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通识教育与通识阅读应运而生。本书系目的在于让读者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终成为一个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

本书涵盖了艺术的定义、历史、起源、形式、目的和争议几大主要问题,涉及的艺术品包括石器时代的雕像、中世纪的大教堂、17世纪的巴洛克艺术,以及20世纪以来的现代艺术。直击艺术的重要主题和作品,是读者进入艺术学科的绝佳入门读物。

艺术与人类的发展密不可分,它揭示了艺术家的情感,更体现了时代的精神。通过鉴赏艺术,读者可以对自身和我们的历史、文化产生更为深入的理解。

● 湛庐文化出品。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劳里·施耐德·亚当斯(Laurie Schneider Adams)

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史博士,纽约市立大学约翰·杰伊学院艺术史教授。教授艺术史4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和精神分析、艺术方法论等。

亚当斯在艺术史领域出版了诸多著作,包括《西方美术史》(A History of Western Art)、《西方艺术通史》(Art Across Time)、《艺术方法论》(The Methodologies of Art)、《艺术与精神分析》(Art and Psychoanalysis)等。


【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讲述艺术发展脉络的书,思路清晰,内容翔实。无论读者是否了解艺术,本书都非常适合成为他们初步或进一步与艺术进行对话的入门读本。

——理查德·伍德菲尔德(Richard Woodfield)

英国伯明翰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的艺术史荣誉高级研究员

亚当斯以非常精妙和通俗的语言讲述了艺术品背后的故事,并阐述了它们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它们的意义,这对读者来说十分有益。

——玛丽·戈尔茨坦(Mary Goldstein)

纽约市立大学哲学荣誉教授

这是关于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的清晰、实用、吸引人的书之一!亚当斯在书中表现出一种开放且清醒的思考方式,而这正是如今充斥着偏见和短视的社会中非常急需的。

——威廉·约曼(William Yeoman)

《西澳大利亚人报》(The West Australian)作家

这本书关于艺术品用途的内容非常独特,比如艺术品的创作是为了追求美观和卓越,或者凸显国王的权威,或者出于政治和经济动机等。这大大拓宽了我们对艺术品的认识。

——安德鲁·麦凯(Andrew McKie)

《艺术季刊》(Art Quarterly)编辑


【目录】

序言 开启艺术之旅

01 艺术的定义

艺术是模仿

艺术是形式

什么是艺术品

20世纪艺术观的变迁

艺术理论

艺术是反馈

艺术是人类活动

艺术的价值

艺术品的名誉官司

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02 西方艺术简史

西欧的石器时代

古近东地区:文字的出现

埃及:国王与艺术

从王权到民主:爱琴海神话和理想的人类形态

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

拜占庭风格:权力、神性与象征主义

中世纪艺术与大教堂时代

从神性到人文主义:意大利与北欧的文艺复兴

17 世纪的巴洛克风格

18 世纪的启蒙时代

19 世纪:风格主义的盛行

从塞尚到现代主义:20 世纪初的艺术

1900 年至今:创新与变革

03 艺术的起源

艺术的神话起源

艺术家对艺术起源的个人理解

艺术冲动的起源

艺术材料和艺术平面

04 艺术形式与艺术含义

线条与平面

空间:真实与虚幻

雕塑的开放与封闭空间

色彩与质地

艺术品的构图

解读作品的含义

图像学

从艺术家的角度理解艺术品

符号学与解构主义

05 艺术的目的

装饰自己和所处的环境

艺术的信仰目的

艺术是新生之路

艺术的政治目的

艺术品所牵涉的利益

私人赞助和投资

06 艺术的争议

艺术品修复

毁坏文物

宗教争议

政治争议

美学争议

美国政府的艺术赞助

英国透纳奖 /

持续的争议

结语 艺术的未来

术语汇编

补充资料

致谢

译者后记


【前言】

开启艺术之旅

艺术是人类文明*重要,也是*有用的体现之一。艺术品不仅传递了艺术家的创意、技巧与才华,也展示了全人类光辉灿烂的文明。艺术是美的源泉、思辨的起点、变革与进步的开端,也是抽象与理性的基石。与读和写类似,创作与欣赏艺术也是人类区别于地球上其他众多生物的独特技能之一。

艺术的类别纷繁复杂,创意五花八门,本书主要探讨几种视觉艺术,如图片、雕塑、建筑,以及包括“装置艺术”在内的新兴艺术。本书还将介绍艺术家们的创作理念,并引用他们的原话加以分析。不管是属于某个特定文化、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主题,还是全人类所共有、超越时空限制的艺术主题,本书都将囊括在内,穿插讨论。

