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中国少有的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的经济学家的评传

蒋硕杰堪称华人中成就*的经济学家,是中国首位也是迄今*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的经济学家,对台湾经济改革助益良多,学界整体上却处于漠视乃至遗忘的状态。

2.对蒋硕杰其人及其经济学思想*有价值的研究整理资料

本书作者之一的吴惠林是十多年近距离观察且追随蒋硕杰做研究的学者,他以时间为顺序,通俗易懂甚至引人入胜地描绘了蒋硕杰的一生,并对他的学术思想及其在台湾的实践过程做了深入剖析,可以说,本书是关于蒋硕杰的成熟且完备的研究整理资料。

3.经济学从业者的一本经典经济学人物传记

蒋硕杰的可贷资金金融理论对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值得经济学界深入研究;其关于货币与银行的“五鬼搬运”“金蝉脱壳”理论在今天依然让人醍醐灌顶。

4.正确认识台湾经济,为转轨期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

蒋硕杰的相关理论既有助于正确认识台湾经济的发展,又有助于更深层次地理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为我们以后的路提供参考和借鉴。

5.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张曙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杰、北京大学教授张友仁、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院长吴中书、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联袂推荐。


【内容简介】

蒋硕杰是著名经济学家哈耶克的弟子,同时也是首位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的华人经济学家(1982年),被誉为“奠定台湾经济奇迹的思想导师”。本书作者之一的吴惠林是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资深的、有十多年近距离观察且追随蒋硕杰作研究的学者,他与著名出版人彭慧明一道以时间为顺序,通俗易懂、甚至引人入胜地描述了蒋硕杰的一生,介绍了他所提出的经济理念:从他求学时期、挑战经济权威,到发表“可贷资金理论”奠定他在经济学界的权威地位,以及日后为台湾经济发展效劳、在“蒋王论战”中为学界树立了就事论事的榜样。他的经历和理论既有助于我们向一个具有胆识和先知性、刚正不阿、坚持真理的勇士般的学者学习,又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台湾的经济发展,还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理解历史与当下的全球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乱象,更进一步地理解政府与市场的紧密关系,并为我们以后的路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简介】

吴惠林

台湾大学经济系博士,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访问研究员。任台湾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前瞻》杂志主编。在世新大学、辅仁大学、台北科技大学等大学兼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经济发展、产业经济。其代表性著作有《经济学的天空》《人生经济学》《自由经济大师神髓录》《飞越黑板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的表象与真相》《从凡人到大师》等20多本专著,另有学术文章专论100多篇,还有时事评论散见各大报刊杂志。

彭慧明

世新大学传播博士,目前担任台湾《联合报》科技生活组撰述委员。历任科技、传产、服务业等电信路线。


【媒体评论】

我曾偶然看到过一篇述评蒋硕杰教授经济理念的长文,系纪念蒋教授辞世六周年的专作,作者是吴惠林教授。此文对于蒋教授的学术思想及其在台湾的实践过程耙梳剖析、发微抉隐,令人印象深刻,其中对蒋教授“单纯、无心机且言行如一的‘真正知识分子’”的赞誉更是让人动容。后来发现有关蒋硕杰教授著述的研究整理及其编辑出版在海峡对岸早已相当成熟与完备,有大量的论文集、建言集、时论集等次第面世,蔚为大观。不过,吸引我、我认为有价值的文献还是来自这位吴惠林教授。

—— 张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蒋硕杰受多元文化的熏陶,师从哈耶克,又有在IMF工作的经验和在美国大学与同行交流的条件,在可贷资金问题等金融理论领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和创造。蒋硕杰把他的理论应用于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主导了其20世纪后半叶的经济政策。台湾经济发展的成功既是对蒋硕杰理论的经验实证,又丰富了他自身的理论。

—— 张曙光(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

1946年,胡适先生担任北大校长,他给蒋硕杰签发了正式的教授聘书。蒋硕杰当时年仅28岁,是北大经济学系*年轻的一位教授(我就是他的学生)。他还是*年轻的一位院士候选人。1947年,胡适校长请周炳琳提出中央研究院人文组经济学学科等学科的院士候选人名单,周炳琳提的经济学院士中就有蒋硕杰。当时,只有29岁的蒋硕杰就与几位泰斗一起被提名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候选人。周炳琳特别强调,年轻的蒋硕杰等人是希望所在,是值得抬举的……有一年,蒋硕杰回到北大,在图书馆发表讲话,当时林毅夫也在,我们一起吃了饭,还照了一张照片,蒋硕杰在中间,林毅夫和我在旁边。林毅夫当时说,张友仁教授是我的老师,蒋硕杰教授是张友仁教授的老师,那我林毅夫就是蒋硕杰教授的“徒孙”。

—— 张友仁(北京大学教授)

蒋硕杰是民国时期古典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在留学期间,蒋硕杰就有论文发表在西方一流的经济学期刊上,他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经济起飞的幕后功臣,也是*位被提名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中国人。透过蒋硕杰的人生历程,我们还可以看到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经济思想在中国被采纳的曲折而艰难的历程。   

