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你,知道高跷吗?

你,听过高跷老调吗?

明天,还有人会踩高跷吗?

华夏文明中蕴藏着无数宝藏,等待着“小龙们”去探宝。

也许这本书会成为你打开民间艺术宝藏的一把钥匙。

书中的主人公林老伯和小龙打造的是高跷,而本书作者老北京画家于大武携手新时代青年李燕,为你打造一本温暖喜庆的节日之书、民间技艺的传承之书、祈盼未来的希望之书


【内容简介】

高跷是北方众多传统民俗中的一项,因其观赏性强、娱乐性强、技巧性强,深受百姓喜爱。在每年过年的时候,街头巷尾都会出现高跷队伍,尤其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各路花会队伍走街串巷,锣鼓喧天,欢庆节日。本书以北京延庆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跷技艺为蓝本,主要描写了小龙向林老伯学习打高跷拐子的故事。自从拥有了自己的高跷拐子,小龙更加喜爱上了高跷。也从羡慕地仰望高跷上的好戏,变成了敢于蹬上高跷试一试。更多小伙伴的加入,也让这项传统民族焕发出新的生机……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李燕

1983年生于北京延庆,自幼耳濡目染家乡各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绘本行业工作多年,萌发了将传统民俗瑰宝与现代绘本艺术相结合的想法,希望能够为弘扬民族文化添砖加瓦。《龙的高跷》是她的绘本处女作。

绘者简介:

于大武

1948年出生在北京,从小生活在安定门内的胡同里。热爱美术,小时候在景山后面的少年宫学习画画,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在人民美术出版社从事画册、童书等编辑工作,同期
创作许多连环画和儿童读物插画作品。擅长运用工笔画手法来描绘古典文学体裁,表现中国传统绘画之美。1988年《哪吒闹海》获联合国教科文亚洲文化中心第六届野间国际绘本原画
比赛大奖,并于1990年由日本讲谈社出版。儿童绘本有《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北京的春节》等。


【媒体评论】

送你一本年画般的书

于大武

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存亡局面,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近年来由于我国政府的重视,这一形势开始逐步改变,反映这一重大课题的儿童文学脚本《龙的高跷》由李燕创作出现了。我看了心中高兴,也愿意创作这部绘本。近几十年来,我学习研究创作了一些传统题材的绘本,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持着关注。

记得十年前,我同画友为宣传和保护古村落而去北京市门头沟区爨底下村采风创作时积累了很多艺术素材和感受。这一次接受《龙的高跷》的绘画委托,一下子勾起了我创作的情绪冲动。这本书我借鉴了年画的手法,采用厚重的水粉颜料,画出浓墨重彩的民俗氛围,并且给人物加以粗犷的勾线,使得动作表现生动有力。故事的时代背景设定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物的服饰、孩子的玩具、生活的用具,都有意识地推移到那个年代,和现代社会拉开一段距离,呈现出质朴的乡土气息。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没有生活根基就很难创作出鲜活的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李燕有较深的生活体验和创作激情,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这为我的绘本创作提供了扎实的生活基础,使我将以前这些生活体验和她的文字创作来了一次碰撞和施放。希望这个作品能打动更多的小读者,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事业上尽一份薄力。

感谢蒲蒲兰绘本馆为这次创作提供的各种帮助和各位编辑所做的努力。没有你们的努力,我的创作就不会这么顺利地完成。谢谢大家!


【前言】

高跷,没有被时代遗忘

李燕

亲爱的小朋友们,提起“年”,你会联想到什么呢?是那顿丰盛的除夕夜大餐吗?是那件漂亮的新衣服吗?还是窗外咚咚两声飞上天的“二踢脚”呢?

哈哈,可能小朋友们会说:“这些都有呀,而且还有很多很多好玩的呢!”

是呀,在我们的记忆里,“年”从来都是个特别的存在,而每年元宵节的花会展演,则是过年的压轴好戏,老话叫“玩玩意儿”,就是把这些传统的技艺玩起来、闹起来的意思。

在我的小时候,物质生活并不是特别丰富,但是精神生活却别有一番滋味。每年元宵节的

花会展演才会出现的高跷队伍,是我**期待的。花会展演一般是从元宵节晚上开始的。吃罢晚饭,村民们就拥上主街,等待各路队伍的登场。那场面壮观极了!除了绚烂夺目的高跷队伍,还有装饰着荷花灯的旱船、灵活矫健的北方猪头狮子、一眼看不到尾的龙灯、震耳欲聋的威风锣鼓,以及甩着红绸子和绿扇子扭起来的秧歌队伍。人们自发地围在游行队伍周边,孩子们站在人圈圈的*里面,那被冻得通红的小脸上满满的都是欢笑!

随着时代的变化,夜晚的花会游街已经被统一安排到了上午。说起来奇怪,不论地点有多远,人们总会从四面八方奔来相聚,好像约好了一般,簇拥在一起,只为听那一曲曲耳熟能详的高跷老调,只为看那一眼大红大绿的衣袂飘飘。小时候,我坐在爸爸的肩膀上,看着高跷队伍随着鼓点变换出各种队形,直到现在都觉得画着油彩的“大花脸”们真的好像天神下凡,在每年的元宵节来到人间,结束后又回到天上去了……

关于高跷的温馨记忆,总在我脑海中荡漾。而*初的创作机缘是因为一次偶遇。一个寒冬,在老家延庆的广场上,我遇到了已经几年都没有见到的高跷队伍。与一位公子扮相的大姐聊天后得知,以前只在元宵节表演的高跷活动,现在大家开始自发地组织练习了。

我看到队伍里有一个小姑娘,大姐笑着说那是她女儿,才11岁,已经蹬了两年高跷了。听着“隆隆”的鼓点,我心里升腾起阵阵暖流,为这项民间艺术后继有人开心不已。我童年的高跷,并没有被时代遗忘。但我也为很多高跷老调和武跷技艺的失传忧心不已。

绘本行业供职多年的我,为什么不用绘本的形式来表现这一民间艺术的传承呢?萌生这个念头后,我迅速写出了初稿,并和蒲蒲兰的编辑一拍即合。她们为这个故事找到了擅长画 “老北京”题材的绘本大家于大武老师。2018年的元宵节,创作团队曾到长城附近的延庆东灰岭村采风,并且近距离欣赏了延庆的高跷表演……

当我*次看到于大武老师的画稿时,童年的记忆从脑海里蹦跳出来。文中虎头虎脑的小龙、薄雾笼罩的山村、人们说说笑笑的表情、花会游街的盛大场面都被于老师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画风粗犷中带着细腻,含蓄中透着深情。于老师在创作时,会不会也想起了他童年时关于元宵节的记忆呢?

希望这本书可以作为一把钥匙,为小朋友们打开一扇了解民俗文化的大门,去发现你喜欢的老物件,去拥抱你热爱的黄土地。我相信,你儿时独特的“年”味,一定会在未来无数的日子里温暖着你。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