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人力资源总监,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显要的职业经历,雄厚的专业背景,成功的操盘经验,确保对于合伙人制度跨界解读的专业性、可靠性、可行性。
2. 以控制权为核心的合伙人制度设计,有效激励企业内外的利益相关者。
投资角度:立足于多轮融资的股权结构设计,确保投资者的超额收益。
财务角度:以财务总监的专业性教你做出专业的财务处理方法。
税务角度:科学的纳税筹划能够帮你合法节税上千万。
法律角度:规范和稳健的制度设计有效规避各种法律风险。
HR角度:着眼于有效激励合伙人、投资者、管理层及员工,共同发展。


【内容简介】

《合伙人制度:以控制权为核心的顶层股权设计》重新定义了合伙人的概念,即共识、共创、共担、共享的奋斗者和创业者。沿着这条主线,通过虚拟合伙及事业合伙的设计,让企业家们学会做机制,让员工当奋斗者;通过股东合伙的设计,让企业家们学会做大股东,让员工当创业者;通过生态链合伙的设计,让企业家们学做投资人,让员工当大股东!《合伙人制度:以控制权为核心的顶层股权设计》系统地总结了合伙落地的五维模型,即上接顶层设计、下接机制设计、横跨财税法律、打造合伙精神、对接资本规划,旨在解决合伙落地难的问题。
《合伙人制度:以控制权为核心的顶层股权设计》分享了大量的来自一线的咨询案例,提供了大量的拿来即用的文档。《合伙人制度:以控制权为核心的顶层股权设计》以合伙动态设计为纲,呼应了合伙人制度的定义,即关于合伙人的活的游戏规则。


【作者简介】

郑指梁:顶层设计与合伙人制度设计专家;管理学硕士;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曾任美国Bel Fuse(中国区)财务经理,曾任中国民营500强企业及国内上市公司人力总监、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总经理等职务。能把商业模式、财税法律与资本规划有效结合,为百余家企业提供了合伙人项目服务。


【媒体评论】

郑老师所著的《合伙人制度——有效激励而不失控制权是怎样实现的》上市两年多,销量接近20万册。珠玉在前,而本书对合伙人制度的阐述更加深入,值得期待!
杭州金象饰家|艺象家居|聚象空间董事长 陈伟


初读郑老师的《合伙人制度》,如获至宝,随即邀请郑老师到企业做落地方案,使公司获得了飞跃式发展!本书分享了更多的实际案例,实用性更强!
安徽狐狸小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佩佩

郑老师团队帮助我们公司规划了顶层架构,设计了内部合伙方案,解决了员工自我驱动问题;设计了外部生态链合伙方案,让上游器械供应商成为合伙人。
加加林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任志鸿


《合伙人制度——以控制权为核心的顶层股权设计》是一本好书,一本尊重人性、解放人性的好书,它精准地指明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方法,助力企业获得稳定持久的发展!
山东国茂冶金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文国


郑老师团队对商业模式及顶层架构进行规划,完成了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合伙体系建设:股东合伙(3位创始人)、虚拟合伙(核心教师)、事业合伙(核心管理人员)、外部合伙(商业综合体合伙)。实操且落地!
榆林麦田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彦锋


郑老师帮助我们公司重塑了商业模式,从财税方面确认了方案的可操作性,设计了买手团队合伙模式、总部职能部门合伙模式,制定了事业部总监裂变创业机制,使我们公司受益匪浅!
佛山市文林木业有限公司创始人 覃豊洲 覃玠闻


郑老师帮助我们公司解决了A轮融资后的普通合伙转有限合伙的难题。通过合伙人选拔的“2P LV”模型,解决了员工入伙公平性问题,使公司上下信心满满。《合伙人制度》值得推荐!
江苏麦乐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明珠


郑老师是经验丰富的顶层设计与合伙人模式设计专家,他的管理思想使我们学院的学员所在的六万多家企业受益。能把财务、股权激励、合伙人模式与管理结合得这么好的老师并不多见!
北大北丰商学院院长 赵根