艺术品反映了创作者的内心,是艺术家的个人名片。通过作品,我们可以了解艺术家的性格,还原他们的创作历程。艺术品的珍贵之处还在于,通过它们,我们可以了解作品所蕴含的文化。例如,洞穴壁画能告诉我们关于史前人类的什么历史呢?巨大的金字塔又诉说着古埃及的哪些故事呢?公元前5 世纪,古典时期的希腊盛产人体雕像,而那些尺寸接近真人、比例近乎完美的一座座雕像又传达着古希腊怎样的信息呢?为何我们认为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为何古典的传统千年不朽?为何某些文明能够孕育出肖像画、风景画、静物画这类艺术品,而另一些文明则不能?艺术品是如何加强王权统治的?它们又告诉了我们关于宗教信仰和习俗的什么内容?学习艺术,了解艺术史,这些问题都将被一一提出,而答案则将在本书中一一揭晓。

艺术的题材浩如烟海,作为入门级图书,本书将带领读者初窥艺术鉴赏方法,并在此过程中,思考艺术如何教会我们认识自己、认识历史,以及认识我们所属的文化。就像科学进步一样,艺术创作需要独立思考、批判性分析与洞察力,因此艺术家总能先于大众洞悉历史发展的趋势。举例而言,纵观1900—1939 年多位德国艺术家的作品,其意象均透露出*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的必然性。与艺术家的先见之明相比,普通大众可谓后知后觉。

伟大的艺术品总是饱含争议,这不难理解。与大众相比,艺术家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文化氛围或时代精神理解得更为深刻,因此,伟大的作品总会展现出艺术家与大众格格不入的精神世界。大众的反应有时异常激烈,从疑惑不解到公然批判,甚至会肆意破坏。谈论抽象艺术的时候,许多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这种画我6 岁的孩子也会画。”这是对新兴的、不为大众所熟知的抽象艺术的误解。除了误解,舆论对艺术的评价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政治和宗教考量。人们通过引导大众反感某类艺术品,从而达成欺骗大众的目的。艺术品的意象十分重要,它会给观众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不管是欣赏、不理解,还是厌恶,观众都应该学习如何解读艺术品的意象,并准确评估自己对意象的解读能力。

视觉艺术是一门语言,既是代际的沟通方式,也是连接古今的桥梁,观众需要从不同层次和境界来欣赏它。观众可以从形式的角度出发,欣赏一种意象、一幢建筑或一件装置艺术品,分析它们的形式元素:线条、轮廓、空间、色彩、明暗,从而分析作品的审美冲击力。形式元素决定了作品的风格,而相似的风格元素决定了作品独特的流派。理解一件作品,可以从其形式以及历史背景出发,也可以通过作品中所传达的信息来解读。准确解读作品的意象十分重要,它可以使观众悟出作品深层次的象征意义,从而真正地理解作品。

艺术创作的过程就是不断强化并加深作品意义的过程。有时,作品所使用的材料就体现了作品的意义。例如,在古代,石头与轻巧的材料相比,更加持久耐用,因此它象征着权威与稳固,被用来雕刻皇家雕像与神祇雕像。但进入20 世纪和21 世纪后,艺术创作的情形就大为不同了。以大地艺术家克里斯托和珍妮·克劳德(Christo and Jeanne Claude)为例,他们的作品均使用可回收材料,展出结束后,创作现场会被恢复成原有的样貌。在历史的长河中,主要的人类文明均孕育了博大精深的艺术。随着时间的更迭,艺术的形式与内容不断演进。本书仅从西方艺术史的叙事视角展开,但需强调的是,该视角只是众多叙事视角之一。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西方艺术深受其他文明的影响,这得益于人类的迁徙、频繁的贸易与外交活动。本书将简要讨论不同地区之间的艺术交流,介绍艺术的跨文化影响,旨在提醒读者多种叙事视角一直存在,并延续至今。

艺术是人类文明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柏拉图时代开始,哲学家、评论家、艺术家、诗人、史学家以及其他领域的专家,一直想给“艺术”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始终无法达成共识。由于个人喜好、审美观、文化背景的不同,每个人对艺术都有自己的理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尽管如此,毋庸置疑的是,艺术是一种“表达”形式,不管观众是否接受其表达的内容,这种“表达”形式都使人类更加了解自身、了解历史。


