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伦理学》这部由杜威和塔夫茨合作的著作,在1908年曾经出版,24年后,他们又出版了几乎全部重写的修订版。作者声明,他们的目的是要“引入细致的深思熟虑和展望个体行为和社会政策的充分意义”。在提供了必要的背景之后,作者分析了现代工业社会面临的问题,他们主张伦理学必须经常关注日常生活中不断变化的问题。


【作者简介】

作者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19世纪流行的是殖民时期沿袭下来的旧教育,再加上19世纪后期从德国传入的赫尔巴特教学方法逐渐刻板化,使得当时的学校陈陈相因,缺乏生气。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1859--1952)是当时传统教育的改造者,是新教育的拓荒者,他提倡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

译者 魏洪钟 ,教授,任教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主要研究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全球伦理学。著有《细推物理须行乐--李政道的科学风采》、《智者的沉思》等。译者 蔡文菁,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欧洲大陆哲学,现象学。译著《主体性和自身性》。


【目录】

主编序
1932年版前言
*版前言
*章 导论
*部分 道德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章 早期群体生活
第三章 基本的活动和动力
第四章 群体道德——风俗或习俗
第五章 从风俗到良心;从群体道德到个人道德
第六章 希伯来人的道德发展
第七章 希腊人的道德发展
第八章 罗马人对现代道德意识的贡献
第九章 现代道德意识的要素和倾向

第二部分 道德生活的理论
第十章 道德理论的性质
第十一章 目的、善和智慧
第十二章 正当、责任和忠诚
第十三章 认可、标准和美德
第十四章 道德评价和知识
第十五章 道德自我
第三部分 行动的世界
第十六章 道德和社会问题
第十七章 道德和政治秩序
第十八章 经济生活中的伦理问题
第十九章 集体协商和工会
第二十章 商业道德问题
第二十一章 商业和企业的社会控制
第二十二章 走向未来
第二十三章 婚姻和家庭
修订版译后记


【前言】

主编序
在杜威诞辰160周年暨杜威访华100周年之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杜威著作精选》,具有十分重要的纪念意义。
一百年来,纵观西方思想学术发展史,杜威的影响不仅没有成为过去,相反,随着20世纪后半叶的实用主义复兴,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诚如胡适先生所言:“杜威先生虽去,他的影响永远存在,将来还要开更灿烂的花,结更丰盛的果。”
在中国,杜威的命运可谓一波三折。只是在不远的过去,国人才终于摆脱了非学术的干扰,抱持认真严肃的态度,正视杜威的学术价值。于是,才有了对于杜威著作的深入研究和全面翻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历来重视对于杜威著作的翻译出版,此前已推出了《杜威全集》(39卷)、《杜威选集》(6卷)的中文版,这次又在原先出版的《全集》的基础上,推出《杜威著作精选》(12种)。如此重视,如此专注,在国内外出版界都是罕见的,也是令人赞佩的。
或许读者会问,既有《全集》、《选集》的问世,为何还要推出《精选》?我们的考虑是:《全集》体量过大,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不论是购买的费用还是空间的占用,均难以承受。而《选集》由于篇幅所限,又无法将一些重要的著作全本收入。《精选》的出版,正可以弥补《全集》和《选集》的这些缺憾。
翻译是一种无止境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借这次《精选》出版的机会,我们对原先的译本做了新的校读、修正,力图使其更加可靠。但我们知道,尽管做了*努力,由于种种原因,一定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恳切地希望各位方家不吝赐教,以使杜威著作的翻译臻于完美。
*后,我们要特别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王焰社长,感谢朱华华编辑。杜威著作中文版本的翻译出版,得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朱华华编辑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心血。没有这种支持和付出,就没有摆在读者面前的这套《杜威著作精选》。