【目录】

目 录
CONTENTS

章 合伙的顶层设计——蓝图为根,落地可期
节 企业家关心的事有哪些 / 2
一、现金流的问题 / 3
二、税务的问题 / 4
三、控制权的问题 / 6
四、人的问题 / 11
第二节 合伙人新定义 / 13
一、合伙人的定义 / 13
二、合伙人制度的定义 / 14
第三节 合伙人制度如何落地 / 16
一、合伙失败的7个原因 / 16
二、合伙人落地的5维模型 / 17
第二章 合伙的模式选择——合在一起,成为伙伴
节 虚拟合伙(VP) / 34
一、存量虚拟合伙 / 34
二、增量虚拟合伙 / 41
第二节 事业合伙(BP) / 58
一、事业合伙的操作步骤:落地5步法 / 58
二、事业合伙的主要形式:合伙企业 / 77
三、事业合伙的新发展:内部裂变式创业 / 91
第三节 股东合伙(SP) / 119
一、股权架构合理性的问题 / 120
二、股东议事规则的问题 / 123
三、股权控制权的问题 / 124
第四节 生态链合伙(EP) / 148
一、上游合伙人 / 148
二、下游合伙人 / 152
三、城市合伙人 / 155
第三章 合伙的财税法律——跨界思维,领域相交
节 合伙的财务问题 / 166
一、从财务看股权比例 / 166
二、从财务看业绩对赌 / 170
三、从财务看股份支付 / 171
第二节 合伙的税务问题 / 175
一、税收优惠政策解读 / 175
二、股权激励的涉税分析 / 179
三、股权转让的涉税分析 / 183
四、合伙企业的涉税分析 / 187
第三节 合伙的法律问题 / 201
一、股东纠纷有哪些堵心的“事” / 201
二、投融资协议有哪些“雷” / 206
三、公司章程中有哪些“坑” / 214
第四章 合伙的资本规划——利益驱动,阶段变现
节 资本市场之识 / 222
一、允许亏损企业上市 / 223
二、允许同股不同权,即AB股 / 224
三、VIE架构 / 226
四、CDR / 227
第二节 IPO上市之路 / 228
第三节 资本运作之巅 / 240
第五章合伙的精神打造——初心不改,信仰为纲
节 统一价值观,让合伙有灵魂 / 248
第二节 把能力建在组织上,让合伙有价值 / 251
一、学习力 / 251
二、复制力 / 252
第三节 保持艰苦奋斗,让合伙有信仰 / 256
第六章合伙的风险预防——盛名之下,必有隐患
节 信任的风险 / 261
第二节 坐享其成的风险 / 262
一、股权分期成熟机制 / 263
二、设置股权回购机制 / 264
第三节 静态设计的风险 / 266