【免费在线读】

从艺术家的角度理解艺术品

图像分析法挖掘作品的图像意义和内涵,女性主义分析法从性别的角度解读艺术品。除此之外,传记和自传分析法可以让我们了解艺术家本人。我们对艺术家的生平了解得越多,就越能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情感,也越能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动机。

接下来,我们以米开朗琪罗、毕加索和凡·高为例,阐述传记和自传分析法的作用与意义。除了现存的档案记录以外,这三位艺术家的作品和自传中透露了大量的个人信息。阅读艺术家的自传,我们可以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米开朗琪罗除了专攻雕塑艺术以外,也写过诗歌,他的部分作品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毕加索的个人传记和绘画成为供后人研究的文本;凡·高给他的弟弟写了很多封信,这些信件记录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和对艺术的看法。

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是一件自传式的作品,它蕴含了艺术家本人的心理活动。在此之前,我们以图像分析法解读过《大卫》,接下来我们试着以精神分析法解读这件作品。粗略地观察,大卫是一名年轻的男子,他一手拿着石头,一手拿着弹弓,笔直地站着,姿态看似放松。但如果仔细观察大卫颈部和躯干的细节,我们会发现他其实很紧张。

大卫的人物形象源自《圣经》中大卫与巨人哥利亚搏斗的故事。大卫没有穿盔甲,所使用的武器只有手中的石头和弹弓,但*终,大卫战胜并斩首了巨人哥利亚。这座雕像原本打算被放置在佛罗伦萨大教堂,但*终却被放在佛罗伦萨旧宫的门口。我们此前提到过,这是因为《大卫》具有政治象征意义。

15世纪,佛罗伦萨共和国一直受更专制的米兰公国入侵的威胁。由于大卫是《圣经》中的年轻英雄,他带领自己的人民抵御并打败了强大的敌人,佛罗伦萨市政当局因此选择大卫作为佛罗伦萨的精神领袖。此外,在文艺复兴时期,大卫还是被奉为英雄的年轻人之一,他因勇气获得了永久的名誉,这反映了人们对个人及其成就的新兴趣,而不再只是关注信仰与神。那时的艺术家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而这也完全符合古希腊艺术对人和人性的赞美。

除了从政治、宗教和哲学的层面来解读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我们还可以采用传记和自传分析法来解读,雕像与艺术家的关系也值得进一步探讨。采用这种方法解读作品时,我们关心艺术家如何将自我投射在作品中,以及在没有足够证据作为支撑的前提下,我们的解读又在何种程度上成立。如今,我们对米开朗琪罗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瓦萨里,正是他的那本《艺术家的生活》使我们了解了许多艺术家的个人生活和奇闻逸事。《艺术家的生活》主要讲述艺术家的生平故事,时间跨度约为三个世纪,从13世纪末的拜占庭帝国到16世纪末的意大利风格主义(Mannerism)时期皆有涉及。

对于佛罗伦萨共和国而言,《大卫》的意义不言而喻;对于米开朗琪罗个人而言,大卫亦是精神寄托。在一张画有大卫手臂的草稿上,米开朗琪罗写道:“大卫的弹弓,我的弓。”“弓”是米开朗琪罗的雕刻工具。他把弓比作弹弓,那么我们可以理解为,米开朗琪罗在这里自比大卫。有趣的是,米开朗琪罗创作《大卫》所用的大理石因为体积大、开凿难度大而被戏称为“巨人”。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米开朗琪罗化身大卫,战胜了自己的“巨人”。

想要在更深的潜意识层面上分析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我们可以运用精神分析法,这里不得不提米开朗琪罗的父亲。瓦萨里在《艺术家的生活》中对米开朗琪罗的父亲有所描绘。这是一个残暴的父亲,时常辱骂、殴打儿子,并试图阻止米开朗琪罗成为雕塑家。父亲认为,雕塑是低级的职业,而绘画比雕塑高级,因此只同意儿子去画家那里当学徒。

米开朗琪罗在16 岁的时候,他的艺术天赋就已得到显赫一时的美第奇家族的垂青。美第奇家族将自家大门向米开朗琪罗敞开,让他随意翻阅、浏览、学习家族收藏的艺术品,期望培养出一位优秀的雕塑艺术家。我们可以说,米开朗琪罗与父亲的关系有点儿俄狄浦斯情结。米开朗琪罗在获得美第奇家族的恩惠之后,尤其在获得洛伦佐·德美第奇(Lorenzo de’Medici,后世称之为“伟大的洛伦佐”)的赏识后,果断挣脱了父亲的束缚,找到了实现自己艺术理想的途径。从某种程度上说,洛伦佐取代米开朗琪罗的生父成为他艺术生命的“父亲”。这位“父亲”富有远见卓识,慷慨赞助米开朗琪罗学习艺术,帮助他成为流芳千古的雕塑家、画家和建筑师。