—— 林建刚(重庆文理学院教授)

蒋老师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学者,他对于公共利益与经济发展上的执着令人动容,蒋老师一生并未任官,但对于讨论公共政策、研析经济发展的政策的学者或是政策制定者而言,他都是*好的典范。我想就一位学者而言,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蒋老师应是我们经济学界的优秀典范。

—— 单骥(台湾“经建会”副主委)

蒋先生具有很高的学术素养和坚定的信念,他针砭时事、据理力争的永远会让人们铭记。

—— 吴中书(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院长)

大师追根究底的精神,从未忘过。

——马英九(台湾地区前领导人


【目录】

序言 _009

出版缘起 _023

原序 “不怕虎”的学者风范 _025

导读 路遥知马力——缅怀蒋硕杰院士 _031

*章    成长历程 _001

蒋硕杰会注意经济问题,也是因为受父亲的影响极深。蒋硕杰的小弟蒋硕平说,父亲经常告诉蒋硕杰,一个人得志时,要有改善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志气 ;不得志时,也要努力使每一个自己所到过的地方,“比自己未到过以前,略有进步”。蒋作宾就以此勉励儿子们,要有为身边的环境或所在的国家奉献自己的精神。

一生尽心国事的父亲 _004

启蒙教育 _005

为官清廉的父亲 _011

手足之情 _014

第二章    求学英国 _015

在积极反对凯恩斯学派前,蒋硕杰自己也承认,他其实也曾与世界上大多数经济学者一样,被凯恩斯的论调深深折服,但随着时间流逝,经过现实演变,看清凯恩斯学派的问题,加上被滥用后导致更严重的经济问题,以及师从哈耶克,受奥地利学派影响,蒋硕杰从逻辑学的基础出发,以严谨的逻辑思辨方式去判断,*终成为自由经济的终身支持者,更成为反凯恩斯学派*重要的人物之一。

受歧视的环境 _018

打工也能为船员争福利 _020

对“五鬼搬运法”的初次启示 _022

重回校园 _024

当面批评凯恩斯的人口理论 _027

学术成就大受肯定 _029

自由经济观点的建立和坚持 _033

第三章    关心政策的北大学者 _035

蒋硕杰进入北大教书时年仅 28 岁,是北大当时*年轻的经济学教授,一开始就担任研究所的老师。学生们都认为“蒋老师”并不严厉,但是要小心回答问题,要读的书也很多。从现在的标准来看,蒋硕杰的课是杀手等级。但严师出高徒,蒋硕杰的门生后来散布各处,成绩斐然,对于老师严格的督促,他们都深表感谢。

不顺遂的公务员生活 _039

潜心学术的北大生活 _042

批金圆券政策,与蒋中正结缘 _045

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 _048

短暂的台大教书时光 _051

自由主义在经济制度上的应用 _052

第四章    10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岁月 _055

1954 年,尹仲容亲自写信向 IMF“借将”,请 IMF 同意让蒋硕杰和刘大中回中国台湾,就经济政策提出建议。通过蒋硕杰和刘大中的建议,尹仲容主导了台湾经济的*次经济自由化运动。

不欢而散的初相见 _059

尹仲容推动的经济自由化运动 _062

不同的道路 :重轻轻重 _064

汇率自由化 _068

利率升高抑制通货膨胀 _073

发展货币理论思路 _078

重视利率与汇率的自由化 _083

第五章    美国教学岁月与梨山论坛 _087

蒋硕杰在 IMF 工作 10 年,在这期间,他以过去逻辑学训练的态度,不断挑战当时热门的观点,针砭一些当代大师的思维盲点,通过不断地思索以及与学者对话,整合出自己对货币经济学与自由经济的观点,成为当时货币学的重要学者。

进入大学任教 _092

深思熟虑、观察入微的老师 _095

梨山会谈 _099

参与*届“台湾赋改会”,提出增值税观念 _101

院士联合建议,预见汇率风险 _105

批驳瓦尔拉斯法则 _107

女儿发生意外 _111

尽力为培养经济人才奔走 _114

第六章    成立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_115

让于宗先佩服的是,从成立到开始运作,俞国华从来没有打过一通电话干预过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的运作或是学术研究,有些研究员写文章批评俞国华,骂他,说他不活跃、太保守,但于宗先只记得,有次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开董事会,俞国华笑着对他说 :“宗先啊,你叫你朋友不要太骂我好不好?”

