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由中央宣传部指导、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编写的《新中国70年》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是一部quanwei的新中国史基本著作,可作为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辅助读物。

 

这部书的出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部系统、完整记述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历史的quanwei著作。全书秉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力求遵循和体现确凿、平实、简洁、生动的治史文风。全书主题鲜明,观点正确,逻辑清晰,结构合理,史论结合,文风朴素,给广大干部群众提供了一部全面、正确了解新中国史、学习新中国史的好读本。它的及时出版,对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同样能发挥重要作用。


【内容推荐】

《新中国70年》运用真实准确的史料、严谨详实的数据和平实顺畅的语言,全面、系统、准确记述了新中国自1949年10月成立至2019年10月70年间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及其间发生的重大事件、重大决策、重大理论、重大实践;生动展现了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当家作主,建立、巩固和探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改革开放中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奋斗与奋进历程;生动描述了新中国经过几代人辛勤努力,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人间发展奇迹;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中国实践的不断结合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发展史,也是新中国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该书还生动记述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与英雄模范。


【作者简介】

当代中国研究所是1990年6月28日经中共中央批准成立的。当代中国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编纂和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搜集和编辑有关国史资料,参与国史的宣传与教育,联系与协调各地区、各部门的国史研究工作。该所致力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科建设。建有面向全国征文的国史学术年会制度和每五年举办一次的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制度,至今已举办9届年会和两届国际论坛。撰写并出版了中央赋予该所的首要任务——多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完成了大型编年史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多卷的编纂出版,参与组织编辑出版了152卷大型史料性丛书《当代中国》,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合作编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百科全书》。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当代中国人物传记》、《当代中国地方简史》、《当代中国地方概览》、《当代中国城市发展》、《当代中国口述史》等国史类丛书,并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和有关单位合作摄制大型系列电视专题片《当代中国》。2019年,当代中国研究所更是承担了《新中国7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19)》等国家重点项目的编撰任务。


【目录】

绪 论 1

 

探索篇 (1949—1978)

 

章 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3

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形势和任务 3

第二节 巩固新生政权与社会改革 24

第三节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社会主义改造 37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47

第五节 科教文卫体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55

第六节 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 65

 

第二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和曲折发展 74

节 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74

第二节 “大跃进”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86

第三节 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 98

第四节 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对外交往 115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曲折发展 121

第六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和在徘徊中前进 132

改革篇 (1978—2012)

 

第三章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 147

节 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147

第二节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67

第三节 改革开放和各项建设的全面展开 178

第四节 加快改革开放 196

第五节 在严峻考验中深化改革开放 206

 

第四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21世纪 216

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216

第二节 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经济平稳发展 227

第三节 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 243

第四节 祖国统一事业与军事、外交工作的新进展 259

第五节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71

 

第五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85

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85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299

第三节 推动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312

第四节 维护国家统一与推动和谐世界建设 326

第五节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339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 355

节 新时代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 355

第二节 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推动高质量发展 369

第三节 全面依法治国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87

第四节 增强文化自信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398

第五节 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 416

第六节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建设美丽中国 432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二) 450

节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建设强大人民军队  450

第二节 保持港澳繁荣稳定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462

第三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 471

第四节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 488

 

结束语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503

 

后 记


【前言】

绪论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要全面了解一个国家、民族、人民、政党乃至一个人的历史,只有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能认识其发展脉络和规律。要理解和把握新中国70年的历史,只有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发展史、中国100多年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98年奋斗史的视角来观察,才能真正知道新中国今天的一切成就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才真正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的深刻含义。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世界文明古国,5000多年没有中断过的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做出了杰出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王朝的腐朽,使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民族内忧外患、人民生灵涂炭,于是孙中山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国家和民族的出路才真正找到,中国人民的命运才开始转变。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中国70年的历史,概括起来说,就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新时代,是在中华大地耸立的三座历史丰碑。

习近平指出:“历史是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 习近平:《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 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人民日报》,2013年6月27日。

]回望新中国70年的历史,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历史高度。这是一部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以后建立、巩固和探索社会主义制度史,是一部在改革开放中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伟大梦想的奋进史,是一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发展史。这样一部历史,在中华大地和全世界面前足够精彩和辉煌!

一、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选集》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1页。

]今天,中华民族能够在消除内忧外患之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民能够在水深火热之后过上小康生活,中国能够在满目疮痍之后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一切伟大转折,都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的,也是从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开始的。

鸦片战争以后的旧中国,是中华民族近代历史上不堪回首的一页。那时的中国,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反复侵略和掠夺,腐朽没落的封建王朝无能为力,只有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抗争。中华民族为了救亡图存付出了沉重代价。从太平天国运动到抗击列强入侵的义和团运动,从戊戌变法到推翻封建王朝的辛亥革命,从建立民国到军阀混战,各种救国主张五花八门,各种政治势力轮番表演,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无数革命先驱壮志未酬、抱憾终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终结,标志着人民当家作主新型国家政权的建立。新中国成立时,不仅中国大地经历百年战乱后千疮百孔,而且面对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等严峻考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大斗争,相继采取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取缔旧社会丑恶现象、“三反”、“五反”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了国民经济,为紧接着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绘制社会主义建设蓝图进行了必要准备。

