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今尘集——秦汉时代的简牍、画像与文化流播》(上、下两册)汇集了作者研究秦汉简牍、画像的25篇学术文章。虽然都是由单篇论著组合而成,但是各个部分自成体系。整体编排上,全书分别从文化流播、简牍释读、文图对证三个角度进行有机组合,形成三个相对独立,但却各有侧重且互有联系的主题单元。综合来看,全书上下紧紧围绕秦汉时期的出土资料展开考证和论述,书中的许多观点发人深省,启人心智。在秦汉史乃至中国古代文化史的研究上,本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此外,作为研究简牍、画像的学术专著,合理安排与文字内容相匹配的插图也是图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书配有各种图版,若以单幅图片而言,数量远在千种以上。出版过程中,为帮助读者在认识简牍画像、理解秦汉文化上建立起直接的桥梁,特意从全书插图中遴选出118幅较有代表性的图版,作为28页彩色插页,全彩印刷于正文之前。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三部分依次考察秦汉时期的文化流播、简牍释读、简牍画像的文献互证。其中,在文化流播方面,作者考察的对象既有平民也有吏员,考察的内容既有书写能力的分析,也有书写内容的解析。在简牍释读方面,既有针对某一组出土文献的纵向的深入研究,也有从秦至晋的长时段历史时期下的横向比较分析,还有作者及其领导下的简牍研究小组在历时一年多的居延汉简校读工作中所累积的学术心得。作者在第三部分中着力于简牍画像的释读,通过和文献资料的互证,对史学研究尚存的一些难释之处作出了独到的解读。


【作者简介】

邢义田,美国夏威夷大学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史,研究领域宽泛,主要涉及中国秦汉制度史、文化史,简牍学、画像学;西方古代史。是目前中国古代史学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学者。主要著作有:《秦汉史论稿》(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7),《西洋古代史参考数据(一)》(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古罗马的荣光》(台北:远流出版社,1997),《天下一家:皇帝、官僚与社会》《治国安邦:法制、行政与军事》《地不爱宝:汉代简牍》《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12月)等。


【目录】

上册

古代文化的上下及中外流播

秦汉平民的读写能力

——史料解读篇之一………………3

一、 私人书信——以秦“黑夫”家书和汉“元致子方”帛书为例………………7

二、 墓室铭题——以河北望都一、二号汉墓壁砖题字及朱书买

地券为例………………24

三、 地上刻石——以宋伯望刻石、侍廷里父老买田约束石券

为例………………29

四、 暂时的小结………………38

汉代边塞隧长的文书能力与教育

——对中国古代基层社会读写能力的反思………………43

一、 问题缘起………………43

二、 对隧长书写及文书能力的反思………………49

三、 对“文书行政*末端”的反思………………60

四、 结论………………86

秦汉基层员吏的精神素养与教育

——从居延牍506.7(《吏》篇)说起(订补稿)………………98

一、 居延牍506.7释文………………100

二、 《吏》篇性质、内容与《说苑·臣术》相近 ………………110

三、 《为吏之道》主要是精神道德教材………………113

四、 精神教育的其他教材——《孝经》与王莽《戒子孙书》………………115

五、 汉边出土的《论语》《孝经》《易》《尚书》《春秋》《诗》《礼》残简

举例………………117

六、 居延、敦煌出土的兵书残简………………128

七、 余论: 吏治的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132

从《太平经》论生死看古代思想文化流动的方向………………135

一、 先秦与两汉士人看生死………………136

二、 《太平经》里的生死………………139

三、 《太平经》里的死后审判………………142

四、 审判与善恶………………145

五、 小结………………147

再论“中原制造”

——欧亚草原古代金属动物纹饰品的产销与仿制………………149

一、 流向草原的牌饰及佩饰………………151

二、 汉朝流行的“异域风”与仿制品………………164

三、 域外与域内的仿制………………178

四、 结论………………187

秦至晋代的简牍文书

汉代简牍公文书的正本、副本、草稿和签署问题………………191

一、 正本文书基本上由属吏代为署名………………194

二、 属吏代为批示文件………………204

三、 甲渠候官所见的发文正本和签署顺序………………215

四、 副本的多样角色和多层意义………………227

五、 草稿和副本的区分………………239

六、 结论………………250

汉至三国公文书中的签署………………255

一、 汉简文书中的签署………………255

二、 三国吴简别券上的签署………………258

三、 结论………………293

敦煌悬泉《失亡传信册》的构成………………300

一、 对《失亡传信册》构成的不同认识………………300

二、 《失亡传信册》的整理与编联………………303

三、 《失亡传信册》构成臆测………………307

四、 结论………………312

下册

汉晋公文书上的“君教‘诺’”、署名和画诺

——读《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选释》札记………………313

一、 画诺与签署有别………………313

二、 署名的新证据………………321

三、 走马楼吴牍上后书的“诺”字与不同形式的画诺………………323

“其计”臆解

——读岳麓书院藏秦简札记之一………………330

“当乘”与“丈齿”