蒋硕杰力邀于宗先参与筹备 _120

培养经济学人才 _124

在艰难环境中研究大陆经济 _127

政策与学术的配合与互相修正 _136

在抨击中苦心经营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_140

早建议加强两岸交流 _145

第七章    蒋王论战 _149

凯恩斯理论非常“漂亮”并被广为接受和实践,不过,凯恩斯生前不但与经济学大师、1974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的哈耶克互相辩论,也曾受到 1976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的强力挑战。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台湾,也出现过类似的辩论,代表人物就是支持凯恩斯理论的台湾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王作荣,与服膺自由经济理念的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院长蒋硕杰,这就是名动一时的“蒋王论战”。

蒋王之争 :货币流量观点的不同 _155

蒋王之争引发经济政策的公开讨论 _160

媒体对蒋硕杰的抨击 _165

再度放宽货币,蒋王之争再起 _167

坚定的反凯恩斯主义者 _182

第八章    台湾经济自由化的推手 _189

1992 年左右,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张友仁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特地联名向瑞典皇家科学院申请将蒋硕杰列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候选人,这可能也是华人经济学家*次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者。但蒋硕杰无法看到自己是否真的能得到这项荣耀,因为不久后,他的身体就每况愈下。1993 年 10 月 21 日,蒋硕杰病逝于美国芝加哥。

改革税制 _194

积极建议汇率自由化、反对宽松货币 _199

对台湾经济自由化的见解 _206

知识分子的风骨 _213

后记    历史的教训是“从来没有从历史中得到教训” _217

附录    蒋硕杰先生大事年表 _233


【免费在线读】

第二章 求学英国

在积极反对凯恩斯学派前,蒋硕杰自己也承认,他其实也曾与世界上大多数经济学者一样,被凯恩斯的论调深深折服。随着时间的流逝,经过现实的演变,看清凯恩斯学派的问题,加上被滥用后导致更严重的经济问题,以及师从哈耶克,受奥地利学派影响,蒋硕杰从逻辑学的基础出发,以严谨的逻辑思辨方式去判断,*终成为自由经济的终身支持者,更成为反凯恩斯学派*重要的人物之一。

当面批评凯恩斯的人口理论

伦敦政经学院的研究院有两个研讨会,一个由哈耶克主持,蒋硕杰参加的则是另一个由三位凯恩斯学派的年轻教授主持的研讨会,这三位老师分别是尼古拉斯·卡尔多(Nicholas Kaldor)、罗宾逊夫人(Mrs. Robinson)以及意大利人皮埃罗 · 斯拉法(Piero Sraffa)。开学*天是分配研究题目,谁都不想当*个,蒋硕杰偏偏成为*个报告的学生。

当时,凯恩斯在一本优生学杂志发表过一篇讨论人口增长对经济影响的文章。凯恩斯认为人口增长率和经济繁荣有关,因为英国人口增长很慢,使得人们对住屋的投资减少,而投资不足,导致不景气的状况发生 ;在人口增长快速的国家,人口增长快对经济有刺激作用,容易使经济繁荣,不容易失业。

凯恩斯的这篇文章被凯恩斯学派学者大为肯定,被认为是了不起的理论,甚至还有学者以此为基础写了《人口渐减之经济学》一书。蒋硕杰被指派报告与评论凯恩斯的这篇文章。年轻气盛的他一看就觉得“不满意”,理由很简单,中国就是现成的例子,中国人口增长快速,但不见得多么繁荣。于是,他将凯恩斯对此理论引述的不合理处批评了一顿。

蒋硕杰心里有数,认为三位老师一定会把他修理一顿,因为“听说这批支持凯恩斯学派的老师对于批评凯恩斯的人都很不客气”。哪知报告当时的状况恰恰相反,三位教授都没有打断他的报告,也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虽然他觉得奇怪,但老师没说话,也就不便多说,这场报告就算平安过关了。

在凯恩斯信徒眼前过关!蒋硕杰对自己的报告有了信心,将报告拿给老师哈耶克,请他提出意见,哈耶克很认同他的观点,又拿给另一位学者惠尔(Barlett Whale)看。哈耶克和惠尔都是伦敦政经学院内部知名经济学术期刊《经济学刊》(Economica)的编辑,《人口增长对一般就业水平活动的影响》(The Effect of Population Growth on the General Level of Employment and Activity)这篇文章就在1942年11月登上了《经济学刊》。令蒋硕杰高兴的是,后来他与经济学的大师卡莱斯基(Michal Kalecki)因为讨论其他文章而通信,卡莱斯基还特别认同和赞许他这篇文章,这让蒋硕杰感觉自己颇受肯定。

蒋硕杰虽然沉默不多言,却是经济学上的奇才,刚进学校的*篇学术论文,就直指经济大师观点的问题,并且获得一流期刊的肯定,大增其提出学术观点和提升批判能力的信心。

这篇文章也是他从支持凯恩斯到领悟凯恩斯,乃至逐渐提出自己观点的起点。

兴奋之余,蒋硕杰跑到学校图书馆,把所有《经济学刊》的旧卷都找出来,想看看过去中国人在这本期刊上是否发表过文章,结果发现,在他之前,只有两篇文章,作者分别是耶鲁大学博士陈锦涛和抗战时担任过汪精卫英文秘书的汤良礼。这两人之后,再无中国人的文章,蒋硕杰可称为第三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