案例目录
案例1-1 DA集团现金流是如何断裂的? / 3
案例1-2 逃税被罚8.84亿元,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 4
案例1-3 某电商公司未申报销售收入1000万元,需补交税费588万元! / 5
案例1-4 汽车之家创始人因丧失控股权而黯然出局 / 6
案例1-5 当当网李国庆是如何丧失控制权的? / 7
案例1-6 Z公司创始人是如何逐步丧失控制权的? / 9
案例1-7 合伙人离职引发的公司经营风险 / 11
案例1-8 从《那年花开月正圆》电视剧看合伙人制度 / 14
案例1-9 甲公司如何通过顶层设计让销售收入增长1.8倍? / 18
案例1-10 M公司买手团队的激励机制 / 25
案例1-11 哪种分粥模式是公平的? / 27
案例1-12 从孙武斩宫嫔看约束机制 / 28
案例1-13 华为干部的八大约束机制 / 29
案例1-14 阿里为何坚决淘汰“野狗”型及“小白兔”型的员工? / 30
案例1-15 某公司合伙人的淘汰机制(节选) / 31
案例2-1 华为的TUP计划:“虚拟递延分红计划” / 34
案例2-2 碧桂园的存量虚拟合伙:“成就共享计划” / 36
案例2-3 碧桂园的存量分红合伙:“同心共享计划” / 39
案例2-4 永辉超市的增量分红合伙 / 41
案例2-5 某眼镜公司的在职分红管理制度(节选) / 44
案例2-6 某电动车芯片研发公司动态虚拟股设计方案(节选) / 46
案例2-7 员工虚拟股激励协议 / 55
案例2-8 某公司估值如何确定:投2500万元占多少股份? / 61
案例2-9 某小程序公司的DCF估值法 / 62
案例2-10 某企业的合伙价值评估打分模型 / 65
案例2-11 某企业是如何选拔合伙人的? / 67
案例2-12 年薪40万元的高管为何有出资压力? / 69
案例2-13 免费送给李博士的10%的股份=658万元的现金? / 70
案例2-14 某公司研发费用资本化,调整利润54.4万元 / 72
案例2-15 富安娜(002327,SZ)4000万元股权激励索赔案 / 74
案例2-16 总经理违反竞业禁止义务,赔偿食品公司8万元 / 75
案例2-17 自然人股东C、D、E为何要放在合伙企业里? / 78
案例2-18 合伙企业作员工持股平台的巧妙设计:绿地集团收购金丰投资 / 83
案例2-19 事业合伙激励计划的落地宣导PPT如何做? / 89
案例2-20 杭州海康威视公司核心员工跟投创新业务的规定 / 92
案例2-21 注册资金认缴10亿元,实缴400万元,后负债2000万元 / 93
案例2-22 某科技有限公司事业合伙激励计划(节选) / 96
案例2-23 某学历教育公司内部裂变创业的规定 / 101
案例2-24 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协议 / 107
案例2-25 新合伙人入伙协议 / 113
案例2-26 合伙人退伙协议 / 115
案例2-27 竞业限制协议 / 116
案例2-28 缺乏股权设计的“褚橙”能走多远? / 120
案例2-29 海底捞初期股权架构不合理,张勇是如何调整的? / 122
案例2-30 某公司的股东议事规则(节选) / 123
案例2-31 福瑞股份(300049,SZ)把一致行动人协议写进公司章程 / 125
案例2-32 雷科防务(002413,SZ)关于投票权委托的规定 / 126
案例2-33 小米的AB股架构,确保创始人的控制权 / 129
案例2-34 大股东A如何通过双层公司架构,使其持股比例由26%上升到68%? / 130
案例2-35 马云如何通过2个合伙企业控制估值高达1500亿美元的蚂蚁金服? / 133
案例2-36 甲公司通过章程约定A股东出资20%,占68%表决权 / 134
案例2-37 股东创业协议 / 136
案例2-38 股东一致行动人协议 / 139
案例2-39 股权代持协议 / 141
案例2-40 股权代持解除协议 / 145
案例2-41 投票权委托协议 / 147
案例2-42 易居是如何把上游开发商变成合伙人的? / 148
案例2-43 某公司是如何把上游厂家变成合伙人的? / 150
案例2-44 某医疗公司是如何把7个行业内经销商变成合伙人的? / 152
案例2-45 爱尔眼科是如何通过使用PE基金 城市合伙人制度成为行业的? / 155
案例2-46 某公司项目合伙方案(节选) / 160
案例2-47 某公司经销商合伙方案节选 / 162
案例3-1 A公司持股由60%下降至40%,账面价格如何调整? / 167
案例3-2 力帆股份改变会计核算方式,增加利润约1亿元 / 169
案例3-3 明牌珠宝赢了业绩对赌,输了长期股权减值 / 170
案例3-4 A公司三年内确定股份支付282万元 / 172
案例3-5 瑞和有限以PE值与股权激励价格之差为股份支付依据 / 173
案例3-6 百胜软件公司因总裁离职触及的股份支付 / 174
案例3-7 投资公司A,需要交多少税? / 178
案例3-8 美团股权激励计划符合101号文的规定吗? / 180
案例3-9 普乐方文化的激励股权标的符合101号文的规定吗? / 181
案例3-10 兴渝股份对经销商激励符合101号文的规定吗? / 182
案例3-11 公司转自然人与自然人转公司的区别 / 184
案例3-12 某公司自然人股权转让是如何计税的? / 185
案例3-13 好太太自然人股东将股权转让给合伙企业,由哪个主体来纳税? / 187
案例3-14 有限合伙企业收到分红与份额转让应如何纳税? / 188
案例3-15 张三的《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B表)》 / 191
案例3-16 核定征收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开100万元发票,需要交多少税? / 194
案例3-17 三五互联(300051,SZ)为何要迁址西藏并变更合伙企业? / 196
案例3-18 《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公告2014年第67号,节选) / 197
案例3-19 小股东解除大股东的资格 / 202
案例3-20 股权转让后反悔,隐名股东权益如何保障? / 203
案例3-21 刘婧的代持关系为何未受人民法院的支持? / 205
案例3-22 ofo单车死在一票否决权? / 209
案例3-23 有限公司内部股东C是如何成功把8%的股权卖给外部人的? / 215
案例4-1 优刻得——科创板首个AB股架构 / 224
案例4-2 九号机器人——创科板首个CDR / 228
案例4-3 阿里巴巴回港IPO / 237
案例4-4 高手是如何养成的:西藏卫信康(SH.603676)先减资后增资 / 240
案例5-1 阿里巴巴对价值观的考核 / 248
案例5-2 喜家德的人才复制力 / 252
案例5-3 海底捞的人才复制力 / 252
案例5-4 某K12教育公司的校长复制力 / 253
案例5-5 华为如何让2000名“千万富翁”自愿去前线? / 257
案例6-1 为何扁鹊的哥哥才是风险预防的高手? / 260
案例6-2 期权25倍稀释——蘑菇街员工的“南柯一梦” / 261
案例6-3 持股50%的股东出工不出力,朋友变仇人 / 262
案例6-4 股权成熟及回购条款(节选) / 264
案例6-5 A公司是如何动态分配12.5%的股份的? / 266


