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 1919年的民国,有一场浩大却无硝烟的战争。一位人尽皆知的大少奶奶,打了一桩轰动整个北京城的离婚官司。爱情与婚姻,尊严与生计,娜拉离婚出走以后,又会怎样?
◆ 作品荣获2017年两岸青年网络文学大赛“蕞佳人物奖”:题材新颖独特,人物刻画生动,围绕沈初云的成长与蜕变,还原了民国时期新闻业的发展,展现了新女性冲破牢笼的勇气和独立创业的艰辛。
◆ 我们决不能停止呐喊,更不能因为前进路上有荆棘,就止步不前。再多的恶语中伤,也阻挡不了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的凯歌高奏!
◆ 装帧雅致,封面选用特种纸,色彩清新亮眼,内文象牙白东兴纸,质感柔和细腻。


【内容简介】

1919年的民国,有一场无硝烟的意识战争。一出现实版的《玩偶之家》续集,就此拉开序幕。
身为外长府上的长媳,沈初云人前虽风光人后却心酸, 丈夫纨绔公婆严苛爹娘守旧。当婚姻索然无味,她一纸诉状提出离婚,打了一场轰动全城的离婚官司。当创业遭遇阻碍,她痛哭过但没有就此倒下。面对恶意诽谤,她越挫越勇,于绝境中破茧重生。面对强权施压,她用自己的坚韧牢牢守护着记者的良知。她以笔报国,在乱世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人生!


【作者简介】

不画
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却有写不完的脑洞故事。酷爱阅读民国文学作品,擅长女性励志题材。
代表作《女先生》 《中华女子银行》,其中《女先生》曾获2017年两岸青年网络文学大赛“ZUI佳人物奖”。


【媒体评论】

作者把初云的内心活动描述得很生动,整个情节内容扣人心弦,不知不觉地把读者引进民国时代。
——读者 青伊

文章情节很吸引人,主人公很有思想。
——读者 我怀念的逆光


【目录】

上册

第1章 家有喜事/001
第2章 诸事不顺/008
第3章 *印象/013
第4章 学校演讲/018
第5章 澄清流言/023
第6章 雷霆盛怒/029
第7章 话不投机/036
第8章 添油加醋/043
第9章 妯娌生隙/050
第10章 蛇鼠一窝/056
第11章 家长插手/061
第12章 神秘背影/066
第13章 另有其人/072
第14章 误会渐深/076
第15章 一石三鸟/084
第16章 大动干戈/090
第17章 决心离婚/095
第18章 回府摊牌/100
第19章 步步紧逼/109
第20章 前路险阻/115
第21章 波澜四起/120
第22章 世情冷暖/124
第23章 绯闻风波/130
第24章 绝地反击/137
第25章 生财有道/144
第26章 议定策略/149
第27章 对簿公堂/156
第28章 签字离婚/162
第29章 过河拆桥/168
第30章 断绝关系/173
第31章 重新出发/179
第32章 新代言人/184
第33章 筹备会议/189
第34章 于心不忍/194
第35章 上门挑衅/198
第36章 帮忙遮掩/206
第37章 志在北大/213
第38章 实地调查/218
第39章 心烦意乱/224
第40章 应聘兼职/229
第41章 识破身份/233
第42章 消除戒心/238
第43章 畅想蓝图/244
第44章 鼓励新人/250
第45章 赏花盛宴/257
第46章 “情敌”会面/262
第47章 一面之缘/267
第48章 臭味相投/275
第49章 飞来横祸/282
第50章 矛盾爆发/287
第51章 幕后黑手/296
第52章 合谋算计/301
第53章 背后捅刀/306
第54章 同床异梦/312


下册

第55章 捉襟见肘/001
第56章 新年礼物/007
第57章 决心独立/014
第58章 新合伙人/018
第59章 除夕守岁/023
第60章 销量喜人/029
第61章 心怀鬼胎/036
第62章 闹剧上演/041
第63章 专业精神/046
第64章 破釜沉舟/052
第65章 扭转乾坤/058
第66章 舞池明星/064
第67章 难成大器/071
第68章 前途大好/076
第69章 各取所需/081
第70章 崭露头角/086
第71章 爆炸新闻/093
第72章 今非昔比/100
第73章 强装镇定/104
第74章 心事恍然/111
第75章 酒后真言/116
第76章 走出阴霾/120
第77章 实地暗访/126
第78章 不速之客/130
第79章 江湖救急/135
第80章 暗中帮助/141
第81章 解除女禁/145
第82章 桃色新闻/150
第83章 表白心意/156
第84章 飞来横祸/162
第85章 自食其果/168
第86章 事态失控/173
第87章 恼羞成怒/179
第88章 祸不单行/184
第89章 走投无路/191
第90章 现状凄惨/198
第91章 产生分歧/203
第92章 偷鸡不成/208
第93章 辩证自由/213
第94章 改头换面/219
第95章 愤然辞职/226
第96章 雪上加霜/232
第97章 噩耗传来/239
第98章 人走茶凉/244
第99章 政坛惊变/250
第100章 千钧一发/256
第101章 各自纷飞/261
第102章 回到原点/268
第103章 仁至义尽/275
第104章 新的难题/280
第105章 以小博大/285
第106章 英雄救美/291
第107章 新年愿望/297
第108章 披荆斩棘/302
第109章 正道沧桑/308


