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瓦格纳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古典音乐大师。他前承莫扎特的歌剧传统,后启后浪漫主义歌剧作曲潮流,是德国歌剧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瓦格纳的歌剧是了解十九世纪德国及欧洲的古典乐与文化的重要途径。

2.叔本华的哲学如何影响了瓦格纳的歌剧?尼采zui初极为崇拜瓦格纳,zui后为何与之交恶?路德维希二世的王公大臣们为何称瓦格纳为“喂不饱的狮子”?本书打破了传统传记时间轴的写法,以二十多个英文字母来串联起瓦格纳与贝多芬、尼采、叔本华、路德维希二世等十九世纪欧洲各界名士的交集,全面呈现了瓦格纳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亦多维反映了十九世纪欧洲的音乐史和文化史。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十九世纪欧洲影响巨大的浪漫派作曲家瓦格纳的独特传记,主要围绕瓦格纳的著作、音乐作品、朋友和所谓的敌人之间展开。以词典的形式用二十多个英文字母来串联起瓦格纳人生中重要的人事,讲述了瓦格纳与贝多芬、海涅、尼采、叔本华、路德维希二世等十九世纪欧洲各界名士间的交集,以及他为德国歌剧不断改革的一生。


【作者简介】

仇钧,江苏江都人,2005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现代艺术研究专业,现任教于常熟理工学院。

2006年曾受意大利皮斯特莱托基会邀请,前往意大利从事学术研究四个月;2007年受挪威旗帜基金会邀请,赴挪威学术研究三个月。对艺术痴迷,有部分研究成果。


【媒体评论】

瓦格纳的故事常常启航于一个水世界。始于水,止于水,这便框定出《飞翔的荷兰人》和《罗恩格林》的情节。《尼伯龙根的指环》从字面上便始于水,始于莱茵河水面下。瓦格纳对于流动性zui狂热的探寻《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也以水上旅程作为开始和结束。