——读岳麓书院藏秦简札记之二(与高震寰合著)………………339

一、 当乘………………339

二、 “丈齿”与“马齿盈四以上”、“齿未盈至四以下”………………343

再论三辨券

——读岳麓书院藏秦简札记之三………………354

三论有期刑

——读岳麓书院藏秦简札记之四………………362

“手、半”、“曰曰荆”与“迁陵公”

——里耶秦简初读之一………………366

一、 手、半………………366

二、 “曰曰荆”………………369

三、 迁陵公………………370

张家山《二年律令》行钱行金补证………………372

西汉户籍身份称谓从“大小男女子”变为“大小男女”的时间………………376

乘车、乘马吏再议………………379

“雀”手足与“刑”手足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读记………………393

一、 雀手足………………393

二、 “刑”手足………………395

校读史语所藏居延汉简的新收获(2013年3月—2014年7月)

(与史语所简牍整理小组合著)………………400

一、 工作概况………………400

二、 初步收获………………402

简牍、画像与传世文献互证

汉画、汉简、传世文献互证举隅……………… 491

一、 离其、离居、晋沙公………………491

二、 公孙挟、陈闿强………………506

三、 舍利即猞猁?………………508

“太一生水”、“太一将行”和“太一坐”的关系

——读郭店简、马王堆帛画和定边、靖边汉墓壁画的联想………………523

一、 对马王堆“太一祝图”帛画的再思考………………528

二、 “太一坐”与“太一生水”………………537

三、 结论………………551

一种汉晋河西和边塞使用的农具——鑡………………553

伏几案而书

——再论中国古代的书写姿势(订补稿)………………576

一、 阮籍、王羲之和高君孟………………579

二、 顾恺之作画用镇………………582

三、 帛、纸书写,不需依托?………………584

四、 竹木简的书写和几案………………593

五、 汉代图像资料中的几案………………598

六、 高及腰腹的汉代几案——实物举例………………605

七、 中国两晋至五代与日本中世几案举例………………612

八、 不同视角下的反思………………617

说 “堂皇”………………630

山东邹城南落陵村画像的故事

——“豫让刺赵襄子”或“秦王谋杀燕太子”?………………640


【前言】

自序

1980年代有位名叫文章、印度尼西亚出生的华人歌手,一度以一首《古月照今尘》风靡台湾的街头巷尾:

一部春秋史千年孤臣泪

成败难长久兴亡在转瞬间

总在茶余后供予后人说

多少辛酸话因果

百战旧河山古来功难全

江山几局残荒城重拾何年

文章写不尽幽幽沧桑史

悲欢岁月尽无情

长江长千里黄河水不停

江山依旧人事已非只剩古月照今尘

莫负古圣贤效历朝英雄

再造一个辉煌的汉疆和唐土

这首歌气势雄浑,又带着几许苍伤,陪伴我走过多年的研究岁月。我特别喜欢“文章写不尽幽幽沧桑史”、“江山依旧人事已非只剩古月照今尘”这几句,曾想将自己过去发表的论文辑为《古月集》,退休前后这些年来新写的辑为《今尘集》。不意《古月集》牵连太多,犹待安排,《今尘集》却先面世了。

《今尘集》所辑为2011年以后这七八年来所写的论文。这些论文多半是我过去研究兴趣和方向的延续。所谓方向是指材料、方法和课题三方面:

在材料上,我仍然试图在过去不甚搭界的传世、出土文献和图像材料之间建立桥梁;在方法上,试图糅合上述三类材料,用自以为心安的论说方式,说服今天偏向关心传世和出土文献的古史学界,也去留心出土日多、内容丰富的非文字性材料。我深深相信这些非文字或者说视觉性材料如同文字,只要方法、分寸拿捏得宜,一样能帮助我们认识古代世界。在课题上,则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主题:

(1) 古代社会上下阶层和中外之间的文化流播。所谓文化流播包括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器物制造、纹饰母题、文字、思想教育和生死观。这部分共五篇。其中《秦汉平民的读写能力》、《汉代边塞隧长的文书能力和教育》、《秦汉基层员吏的精神素养与教育》和《从〈太平经〉论生死看古代思想文化流动的方向》这四篇都在探讨一个本属社会上层统治精英拥有的文字能力或思想如何流播到下层一般平民的世界里去。我必须承认社会下层的某些文化因素必也曾向上流播,例如某些巫术、音乐歌谣或鬼神信仰,同样应该注意。可惜一时无力及此,只有留待将来。《再论“中原制造”》则是利用出土器物和纹饰,指出秦汉中国和域外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这是几年前所出版《立体的历史——从图像看古代中国与域外文化》(三民书局、三联书店,2014)一书的延续。

(2) 秦至晋代的简牍文书。这部分共十余篇,有正式的论文,也有读简札记。有些是据新出的材料补证以前曾讨论过的问题: 例如文书正副本和签署、有期刑和乘车乘马吏,有些则是阅读岳麓书院藏秦简、龙山里耶秦简、敦煌悬泉、长沙五一广场汉简、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和郴州晋简等新材料的札记。随读成文,不成系统。近几十年来战国秦汉简牍帛书不断出土和刊布,数量太多太快,颇感无暇接应,而相关研究又多如牛毛,不能不兴“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之叹。这部分所论必多不足和不妥,颇期待年轻后辈再接再励了。

(3) 简牍、画像和传世文献互证。这部分收有论文六篇。这六篇的共同点都在以不同性质的材料互证,有些发表在艺术史的期刊,有些发表在古文字学的刊物,有些出现于大学学报或祝寿论文集,读者群颇有不同。如今收录在一起,希望有更多的读者能方便地接触到我的想法,读到一些在其他固守传统领域和方法的论文里看不到的问题,为认识中国古代社会、思想和文化找到新的可能。

以上论文刊出后,不断有师友和同学指正,我自己也陆续发现了不少需改正或增删之处。这次收录都作了或多或少的删补,虽然基本看法大多维持。改变较大的是例如对马王堆汉墓帛画《太一祝图》性质的认识。过去我在论文中曾赞同“太一祝图”的说法,现在认为不如称它为“社神图”更妥当。关键在于我和其他学者一样,过去都没有充分意识到帛画上书写“榜题”和“题记”,方式不同所具有的意义,也没充分和整体地考虑这些帛画存放位置以及和丧礼过程的关系,并错误地以为古代画作有所谓的“总题记”。是否如此,敬待读者的批评和指教。

末了,我要感谢这些年来无数鼓励和指正我的师友和同学,感谢中西书局。我常以研究太忙为借口,放任自己成了失职的丈夫和老爹,妻维红和一双儿女本宁、本元的容忍和耐心不是一个谢字可以回报。这本书献给他们。

邢义田

2019年1月20日于南港史语所


【免费在线读】

秦汉平民的读写能力

——史料解读篇之一

古代希腊、罗马社会的识字率或读写能力(literacy)一直是西方古典研究学界一个热门的话题。尤其自从1989年威廉•哈理斯(William V. Harris)在其大作《古代读写能力》中指出,古代希腊和罗马世界在任何时期的识字率都不曾超过人口的5%至10%以后,激起极大的回响,赞成和反对者都有。在中国史的领域中,有关中国古代识字程度和相关的初级教育问题,近年也引起了若干学者的关注和讨论,但热烈的程度远远不如西方的古典研究学界。

就古代中国和古代地中海世界而言,探究识字率或读写能力,有几个颇为类似的基本困难:

一是何谓“识字”或“读写能力”?识字或读写到什么程度才算识字或能够读写?如果考虑人际沟通,读写和口耳说听、肢体表达等其他方式的沟通的关系如何?在古代有多少情况是依赖口传或口授和代读、代写达到沟通的目的?

二是如何去估计识字率或读写能力?如果谈识字率,必然涉及人口数。我们应以什么样的人口基数去作估算?人口有老、小、男、女。秦汉时被列入“小”或仅五六岁的儿童,基本上几乎不参与家以外的社会活动。将他们列入计算的基数,有何意义?又因为古代社会性别角色的差异,不计性别差异的识字率估计,是否合适?