【免费在线读】

*章 家有喜事

三月中旬,北京刚现出几分春色来。
一户大宅院外,车马簇簇,从汽车上下来的宾客俱是一派富贵气。抬头只见门楼正中垂满了一列喜庆的大红灯笼,黄灿灿的穗子迎风舞着,似乎也感染了主人家的欢乐。
客人们随着听差往里头行,经过的每一重院落,都由彩条和红灯笼点缀。进入大厅,正中央摆了音乐台,四周围拢了人,都在静听着钢琴曲。
一个面容清丽的少妇,穿了一件窄小的黑底红色牡丹花纹的绸旗衫,头上束着金蟾珠压发,斜插了一支西班牙硬壳扇面牌花。因往外头走了一圈,臂上还搭着白底红花的披巾。
音乐声停,掌声响起,少妇却一直拿眼搜寻着什么。
及至有人上来恭维她:“大少奶奶,你们家可真是人才辈出,五小姐将来大概可以做个音乐博士了。”
这位人称大少奶奶的女子,名叫沈初云,她此刻已经端起微笑来,与客人热情地交谈了几句。
只见乐队上场了,年轻男女伴着音乐,纷纷相携步入舞池。
沈初云可没心思应酬跳舞,忙转出屋子,欲往后头新房里去找人。
昨夜,沈初云跟丈夫韩仲秋约定好了,不管他在外寻花问柳闹到什么地步,家里办喜事他总不能太出格,必须老老实实在家待着。可是,沈初云才送了孔老夫人出门,再回来就看不见韩仲秋的影子了。
对于夫妻间的感情,沈初云已经是看淡了,心也死绝了。可不管外头的情人再如何地蜜里调油,亲兄弟的面子总是该给的。若韩仲秋今天不肯做这个面子,又不是她沈初云一个人脸上挂不住。这可是外交总长的府上,多少眼睛盯着要看笑话呢!
经过了几重碧廊朱槛,已经到了新房门外。
乌压压一片人都是新郎官的朋友,各个笑得开怀,把新房挤得水泄不通。就听见里头一个尖嗓子不满地叫了起来:“哎呦,麻烦你们让条道儿。你们这些人也是的,这是赶着要打仗呐,眼睛也不带瞧着人的。”
有人便与她调侃:“二少奶奶,你说话可要当心呦。今儿是仲坤的好日子,提什么打仗不打仗的话。”
沈初云听这般说,就知道是她的二弟妹梁绣珍在新房里待不住,逆着人群挤出来了。便暂时搁下心里的阴云,从一个失意的妻子迅速转变为一个顾全大局的大家族长媳。挤上前拉住她的手,为了哄着她高兴,还亲昵地唤了一声“二妹”。
然后拉着梁绣珍回到自己屋里,挨着一起坐在沙发上。
梁绣珍气得直磨牙,口中不停地埋怨家里的三小姐韩燕琴今天表现得太得意了。
沈初云便笑着劝道:“好了好了,木已成舟,还气什么呢?今儿到底是好日子,你说的话,让人听着也实在不舒服。里头母亲还在呢,惹得她老人家不痛快了,又要挑理了。”
梁绣珍有些不认同,冷笑着说:“大嫂,你别多心,我就事论事地说一句,吃亏的不是你表妹,自然你能够做到说过去就过去了,我却不能呀。”
她口中的表妹,是财政次长的掌上明珠,名叫邓丽莎,去年才从国外留学回来。原说韩家的老四,也就是今日婚礼的新郎官韩仲坤,配她那是年纪家世都相当。又因梁绣珍不知从哪里听来的一种说法,人的一生能撮合成一段姻缘,就是积了一个大善,将来定有后福的。因此,她这媒人做得比当事人还上心,打定主意非要喝上这碗冬瓜汤不可。
谁知,半路杀出了今天的女主角向兰。新娘子家里办着一个一二十人的小厂子,因她父亲遇上一些资金问题,北上来寻门路,顺便带着女儿来游玩一番。
天下的巧合都是这么来的,他们寻的门路是韩府的三姑爷。一来一去,这就促成了一段良缘。
沈初云不觉联想到自己的婚姻之路,就敛了微笑,沉吟道:“其实这个年月,婚姻自由总是好的。虽说亲戚帮着牵线,知根知底可靠些。但缘分是两个人的事情,旁人替他们想得再好,也无济于事呀。”言罢,大大地叹了一口气。
梁绣珍欲待接言,扭头一瞅,只见沈初云眼圈有些微红。因想到沈初云的婚姻先时也是家里亲戚撮合的,如今却发生了危机。虽觉得这是两回事,倒也犯不着继续说下去引得她垂泪,便也吞了口中的话,只管静默着。
倒是沈初云不出一会子却也撂开了心事,笑着起身道:“好了,我估摸着戏台那边大概要开演了,咱们快去招呼招呼。”
只见她抬了一只手,要来携住梁绣珍,可梁绣珍却不大情愿地把手往后头一藏,道:“我想晚些去。”
沈初云起先是疑惑,又见她脸色有些为难,便又坐了回去,想问问是不是还有别的难言之隐。
梁绣珍见状,料她今天是独独要注意着自己了,只得低下头,难为情地哼了一声:“我也没什么事儿,就想……换身新衣裳。”
听到这个理由,沈初云一时竟有些哭笑不得,复又站起身,善意地提醒她道:“我明白了。不过,*好换件颜色相仿的吧。要是人家看出来了,就说是在新房里让酒给泼脏了,这才换的。像今天这样的日子人多嘴杂的,你也该留心些。知道的说你向来是赶时髦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你非要出这不相干的风头呢。要是人家再往歪处去说,却会给你们家的表姑娘添上一层麻烦呢。”
“大嫂向来是护着我的,有你疼我,我哪会叫人揪住小辫子呀。”梁绣珍知道沈初云这位大嫂*是周到,就连大家长韩延荪也常说,可惜只是个女儿身,不然一定可以做个外交官的。又知这番话是掏心掏肺的,就伸出两只手攀着她的胳膊,好一通撒娇。