【前言】

《合伙人制度——有效激励而不失控制权是怎样实现的》自2017年5月出版以来,一举成为股权及合伙人领域畅销的书籍之一,让我始料不及,同时也把我推到了时代的前沿。于是,我萌生了再写一本有关“合伙人制度”书籍的想法。
《合伙人制度:以控制权为核心的顶层股权设计》与前一本相比,更新了99%的内容,相当于重新写了一本书。《合伙人制度:以控制权为核心的顶层股权设计》更加侧重中小企业,更加注重实际操作和方案的落地实施。书中有很多案例来源于企业一线,书中有很多文档,企业可以拿来即用,这得益于我及我的团队在大量咨询项目中获得的宝贵经验。这些内容是我对合伙人制度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企业就两件事:“企业家的事,员工自己的事。”我认为现金流、控制权、税务及人才这四个方面是企业家的事。而员工自己的事是打工,打工的境界是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人,但这不是企业家所希望看到的。企业家经常思考的是如何用机制来降低对人才的依赖,用三流的人才来创造一流的业绩,逐渐让员工把企业家的事变为自己的事。
合伙人制度就是这样一种机制。可惜的是许多企业导入合伙人制度后落不了地,存在两种,一种是外部专家操刀,能包治百病,一“合”就灵;另一种是内部员工照葫芦画瓢,从网上复制文档,照搬照抄。这样做的结果是企业埋下了“”,不知道何时爆炸。
基于此我原创性地提出了合伙人制度落地的5维模型,即上接顶层设计,下接机制设计,横跨财税法律,打造合伙精神,对接资本规划。这个模型不仅是理论的总结,更多是实践的运用。
上面是《合伙人制度:以控制权为核心的顶层股权设计》章的内容。
在合伙人制度全国公开课现场,经常有企业家问我采取何种合伙类型合适?我总结了合伙的4个类型,即虚拟合伙(VP)、事业合伙(BP)、股东合伙(SP)及生态链合伙(EP),总有一款适合你。
虚拟合伙(VP)是合伙的起点,因不涉及实股股权,纠纷少,灵活性高,企业用利润(销售收入)的存量或增量来回报员工的付出,前者以碧桂园的存量虚拟分红为代表,后者以永辉超市的增量虚拟分红为标杆。
但虚拟分红本质上是员工的“工薪收入”。如果企业家以为给员工搞个虚拟分红就是合伙人制度,那么这个事就别干了。我认为企业家实施合伙人制度,一是要创造新的物种;二是进行旧城改造,把业务做强;三是快造新城,把业务做大。
虚拟合伙的不足之处在于员工缺乏安全感。所以企业在实行虚拟合伙一段时间后,就要考虑导入事业合伙了,这就是碧桂园要推行“同心共享计划”的原因。
事业合伙(BP)首先要解决企业家控制权的问题,其次要解决企业采取何种形式作员工持股平台的问题,于是有限合伙企业担起了重任,员工能成为企业的间接股东。我认为有限合伙企业是天生的AB股架构,即GP(普通合伙人)以较低出资即可拥有100%的表决权,例如蚂蚁金服及绿地集团。
有限合伙企业重点在于个性化的合伙协议设计,否则企业照搬工商模板,可能会遇到不努力的合伙人退不出去、优秀的合伙人进不来的窘境,这是有限合伙的风险。因为《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人要进入及退出需要合伙人一致同意,这就是“坑”。但《合伙企业法》出现了许多“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的字眼,大家要善用之。
股东合伙(SP)是合伙的阶段,表现为合伙人以自然人或法人身份在工商部门登记,取得了“结婚证”。但结婚容易,离婚难,合伙人一旦登记,退出就太难了,除非自愿。这不同于男女双方过不下去了,可以通过法律程序起诉离婚。
对于企业家而言,生意亏了可以重来,股东纠纷、股东内斗却是企业家心中隐隐的痛,但这种痛又不能通过“离婚”来解决,因此企业家只有在夜深人静时自舔伤口、暗自神伤。
当内部员工合伙落地后,企业家要思考生态链合伙(EP)的问题了,企业家一定是各类“资源整合”的高手。生态链合伙主要解决“有权力的人”“有钱的人”及“有资源的人”合伙问题。于是,城市合伙人、经销商合伙、供应商合伙等概念登上了历史舞台。但外部合伙人进入时的估值、人力股的设计、商业贿赂的预防及退出时的变现渠道设计值得大家好好思考下!