毕加索的绘画《阿维尼翁姑娘》的灵感部分源自他年轻时一次探访巴塞罗那妓院的经历。《阿维尼翁姑娘》的初稿中还有一名年轻的医学生,其实代表着作者本人,但毕加索在终稿中删掉了这名学生,只留下五名容貌扭曲而变形的妓女。这样,观众看到的内容不是一个故事,而只是女人的模样,绘画的叙事性因此消失。在与医学生一样的处境之中,观众走进这间充满性诱惑的房间,房中的女性容貌诡异,五官混乱,身体呈几何形,给人一种奇特的新鲜感和惊悚感,而这正是作者的感受,因为这是毕加索*次接触妓院和性。

毕加索的初次性经历在有意识或无意识间唤醒了他的童年经历或性幻想。孩子对性的认识一般源于想象父母或其他成年人之间的性行为。分娩是性的自然结果,但毕加索在传记中把分娩与地震相提并论,这是因为在他三岁那年,妹妹出生的当天发生了大地震。毕加索成熟期的著名反战画作《格尔尼卡》充满了混乱的暴力元素,我们可以推测《阿维尼翁姑娘》或许也是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人物形象才被描绘得如此支离破碎。

与米开朗琪罗的父亲相反,毕加索的父亲全力支持儿子的艺术事业。据说毕加索的父亲也曾是一位艺术家,但名气不大,才华也不出众。在认识到儿子的天赋后,毕加索的父亲就放弃了绘画,把画笔传给了儿子,鼓励儿子创作。有这样一位父亲,毕加索自然没有经历过俄狄浦斯式的斗争,他不需要挣脱父亲的束缚去寻找艺术之路。

将米开朗琪罗与毕加索进行对比,我们会发现二者的差异源于他们与父亲的关系不同。毕加索一生极其高产,很少遇到创作瓶颈,也很少压抑自己。而米开朗琪罗一生都与他的主要赞助人教皇朱利叶斯二世(Julius Ⅱ)争吵不断,气得他数次留下未完成的作品而离开。如果我们把教皇视为米开朗琪罗的另一位“父亲”,那便可以说他一生都无法与父亲和解。

同样,画家凡·高的人际关系也不佳,而且一贫如洗,终身未娶。凡·高出生于荷兰,起初他想追随父亲进入神职部门工作,但后来只在比利时做了一段时间的矿工。凡·高喜欢工人和农民,这也是他画作的重要主题。凡·高的父亲并不了解儿子,不相信儿子有什么艺术才华。在他看来,凡·高性格古怪、爱好奇特,因此一直没能当上牧师。凡·高在决定当一名职业画家后,去了叔叔在比利时开的艺术品经销店工作,他也曾短暂学习过艺术,还在英国的一间学校担任过一段时间的教师。*后,凡·高和弟弟一起搬到了巴黎。

在《星月夜》中,凡·高描绘了梦幻般的荷兰乡村夜空。凡·高在创作这幅作品时已经因精神崩溃住院。《星月夜》是此时凡·高的心灵写照:画面洋溢着强烈的自由感,体现了画家内心激烈的冲突。群星发出夺目的亮光,照耀漆黑的夜空。一轮明亮的黄橙色月亮挂在一旁,大片云朵从左到右螺旋式地飘过天空,山丘从右向左倾斜着翻滚而下。两种自然力量相互对峙,画面极富动感,让人感到天旋地转。山谷脚下有一座教堂,教堂的尖顶垂直而下,稳固了画面构图,*左边的两棵深绿色柏树则稳固了观众的视线。

有人认为,图画正中央的教堂代表着凡·高的父亲,由于凡·高没有继承父业,教堂意味着他对父亲的抗拒与挣脱。左边的两棵柏树象征着凡·高与弟弟的关系,柏树使构图完整,对动感的画面起到了固定作用,也可以理解为弟弟安稳了凡·高的内心,给他带来了安全感,成为他的精神支柱。通过分析艺术家的精神状态和内心冲突,我们对《星月夜》的意象有了更透彻的理解,也更能欣赏凡·高对色彩和事物形状的天才般的把控,也反映了他被送进医院后的焦虑。