从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过渡时期总路线,到1956年提前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深刻、伟大的社会变革,是后来中国一切发展成就的政治前提和根本制度基础。随着“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完成,新中国进行了波澜壮阔而又艰难曲折的10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犯了反右扩大化、“大跃进”等错误。更不幸的是,后来发生了从1966年到1976年的10年“文化大革命”内乱。应该说,在中国如何进行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必然有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前进中出现错误和挫折在所难免。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是新中国后来找到正确道路的财富,思想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思想武器。

“吃水不忘挖井人。”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和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创造性地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累了在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历史已经证明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断言:“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  《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7页。

]

二、实行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里程碑

历史的精彩和厚重,往往在于它的复杂性。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两年徘徊,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3页。

]

古人说:“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吕氏春秋·察今》,《吕氏春秋集释》,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340页。

]从“文化大革命”困境和两年徘徊中走出来的中国,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改革开放,突出的标志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著的成就是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总体上实现小康。这是继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新的里程碑。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拨乱反正任务基本完成。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后,改革开放浪潮在全国兴起,给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民生活带来了空前深刻的变化。改革首先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逐步向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推进,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按照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三步走”发展战略,以及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经济建设从“七五”计划到“十二五”规划如期完成;同时兴办经济特区,开放东南沿海城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走出去”和“请进来”战略相结合,对外开放取得重大突破;香港、澳门按照“一国两制”方针顺利回归祖国。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发表重要谈话,阐述了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邓小平理论是继思想之后中国共产党的第二次理论飞跃。

从1979年到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4%,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2.9%左右的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18%左右,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79亿元,增长为2018年的90.03万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由1.8%到接近16%,经济规模由1978年的第11位,跃居到2010年的世界第2位。2018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世界第3至第5位经济体的总和。中国人民不仅从温饱迈向全面小康,而且已成为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制造业增加值自2010年起稳居世界首位。中国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路程,实现了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梦寐以求的夙愿。

邓小平指出:“改革不只是看三年五年,而是要看二十年,要看下世纪的前五十年。这件事必须坚决干下去。”[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1页。

]改革开放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建立起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人民得到了改革带来的实惠,从而使中国在1989年政治风波中避免了苏东剧变的厄运,社会主义旗帜在中国高高飘扬,挽救了世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奇迹,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是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三、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胜时期

历史是对过去的记忆,也是对未来的指引。中共十九大宣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8页。

]这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味着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将在世界高高举起,意味着中国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一句话,新时代是实现中国梦的决胜时代。

习近平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43页。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蹄疾步稳地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各项改革举措全面发力、重点突破、纵深推进;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国防建设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布局等。这些历史性成就和变革,都是新时代的显著标志。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指导新时代。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各项事业之所以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成就,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根本原因就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时代不会停步,历史没有终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人民各项事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是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必然结果。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四、新中国7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对中华文明和人类历史发展的重大贡献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伴随我们从过去走来,也引导我们向未来走去。新中国70年的历史,归根结底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取得丰功伟绩的历史。习近平指出:“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 《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人民日报》,2015年8月24日。

]我们要认真总结新中国70年的历史经验,传承好历史遗产,从中汲取营养,珍惜和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

,坚持中国道路,坚定伟大成就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几代人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25—26页。

]找到一条好道路不容易,走好这条道路更不容易。建立在伟大成就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看准了、走定了。今后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人民都将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

第二,弘扬中国精神,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薪火相传的历史文脉,是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也是新中国70年革命、建设、改革积累的重要经验。习近平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138页。

]当代中国,弘扬中国精神,本质上就是要以文化自信筑牢民族之根,坚守强国之魂。

伟大梦想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支撑伟大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国不仅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在精神上也必须强大起来。当前,尤其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全体中国人民干事创业的极大热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的思想、文化、道德基础。

第三,凝聚中国力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一部生生不息、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一部连绵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是中国人民创造的,新中国70年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新中国70年,中国共产党无论是干革命、建政权,还是搞建设、抓改革,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使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限度地凝聚中国力量,把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人民群众蕴含的智慧和力量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伟业。

第四,做出中国贡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奉献中国智慧。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现在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7页。

]。中国过去坚定支持和大量援助亚非拉国家,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现在中国秉持正确的义利观,依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可靠的朋友。中国正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树立起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7页。

]中国奇迹、中国经验日益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向全世界充分证明了国家发展模式和现代化道路是多种多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仅使目前处在低潮的世界社会主义增强了信心,而且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拓展了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中国共产党紧系国家安危和人民福祉,担当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领导核心的重任。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怎么写,关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中国70年的奇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未来同样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新的奇迹。“行百里者半九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依然任重道远。在前进的道路上,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中国人民的前进步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