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1.误区提示全、技法讲解全、名篇鉴赏全。

2.精辟讲实战、精确析范文、精心画图示。

3.公文写作人员能力培训速成案头集。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分上下两编,上编从文秘工作者的实际情况考虑,对有关公文写作的基本知识作了简单介绍,特别是对关于公文的构成要件及特性、公文文种、表现形式、公文用语以及表达方式等基础理论知识作了精要讲解;在此基础上,下编将机关单位常用的公文文种进行分类阐述,重点是列举相应的文种范例,并从公文写作技法的角度进行深度解析,从而使读者有效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和水平。


【作者简介】

岳海翔,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从事公文写作研究近30年,具有丰富的公文写作实践经验,先后在国内秘书类和写作期刊上发表论文56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和辞书120余部,深受读者欢迎。主要作品有:《中国党政公文解疑指南》《公务文书写作技法》《公文写作格式与技巧》《公文写作技法与赏析》等。


【目录】

*章 公文的构成要件

一、公文的含义

二、党政机关公文文种

第二章 公文写作的特性

一、公文写作是受命性的写作 

二、公文写作是忠实性的写作 

三、公文写作是实际性的写作 

四、公文写作是限时性的写作

第三章 公文文种选用的基本依据及使用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第四章 正确运用机关或单位名称的“全称”与“简称”

第五章 公文的外在结构表现形式

第六章 注意厘清公文用语的特性和要求

第七章 夹叙夹议是公文写作的基本表达方式

第八章 议决类公文的写作

第九章 指令类公文的写作

……


【免费在线读】

*章 公文的构成要件

一、公文的含义

2012 年4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规定,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二、党政机关公文文种

党政机关公文文种,主要是指《条例》所规定使用的15 个文种名称: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除此之外,在机关单位使用的大量事务性文书,包括计划体公文,如规划、纲要、规程、方案、安排、打算、设想、预案等;总结体公文,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述廉报告等;书信体公文,如感谢信、慰问信、表扬信、倡议书、公开信、贺信(电)、唁电;凭证体公文,如组织鉴定、干部人事考察材料、大事记、协议书等;会议体公文,如开幕词、大会工作报告、闭幕词、会议简报、领导讲话等,种类繁多。

一般来说,党政机关公文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特定的适用范围

党政机关公文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其他机关和单位的公文可以参照执行。

二是特定的形成过程

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领导机关在处理和推动党、国家、集体的公务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体现了党政机关的意志。公务活动是公文赖以形成和生存的客观基础和源泉。这就是说,没有公务活动,就不会产生公文;公文产生以后,又反过来为公务活动提供服务;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辩证统一关系。

三是特定的拟制规范

各级党政机关所制发的公文,从文种的确立和使用、格式与标准、行文的方式和方向、处理程序以及语言文字等都要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定进行,具有完整的规范标准。具体到每一篇党政机关公文而言,它应当载有哪些内容,都有特定的范围限制,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撰写。同时,对于这些特定内容,应如何恰当、合理地加以表述,通过怎样的结构形式反映出来,也都具有特定的制作规范和严格、统一的要求。在这方面,党政机关公文既不同于普通的文字材料,也不同于公务活动中使用的图片材料、音像材料和电信材料等其他材料,表现出很强的程式化特性。

第二章 公文写作的特性

公文写作是写作者思维活动的产物,其特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公文写作是受命性的写作

公文的起草者,要写某一份公文,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个人的意图,而是来自这样一些情况:上级的某一决策意见需要传达贯彻;上级要求将某一情况书面上报;本机关要召开某一会议;机关领导决策、指挥活动的需要;下级的来文请示需要作出批复;下级来文中的某一问题需要加注批语并予以转发;年终总结、年初计划等例行写作等。面对这些情况,不管起草文件的有关人员(如秘书人员、领导干部或业务部门的办事人员)有没有“灵感”和兴趣,想不想写作,都要遵命执笔、起草成文。上述情况说明,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新闻写作那种有感于人、事、景物而产生写作动机是不大一样的。但我们说公文写作是受命(或遵命)写作,并不是说秘书人员在制文方面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从实际工作来看,有些公文就是源自秘书人员事前对领导的参谋和建议。当然,建议能否被采纳,还是取决于机关领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