【书摘与插画】

从艺术家的角度理解艺术品

图像分析法挖掘作品的图像意义和内涵,女性主义分析法从性别的角度解读艺术品。除此之外,传记和自传分析法可以让我们了解艺术家本人。我们对艺术家的生平了解得越多,就越能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情感,也越能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动机。

接下来,我们以米开朗琪罗、毕加索和凡·高为例,阐述传记和自传分析法的作用与意义。除了现存的档案记录以外,这三位艺术家的作品和自传中透露了大量的个人信息。阅读艺术家的自传,我们可以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米开朗琪罗除了专攻雕塑艺术以外,也写过诗歌,他的部分作品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毕加索的个人传记和绘画成为供后人研究的文本;凡·高给他的弟弟写了很多封信,这些信件记录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和对艺术的看法。

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是一件自传式的作品,它蕴含了艺术家本人的心理活动。在此之前,我们以图像分析法解读过《大卫》,接下来我们试着以精神分析法解读这件作品。粗略地观察,大卫是一名年轻的男子,他一手拿着石头,一手拿着弹弓,笔直地站着,姿态看似放松。但如果仔细观察大卫颈部和躯干的细节,我们会发现他其实很紧张。

大卫的人物形象源自《圣经》中大卫与巨人哥利亚搏斗的故事。大卫没有穿盔甲,所使用的武器只有手中的石头和弹弓,但*终,大卫战胜并斩首了巨人哥利亚。这座雕像原本打算被放置在佛罗伦萨大教堂,但*终却被放在佛罗伦萨旧宫的门口。我们此前提到过,这是因为《大卫》具有政治象征意义。

15世纪,佛罗伦萨共和国一直受更专制的米兰公国入侵的威胁。由于大卫是《圣经》中的年轻英雄,他带领自己的人民抵御并打败了强大的敌人,佛罗伦萨市政当局因此选择大卫作为佛罗伦萨的精神领袖。此外,在文艺复兴时期,大卫还是被奉为英雄的年轻人之一,他因勇气获得了永久的名誉,这反映了人们对个人及其成就的新兴趣,而不再只是关注信仰与神。那时的艺术家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而这也完全符合古希腊艺术对人和人性的赞美。

除了从政治、宗教和哲学的层面来解读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我们还可以采用传记和自传分析法来解读,雕像与艺术家的关系也值得进一步探讨。采用这种方法解读作品时,我们关心艺术家如何将自我投射在作品中,以及在没有足够证据作为支撑的前提下,我们的解读又在何种程度上成立。如今,我们对米开朗琪罗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瓦萨里,正是他的那本《艺术家的生活》使我们了解了许多艺术家的个人生活和奇闻逸事。《艺术家的生活》主要讲述艺术家的生平故事,时间跨度约为三个世纪,从13世纪末的拜占庭帝国到16世纪末的意大利风格主义(Mannerism)时期皆有涉及。

对于佛罗伦萨共和国而言,《大卫》的意义不言而喻;对于米开朗琪罗个人而言,大卫亦是精神寄托。在一张画有大卫手臂的草稿上,米开朗琪罗写道:“大卫的弹弓,我的弓。”“弓”是米开朗琪罗的雕刻工具。他把弓比作弹弓,那么我们可以理解为,米开朗琪罗在这里自比大卫。有趣的是,米开朗琪罗创作《大卫》所用的大理石因为体积大、开凿难度大而被戏称为“巨人”。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米开朗琪罗化身大卫,战胜了自己的“巨人”。

想要在更深的潜意识层面上分析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我们可以运用精神分析法,这里不得不提米开朗琪罗的父亲。瓦萨里在《艺术家的生活》中对米开朗琪罗的父亲有所描绘。这是一个残暴的父亲,时常辱骂、殴打儿子,并试图阻止米开朗琪罗成为雕塑家。父亲认为,雕塑是低级的职业,而绘画比雕塑高级,因此只同意儿子去画家那里当学徒。

米开朗琪罗在16 岁的时候,他的艺术天赋就已得到显赫一时的美第奇家族的垂青。美第奇家族将自家大门向米开朗琪罗敞开,让他随意翻阅、浏览、学习家族收藏的艺术品,期望培养出一位优秀的雕塑艺术家。我们可以说,米开朗琪罗与父亲的关系有点儿俄狄浦斯情结。米开朗琪罗在获得美第奇家族的恩惠之后,尤其在获得洛伦佐·德美第奇(Lorenzo de’Medici,后世称之为“伟大的洛伦佐”)的赏识后,果断挣脱了父亲的束缚,找到了实现自己艺术理想的途径。从某种程度上说,洛伦佐取代米开朗琪罗的生父成为他艺术生命的“父亲”。这位“父亲”富有远见卓识,慷慨赞助米开朗琪罗学习艺术,帮助他成为流芳千古的雕塑家、画家和建筑师。