上面是《合伙人制度:以控制权为核心的顶层股权设计》第二章的内容。
无论哪种类型的合伙,都离不开财务的规范及透明,因为信任是的沟通成本。
无论哪种类型的合伙,都离不开税务筹划。正如富兰克林所说:“人的一生有两件事不可避免,一是死亡,二是纳税。”因此我们在给企业做咨询项目时,一开始就会把税务问题考虑妥当,避免企业未来的高成本补税。
目前,重要部门(如采购、销售)公司化、劳动用工变为灵活用工、工薪收入变为经营所得、公司持股变为有限合伙持股等成为税务筹划的热点。而有限合伙企业就是天然的税务筹划工具,例如善于利用税收洼地、核定征收及财务返还等政策,但你要精通税法,避免“伪筹划”,因为任何的税务筹划都要基于合理的商业目的及真实的业务发生。
上面是《合伙人制度:以控制权为核心的顶层股权设计》第三章的内容。
通常说企业家要两条腿走路,即经营与资本。但大部分企业家经营强,资本弱。员工合伙不仅看重分红,更看重股权未来的增值与溢价,前者是当下的收入,后者才是未来的价值,因为合伙的目的是做大蛋糕及向市场要增量。所以这一切离不开合理的资本规划,例如A、B、C轮融资、IPO上市等。
那企业为何要进行资本规划?我认为一是企业融资不仅是为了融钱,更多是为了融投资人背后的人脉及资源,是一种“背书”;二是解决股权流通性的问题,流通才有价值,而流通的本质是定价与交易,这恰恰解决了股权转让时定价公允性的难题。
然而资本规划是一把双刃剑,企业家要平衡好融资节奏与控制权之间的关系,否则就有“把孩子养大叫别人爹”的风险。雷士照明、俏江南就是很好的反面案例!
上面是《合伙人制度:以控制权为核心的顶层股权设计》第四章的内容。
合伙人有了钱以后,可能有两种,一是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不思进取,追求享受,不愿再“提着脑袋干革命”;二是发展越快,离职越快,比如企业一上市核心员工就套现走人,员工关注的是股价的波动而不是企业的业绩。
这些是企业家担忧之处,也许动态的合伙激励及合伙精神塑造能系统解决这些问题。
任何的制度都有不足之处,合伙人制度也概莫能外,所谓盛名之下,必有隐患。我概括了合伙的7个风险,即信任的风险、坐享其成的风险、控股权丧失的风险、税务的风险、章程的风险、投资的风险和静态设计的风险。
上面是《合伙人制度:以控制权为核心的顶层股权设计》第五章和第六章的内容。
企业的顶层设计,尤其是顶层股权设计,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需要具有资本、人力、财务、税务、法律等各方面知识。这些年中,我为百余家企业做了合伙人制度的设计与管理咨询,深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正所谓千人千面,只有结合每家企业的实际情况,望、闻、问、切,才好对症下药。在此书中,我将自己的一些心得奉献给读者朋友们,也希望有机会与各位企业家、学者共同切磋、交流。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团队成员:许艳、游洪光、董梦成、王耘、陈德志(律师,《合伙人制度:以控制权为核心的顶层股权设计》的法律顾问)、詹祖武、何君杰、钱立文等,我们一起为企业提供了许多高质量的管理咨询及制度设计服务,也赢得了企业的认可及尊重!其次,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施猛先生,他为《合伙人制度:以控制权为核心的顶层股权设计》的出版提供了多方面的帮助。后,特别感谢我的妻子郑璐在背后的支持及付出。
郑指梁
上海中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www.zhpartner.com
2019年9月28日于杭州
线下公开课报名邮箱:2311581453@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