刘放桐 陈亚军
2019年1月28日于复旦大学杜威中心

前言
1918年春,我应小利兰·斯坦福大学邀请,在韦斯特纪念基金会做了三次讲座。基金会要求范围内所包括的主题之一,就是人的行为与命运。根据基金会的要求,这些讲稿将被出版,因而本书就是*后的成果。但是,该讲座的这些讲稿后来被重新修改,并增加了大量的内容。导论和结论被加入到这本书中。这些讲稿本应在两年之内被送去出版。然而,由于外出访问,我很难严格遵守规定的出版时间;我十分感谢大学的领导们,因为他们不但宽容地允许我延长时间,而且在我作讲座时礼遇有加。
或许需要对本书的副标题作一点解释。本书无意于探讨社会心理学。但是,它提出了一个严肃的信念,即尽管冲动(impulse)与理智(intelligence)的作用是理解个体性心理活动的关键,但对习惯以及不同类型习惯的理解仍然是理解社会心理学的关键之所在。冲动与理智是从属于习惯的,因为心灵只能被具体地理解为一套包含有信念、欲望和目的的体系,而这一体系又是在生理天赋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下所形成的。
约翰·杜威
1921年2月


【免费在线读】

修订版译后记
《杜威全集·晚期著作·第七卷》自2015年1月出版已经近四年了。现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计划推出单行本,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首先,《杜威全集》整套浩浩然39卷,除了图书馆收藏,或专门研究杜威的专家,很少会有个人成套购买。然而,只买其中一卷,也会让购买者心中觉得有些别扭。估计书店进书也是以套为单位的,那么卖了其中一册或几册,则余书不成套怎么卖?书的价值在于读。现在出《伦理学》单行本,使得关注杜威伦理学的读者不用再为买一册还是买一套而纠结,使得本书的读者范围更加广泛,这是一件造福伦理学界,也是造福普通读者的好事。
其次,虽然杜威的这本《伦理学》出版于1932年,然而其中的理论以及讨论的许多问题并没有过时,依然适用于当今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例如,在本书第三部分第二十章讨论的“商业道德问题”中,杜威讨论了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中的利润动机。在一些经济学家看来,每个商人、每个企业都会追求*的利润,“如果一个商人不能确保利润,他很快就会被迫关门歇业。没有人拥有无限的资源,无限期地亏本经营某个生意不过是某种形式的经济上的自杀”(第402页)。那些经济学家认为,大家追求利润的结果是在一只无形的手引导下,“从长远的观点看,它将保证所有人的*福利”(第401页)。但是,在杜威看来,利润动机并不是*钥匙。大科学家的研究就很少是以利润为目标的。人们工作是为了报酬。优厚的报酬会吸引人们去从事自己并不喜欢的艰苦的工作。但是在竞争条件下,“报酬不可能长期保持丰厚”。而且,利润动机并不总是促进提供商品或服务来满足社会需求的,大公司有时是可以通过缩小供应从而提高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来获得更大利润的。有些商人或者通过投机来获取利润,“在这种投机中,从来没有人想过要为公众提供与所获利润等价的商品或服务”(第402页)。而且,“利润动机也不是必然给消费者以他们所需所想的东西”(第403页)。商人们通过推销和广告在没有需求的地方创造需求,从而获取利润。此外,追求利润导致伪劣商品淘汰优质商品,娱乐业求助于色情;追求利润导致“商业化”的艺术、文学、新闻、医学和宗教(第402-403页),这些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依然如故。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一向以精益求精著称。这次出单行本,编辑们不是把以前的译稿再次付印了事,而是请蔡文菁老师和我把译文比照原文重新校对一遍。这给了我们重新审视以前的译文以纠正错误的机会。经过重新校对,发现以前的译文中还是存在个别漏译和误译的现象。正如上一次我在译后记中所说,翻译是一件遗憾的事情,无论你如何努力,总还有不足之处。当然,这次校对之后,应该说译文比以前的更为准确,更为流畅。但是,估计错误还是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指正!
为了本书的出版发行,许多编辑老师付出了难以言表的艰辛。在此特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魏洪钟
2019年1月8日于复旦大学光华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