能过剩与结构失衡并存的问题,需要助推制造业快速迈向中高端,使之成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力量、以产品品质为主要拓展方向的高精尖、高附加值行业。同时, 我国需要将资源更多地配置到基础科学研究、教育、医疗、“三农” 等领域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均衡。
第1节 如何解决产能过剩
第2节 何为“双引擎驱动”

第3章 创新决定未来
如何打造新引擎?如何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这不是一件小事。因为它关乎国家发展战略、思维理念、政策方针、体制机制的根本转变。我们要对现在的世界经济形势和我们所面临的经济局面有清醒的认识,要对全球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态势、*格局有清晰的认识,不能故步自封,妄自尊大。
第1节 我们与世界的差距
第2节 坚持虚心向美国学习
第3节 什么是*强大的竞争力
第4节 硅谷的创新文化基因
第5节 以色列的创新奇迹

第4章 提升金融竞争力
提升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非常重要。金融市场不应是一个封闭的市场,而应是一个开放的市场,我们要以全球视角考虑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可能造成的冲击。更重要的是,金融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它关系到国家安全。因此,它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第1节 中国金融有哪些问题
第2节 中国金融的致命短板
第3节 国际竞争力从何而来

第5章 黑天鹅、灰犀牛和明斯基时刻
中国能否避免出现明斯基时刻,就要看各项具体经济政策是否能够真正起作用。因为只有在正确的政策引导下,我们才能有效遏制金融风险的累积,防止中国出现明斯基时刻。
第1 节 守住金融风险的底线
第2 节 会不会出现明斯基时刻
第3 节 金融风险为何急剧上升

第6章 回归金融本质
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问题,那么中国经济的转型、增长方式的转变、科学技术的突破等目标,就很难实现。希望我们未来能够把资金、精力、时间投入基础科学研究。
第1节 破解两难困境
第2节 为何脱实向虚
第3节 如何脱虚向实

第7章 治理金融乱象
如果金融乱象得不到治理、金融秩序得不到整顿, 那么金融业的发展也会停滞不前。所以,金融乱象的治理对未来金融的稳定发展非常重要。这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第1节 乱象丛生的根源
第2节 如何走出股市困局

第8章 中国经济的未来
要使中国经济突破困境、突出重围,我们需要全面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微观经济政策,需要系统改革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多方面的政策,我们更需要转变思维方式,再一次解放思想。
第1节 突出重围
第2节 大道之行
第3节 别无选择


【免费在线读】

2018年9月,我到德国慕尼黑参加一个著名的经济论坛。在圆桌讨论环节,主持人问我:“您能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述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吗?”我脱口而出:“转型升级。”
*近几年来,有关中国经济的各种争论依然围绕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展开。许多经济学者以翔实的数据和具有说服力的理论模型来解释GDP增速持续下行的原因。自2011年以来,中国GDP增速从10%以上持续放缓到今天的6.2%(2019年第二季度的数据),且这是一个周期较长的增速放缓。还有经济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将在未来某一时刻触底反弹或V型反转,以及中国经济将呈现所谓L形态。也有经济学者认为,只要各项政策合适,中国经济依然有可能重新出现8%以上的GDP增速。
早在2016 年,我就明确说过,中国经济既不会出现V 型反转,也不会呈现L 形态。单纯从GDP 增速上看,中国经济将会持续下行。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防止GDP 出现急剧减速。然而,中国经济面临的核心问题已经不再是GDP 增速,而是转型升级。
我们今天面临的一些问题(如制度改革、社会发展),它们都和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密切相关。“转型升级”有很丰富的内涵,涉及各个方面。我们首先谈谈为什么中国经济面临的核心问题是转型升级。
实际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经济政策开始出现革命性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从历史上来看,这个“革命性的调整”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它的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都会有革命性的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一直在讨论、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政策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这个必然的趋势要持续至少30年。中国能否成功迈入发达国家行列,中国能否成功跨越中等发展阶段,中国能否成为真正富裕强大和持久繁荣的国家,都要取决于中国是否能够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数十年高速或中高速的经济增长。中国创造了奇迹,实现了基本的工业化,完成了量的扩张。
中国经济未来的主要目标是要成为一个成熟的发达经济体。按照中国政府的构想和规划,到2050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中国要成为一个真正富裕发达的国家,人均收入要达到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收入水平。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中国必然需要完成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转变。这个大趋势是我们讨论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的一个*根本的背景和前提。也就是说,我们讨论的所有问题都是立足于这个大背景之上的。
在今天这个时点,我们讨论中国经济的热点问题和重大问题,讨论中国和世界的经济贸易以及金融货币的复杂关系的方式,与10 年前、20 年前、30 年前(更不用说改革开放以前)的方式完全不同。我们首先要明白这个基本的大背景。