——苏珊·桑塔格


【目录】

自序 001

A

Abendlesen 夜读 006

Adolf Hitler 阿道夫·希特勒 009

Adolf von Gro. 阿道夫·冯·格罗斯 011

Arthur Schopenhauer 亚瑟·叔本华 014

August R.ckel 奥古斯特·厄科尔 019

B

Bayreuth 拜罗伊特 022

C

Codex Manesse 《马内塞手抄本》 030

Cosima 科西玛 032

D

Das Kunstwerk der Zukunft 《未来的艺术作品》 040

Der Fliegende Holl.nder《飞翔的荷兰人》042

Der Ring des Nibelungen《尼伯龙根的指环》044

Die 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 《纽伦堡的名歌手》048

Dresden 德累斯顿052

E

Eduard Hanslick 爱德华·汉斯里克056

Edward Bulwer -Lytton 爱德华·布维尔-李顿058

  1. A. Hoffmann 恩斯特·霍夫曼061

Essen 吃064

F

Franz Liszt 弗朗茨·李斯特068

Friedrich Nietzsche 弗里德里希·尼采073

G

Georg Herwegh 格奥尔格·赫尔韦格082

Gesamtkunstwerk 综合艺术作品084

Giacomo Meyerbeer 贾科莫·梅耶贝尔086

Gottfried Semper 戈特弗里德·森佩尔089

H

Hans von Bülow 汉斯·冯·比洛094

Hans von Wolzogen 汉斯·冯·沃尔措根098

Heinrich Heine 海因里希·海涅100

Hund 狗104

Houston Stewart Chamberlain 休斯敦·斯图尔特·张伯伦107

I

Isolde 伊索尔德113

J

Johanna Rosine Wagner 约翰娜·罗希娜·瓦格纳118

K

Karikatur 漫画123

Karl Freigedank 假名125

Kreis 圈子130

L

Lohengrin《罗恩格林》134

Ludwig Feuerbach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139

Ludwig Geyer 路德维希·盖尔142

Ludwig II 路德维希二世144

Ludwig van Beethoven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49

M

Mathilde Wesendonck 玛蒂尔德·维森多克154

Michail Alexandrowitsch Bakunin 米哈伊尔·亚历山大诺维奇·巴枯宁157

Minna Planer 米娜·普拉纳160

O

Oper und Drama 《歌剧与戏剧》166

P

Paris 巴黎170

Parsifal 《帕西法尔》174

Paul von Joukowsky 保罗·冯·约科夫斯基178

Pierre Joseph Proudhon 皮埃尔·约瑟夫·蒲鲁东181

Portr.t 肖像184

R

Religion 宗教190

Richard Strauss 理查德·施特劳斯194

Rienzi《黎恩济》197

S

Schnorr von Carolsfeld 施诺尔·冯·卡罗斯菲尔德202

Siegfried Wagner 齐格弗里德·瓦格纳206

T

Tannh.user 《唐豪瑟》214

Theodor Uhlig 泰奥多尔·乌利希218

Tod 死亡220

Tristan und Isolde 《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223

U

Undine 《温蒂妮》(水妖)228

V

Venedig 威尼斯232

W

Wagner Schule 瓦格纳学派238

Wartburg 瓦尔特堡245

Wasser 水248

Wilhelm Heinse 威廉·海因泽251

Wilhelmine Schr.der Devrient 威廉明妮·施勒特尔·德弗里恩特255

Wolfram von Eschenbach 沃弗拉姆·冯·艾森巴赫257

Z

Zürich 苏黎世260

图片来源263

瓦格纳年表272

参考书目275

后记278

致谢281


【免费在线读】

Tristan und Isolde

《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

1855 年的苏黎世,除了蓝天更蓝,晚霞也更绚烂而多情。瓦格纳寄居苏黎世爱恩区的维森东克别墅,这里的生活重新点燃他创作《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的欲望。

德累斯顿革命失败,瓦格纳经历了短暂的迷茫后,恢复了热情与斗志。他知道自己不是巴枯宁也不是蒲鲁东,闹革命不是他的主业。一天晚餐前,瓦格纳像往常一样,独自漫步至苏黎世湖边,观落霞与孤鹜齐飞,远处群山如黛,莽莽苍苍。他细心回味白天的创作,“女武神”的细节历历在目。可是他总不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一个美人的面孔总是将意志一一化解。这个美人就是玛蒂尔德,她是瓦格纳房东的妻子,也是瓦格纳艺术的资助人之一。

瓦格纳又一次陷入爱的危机之中。关于他们之间的绯闻,玛蒂尔德的丈夫奥托早有所闻,但一直冷静克制着自己的情绪。瓦格纳的妻子米娜从来没有点燃过其夫的创作热情,而玛蒂尔德身上所具有的古雅的冷峻和婉约,令狂躁不羁的瓦格纳为之沉醉。玛蒂尔德就是他需要的缪斯。

为了表达对玛蒂尔德的爱慕之情,瓦格纳为其创作了5 首歌曲,旋律隽永,爱意朦胧。瓦格纳在哲学的高度上接受了叔本华的思想——欲望是痛苦的根源,只有将全部欲望抛弃,才能获得永生。在瓦格纳心里,玛蒂尔德就是伊索尔德,自己就是特里斯坦,奥托就是马克国王。就这样,瓦格纳悄悄地给这位缪斯写信,表达内心对她的思慕和眷恋。然而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瓦格纳的妻子米娜截获了瓦格纳写给玛蒂尔德的一封信,事情就此败露,瓦格纳和玛蒂尔德之间的情爱只得终断。或许,内在的力量正是来自现实的“阻挠”,这进一步激起瓦格纳创作《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的决心。

1855 年,瓦格纳受聘担任伦敦交响乐团的指挥,频繁穿梭于欧洲各大城市,与汉斯·比洛、柏辽兹、卡尔淘辛、卡尔克林沃斯、玛尔维达·冯·梅森堡,还有李斯特等音乐家广泛交流。在一系列历史文化、人生阅历、作曲乐理知识的铺陈下,瓦格纳向着生命中艺术创作的高峰——《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踽踽独行。

如果说《黎恩济》和《飞翔的荷兰人》表达的是资产阶级的革命理想——砸碎旧规则,建立新世界,那么《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就在形而上学的层面将歌剧创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面对欲望和困境,唯有像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那样沉入无知无觉的死亡中,才是幸福,而像马克国王那样,活在人世,实属苟且,乃是*的不幸。

尼采对《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一剧极为赞赏,他曾经写下这样的评论:“……对于那些还未病入膏肓的人,他们无视地狱中的欢乐,挣扎在人世间。”瓦格纳也曾经这样说过:“这部歌剧充满了*强烈的生命力,愿飘扬的黑旗裹挟着自己,坠入无底深渊。”

Ludwig II

路德维希二世

他把艺术视为人生中*重要的精神享受。

路德维希二世(下面皆称路德维希,以便阅读)是19 世纪巴伐利亚的国王。他迷恋瓦格纳的歌剧艺术,在其歌剧里,他穿越到中古时代,除却羞涩,洗掉忧郁,半人半神,飘飘欲仙,不觉忘却尘世的烦恼与忧愁。

1858 年,瓦格纳和其艺术赞助人的妻子玛蒂尔德之间萌发的暧昧关系,闹得满城风雨,他不得不离开苏黎世,先去奥地利的边境转了转。1859 年他从威尼斯赶到巴黎,伺机而动,他希望能在巴黎上演《尼伯龙根的指环》。事如所愿,法国皇帝同意在1861 年3 月演出该剧。