三是如何评估不同性质的书写或铭刻材料(例如陶片ostraka、莎草纸papyri、铅牍lead tablet、墙壁题书graffiti、木牍wooden tablet、帛、骨、牙、植物叶片、铜器、漆器、陶器铭文、壁画、石刻题记……)在不同的使用脉络下,所能反映使用者读写能力的程度?例如陶片上刻或写的名字,铜、陶、漆器上的铭刻和莎草纸或简帛上出现的公私文书,它们所反映的书写者的身份和读写能力,恐怕很难等同视之。同样不容易评估的是: 如何去拿捏文献中偶然留下的只字片语或故事,由此分析它们和识字或读写普及程度的关系。

面对上述的困难,和中国古代相关的研究又多不足,目前恐怕没有人能为中国古代识字率或读写能力的问题下一个不起争议的结论。因此,本文并不打算去推估一个中国古代的识字率,仅仅尝试重新评估一下若干曾经以及可能被学者用来讨论秦汉识字率或读写能力的传世和出土材料。

这些材料或可粗分为出土材料和传世文献两大类,其中出土材料又可再分为以下三类: (一) 私人简、帛书信;(二) 具有公文书性质的简牍契券或公文书;(三) 工匠在金、银、铜、玉、漆、陶器、砖、石、骨等上面的题刻文字以及墓壁文字题榜等等。过去当然已有极多学者注意到这些材料,但就第(一)、(二)类而言,一般较注意这些公私文书的形成、内容、样式和流通,极少考虑这些文书的书写者是谁,是亲书或代笔,能反映多少当时人们的读写能力。第(三)类也有极多的著录和研究,但一般简单地将它们看成是由工匠题或刻,很少从读写能力的角度,考虑不同器物生产的过程以及题刻内容的作用、意义和执行题刻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谁才是真正的内容作者,谁又是题刻书写者,能反映谁的读写能力。以下将约略依以上分类,各举若干例子,作些分析和讨论。

在讨论之前,必须先声明本文所谓的“平民”,基本上是指秦汉时代在乡里中一般以农牧工商等为业的成年男女,不论财富多寡,也不论爵级高低。他们构成秦汉人口的绝大多数。秦汉社会虽有“吏”、“民”身份的区分,有时却非*。乡里的成年男女可因种种原因(例如因徭役或仅因家贫偿债),承担地方杂役,即所谓“给事”或“给县官事”。男子在地方服役为正卒,番上京师为卫卒或远赴边塞而成戍卒、隧卒或田卒,有时因贫困,在地方为亭长,读写能力足够的则可为“小史”。他们原是平民,但在某些方面又在某些时刻可以说担任着“吏”的工作。秦汉文献常连言“吏民”,泛指天子治下所有的吏和百姓,有时指的又仅仅是齐民百姓。文献中还有所谓“吏比者”,如淳说:“非吏而得与吏比者官(按:“官”字衍),谓三老、北边骑士也。”这些人的身份即在吏与非吏之间。本文所说的平民包括一般的工、农、商百姓、乡里中“给事县官”、“给吏”或“比为吏”的人,不包括在县及县以上有机会世袭为“史”的吏以及更高身份的官吏。大致上说,也就是排除《汉书•百官公卿表》所列举的官和吏。

《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西汉末地方和中央“自佐史至丞相”有官吏120285人。他们毫无疑问是秦汉社会具有*等级读写能力的一群人。他们不但能阅读和书写,更经训练,能够处理从中央到地方复杂的文书行政。其复杂和系统化的程度,恐怕是公元前后400年内,世界之*。研究古代地中海世界读写能力的学者特别将这样的能力名之为“官员的或行政的读写能力”(officials' or administrative literacy),而和一般的“工匠读写”(artisans' literacy)、“姓名读写”(name literacy)、“名单读写”(list literacy)、“理财读写”(banking literacy)、“商务读写”(commercial literacy)等等区分开来。如果仅估算具有*等级读写能力的人数(除了前述十二万余在职的官吏,应另外加上一定数量已致仕和正培养中的吏),对照当时的人口五千九百余万(《汉书·地理志》平帝时人口数: 59594978),西汉晚期较严格定义下的男性识字率应约不低于总人口的0.2%,男性人口的0.4%。由于西汉末期的郡国人口数和官吏人数相当具体可靠,这个识字率较易得出,也较可信,当然也明显偏低。

因为,可想而知秦汉时代当然还有很多以工农商等为业的平民以及乡里中的吏比者或吏,他们也有不同程度或某些特定方面的读写能力。他们到底有多少人,程度如何,这些才是真正的问题。本文即试图以后者为对象作些探讨。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