改革开放40 周年,中国经济实现*次历史性跨越
我们为什么会讨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问题呢? 10 年前,更不用说20 年前、30年前,我们根本不会讨论这些问题。在那个时候,这些问题并非不存在,而是因为在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重点不同。几十年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尽快增长,尽快实现工业化,尽快脱贫致富,尽快实现量的扩张。当然,当时也存在结构问题,但结构问题并不突出,也不是人们关心的重点。改革开放*初几十年,中国追求GDP 增速,中国经济呈现出一种外延式的增长方式。
今天,我们深深感到中国经济不能再简单追求数量扩张,不能再简单追求GDP增速了。为什么人们的想法开始发生变化了呢?因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已经发生了非常重要的、革命性的、历史性的变化。这个变化的主要表现就是,中国经济经过40年的高速增长,迅猛实现了基本工业化,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总量增长数百倍。这个变化确实是划时代的变化、历史性的变化。谁能够预测一个国家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呢?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有的变化,是邓小平改革开放伟大创举所创造的惊人奇迹。
我将中国过去40年改革开放实现的伟大转变,创造的伟大奇迹,称为中国经济的*次历史性跨越。我们可以从很多角度、借助不同指标来描绘这个历史性跨越。这个历史性跨越的核心就是,我们用40年时间实现了基本工业化。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用三四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几百年的工业化道路(当然,我们的跨越是在发达国家已经创造的科技基础上完成的,我们利用了后发优势)。
这个历史性跨越的另一个主要表现就是,经过40 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几乎在所有制造业领域中成为世界*—产量*、加工生产能力*,成为全世界*的制造业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近500 多种主要制造业产品中,中国的产量是高居世界*的。
当然,我们有严重的短板,那就是农业、服务业、高科技产业、医疗产业、教育产业发展严重失衡。但是中国的绝大多数制造企业已经完成了真正的跨越。这个跨越,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它改变了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很多经济学者、战略家对此非常吃惊。

中国经济实现*次历史性跨越的十大标志
改革开放让中国经济实现了*次历史性跨越,这种跨越的实现有十大标志。
*,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在当年是轰动全球的大事。当年,全球各大权威媒体(如美国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英国的《金融时报》)相继宣布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欧美国家的主要报纸、杂志都刊登了大篇幅的报道,还有很多日本人在文章中表达了日本的经济规模被中国超越的感受。我们要理性客观地看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标签,因为我们为此付出了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巨大代价,还面临许多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不过,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和GDP均跃居世界第二,这无论如何也是一件大事。
第二,2012 年,中国成为世界*货物贸易大国。目前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已经占到全球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5% 左右,这个规模是相当庞大的。中国已经是全球很多个国家的*大贸易伙伴。中国经济的强项之一就是我们庞大的市场和购买力。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忽视这一点。
第三,2012 年,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大国。2012 年,据世界权威组织统计,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在世界500 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220 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中国经济的第二大优势,就是我们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制造体系,尽管我们在某些核心技术方面仍然有所欠缺,但是我们在工业制造领域是*的世界*了。这当然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第四,中国有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巨额外汇储备。我国的外汇储备在*点时接近4万亿美元,现在的外汇储备是3万多亿美元。有人说,外汇储备是我们用自己的血汗、资源和劳动力换来的。确实如此。国家领导人也曾表示,庞大的外汇储备令我国负担加重。但是,巨额外汇储备也是强大国力的体现。庞大的外汇储备为我们做重大决策提供了支持,如“一带一路”倡议,创办投行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等。所以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外汇储备对我们的影响,还要明白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
第五,中国人均GDP超过了9 0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已进入中等或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当然,中国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有的地方还非常贫穷。但是从平均数来看,我国确实已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有人估计中国现在的中产阶级人数已经达到3亿左右,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进步。确实有很多中国人不仅脱贫了,而且还变得非常富有。当然,也有一些人还没有完全脱贫,更别谈致富了。所以,“发展”和“增长”依然是中国经济的重中之重,是制定一切经济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第六,中国已经出现了一批*的大企业。2018年,进入世界500 强的中国企业已经超过120 家。2019年,进入世界500 强的中国企业继续增加,其数量已经和美国不相上下了。当然,其中大部分是国有企业。但我国的民营企业也开始进入世界500 强,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逐步成为世界著名企业,特别是华为已经成为世界上*强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和*研发能力的科技企业。全球排名前十的互联网企业,中国已经有四家了。这当然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进步。
第七,中国开始成为全球科技进步*快的国家之一。我前面讲到中国目前的短板在于核心技术的不足。但是从历史上看,我们毕竟起步很晚,改革开放只有短短40 年,但我们现在的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客观地说,我国已取得多项重大科技成果。譬如华为已经拥有8 万多项全球专利,仅在美国注册的专利数就超过了1.1万,并为世界上的多个权威组织提供了5.4万份文章和建议。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科技的长足进步。
第八,人民币成为世界贸易的第二大结算货币,金融货币的全球地位也在快速上升。当然,和美元、欧元相比,人民币与真正的国际货币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毕竟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2015年,人民币正式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的成员货币,且所占份额仅次于美元和欧元,达到了10.93%,超过了英镑和日元。这也是中国经济实力和经济地位的一个体现。它本身就说明了国际社会对中国过去40年所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的认可和尊重。
第九,中国金融市场的规模已经跃居世界前三位。我国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的规模都在迅猛增长,特别是位居世界第三的债券市场。
第十,中国开始成为全球经济贸易规则制定、改革的重要参与者,甚至在某些层面上,中国开始成为主导者。在全球经济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改革方面,很多国家支持中国高举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的大旗(中国也必须要扛起这个大旗)。这也是中国力量的一个体现。很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提出中国应在全球经济贸易规则的制定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完善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譬如美国财政部前部长、哈佛大学前校长、知名经济学家劳伦斯·萨默斯在2019 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就明确提出:“中国不应该被限定在某一个既定边界内,中国应该拥有有关国际机制制定的发言权。中国更应该参与有关未来全球经济走向的讨论,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普通成员去适应别国制定的国际秩序。”
以上所讲的十大标志,只是从一个不够全面的角度来描述中国经济的*次历史性跨越。而更重要的是,十多亿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摆脱贫穷并进入中高收入群体的行列,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中国经济的*次历史性跨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正是我们今天讨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和起点。我们站在一个完全崭新的起点上讨论中国的经济问题,畅想和描绘中国经济的未来。这和我们以往讨论中国经济问题的基础和起点完全不同。因此,我们需要新的思维、新的战略和新的政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