毕加索的绘画《阿维尼翁姑娘》的灵感部分源自他年轻时一次探访巴塞罗那妓院的经历。《阿维尼翁姑娘》的初稿中还有一名年轻的医学生,其实代表着作者本人,但毕加索在终稿中删掉了这名学生,只留下五名容貌扭曲而变形的妓女。这样,观众看到的内容不是一个故事,而只是女人的模样,绘画的叙事性因此消失。在与医学生一样的处境之中,观众走进这间充满性诱惑的房间,房中的女性容貌诡异,五官混乱,身体呈几何形,给人一种奇特的新鲜感和惊悚感,而这正是作者的感受,因为这是毕加索*次接触妓院和性。

毕加索的初次性经历在有意识或无意识间唤醒了他的童年经历或性幻想。孩子对性的认识一般源于想象父母或其他成年人之间的性行为。分娩是性的自然结果,但毕加索在传记中把分娩与地震相提并论,这是因为在他三岁那年,妹妹出生的当天发生了大地震。毕加索成熟期的著名反战画作《格尔尼卡》充满了混乱的暴力元素,我们可以推测《阿维尼翁姑娘》或许也是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人物形象才被描绘得如此支离破碎。

与米开朗琪罗的父亲相反,毕加索的父亲全力支持儿子的艺术事业。据说毕加索的父亲也曾是一位艺术家,但名气不大,才华也不出众。在认识到儿子的天赋后,毕加索的父亲就放弃了绘画,把画笔传给了儿子,鼓励儿子创作。有这样一位父亲,毕加索自然没有经历过俄狄浦斯式的斗争,他不需要挣脱父亲的束缚去寻找艺术之路。

将米开朗琪罗与毕加索进行对比,我们会发现二者的差异源于他们与父亲的关系不同。毕加索一生极其高产,很少遇到创作瓶颈,也很少压抑自己。而米开朗琪罗一生都与他的主要赞助人教皇朱利叶斯二世(Julius Ⅱ)争吵不断,气得他数次留下未完成的作品而离开。如果我们把教皇视为米开朗琪罗的另一位“父亲”,那便可以说他一生都无法与父亲和解。

同样,画家凡·高的人际关系也不佳,而且一贫如洗,终身未娶。凡·高出生于荷兰,起初他想追随父亲进入神职部门工作,但后来只在比利时做了一段时间的矿工。凡·高喜欢工人和农民,这也是他画作的重要主题。凡·高的父亲并不了解儿子,不相信儿子有什么艺术才华。在他看来,凡·高性格古怪、爱好奇特,因此一直没能当上牧师。凡·高在决定当一名职业画家后,去了叔叔在比利时开的艺术品经销店工作,他也曾短暂学习过艺术,还在英国的一间学校担任过一段时间的教师。*后,凡·高和弟弟一起搬到了巴黎。

在《星月夜》中,凡·高描绘了梦幻般的荷兰乡村夜空。凡·高在创作这幅作品时已经因精神崩溃住院。《星月夜》是此时凡·高的心灵写照:画面洋溢着强烈的自由感,体现了画家内心激烈的冲突。群星发出夺目的亮光,照耀漆黑的夜空。一轮明亮的黄橙色月亮挂在一旁,大片云朵从左到右螺旋式地飘过天空,山丘从右向左倾斜着翻滚而下。两种自然力量相互对峙,画面极富动感,让人感到天旋地转。山谷脚下有一座教堂,教堂的尖顶垂直而下,稳固了画面构图,*左边的两棵深绿色柏树则稳固了观众的视线。

有人认为,图画正中央的教堂代表着凡·高的父亲,由于凡·高没有继承父业,教堂意味着他对父亲的抗拒与挣脱。左边的两棵柏树象征着凡·高与弟弟的关系,柏树使构图完整,对动感的画面起到了固定作用,也可以理解为弟弟安稳了凡·高的内心,给他带来了安全感,成为他的精神支柱。通过分析艺术家的精神状态和内心冲突,我们对《星月夜》的意象有了更透彻的理解,也更能欣赏凡·高对色彩和事物形状的天才般的把控,也反映了他被送进医院后的焦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