因惦记戏台这边的宾客,多是上了年纪的长辈,没有主人在那里恐怕怠慢,沈初云未曾逗留便直奔了去。
却有一位年轻的客人在里头坐不住,便出来歪在长廊上,百无聊赖地数着对面的假山一共叠了几层石头。只见他戴着一顶卡其色的圆盖式呢帽,身穿灰色西装配白色衬衣,脖子上一条亮宝蓝色的领带扎着,好不时髦。
赶巧的是,长廊那头过来一位穿长衫的中年人,对着眼前的小青年作揖道:“呦,贺忆安君也来了啊!你算婆家人,还是娘家人呐?”
这位名叫贺忆安的年轻人收回眼神,仔细地认了认,觉得论年纪,自己是受不起这个礼的,赶紧站起来回礼道:“都不算,我是替大伯来给外长道喜的。”他一面说话,一面在心里想着,此人究竟是谁,怎么表现得这般热络呢?
对了,仿佛是在哪个俱乐部里会过一面,听人家都唤他作“李四”。起先引见时,态度也不过尔尔,只是听说了贺忆安就是杭州那个贺家的公子,就格外地关心起来。能在这里碰上,倒也是巧了。恰赶上贺忆安正发闷呢,管他是不是为了来攀贺家的关系,有的聊总比无聊好吧。
不过,贺忆安也不敢因此托大,叫了他一声“李四爷”,又调侃起来:“你说我这小商小贩的,跟簪缨世家哪儿攀得上亲啊。”
这李四大概也是在席上多喝了两杯,一开口岂止是在套近乎呢,简直玩笑得有些孟浪:“你自谦你的,做什么拉新娘子下水呢?同是浙江老乡,没有你的牵线,新娘子又哪里能有这样好的一个结果呢。不过,我看贺君同新娘子却也般配。若你当初不负美人恩,新娘子倒也不用远山远水地离了父母。”
“一定是柴俊生又跟人胡说了!”贺忆安扭过脸暗暗咬起牙来,随即转过来又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我负的美人大概能装满一个西湖了,不缺这一位。再者说,向家那位老爷实在白活了这把年纪,纺织厂是多好的一门生意都办得这样糟。他把生意做坏了,是活该不是?弄到要牺牲女儿的地步,真也算是求仁得仁了。”
他是不知道,就在自己侃侃而谈时,假山的那头有人正听着。
“这倒新鲜了,我只听过如今社会上,爱对封建婚姻说长道短,却不想这自由恋爱也会遭人编排。”
被逮着暗地里说人短处,贺忆安自然有些发窘,就与李四爷对视了一眼。又因这话似乎出自一位年轻女子之口,若以人如其声来判断,自当是位美人了。贺忆安一番思量之下,没有躲开去,反而也循声往前走着。
及至走到石阶前,望见一位年纪二十五上下,杏眼微嗔柳眉倒竖的妇人。虽穿戴得很喜庆,脸色却格外倨傲生硬。
贺忆安不觉有些惋惜,兀自轻叹了一口气,拱了拱手,又指了指她的高跟鞋,说道:“抱歉啊这位太太,我刚才的话虽然欠妥,却不是有意要让第三人知晓的。你既察觉我们是躲在暗处说话,何苦还要不发一点动静地偷听。听了倒还罢了,为何非要说破这话,让人下不来台呢?我要是不肯让着你,非要计较你偷听之事,叫这满堂宾客听见这吵嚷之声,如何能不惹人嫌呢?如果我是主人,管他是听墙角在先还是出言不逊在先,统统都撵出去为是。”
这话说是道歉,听起来却更像是责怪。好一个无礼的青年,真是浪费了这一身体面的打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