1864 年,瓦格纳暂居维也纳,债务缠身,只好溜之大吉。他赴慕尼黑,转巴塞尔,又折往斯图加特。瓦格纳在斯图加特的日子可谓如当年在巴黎一样充满艰辛和苦难,没有工作,居无定所,飞黄腾达的希望似在干涸的沙漠里寻找参天大树那样渺茫。正值瓦格纳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时候,1864 年的3 月,巴伐利亚王室内阁的一位大臣找到了瓦格纳,将一幅巴伐利亚王子的画像交付于他,同时还送给他一枚王子的戒指。在《我的生平》中,瓦格纳将这枚路德维希的戒指喻为他们之间友谊的象征。

在瓦格纳见到路德维希之前,他的生活还入不敷出,似乎很失败。不过,路德维希见了瓦格纳之后,想必会像贾宝玉见了秦钟那样思忖:“可恨我为什么生在这侯门公府之家,要也生在寒儒薄宦的家里,早得和他交接,也不枉生了一世。我虽比他尊贵,但绫锦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枯株朽木;羊羔美酒,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富贵’二字,真把人荼毒了。”瓦格纳见路德维希举止不凡,谈吐高雅,也顿生好感。瓦格纳在给卡罗斯菲尔德的一封信里写道:“当我见到这位王子时,我不认为路德维希仅仅是个拥有漂亮外表的小伙子,而是具有深刻思想和敏锐洞察力的王子。”由于年长路德维希三十几岁,瓦格纳在路德维希面前,摆尽老师的派头。在近两年间,瓦格纳与路德维希几乎朝暮可见,可谓芳草遇甘霖。

瓦格纳在巴伐利亚的*个宏愿,就是办一所德意志音乐学校,校址设在慕尼黑。他在1865 年5 月31 日写给路德维希的一份报告中,详细论述了建设音乐学校的必要性,该校不仅要上演他的歌剧,也要成为研究和发展德意志歌剧的阵地。在报告中,对当时德国歌剧现状,他倾诉心中忧虑:德国歌剧长期依赖法国和意大利的演员,此种状况下,何谈塑造德意志的伟大音乐?瓦格纳满怀激情,向路德维希讲述他在《苏黎世笔记》(“苏黎世艺术论”)中曾经谈及的这个计划,可是路德维希不感兴趣。

不过瓦格纳还准备了第二个计划——建造一座剧院,用来专门演出歌剧。这座歌剧院选址在伊萨尔河边,由于花费巨大,路德维希还拿出自己的私房钱,房基都建好了,*终还是因资金短缺,计划不得不终止。

在慕尼黑期间,瓦格纳请来了昔日的战友奥古斯特·厄科尔(August R.ckel )和朱里斯·弗勒贝尔,来慕尼黑创办报纸。这得到路德维希的同意,且给予了资金扶持。瓦格纳在这份报纸上刊发了许多挑衅皇权的言论,惹得路德维希的内阁大臣们群情激愤。在瓦格纳和幕僚之间,路德维希真是左右为难。群臣与路德维希在瓦格纳的问题上,矛盾越积越大。大伙儿以王位要挟路德维希。路德维希为保住王位,只好让瓦格纳走人,也是无奈之举。1865 年12 月6 日,北风凛冽,瓦格纳挥手作别慕尼黑。

之后,瓦格纳与路德维希之间又雁去鱼来长达十几年。路德维希给瓦格纳的书翰183 封,电报86 份,还有2 首献给他的诗歌;瓦格纳给对方的信件多达258 封,电报86 份。这些信件、电报,让后人窥得两人间的诸多秘密,多了许多茶余饭后的谈助。

为了实现艺术的宏愿,瓦格纳一直保持旺盛的激情,雄心勃勃,但他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艺术家,借路德维希对他的仰慕,利用其幼稚和天真,从这位王子身上攫取大量的金钱和各种各样的资助。1972 年上映的意大利电影《路德维希》中,导演卢齐诺·维斯康蒂(Luchinl Viscontti, 1906— 1976 )详尽刻画了瓦格纳的贪婪和自私。

帝王可以一言九鼎,可以举全国之力,用在自己的爱好上。路德维希在世时,建造了三处宫殿——新天鹅堡、林德霍夫宫和赫尔伦基姆泽宫,如今皆闻名于世。林德霍夫宫还有个维纳斯洞穴,此洞穴被装饰成《唐豪瑟》中的维纳斯堡,妖媚无限,人处其间,神魂颠倒。现在看来,此举有点“花花公子”之手笔,令人不觉联想“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还好,路德维希不爱女色。1867 年,路德维希曾和巴伐利亚大公的女儿索菲娅订婚,但后来路德维希取消婚约,直至去世,他终身未娶。

作为一代帝王,腼腆、忧郁的路德维希在政治上的所作所为,的确为人所诟病,但是德国人也爱其烂漫天真,在他自杀后,后人戏称他为“童话国王”。

他,爱江山,更爱艺术。


返回顶部